論語故事-孔子與他弟子們的故事
 
作者: 張德文 
書城編號: 1385167

原價: HK$73.00
現售: HK$69.35 節省: HK$3.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17 天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8/03
頁數: 164
尺寸: 23x17
ISBN: 9789571195391

商品簡介

在一個金字塔式的社會制度崩塌、「官學」下移、文化典籍散落民間的年代,思想先行者、大教育家孔子成功地辦起了一所私學。聚集在他身邊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學生(其中大多數出身寒微),累計達三千人,卓有成效者七十二人。師生間真摯的感情令人感動。孔子的啟發式教育,與學生平等地交流互動,傳授知識更重道德教育,發人深思,足以供今日借鑒。
本書主要根據《論語》,並參考相關古籍,編寫成三十八個動人的故事,,文字簡白,讀者可以輕鬆悅讀了解孔子的教育理念、政治思想,吸收《論語》的精華。

本書特色:
根據《論語》,參考相關古籍,編寫成有趣又動人的故事,
讓您輕鬆悅讀,吸收論語精華。

目錄:
人物表

01 迎著春風的談話
02 斷糧之後
03 山水之戀
04 戎山遠眺
05 苛政猛於虎
06 塵土遮不住美玉的光輝
07 誰能駕駛好馬車?
08 不是父子,勝似父子
09 他為什麼不肯當官?
10 窗外的哀音
11 冉雍上任以後
12 你太令我失望了
13 學不了,還是不學
14 從鄙人到賢士
15 你太魯莽了
16 子路是勇武之人
17 仲由果斷,從政不難
18 木棍撞鐘能撞響嗎?
19 子路之死
20 嚴師出高徒
21 終生學習,樂在其中
22 端木賜通達,從政不難
23 真誠的守護
24 經商也在宣揚夫子之道
25 子賤真是君子
26 選誰做女婿?
27 殺雞也用宰牛刀
28 學會思考:認同與發展
29 國君也要學習嗎?
30 誰是真正的勇士?
31 他走進了一條文化長廊
32 他接過了老師的接力棒
33 錯在哪??
34 別這樣誇我
35 落日的餘輝
36 換蓆之謎
37 把忠、信二字寫在衣帶上
38 誰繼任我們的導師?

附錄

後記

內文試閱:
迎著春風的談話

春風輕吻著水面的漣漪,枝頭泛起一片新綠,天上遠遠近近地飄著風箏。大地醒了。人們感受到盎然春意帶來的勃勃生機。
孔子師生也受到了鼓舞。弟子們圍坐在恩師身邊,閒聊著他們不只一次涉及的立志話題。仍然是孔子首先提問,學生們各抒己見。子路當仁不讓,他率先站起來發言。他願治理好一個國家,令百姓生活富足,精神振奮,三年足矣。冉求比較謙虛,他表示,願意管理好一個小小的國家,用三年時間讓老百姓豐衣足食;興禮樂之教則有待賢者。公西華更加謙遜。他說,他只願在君主祭祀、國際盟會上學做一個小小的司儀。
聽了子路的話,孔子只微微一笑,對其他人的話,則一律耐心聽完,並不打斷。
大家談興極濃,惟獨曾點在一旁專心彈瑟,一言不發。
“點!你也說說看。”孔子只好點名了。
曾點所彈樂曲正接近尾聲,樂聲漸慢漸弱,“鏗”的一聲戛然而止。他站起來恭恭敬敬地說:“我所想的可能與他們不同。”
“沒關係,不就是說說將來的打算嘛。”孔子說。
“我只想參加春天求雨祭天的活動。穿上備好的祭服,在沂水邊的雩壇上隨歌舞、伴奏的大人、孩子唱歌跳舞並獻上祭品,領略重視春耕的意圖,品味音樂洗滌心靈的樂趣。”
孔子感慨地說:“好呵!我贊同你的想法。”
弟子們散了。曾點留下來請孔子評價一下剛才的幾種意見。孔子說:“禮讓治國,首先要自己謙虛,子路沒做到,冉求、公西華謙虛得過分,過猶不及。”
孔子惟獨沒說為什麼贊同曾點的想法。其實曾點明白,他只描繪了一個參與雩祭的場景,卻透露了參與禮樂興邦並善化心性的意願。孔子主張以德治國,輔之以禮樂。舉行禮儀必伴以樂。禮儀節制人的言行,音樂陶冶人的心性,內外交加,相互為用,人的言談舉止,精神面貌可以大大改觀。人人向善向上,國家能不大治!全身心投入禮儀大典,既參與了禮樂興邦大業又深化了自性,這正是有大志的儒者所應做的踏踏實實的第一步。
曾點告辭老師,走出門外,回味剛才的場景和老師所說的每一句話。如春風拂面,內心無比輕鬆,他不由得自語道:“春天真好!”

