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之城,杜拜:阿拉伯世界最受矚目的現代化歷程,締造金錢的天堂與煉獄
 
作者: 吉姆‧克雷恩(Jim Krane) 
譯者: 蘇子堯
書城編號: 1398948

原價: HK$166.00
現售: HK$157.7 節省: HK$8.3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麥浩斯
出版日期: 2018/03
頁數: 448
尺寸: 14.8x21
ISBN: 9789864083701

商品簡介
各界誠心推薦:
公視董事長╱陳郁秀
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鄭慧慈
《杜拜不轉機》作者╱李亭瑩Camy

★連續八年,出版至今蟬聯Amazon阿聯歷史分類排行之冠
★第一本深入了解杜拜歷史、文化、財經與中東形勢的專書

有錢,就能得到想要的生活。
杜拜印證了這句話,但有錢真的就能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城市?

杜拜,擁有世界最高樓、最大人工島群、唯一的七星級酒店,豪華的阿聯酋航空是這座城市美麗的代言者。但在杜拜歌頌著一片光鮮華麗的同時,究竟是什麼支撐起杜拜,讓它在一片荒漠中蓋起萬丈高樓,短短50年從一個偏僻小漁村,化為現代化的摩登大都會?

傳奇的馬克圖姆,執政家族發跡史:
杜拜的建築奇景震驚世界,這些奢華的巨額投資締造了杜拜絕無僅有的繁榮,而操縱這一切的就是杜拜的領導家族馬克圖姆,讓杜拜走向國際頂峰。

以自由為名,最混亂與矛盾的魔性都市:
不論國籍、宗教、種族,甚至是觸及阿拉伯敏感話題的猶太人,都可以在杜拜不受拘束地往來貿易。但隨之興盛的還有色情業,身為保守的伊斯蘭國家,杜拜也是中東首屈一指的大淫窟。

金錢神話下的人間煉獄:
杜拜有高達九成的外勞人口,沒有工會保障,每年工程意外死亡人數為世界第一;奢華享受付出的還有燃燒地球壽命的高汙染,杜拜是世界碳排放量首冠,超過美國人的兩倍以上。

透過吉姆•克雷恩詳實的報導,將帶我們一探這座全球最具爭議性的阿拉伯城市,如神話般的杜拜成名故事。

國際好評推薦:

「位於杜拜的記者克雷恩報導了偉大的奇蹟: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半英里高),首個室內滑雪場(在商場)以及隨之附帶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量,可以看出這座人口95%為外籍人士的城市有無限的創造力和寬容度,以及這種奢侈野心不可避免的代價。」--出版人週刊

「這是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作,向那些對中東歷史,政治和經濟學有興趣的人士強烈推薦;任何希望了解杜拜的人的絕佳選擇。」--圖書館雜誌

「以無比吸引人的平實筆觸和幽默風格來描述這個小型的酋長國的發展歷史……克雷恩也生動地描寫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建造杜拜的工人們。」--金融時報

「這個星球上最後一個沒有探索過的荒地之一,幾千年來被歷史所忽視,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就變成了難以想像的富饒之地。」--泰晤士報中東記者詹姆斯•海德(James Hider)

「一本奇妙的書。文字優美!吉姆•克雷恩寫了一個前所未聞的中東迷人敘述。在這個全球金融危機的時代,這本關於杜拜崛起和衰落的書 ,對我們大家來說都是一個警示。」--NPR中東記者盧爾德•加西亞•納瓦羅(Lourdes Garcia-Navarro)

本書特色:
1.全球最具爭議性的阿拉伯城市,傳奇如神話般的杜拜成名故事。作者筆調優美富有情感,以親切的口吻但平實客觀的報導方式,向我們敘述這個迷人的異國之城。
2.吉姆‧克雷恩以記者身分在杜拜深耕多年,採訪者從政府高官、商業鉅子到猶太寶石商人、建築工人與底層生活者,觀察杜拜的各個面相,取得第一手的資料並做了客觀而專業地整理分析。
3.掀開杜拜神秘的面紗:政權更迭到不同領導者的政策影響、猶如博弈般的天價建設與投資、阿拉伯封閉的國家文化體系下如何創造出杜拜這麼一個「自由、多元」之都?以及杜拜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隱藏著社會底層最黑暗的反饋。

推薦序--《黃金之城,杜拜》 的故事與啟發
公視董事長╱陳郁秀

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固然深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但領導者的獨特遠見與魄力通常決定其方向與樣貌,全球化則挑戰其承載力與永續能量,而生活其中的居民一般是被動的接受者。然而,一旦城市遭遇重大事件、面對蕭條與衰敗,其振興的力量也經常來自人民長期累積的文化本質,統治者的管理技巧、知識和創業精神,從內部恢復活力,方能再起雄姿、傲視世人。

杜拜,這個因石油而快速崛起、繁榮的迷人城市,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貿易、地產、觀光、交通運輸中心。十九世紀末期起,杜拜的統治家族以異於其他沙漠地區的特殊城市治理策略——自由貿易和企業獎勵方案,吸引大量外資、移民與觀光客,成為該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且以摩天大樓林立著稱於世,如眾人熟知的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塔(哈里發塔)、阿拉伯塔(帆船飯店)等建築。

杜拜因地緣關係,雖不曾遭遇嚴酷的世界戰爭,但仍無法逃過世界性經濟恐慌的摧殘。1929年紐約證券交易所崩盤,西方經濟陷入大蕭條,導致杜拜庶民賴以為生的唯一產業——採珍珠業崩頹,百姓飽受長達十餘年的飢荒困頓生活。直至1930年代中期以後,杜拜的統治酋長以公司型態經營城市,和西方國家簽訂的無本生意——石油和食租國(rentier state)產業,藉由大批經濟移民以及大量體的建設,才拯救杜拜脫離採珠業破產造成的貧窮境地,邁向現代化世界。2008年的金融海嘯,一夕間,杜拜竟又再度被沙塵淹沒,經濟嚴重崩頹。如同世界上其他仰賴外來投資而興起的城市,杜拜的瞬間蕭條衰敗,投資移民者揮揮衣袖撤資離開。所幸,在穆罕默德酋長睿智的領導下,採取一貫的持續建設策略,經濟逐步的復甦,至2015年財政已出現盈餘,重新成為世界耀眼的黃金城。

吉姆•克雷恩是位美聯社記者,長期負責波斯灣阿拉伯六國的所有報導,也曾在《經濟學人》及《金融時報》發表有關杜拜的文章。在《黃金之城,杜拜》乙書中,處處可見他以記者特有的資料挖掘與組織能力,以及敏銳的觀察與判斷力,在歷史脈絡下,娓娓道出杜拜的前生、今世與未來。本書可堪稱是杜拜的簡史,讓世人更加認識神秘之都——杜拜,從與世隔絕、不為人知的貧瘠漁村躍昇為國際都市的崛起與發展過程。書中,從統治世家、政府體制、經濟產業(貿易、建築、服務業)、教育情形、宗教信仰、生活場景等面向深刻地描述其政經社文等環境的演變及其原由。此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除生動如說書般的描述表象的榮景外,也道出繁華似錦的背後,其實隱藏著灰暗的一面,如人民生活的遺跡被夷為平地,世代差異、貧富懸殊、主奴制度、移工問題、人口失衡、國家認同、地緣政治等,提醒世人更應關照社會生活的真實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發行也轉譯成其他語言,實踐杜拜20世紀中期統治者——拉希德(Rashid):讓世人看見杜拜的雄心壯志。這個理想,也是我們所有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全民的心願,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篳路藍縷的奮鬥、開發經驗,也能由外國出版一本忠實客觀闡述台灣的書籍,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讓世界看見台灣。

杜拜的興衰過程與面臨來自國際或國內的各種挑戰與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引以為鑒。台灣是海島型經濟,在物質面需要國際貿易與資金;但在精神層次,台灣的偏鄉聚落、社區,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價值觀與文化,雖非富足,但純樸且怡然自得。對於這些聚落與社區,應因地制宜的規劃與實施合宜的治理策略,避免一致性的開發與都市化,才能讓各個城鄉可以各美其美,人民生活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誠摯推薦《黃金之城,杜拜》乙書,邀請有志之士從中獲取經驗,同心協力建設屬於我們的驕傲——鑽石台灣。


推薦序--驚嘆杜拜
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鄭慧慈

現代人幾乎都知道杜拜是當代的傳奇--從人煙稀少的沙漠轉變為世界創意之都。今日旅客在高空中可以俯瞰杜拜衝出雲霄的摩天大樓,彷如坐在飛毯上俯視芸芸眾生,讓平凡的旅人感覺自己世代的特殊。杜拜要展示的似乎是《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式魔力,要人們莫忘阿拉伯古老文明的魅力。更甚者,它要喚醒人們「平凡」與「傑出」的分野僅在是否有「決心」。

杜拜在GaWC的世界級城市級別為Alpha+,僅次於Alpha++的紐約、倫敦,而與新加坡、東京、香港、上海、北京、巴黎同等級。它是聯合大公國七個公國中第二大公國,是中東貿易中心,二一八年初人口約三百萬,絕大多數是外國人。杜拜境內許多世界頂尖的購物中心、建築物、娛樂場所、旅館等,都充滿創意並引人遐思,吸引大批來自全球的觀光客。二一七年杜拜的觀光人口達一千五百八十萬,公國的主要收入來源也是觀光。

一九六六年杜拜發現石油後,領導者拉希德便將石油收入運用在基礎建設上,但杜拜石油產量不多,受石油的影響與衝擊都不似其他阿拉伯海灣地區。嚴格來說,杜拜的崛起遲至近二、三十年才趨明顯。一九九年代它仍屬離文明較遠的邊緣地區,依賴畜牧、漁業和採珠業。杜拜的急遽轉變與「石油」無絕對關係,反之是凸顯杜拜擺脫對石油依賴的決心,證明人類的毅力與決心足以創造任何的不可能。

寬鬆而開放的政經政策是杜拜崛起的重要因素,不僅讓海外的阿拉伯人才回流,更吸引大批有實力的外國企業與廠商。凡伊朗人、猶太人、印度人、歐洲人都將杜拜視為投資的天堂,大量什葉派伊朗人帶著金錢湧進。與阿拉伯人幾乎是世仇的猶太人,也因杜拜的繁榮而與杜拜建立良好的合作與互惠關係。阿拉伯人對外族甚少歧視的特質在杜拜表露無遺,外國移民在杜拜能迅速全面融合,杜拜因此打破人們對阿拉伯國家傾向封閉的刻板印象,也讓文化研究者跌破眼鏡。杜拜在多元文化的刺激下,經濟力迅速的提升。繁榮的經濟足以解決意識形態的問題,宗教或政治族群的分野不易被激化,印證經過融合、沉澱的多元文化能活絡經濟、強化國力,並能預期迸出燦爛文明的火花。

此外,睿智的領導是實踐不可能任務最關鍵,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杜拜領導人從拉希德到穆罕默德(Muḥammad bn Rāshid)都具有異乎常人的智慧與追逐夢想的毅力,他們的作為彰顯阿拉伯人血液裡的浪漫與魄力。本書出版時正值二八年的經濟蕭條時期,杜拜首當其衝,房地產慘跌,許多企業家不看好杜拜的前景,但杜拜領導人穆罕默德獨排眾議。事實證明穆罕默德的眼光是正確的;二一一年起,杜拜經濟明顯復甦,帶動觀光業的復甦,穆罕默德的建樹仍持續與日俱增。

穆罕默德目前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副總統兼總理,他完成的重大建設包含眾所皆知的「杜拜七奇景」:其一是一九九九年啟用建築在人工島上的七星級飯店「阿拉伯塔」(Burj al-‘Arab),高三二一公尺,外形呈帆船狀,曾是世界最高的飯店,其設計過程在本書中有詳細的敘述。二一八年二月杜拜高三五六公尺的世界最高旅館落成,打破同一條街道上高三五五公尺的John Willard Marriott旅館紀錄,可見杜拜不停追求卓越的企圖心。

其二是二八年開幕的世界第一大購物中心―杜拜購物中心(Dubai Mall),內有一千二百家商店、世界最大的室內公園、文化劇場,以及世界最高的水舞噴泉。

其三是杜拜購物中心的世界最大水族館,內含三萬三千多隻海中生物。

其四是二九年九月九日九點九分九秒啟用的「杜拜捷運」, 二一二年被金氏紀錄列為世界最長的無人駕駛捷運。各捷運站都充滿設計感,顯示「杜拜式」的思維。捷運總計畫完成後,預計全程將達一六六公里、七七個捷運站,其中有九站在地底。

其五是二一年落成的今日世界最高建築「哈里發塔」(Burj al-Khalīfah),高828公尺,是科技結合藝術、現代結合傳統的建築,每逢跨年哈里發塔壯觀、新穎的煙火秀總成為世界新聞焦點。建築物內創意無限,譬如公共空間以十八種香料薰香,留住人們的記憶;又如世界最快的電梯,以每一秒鐘十公尺的速度抵達頂層;在此一天能觀賞兩次日落:一次在底層,另一次在頂層;亦有世界位置最高的清真寺,高六公尺;建築物內有世界最快的無線網路。

其六是本書中有詳盡敘述的世界最大的人工島―「棕櫚群島」(Juzur an-Nakhīl),是呈棕櫚樹形狀的海中人工島。

其七是二一年啟用的賽馬場,每年在此地舉辦「杜拜馬賽世界盃」,獎金兩千七百二十五萬美元,吸引全球名馬前來參賽。

此外,在穆罕默德的領導下,二一年啟用阿勒馬克圖姆(Ᾱl Maktūm)國際機場。待全部計畫完成,預計每年將可容納一億五千萬旅客,將是世界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機場。

二一三年杜拜以「溝通思想,創造未來」為主題,贏得二二世界博覽會主辦權。博覽會地點選在杜拜自由商業區,其位置在聯合大公國兩大機場的中間位置,靠近世界第九大貨櫃吞吐港Jabal ‘Alī,交通出入便利,預計將吸引兩千五百萬觀光人潮,再度吸引國際投資熱潮。