[說明]
本文根據《論語•先進》中之資料編寫。
——按曾點所述說的志向以及孔子讚賞曾點的理由,眾說紛紜。本文的寫法綜合了王充《論衡•明雩》及今人林恰《孔子“吾與點也”義涵再考》(臺灣東海大學《中國文化月刊》總第155期)有關闡釋。筆者認為這樣解讀與孔子主張德治、重視禮樂教化的政治思想比較一致。


斷糧之後

西元前489年,吳國出兵攻打陳國。楚國大軍北上救陳與吳軍鏖戰,陳國全境變成了戰場。為躲避戰亂,居留陳國都城的孔子率弟子南下適楚。臨行倉促,來不及備糧,到達陳國邊境時,已經斷了糧,每天只能用野菜湯充饑。
孔子師徒所到的小村莊通向楚國負函(今河南信陽)。這?到處斷垣殘壁。偶爾出現一個老者,見到孔子一行的背影便倉惶逃走。子路好不容易找到一所稍微完整的空屋,請孔子進屋休息。疲憊已極的弟子們在外間橫七豎八地躺下。房屋外的桐樹綻放著美麗的白花,池塘的水碧綠清幽,但樹下沒有嬉戲的孩童,池?沒有遨遊的鵝、鴨。烏鴉“哇”地哀啼一聲飛向遠方,令人心?慌亂、頭皮發麻。
子路、子貢分頭外出尋覓糧食,雙雙空手而歸,見到師弟們個個面呈菜色、憔悴不堪、心?十分難受。忽然,隔壁傳來孔子彈唱的聲音——他們知道老師不論何時何地總要以彈琴歌唱表達所感所思,但眼下面臨戰亂、饑餓、疾病的煎熬,誰還有閒心擺弄音樂!
子路衝進屋情緒激動地說:“老師!您還有這份心思!”
孔子並不理睬,直到一曲終止才撫琴看著子路說:“由!你知道我為何彈唱嗎?君子用音樂修養心性防止驕縱頹喪,小人則用來遮掩內心的恐懼。你跟我多年難道不瞭解我嗎?”
子路仍沒平靜下來接著說:“君子就該像今天這樣倒楣?”
孔子正色道:“君子雖遭困厄,仍能固守正道;小人一旦倒楣,就會無所不為了。”說罷,孔子叫子貢召弟子們進來誦詩講禮。
為老師忍受饑餓疲勞仍誨人不倦的精神所感動,學生們也鼓起勁來認真聽講。
孔子見子貢表現尤為突出,便主動問他:“賜!你是否認為我所知甚廣?其實我只有一個理念貫串我全部所知所思。”
這話讓子貢立刻聯想起師弟曾參對老師同一句的闡釋——老師一以貫之的理念是“忠恕”,或者說是“仁”。子貢恍然大悟:老師多年來一直提倡以“德治”建立穩定的等級制度挽救亂局,關鍵在於勸說從統治者到庶民個個成“仁”德。可是這條路太難走了,眼前這關就過不了!
孔子知道弟子們信心不足,故意設問啟發:“《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不是犀牛不是老虎,為什麼來到這曠野?)今天我為何會如此困厄?難道我所思全錯?”子路不假思索地說:“準是我們仁德、智慧不夠,人家不信我們才置我們於如此困境。”孔子微微一笑說:“如果有仁德就定能使人信服,那伯夷、叔齊就不會餓死首陽山上了!如果有智慧就能成功,那比干就不會被剜心慘死了!”
子貢想了想說:“老師的主張十分偉大,但人們接受不了,何不降低一點要求呢!”孔子說:“優秀的農夫能栽種好莊稼卻保證不了好收成;優秀的工匠能製作出精美的物件卻不見得能讓使用者滿意。君子提出好主張不一定被認可也是常情。賜!你不考慮如何更加完善自己的主張,只想著迎合他人降低自己的要求,這叫目光短淺呀!”
顏回沉思片刻,不慌不忙地說:“老師的主張宏偉博大,是救世的正道,雖沒人採納,但老師仍力推它的實施,足見天下當權者的荒謬淺陋,老師才是真正的君子!”
孔子聽了高興地說:“說得好!”說完,孔子又變得嚴肅起來:“當前是最困難的時候,要知道能否被賞識重用靠的是時機。世上學識淵博又能深謀遠慮卻不被重用的人多了!況且事情總會變的,先例證明,越王勾踐、晉公子重耳、齊桓公小白,都是身陷逆境反倒決心奮進終成大業。逆境也會使人視野開闊。誰說我們今天的困厄,不會轉化為明天的通達呢?”
一席話說得大家豁然開朗。子路隨手操起一把斧子舞起來。子貢說:“我真不知道天高地厚!學習老師的胸襟我們將永不言敗,永遠樂觀。”
當下眾人推舉子貢去負函向當地軍政長官沈諸梁求援。弟子們重新振奮精神隨老師誦經習禮,等待子貢帶回佳音。


[說明]
本文根據《論語》之〈衛靈公〉、〈里仁〉,《荀子•宥坐》,《呂氏春秋•慎人》,《史記•孔子世家》以及《孔子家語•困誓》中之部分資料編寫。
 

張德文 作者簡介:
張德文(1932—2017),湖南永州人,195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美學之教學及儒學之研究多年。有專著《先秦儒家思想三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人性善化及人格提升——先秦兩漢儒家理想人格思想及其現代鏈接》(香港新風出版社,2006)。在海峽兩岸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孔子的「詩教」觀及其美育思想》、《孟子論人格美及其塑造》、《從<樂論>看荀子的美育思想》、《董仲舒的“天人關係”模式及其思維方式》、《美育過程的系統分析》等六十餘篇,《阿里山紀行》、《攀登者》、《人在雲水飄渺間》等散文三十餘篇。曾應邀赴臺學術交流。 

張德文 作者作品表

論語左傳故事輕鬆讀套書(全套3冊):(論語故事:孔子與他弟子們的故事┼左傳故事:為了夢想的輝煌┼左傳故事:邪惡製造者vs忠誠衛士)

論語故事-孔子與他弟子們的故事

左傳故事:為了夢想的輝煌(2版)

左傳故事:邪惡製造者vs忠誠衛士(2版)

論語故事:孔子與他弟子們的故事

孟子故事

30歲代表什麼?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