二一四年三月穆罕默德宣布要將杜拜轉變成智慧城,包含運輸、通訊、地下建築、服務業等。二二年一棟高八十層樓的4D旋轉大樓將完工,各層可依據需求,控制速度旋轉三六度,另有無人駕駛客機,成為世界最智慧的城市。

二一五年十月穆罕默德提出「社會工作組織」,預算達十億迪爾罕姆,項目包含對抗貧窮、宣揚知識、強化社會及未來創意,表現杜拜運用經濟力量發展人文的企圖心。

穆罕默德並提出「二二一願景」,目標在使杜拜成為世界最佳城市,並慶祝聯合大公國五十周年生日。觀其內容,明顯在為杜拜做全方位的檢視,包含四項: 有自信、進取且堅守傳統的人民;具向心力的堅固聯合公國;以知識和創意為著且具競爭力的經濟;高水準的優質生活。發展層次上,以個人和社會為本,讓杜拜國民與居民有能力且具創意,充滿自信與幸福,達致和諧無間的社會,進一步讓杜拜成為世界最佳生活、工作與旅遊的地方。在經濟層面上,朝向成為世界經濟核心的目標邁進,並建造杜拜成為智慧城。政府層面則要有領導能力的優質政府。近兩年來,杜拜的發展尤其著重人民的福祉與社會人文的發展,足見領導人達致這些目標的決心。

《黃金之城,杜拜》一書內容涵蓋杜拜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層面的發展過程與成果,尤其著墨於杜拜經濟起飛、建設蓬勃的現象。作者對旅館業、銀行業、餐飲業、航空業、房地產業、運輸業、珠寶業…等各行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歷程做詳細的描述。書中有許多的篇幅敘述馬克圖姆統治家族對杜拜的貢獻,對現今杜拜領導人穆罕默德建造城市時獨特的魄力、睿智與思維作細膩與深入的分析。此外,作者並未忘記敘述繁華都市中邊緣人物的辛酸境遇,反映近數十年來阿拉伯海灣地區普遍的生活型態與積習已久的問題,儘管不乏些許西方人無法望穿阿拉伯文化價值的遺憾,卻不失客觀。

對作者而言,撰寫現代城市發展的書籍,尤其是一座像杜拜一樣瞬息萬變的城市,無疑地須抱持足夠的勇氣。杜拜的行政制度並未上軌道、未設定終點的計畫…等都有待日後的發展成果來作評價。然而,此書作者身為杜拜發展時代的見證者,具有提供讀者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的貢獻。杜拜在作者細膩的處理下,能令讀者對杜拜的崛起、當代繁榮社會的弊病、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極盡之後的後遺症等有深刻的認識,並留下許多令當代人深思的議題。究竟人類追求的物質文明需要付出多少踐踏人權、毀壞環境的代價?二八年的經濟不景氣所帶來的杜拜危機,是否會再度重現?多少世界領導人能借鏡於杜拜領導人的魄力與決心,化腐朽為神奇,讓世界更臻完善…? 杜拜對世人的啟發或許僅能用驚嘆號來表達。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部:蟄伏的杜拜
1 時間的沙
2 自由港的誕生
3 石油、奴隸與叛變

第二部:杜拜興起
4 拉希德酋長的時代
5 通往優勢之路
6 衝刺著跑馬拉松
7 幾乎成名
8 向外拓展、向上提升
9 鑽石、杜拜和以色列
10 穆罕默德酋長:為統治而生

第三部:反衝:陰暗面
11 勞動的痛苦
12 性與奴隸制度
13 空調的惡夢
14 無法無天的道路

第四部:杜拜的挑戰
15 前方的危險
16 民主與恐怖主義
17 卡在美國與伊朗之間
18 杜拜的意義

後記:二一年二月的杜拜
誌謝
索引

內文試閱
世界最高建築.哈里發塔(杜拜塔)

很多人拿杜拜跟拉斯維加斯相比。這不奇怪。兩座城市都充斥著大量製造銷售的庸俗藝術,居民卻太過認真看待。杜拜也像是一八五年代的舊金山,是個由男性主導的移民城市,為淘金潮提供服務,就像男性主導的杜拜為石油潮提供服務一樣。

但是在建築的速度上,這裡最像深圳:中國的新興城市。深圳從採珠捕魚、骯髒貧窮的小村落快速擴張。一九七九年,中國總理鄧小平宣布這裡成立經濟特區後,沒幾年深圳就突然變成了大城市,這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實驗資本主義。

深圳最高的建築是三百八十四公尺高的信興廣場,一棟青綠色的住辦混合大樓。兩棟玻璃圓塔之間夾著看起來像普通住宅的大建築物。從上層看出去,你可以越過濃密的高樓叢林,看到珠江對面平緩的稻田和滿是樹林的山丘。

信興廣場的工程管理人員之一是華裔紐西蘭籍的土木工程師葛瑞格.桑恩(Greg Sang)。桑恩在一九八年代離開紐西蘭到香港蓬勃發展的建築業工作,被這座城市的象徵高樓建築吸引。建造信興廣場的機會讓他越過邊界到了中國,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新興城市。一九九年,深圳被描述成一天蓋一棟高樓、每三天造一條新大道的城市。隨著中國鄉村追求夢想和財富的村民湧入,城市擴張到超過四百萬人。桑恩說:「那步調,真是瘋狂。」

「你在西方會遇到許多規劃上的問題,但他們不會這些問題被拖住。」他說。「你可以看到經濟上的成長。國內生產總值一飛沖天。許多人都賺了大錢。」

這棟青綠色的高樓蓋到最高點的時候,桑恩越過邊界回到香港。一九九七年,有人找他管理國際金融中心二期(2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的建築工程,這是棟尖細的摩天大樓,比深圳那棟還要更高。這棟高樓將會高出香港港口四百公尺。八十八樓高的國金二期在二三年完工,是香港這一大群摩天大樓中最高的一棟,也是全世界第八高。這是個很難打敗的工程。桑恩名聲漸起,被稱為可以快速蓋起超高摩天大樓的人。但是國金二期開幕的時候遇到非典型肺炎(SARS)的侵襲,造成香港的經濟緊急煞車。對蓋摩天大樓的人來說,看起來是很難過的日子。

電話響起的時候,桑恩正在想著自己要做些什麼。電話中是個叫做伊薩姆.加拉達瑞(Essam Galadari)的人,從杜拜打來。加拉達瑞說,他為一家叫伊瑪爾的公司工作。這家公司想要從事高樓建築,但是杜拜沒有人有經驗。他提出了很誘人的提議:來蓋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吧。

桑恩四十二歲,不是那種口若懸河的人。他講話多是單音節,用他的紐西蘭口音拖得長長的。他看起來像是蜘蛛人那座城市裡的報社主編L.喬納.詹姆森(L. Jonah Jameson),穿著皺皺的正式襯衫,袖子捲了起來,領帶歪斜。他甚至還了詹姆森那樣的小平頭。他沒有嚼著雪茄,而是在嘴角叼著一根萬寶路香菸。就算加拉達瑞的邀請讓他的靈魂活躍了起來,他也沒有表現出來。「當然好。」他告訴這個杜拜人。「有何不可?試試看吧。」

桑恩飛到杜拜去見加拉達瑞。兩人彼此打量,似乎可以好好相處。兩個蓋摩天大樓的男人回到他們的老本行了。

杜拜塔的出現是作為新市中心總體規劃的展示品。一九九七年,王儲把杜拜國防軍(Dubai Defence Force)跟聯邦軍隊合併,大公國的部隊就拋棄了他們的基地。低地就位於公路的交叉道旁,人稱國防圓環(Defence Roundabout)。十年之前,這個基地離城鎮太遠,沒什麼價值。但是城市的擴張讓這塊一.六八平方公里的土地變成最佳的地點,就在新的金融中心旁邊。

穆罕默德酋長不是要把這邊建成拖車停車場。二二年,他把這塊地交給伊瑪爾。條件很嚴苛。伊瑪爾的主席,穆罕默德.阿拉巴,必須要蓋出一個可以掌握全世界注意力的市中心。

阿拉巴主管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部,五年前他成立伊瑪爾地產,靠著杜拜政府的支持、向合夥人借的五千萬美元以及存款,為他的創業播種。這家公司在二年在杜拜金融市場交易所(Dubai Financial Market)上市,就像水火箭一樣一飛沖天,到二五年六月累積市值達兩百五十億美元,當時被宣布他們就價值而言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不久之後價格就狂跌,二九年初已經淪落到每股低於一美元)。那時候阿拉巴是杜拜的金童。《金融時報》雜誌宣布他為二六年中東的年度風雲人物。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的中東版邀請他擔任川普的角色。在華麗的開播之後,阿拉巴就退出了。杜拜很多人認為這位開發商會下台一鞠躬,是為了不要搶他自己老闆穆罕默德酋長的鋒頭。

伊瑪爾雇用了住在洛杉磯的總體規劃師大衛.克拉格斯(David Klages)來安排整個市中心區的佈局。克拉格斯剛完成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市中心的設計,他的獎盃就是國油雙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從一九九八年到二四年是世界最高的建築。阿拉巴要求他在杜拜做類似的東西。

但是穆罕默德酋長對於阿拉巴一開始設計的杜拜塔沒有感覺。二二年,在瀏覽候選的摩天大樓建築透視圖時,他發現這些建築都缺了點東西:高度。杜拜王儲詢問了世界最高建築的細節:一棟在台灣的高樓,叫台北一一。「為什麼這座比較高?那裡的人比你們聰明嗎?」

伊瑪爾的主席回來時帶著杜拜塔的新透視圖:一棟圓柱形階梯狀的尖塔,已經畫成世界最高的建築了,但沒有高很多。穆罕默德酋長的回覆很簡短:「要高很多。」這個想法帶來的潛在挑戰會把人嚇到放棄。所以阿拉巴才需要桑恩。

桑恩在二四年底搬到杜拜的時候,阿拉巴趕了又趕的設計競賽已經出現獲獎的參賽者:芝加哥SOM建築設計事務所(Skidmore, Owings & Merrill)的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設計的銀色尖頂。杜拜塔看起來像是一九五年代科幻小說描述的火星火箭,是個光滑的作品,有像針一樣的頂端,底部有一堆推進引擎。

阿拉巴會選擇史密斯的設計,是因為既好看又實用。這個設計混凝土的結構看起來相對單純。比例均衡。這座建築一邊升高一邊後退,留下外部台階狀的平台,提供空間設置起重機,以及擺放建材的工作台。這要花十億美元才蓋得起來。

史密斯的設計勝出還有另一個原因。超高建築容易受到強風損害。桑恩說,地震不算大危險,因為在大型損毀發生前,搖晃通常就會停止。至於令鋼骨結構的世貿中心倒塌的那種客機攻擊,桑恩相信也不會撞倒這座高樓。「混凝土比鋼鐵更能承受衝擊,而且不會燃燒。」但是強風就是另一回事了。這棟建築要承受的側面風壓強到不可思議。風力甚至會施加危險的扭轉壓力。

「強風會試著把建築物推倒,這是你設計要考量的東西之一。」桑恩說。

杜拜塔蓋成會在風中輕輕搖動,就像蘆葦會稍稍彎曲一樣。在強風中,這棟建築的頂端會以慢動作前後搖擺三公尺。這種搖擺的循環對一種叫渦流剝離(vortex shedding)的危險現象會有加成效果。一陣陣強風吹中結構體後彈回,就變形成像龍捲風似的渦流,沿著建築外層旋轉,先推一邊,又推另一邊。這些盤旋的風會產生猛烈的跳動力量,如果剛好對上建築物自然彎曲的循環週期,就會造成高樓以越來越大的圓弧前後搖動。「就像有人在盪鞦韆,你只要在正確的時間給一點推力,他們就會越盪越高。」

桑恩說,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從底部到頂部都維持同樣覆蓋區域的高樓。史密斯的階梯狀設計可以有效對抗渦流剝離。在不同的樓層會有新的形狀去面對風力,所以渦流沒辦法在不同高度同時跳動。

桑恩抵達杜拜幾個月後我第一次見到他。杜拜塔還只是個混凝土基座,圍繞著卡車和廢棄物。桑恩帶我到隔壁的建築結構,這裡以後要成為公寓建築,我們進了工地用電梯,上到三十七樓。我們和這個深淵之間毫無阻隔。我們往下看著杜拜塔的基地,桑恩自信地說著這座高樓會如何分階段升起,蓋到非常高的地方,電梯搖晃的動作會需要特別的加濕器,以免電梯的鋼纜在電梯井裡如鞭子般抽動。

這很難想像。但是三年之後,這棟高塔如他所預測的蓋了起來。桑恩已經管控好他主要的承包商,南韓的三星公司,他們帶來了好幾個建造國油雙峰塔的成員。怎麼可能蓋得這麼快?

「這個狀況就是把一些設計丟在一起,覺得很有信心,在地面弄到一些基礎,就蓋起了上層建築。」他說。「我們同時設計加建造。如果你想要的話,你可以一步一步來。可是何必呢?我們想要跑起來。」

就如桑恩在二八年十月所說的,這座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就在他身後四百公尺處蓋了起來。離完工還有一年,鷹架還是覆蓋在最高處的頂端,攀登在上面的人用肉眼只能勉強看見。「我們目前的工程有七百公尺高,而且我們還在往上。」

桑恩說得好像很簡單。但他遇過好幾個棘手的問題要解決。其中之一跟構成杜拜塔結構核心的混凝土混合物有關。沒有任何地方有人做過接近這種高度的混凝土作品。台北一一之前擁有垂直抽取混凝土的世界紀錄,也只在四百六十公尺以下。杜拜塔的混凝土上層結構將近有六百米高。幫浦得把二十五噸重的濕拌混凝土經由管路推送到遙遠的空中。桑恩跟他的工作人員發現,如果他們把混合物中的礫石大小減半,使用不到一.二公分大小的石頭,混凝土會流動得比較順暢。

混凝土通常是四種成分構成的簡單混合物:波特蘭水泥、沙子、礫石和水。進到杜拜塔的混凝土用到二十五種成分。夏天時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三度,就用碎冰代替部分的水。「這就像是混凝土冰沙。」桑恩說。這個想法是要避免混合物過熱。如果混凝土達到攝氏七十度,強度就會大幅減弱。

三星用創新的自爬模系統(self-climbing “form”)來建造上層建築,也就是每層樓要灌漿的混凝土板模。混凝土灌漿後不過十二小時,就用兩百三十部液壓千斤頂沿著每個新的混凝土板牆把爬模系統推上去。這個系統讓三星每三天就可以加蓋一層樓。但這系統需要非常特別的混凝土混合物。

「我們希望一路抽上去的時候,混凝土都要保持稀薄濕潤的狀態,可是一到上面,我們就希望能趕快變硬。這是相互矛盾的要求。」桑恩說。為了要處理這問題,他們用了各種塑化劑和硬化劑。

杜拜塔的混凝土核心向空中上升一百五十六層樓,外層包著銀色玻璃。除此之外,杜拜塔的結構是用鉚接的鋼製大樑。這些上層樓層很小,對辦公室和住宅來說不夠大。這些樓層是為了名聲而蓋的,用來容納機械和通訊設備。

杜拜塔是這個星球上最高的人造建築物,有五千名工人聚集在高塔的每個角落。二七年七月,杜拜塔超越了台北一一的五百零九公尺。兩個月之後超越了多倫多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這是全世界最高的獨立建築。二八年四月,超約了北達科塔州的KVLY電視塔,這是最後一個要挑戰的建築物。兩個月後,伊瑪爾宣布他們要增加杜拜塔的完工高度。杜拜塔在二八年十一月達到一百七十層樓高,建築高度超過七百三十公尺。二九年一月,杜拜塔的頂端出現了天線,讓頂端達到八百公尺。這棟摩天大樓幾乎有半英里高,是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高度的兩倍。

這樣的高度讓一些獨特的經驗成為可能。你可以在地面層看日落,然後搭電梯到塔頂再看一次。杜拜熱氣蒸騰的天空變開闊的時候,伊瑪爾建議你可以從上層樓層看看波斯灣對面,一百四十五公里外的伊朗。那些接近塔頂的人通常都看不到地面。

信史中大多數的時候,世界最高的建築都位於中東。埃及的吉沙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保持這項紀錄達三千九百年。要到一三一一年才被英格蘭的林肯座堂(Lincoln Cathedral)超越,那時較高的建築都到了西方。一九九年代,亞洲開始大蓋特蓋高層建築,獎盃就去了那裡。現在中東又把這個榮耀要回來了。

阿拉巴知道杜拜塔不會永遠都最高。二八年納希爾宣布要在杜拜蓋一公里高的摩天大樓,但幾個月後又取消了計畫。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開發商也在私下討論一公里以上的高樓。

杜拜塔主要的房客是由亞曼尼(Giorgio Armani)經營的超級奢華飯店。飯店位於極其龐大、擁有一千兩百家商店的杜拜購物中心(Dubai Mall)隔壁,而且旁邊圍繞著十九間公寓建築、數間旅館,還有迪士尼風格的舊城區(Old Town),這是個有木造陽台和赭色圓頂的公寓社區,讓人想起古老的阿拉伯。

這個工程有它的問題。二七年十一月,杜拜塔的勞工們參加了一場橫掃杜拜、無預警的大罷工,有四萬人拒絕工作,直到加薪百分之二十五為止。這場罷工讓杜拜塔的混凝土承包商阿拉伯特科(Arabtec)公司停工一週。

電力需求是另一個頭痛的問題。破紀錄的高度,缺點就在於所有的東西都得吊到八百公尺的空中。杜拜塔的電力負荷在四千五百萬瓦到一億五千萬瓦之間,足夠一座小型城市使用。杜拜塔是讓杜拜電力嚴重短缺的原因之一。

建造杜拜塔至今,已有三人喪生。第一位是搭建鷹架的印度勞工,他踏上了一塊懸空架在致命空間上的木板。木板被壓彎,他墜落而死。第二個受害者是印度的混凝土作業人員,他從一百三十八樓墜落。工人們在往下三十層樓的一個上層平台上發現了他。桑恩說,沒有人確定他是怎麼掉下去的。攀爬架掛有安全網。「我們懷疑他是想抄捷徑,爬到了他不應該到的地方。」第三個喪生的人,是建築外部覆面一片巨大的鋁框和玻璃翻倒掉在他身上,把他壓死了。

有種觀念認為,杜拜塔太高,不適合大多數人的感官。上層樓層都在搖晃,像針一樣的建築可能居住或工作起來都不舒服。「如果你不喜歡高處,你就不應該在這棟建築裡居住工作。」桑恩說。「景觀會極為美妙。設計是第一流的。但如果你怕高,那就是怕高。我們也沒辦法做些什麼。」

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我爸會讓我去他在克里夫蘭的公寓大樓漆排水溝。我爬上十二公尺高的伸縮梯到了那裡,比三層樓高一點的地方。那很恐怖。我習慣了。但是我身在高空一直都覺得不安。我明白大家怎麼會有懼高症這種對高度不理性的恐懼。所以二七年夏天,我參觀杜拜塔頂的要求被核准的時候,我很擔心。這座高塔才剛到達一百四十一樓高,但還是混凝土骨架,四面都是開放的。我打電話給伊瑪爾公司那個預定要護送我登頂的傢伙。

「請問,你不怕高吧?」他問道。他有很重的紐約口音。

「我從來沒到過那麼高,所以我沒辦法保證。」我告訴他。「怎麼了?有問題嗎?」

「喔,對啊。」他告訴我。「上週六我們出了意外。有些人上到那麼高的地方就控制不了自己。他們想一躍而下。他們腦袋裡會有『我現在就要結束這一切!』這樣的想法。他們其他時候都很正常的。」

他告訴我他怎麼扭住一位女性訪客,她一到塔頂就想跳出去自殺。「把她弄下來真的花了好大力氣。」

「我想他們稱這個叫眩暈症(vertigo)吧。」我說。

「那告訴我。」他說。「你個子高大嗎?我這樣問,是因為我可以把你跟我綁在一起。這樣的話,要是你有什麼瘋狂的想法,我就可以帶你回來。」

「我有一百八十五公分。」我告訴他。

「喔,那算了。」他大叫。「你會把我也拖下去的!」

他咕噥著什麼要檢查我的參觀許可,然後就掛斷了。還好我再也沒有聽到他的消息。我從來沒去參觀開放的杜拜塔頂。也許這是件好事。

內文試閱
前言

這是個阿拉伯小村落發展成大都市的故事。這是個海邊的泥濘小村,跟非洲任何的村落一樣貧困,所在的區域多年來都由海盜、聖戰士和獨裁者統治。有段時間甚至還有共產黨暴動,就在鄰近不遠處而已。但這個村落很和平,由同一個家族一代代相繼統治。

沒有人想到這個村落會變成一座城市。這個村落位於廣袤沙漠的邊緣,被沙海圍繞。那裡沒有自來水、沒有冰、沒有無線電,沒有道路。村落就在時間的漩渦中緩緩漂流。其他國家發射火箭上太空的時候,村民還在捕魚和打盹。他們和奴隸還在海裡潛水採珍珠。村民信任統治他們的家族。這個家族孕育出寬宏大量的人,他們依照三個原則來統治:對商人好的就是對村落好;欣然接受外國人,不管他們屬於什麼宗教;不冒險你就贏不了。

執政的家族和他們的村民只有在一九三到一九四年代那段艱困的時間受到慘痛的考驗。人民挨餓了。因為主人沒有食物,所以奴隸也逃了。敵人興起對抗他們。學校關上了大門。唯一令人高興的是蝗蟲如雲朵般成群到來,村民把牠們烤來吃。

但是這群村民團結而勤奮。他們振作了起來。他們擴充了航海艦隊,開始貿易與走私。他們借了錢,疏浚出一個小港口。他們邀請外國人來定居,保證他們免受賦稅與動亂。冒險來到這裡的外國人都喜歡這個村落,和這村落有著雄心壯志的領導人,一個叫拉希德(Rashid)的男人。村落發展成小鎮。外國人告訴拉希德現代世界的奇觀,紐約的摩天大樓和倫敦的地下鐵。他專注的聽著。

拉希德和他的人民得知外面的世界沒有人聽過他們時,覺得非常氣餒。拉希德決定這種狀況必須改變。拉希德想讓他這個城鎮的名字:杜拜,掛在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嘴邊。拉希德希望,某個美國家庭坐下來吃晚餐的時候會討論杜拜發生的事。而兩個英國人停下來喝杯啤酒的時候,他希望他們談的是杜拜。中國的農夫、瑞士的銀行家、俄羅斯的將軍:他們所有人都該聽過杜拜。這種狀況如果要實現,這個鎮就不能一直渺小貧窮下去。拉希德許了個願。杜拜一定要成為世上歷來最奢華的城市:黃金之城。

一九六年,杜拜走上一趟旅程,這段路比阿拉伯人七百年來做過的任何事都要令人興奮。這個小鎮隨著日子過去越來越大、越令人目眩神迷。拉希德的兒子穆罕默德(Mohammed)接手後,用更強烈的熱情加緊進行。父母輩還曾吃蝗蟲的村民穿上了水晶繡的長袍。不識字的長老搭乘私人飛機去購物。

各地的阿拉伯人都羨慕杜拜。這個運勢不佳的民族感受到驕傲再次湧現。他們都在問自己的領導人,他們為何不能更像杜拜。但就像所有成真的宏大願望一樣,拉希德致力追求所得到的成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生活被都市的成長蹂躪。貪婪侵蝕了基本的判斷力。舊的生活方式不見了,純樸消失了,再也回不來。資本主義的夢想帶給他們一座全新的城市,獨一無二,卻也讓杜拜連接上了全球市場的變幻莫測,這些沙漠居民這才瞭解,你會被巨大的財富淹沒,然後再更快的被掏空。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杜拜這趟瘋狂旅程的故事有許多有力的教訓。這個故事始於久遠之前,大型遷徙發生在阿拉伯半島最孤立的角落那時候。


世界最高建築.哈里發塔(杜拜塔)

很多人拿杜拜跟拉斯維加斯相比。這不奇怪。兩座城市都充斥著大量製造銷售的庸俗藝術,居民卻太過認真看待。杜拜也像是一八五年代的舊金山,是個由男性主導的移民城市,為淘金潮提供服務,就像男性主導的杜拜為石油潮提供服務一樣。

但是在建築的速度上,這裡最像深圳:中國的新興城市。深圳從採珠捕魚、骯髒貧窮的小村落快速擴張。一九七九年,中國總理鄧小平宣布這裡成立經濟特區後,沒幾年深圳就突然變成了大城市,這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實驗資本主義。

深圳最高的建築是三百八十四公尺高的信興廣場,一棟青綠色的住辦混合大樓。兩棟玻璃圓塔之間夾著看起來像普通住宅的大建築物。從上層看出去,你可以越過濃密的高樓叢林,看到珠江對面平緩的稻田和滿是樹林的山丘。

信興廣場的工程管理人員之一是華裔紐西蘭籍的土木工程師葛瑞格.桑恩(Greg Sang)。桑恩在一九八年代離開紐西蘭到香港蓬勃發展的建築業工作,被這座城市的象徵高樓建築吸引。建造信興廣場的機會讓他越過邊界到了中國,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新興城市。一九九年,深圳被描述成一天蓋一棟高樓、每三天造一條新大道的城市。隨著中國鄉村追求夢想和財富的村民湧入,城市擴張到超過四百萬人。桑恩說:「那步調,真是瘋狂。」

「你在西方會遇到許多規劃上的問題,但他們不會這些問題被拖住。」他說。「你可以看到經濟上的成長。國內生產總值一飛沖天。許多人都賺了大錢。」

這棟青綠色的高樓蓋到最高點的時候,桑恩越過邊界回到香港。一九九七年,有人找他管理國際金融中心二期(2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的建築工程,這是棟尖細的摩天大樓,比深圳那棟還要更高。這棟高樓將會高出香港港口四百公尺。八十八樓高的國金二期在二三年完工,是香港這一大群摩天大樓中最高的一棟,也是全世界第八高。這是個很難打敗的工程。桑恩名聲漸起,被稱為可以快速蓋起超高摩天大樓的人。但是國金二期開幕的時候遇到非典型肺炎(SARS)的侵襲,造成香港的經濟緊急煞車。對蓋摩天大樓的人來說,看起來是很難過的日子。

電話響起的時候,桑恩正在想著自己要做些什麼。電話中是個叫做伊薩姆.加拉達瑞(Essam Galadari)的人,從杜拜打來。加拉達瑞說,他為一家叫伊瑪爾的公司工作。這家公司想要從事高樓建築,但是杜拜沒有人有經驗。他提出了很誘人的提議:來蓋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吧。

桑恩四十二歲,不是那種口若懸河的人。他講話多是單音節,用他的紐西蘭口音拖得長長的。他看起來像是蜘蛛人那座城市裡的報社主編L.喬納.詹姆森(L. Jonah Jameson),穿著皺皺的正式襯衫,袖子捲了起來,領帶歪斜。他甚至還了詹姆森那樣的小平頭。他沒有嚼著雪茄,而是在嘴角叼著一根萬寶路香菸。就算加拉達瑞的邀請讓他的靈魂活躍了起來,他也沒有表現出來。「當然好。」他告訴這個杜拜人。「有何不可?試試看吧。」

桑恩飛到杜拜去見加拉達瑞。兩人彼此打量,似乎可以好好相處。兩個蓋摩天大樓的男人回到他們的老本行了。

杜拜塔的出現是作為新市中心總體規劃的展示品。一九九七年,王儲把杜拜國防軍(Dubai Defence Force)跟聯邦軍隊合併,大公國的部隊就拋棄了他們的基地。低地就位於公路的交叉道旁,人稱國防圓環(Defence Roundabout)。十年之前,這個基地離城鎮太遠,沒什麼價值。但是城市的擴張讓這塊一.六八平方公里的土地變成最佳的地點,就在新的金融中心旁邊。

穆罕默德酋長不是要把這邊建成拖車停車場。二二年,他把這塊地交給伊瑪爾。條件很嚴苛。伊瑪爾的主席,穆罕默德.阿拉巴,必須要蓋出一個可以掌握全世界注意力的市中心。

阿拉巴主管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部,五年前他成立伊瑪爾地產,靠著杜拜政府的支持、向合夥人借的五千萬美元以及存款,為他的創業播種。這家公司在二年在杜拜金融市場交易所(Dubai Financial Market)上市,就像水火箭一樣一飛沖天,到二五年六月累積市值達兩百五十億美元,當時被宣布他們就價值而言是全世界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不久之後價格就狂跌,二九年初已經淪落到每股低於一美元)。那時候阿拉巴是杜拜的金童。《金融時報》雜誌宣布他為二六年中東的年度風雲人物。電視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的中東版邀請他擔任川普的角色。在華麗的開播之後,阿拉巴就退出了。杜拜很多人認為這位開發商會下台一鞠躬,是為了不要搶他自己老闆穆罕默德酋長的鋒頭。

伊瑪爾雇用了住在洛杉磯的總體規劃師大衛.克拉格斯(David Klages)來安排整個市中心區的佈局。克拉格斯剛完成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市中心的設計,他的獎盃就是國油雙峰塔(Petronas Twin Towers),從一九九八年到二四年是世界最高的建築。阿拉巴要求他在杜拜做類似的東西。

但是穆罕默德酋長對於阿拉巴一開始設計的杜拜塔沒有感覺。二二年,在瀏覽候選的摩天大樓建築透視圖時,他發現這些建築都缺了點東西:高度。杜拜王儲詢問了世界最高建築的細節:一棟在台灣的高樓,叫台北一一。「為什麼這座比較高?那裡的人比你們聰明嗎?」

伊瑪爾的主席回來時帶著杜拜塔的新透視圖:一棟圓柱形階梯狀的尖塔,已經畫成世界最高的建築了,但沒有高很多。穆罕默德酋長的回覆很簡短:「要高很多。」這個想法帶來的潛在挑戰會把人嚇到放棄。所以阿拉巴才需要桑恩。

桑恩在二四年底搬到杜拜的時候,阿拉巴趕了又趕的設計競賽已經出現獲獎的參賽者:芝加哥SOM建築設計事務所(Skidmore, Owings & Merrill)的建築師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設計的銀色尖頂。杜拜塔看起來像是一九五年代科幻小說描述的火星火箭,是個光滑的作品,有像針一樣的頂端,底部有一堆推進引擎。

阿拉巴會選擇史密斯的設計,是因為既好看又實用。這個設計混凝土的結構看起來相對單純。比例均衡。這座建築一邊升高一邊後退,留下外部台階狀的平台,提供空間設置起重機,以及擺放建材的工作台。這要花十億美元才蓋得起來。

史密斯的設計勝出還有另一個原因。超高建築容易受到強風損害。桑恩說,地震不算大危險,因為在大型損毀發生前,搖晃通常就會停止。至於令鋼骨結構的世貿中心倒塌的那種客機攻擊,桑恩相信也不會撞倒這座高樓。「混凝土比鋼鐵更能承受衝擊,而且不會燃燒。」但是強風就是另一回事了。這棟建築要承受的側面風壓強到不可思議。風力甚至會施加危險的扭轉壓力。

「強風會試著把建築物推倒,這是你設計要考量的東西之一。」桑恩說。

杜拜塔蓋成會在風中輕輕搖動,就像蘆葦會稍稍彎曲一樣。在強風中,這棟建築的頂端會以慢動作前後搖擺三公尺。這種搖擺的循環對一種叫渦流剝離(vortex shedding)的危險現象會有加成效果。一陣陣強風吹中結構體後彈回,就變形成像龍捲風似的渦流,沿著建築外層旋轉,先推一邊,又推另一邊。這些盤旋的風會產生猛烈的跳動力量,如果剛好對上建築物自然彎曲的循環週期,就會造成高樓以越來越大的圓弧前後搖動。「就像有人在盪鞦韆,你只要在正確的時間給一點推力,他們就會越盪越高。」

桑恩說,最容易受到傷害的是從底部到頂部都維持同樣覆蓋區域的高樓。史密斯的階梯狀設計可以有效對抗渦流剝離。在不同的樓層會有新的形狀去面對風力,所以渦流沒辦法在不同高度同時跳動。

桑恩抵達杜拜幾個月後我第一次見到他。杜拜塔還只是個混凝土基座,圍繞著卡車和廢棄物。桑恩帶我到隔壁的建築結構,這裡以後要成為公寓建築,我們進了工地用電梯,上到三十七樓。我們和這個深淵之間毫無阻隔。我們往下看著杜拜塔的基地,桑恩自信地說著這座高樓會如何分階段升起,蓋到非常高的地方,電梯搖晃的動作會需要特別的加濕器,以免電梯的鋼纜在電梯井裡如鞭子般抽動。

這很難想像。但是三年之後,這棟高塔如他所預測的蓋了起來。桑恩已經管控好他主要的承包商,南韓的三星公司,他們帶來了好幾個建造國油雙峰塔的成員。怎麼可能蓋得這麼快?

「這個狀況就是把一些設計丟在一起,覺得很有信心,在地面弄到一些基礎,就蓋起了上層建築。」他說。「我們同時設計加建造。如果你想要的話,你可以一步一步來。可是何必呢?我們想要跑起來。」

就如桑恩在二八年十月所說的,這座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就在他身後四百公尺處蓋了起來。離完工還有一年,鷹架還是覆蓋在最高處的頂端,攀登在上面的人用肉眼只能勉強看見。「我們目前的工程有七百公尺高,而且我們還在往上。」

桑恩說得好像很簡單。但他遇過好幾個棘手的問題要解決。其中之一跟構成杜拜塔結構核心的混凝土混合物有關。沒有任何地方有人做過接近這種高度的混凝土作品。台北一一之前擁有垂直抽取混凝土的世界紀錄,也只在四百六十公尺以下。杜拜塔的混凝土上層結構將近有六百米高。幫浦得把二十五噸重的濕拌混凝土經由管路推送到遙遠的空中。桑恩跟他的工作人員發現,如果他們把混合物中的礫石大小減半,使用不到一.二公分大小的石頭,混凝土會流動得比較順暢。

混凝土通常是四種成分構成的簡單混合物:波特蘭水泥、沙子、礫石和水。進到杜拜塔的混凝土用到二十五種成分。夏天時氣溫高達攝氏四十三度,就用碎冰代替部分的水。「這就像是混凝土冰沙。」桑恩說。這個想法是要避免混合物過熱。如果混凝土達到攝氏七十度,強度就會大幅減弱。

三星用創新的自爬模系統(self-climbing “form”)來建造上層建築,也就是每層樓要灌漿的混凝土板模。混凝土灌漿後不過十二小時,就用兩百三十部液壓千斤頂沿著每個新的混凝土板牆把爬模系統推上去。這個系統讓三星每三天就可以加蓋一層樓。但這系統需要非常特別的混凝土混合物。

「我們希望一路抽上去的時候,混凝土都要保持稀薄濕潤的狀態,可是一到上面,我們就希望能趕快變硬。這是相互矛盾的要求。」桑恩說。為了要處理這問題,他們用了各種塑化劑和硬化劑。

杜拜塔的混凝土核心向空中上升一百五十六層樓,外層包著銀色玻璃。除此之外,杜拜塔的結構是用鉚接的鋼製大樑。這些上層樓層很小,對辦公室和住宅來說不夠大。這些樓層是為了名聲而蓋的,用來容納機械和通訊設備。

杜拜塔是這個星球上最高的人造建築物,有五千名工人聚集在高塔的每個角落。二七年七月,杜拜塔超越了台北一一的五百零九公尺。兩個月之後超越了多倫多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這是全世界最高的獨立建築。二八年四月,超約了北達科塔州的KVLY電視塔,這是最後一個要挑戰的建築物。兩個月後,伊瑪爾宣布他們要增加杜拜塔的完工高度。杜拜塔在二八年十一月達到一百七十層樓高,建築高度超過七百三十公尺。二九年一月,杜拜塔的頂端出現了天線,讓頂端達到八百公尺。這棟摩天大樓幾乎有半英里高,是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高度的兩倍。

這樣的高度讓一些獨特的經驗成為可能。你可以在地面層看日落,然後搭電梯到塔頂再看一次。杜拜熱氣蒸騰的天空變開闊的時候,伊瑪爾建議你可以從上層樓層看看波斯灣對面,一百四十五公里外的伊朗。那些接近塔頂的人通常都看不到地面。

信史中大多數的時候,世界最高的建築都位於中東。埃及的吉沙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 of Giza)保持這項紀錄達三千九百年。要到一三一一年才被英格蘭的林肯座堂(Lincoln Cathedral)超越,那時較高的建築都到了西方。一九九年代,亞洲開始大蓋特蓋高層建築,獎盃就去了那裡。現在中東又把這個榮耀要回來了。

阿拉巴知道杜拜塔不會永遠都最高。二八年納希爾宣布要在杜拜蓋一公里高的摩天大樓,但幾個月後又取消了計畫。沙烏地阿拉伯和科威特的開發商也在私下討論一公里以上的高樓。

杜拜塔主要的房客是由亞曼尼(Giorgio Armani)經營的超級奢華飯店。飯店位於極其龐大、擁有一千兩百家商店的杜拜購物中心(Dubai Mall)隔壁,而且旁邊圍繞著十九間公寓建築、數間旅館,還有迪士尼風格的舊城區(Old Town),這是個有木造陽台和赭色圓頂的公寓社區,讓人想起古老的阿拉伯。

這個工程有它的問題。二七年十一月,杜拜塔的勞工們參加了一場橫掃杜拜、無預警的大罷工,有四萬人拒絕工作,直到加薪百分之二十五為止。這場罷工讓杜拜塔的混凝土承包商阿拉伯特科(Arabtec)公司停工一週。

電力需求是另一個頭痛的問題。破紀錄的高度,缺點就在於所有的東西都得吊到八百公尺的空中。杜拜塔的電力負荷在四千五百萬瓦到一億五千萬瓦之間,足夠一座小型城市使用。杜拜塔是讓杜拜電力嚴重短缺的原因之一。

建造杜拜塔至今,已有三人喪生。第一位是搭建鷹架的印度勞工,他踏上了一塊懸空架在致命空間上的木板。木板被壓彎,他墜落而死。第二個受害者是印度的混凝土作業人員,他從一百三十八樓墜落。工人們在往下三十層樓的一個上層平台上發現了他。桑恩說,沒有人確定他是怎麼掉下去的。攀爬架掛有安全網。「我們懷疑他是想抄捷徑,爬到了他不應該到的地方。」第三個喪生的人,是建築外部覆面一片巨大的鋁框和玻璃翻倒掉在他身上,把他壓死了。

有種觀念認為,杜拜塔太高,不適合大多數人的感官。上層樓層都在搖晃,像針一樣的建築可能居住或工作起來都不舒服。「如果你不喜歡高處,你就不應該在這棟建築裡居住工作。」桑恩說。「景觀會極為美妙。設計是第一流的。但如果你怕高,那就是怕高。我們也沒辦法做些什麼。」

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我爸會讓我去他在克里夫蘭的公寓大樓漆排水溝。我爬上十二公尺高的伸縮梯到了那裡,比三層樓高一點的地方。那很恐怖。我習慣了。但是我身在高空一直都覺得不安。我明白大家怎麼會有懼高症這種對高度不理性的恐懼。所以二七年夏天,我參觀杜拜塔頂的要求被核准的時候,我很擔心。這座高塔才剛到達一百四十一樓高,但還是混凝土骨架,四面都是開放的。我打電話給伊瑪爾公司那個預定要護送我登頂的傢伙。

「請問,你不怕高吧?」他問道。他有很重的紐約口音。

「我從來沒到過那麼高,所以我沒辦法保證。」我告訴他。「怎麼了?有問題嗎?」

「喔,對啊。」他告訴我。「上週六我們出了意外。有些人上到那麼高的地方就控制不了自己。他們想一躍而下。他們腦袋裡會有『我現在就要結束這一切!』這樣的想法。他們其他時候都很正常的。」

他告訴我他怎麼扭住一位女性訪客,她一到塔頂就想跳出去自殺。「把她弄下來真的花了好大力氣。」

「我想他們稱這個叫眩暈症(vertigo)吧。」我說。

「那告訴我。」他說。「你個子高大嗎?我這樣問,是因為我可以把你跟我綁在一起。這樣的話,要是你有什麼瘋狂的想法,我就可以帶你回來。」

「我有一百八十五公分。」我告訴他。

「喔,那算了。」他大叫。「你會把我也拖下去的!」

他咕噥著什麼要檢查我的參觀許可,然後就掛斷了。還好我再也沒有聽到他的消息。我從來沒去參觀開放的杜拜塔頂。也許這是件好事。

吉姆‧克雷恩(Jim Krane) 姓名:Jim Krane
吉姆‧克雷恩(Jim Krane)
吉姆‧克雷恩曾任美聯社波斯灣與巴格達通訊記者,負責波斯灣阿拉伯六國的所有報導,也在紐約擔任商業作家。他優秀的報導屢獲殊榮,包括2003年美聯社主編即時報導獎,報導薩達姆•海珊在伊拉克被捕的情況。
他也曾為《經濟學人》及《金融時報》撰寫有關杜拜的文章。目前跟妻子及一子一女住在英國劍橋。

譯者
姓名:蘇子堯
台灣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曾任國中教師、組長、主任。譯有《精準預測》等書。 臉書專頁:譯言九鼎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