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又不能吃:結合生態學和經濟學,為不斷遭到破壞的環境,做出一點改變
 
作者: 艾瑞克.戴維森Eric A. Davidson 
譯者: 齊立文
書城編號: 1402926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 2018/05
頁數: 272
尺寸: 14.8x21
ISBN: 9789869624411

商品簡介
經濟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要這項「物品」或「功能特性」還沒有被商人找到把它換成收入的方法,它在經濟模型裡就沒有價值。
於是,我們的森林、土壤、空氣、水、生物多樣性,不斷遭到破壞……

今天,科技發展已經讓人們離大自然越來越遠……現代生活的富裕、便利與忙碌,令人渾然不覺周遭的物品從哪?來、食物和水從哪?來,忘記了我們一意追求的經濟成長、個人幸福,要從GNP / GDP、產品、原材料、農作物、動植物、土壤、空氣、水、森林、海洋一路倒推回去,沒有最一開始的大地之母,不會有現代的便利生活。

當今的經濟制度,總是將生態環境視為外生變數,或只是一種風險(例如地震或海嘯、極端氣候造成原物料、農產品的價格波動、股價漲跌),而未曾真正將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平等看待。

無論經濟如何繁榮,支撐著我們的經濟體系的,還是生態系統。而目前的情況是:腫脹的全球化大腳,還是一直要硬塞進地球生態圈的小鞋裡面。

當生態系統不斷被破壞,經濟體系、人類文明終將會崩潰。

本書作者是知名的生態學家,他一開始先指出當代主流經濟學及科技模式的三大謬誤:

一、瑪麗皇后式的狹隘經濟學觀點(經濟體系中唯一會受到極端氣候影響的只有農業部門,而該部門又只占美國GNP百分之三而已!)
二、愚蠢的卡斯特將軍(假設科技發展一定能找到自然資源的替代品,拯救人類)
三、對於一時成功的錯誤自滿(或是「不像以前那麼常打老婆了?」)

接著作者分析「生態學家的金字塔」與「經濟學家的金字塔」有何不同,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經濟發展vs.環境保護的爭議中,兩者之矛盾與可能合作的契機。

書中也探討土壤(第2章)、森林(第3章)、空氣(第5章)、地下水(第6章)、生物多樣性(第8章)等自然環境惡化的問題,並指出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貼現率、外部性等觀念,如何被誤用或濫用。

我們不可能重返「自然狀態」,但是人類社會與地球要永續生存,除了正面應對生態環境的問題,還需要適當的經濟分析和政策,來提供誘因;一個永續發展的環境,需要結合科技專家、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的合作,才能完成。

本書以熱情、清晰的口吻,介紹當代的生態經濟學觀點,書末也提出如何解決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兩難問題,而最重要的是別忘了:無論經濟如何繁榮,GDP又不能拿來吃!

★★★本書為《生態經濟大未來》改版★★★

推薦與論點:

我期待有一天統計學家在估算國家財富時,能將「環境耗損」這個項目加進去。我們將會發現,GNP的數字一直在騙人。
──亞瑟‧柏恩斯(Arthur Burns),前美國聯準會主席

這是一本精彩的好書,不但指出當前經濟學與環境間的不健全關係,同時也提出如何延續世界生存的方式。每個人都應該親自讀讀這本書。
──湯瑪斯‧羅喬伊(Thomas E. Lovejoy),世界銀行生物多樣性首席顧問

誰需要知道「GDP不能拿來吃」?我就認識三位這樣的頂尖經濟學家,他們宣稱根本就不用擔心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氣候變遷,因為經濟體系中唯一對氣候敏感的農業部門,只占了美國GNP的百分之三而已!本書將導正他們的錯誤觀念。
──赫曼‧達利(Herman E. Daly),馬里蘭大學知名生態經濟學家

或許阻撓土地倫理(land ethic)進步的最大障礙是:我們的教育和經濟制度是逐步遠離,而非朝向土地進行深刻的認識。所謂真正的現代化,便是透過許多中間人(middlemen)和無數個小巧器具來和土地進行隔離。人類和土地的關係變得毫不重要;土地只不過是城市和城市之間,用來栽種穀物的空間而已。
——艾爾杜‧里奧帕德(Aldo Leopold),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摘自第二章)

目錄
前言 生態學與經濟學:從公眾利益的角度出發

1 財富從哪?來?
──關於經濟學與環境的三大謬誤
當紙鈔變成廢紙╱當金錢有了另外的涵義……╱想過好生活,尤其是更好的生活╱當前主流經濟學與科技模型的三大謬誤╱生態學、經濟學和科技的攜手並進

2 沃土變瘠地
──關於土壤價值的兩種觀點
生態學家的觀點╱經濟學家的觀點╱什麼是土壤?其生成速度有多快?╱土壤遭破壞的程度╱整合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的世界觀

3 定價有問題!
──成本效益分析的優點與風險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常識╱成本效益分析的根本誤解╱生態系統的勞務價值╱決策時成本效益分析的角色╱按照自己的價值判斷進行取捨╱不只是定價遊戲:邊際分析的邊際價值

4 被「貼現」的未來
──成本效益分析?的另一個惡魔
貼現率是什麼?╱贏家與輸家╱貼係的問題在哪??╱找出正確的貼現率╱貼現率被廣泛使用╱預警原則與經濟理論

5 將「外部性」內部化
──買一片藍天,避免全球暖化吧!
一小片藍天╱藍天的價值╱更溫暖的氣候到底有何不好?╱無法估價的大氣層,能被賦予市場價值嗎?╱將空氣污染的外部性內部化╱朝向新能源的轉型╱逐步成形且深思熟慮的科學共識╱長期預防vs.短期獲利動機╱回到日常生活的經濟學

6 全球垃圾問題
──重訪馬爾薩斯
科技動力學定律╱垃圾也是一種外部性╱地下水的污染與耗竭:潛藏的外部性╱地下水耗盡:GNP也不能拿來喝╱公共財的悲劇╱誰來付薪水給全球垃圾清潔工?╱設計可回收的產品:徹底解決垃圾問題╱二十一世紀的馬爾薩斯

7 追求永續發展
──從小地主到總體經濟學家
追求永續發展的個案研究╱永續農業的各種可能╱生態經濟學和永續性╱永續與平等的關係

8 讓人類徹底征服地球,但每一物種至少留下一對
──我們能同時達成這兩個目標嗎?
具有經濟價值的藥物與生物多樣性╱多樣性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資源╱如何保護多樣性:盡可能擴大保育規模!╱拯救亞馬遜雨林╱住木屋的人,不必迴避砍樹

9 願大家都來參與
──可帶來深遠改變的溫和提議
人口增長:新古典經濟學觀點vs.生態學觀點╱緩和人口成長的可能性╱GNP的成長有極限嗎?╱限制經濟學金字塔:由上而下的策略╱限制經濟學金字塔:由下而上的策略╱「設計就是展現人類決心的第一道曙光」╱巨變

致謝

內文試閱
 當我們距離大自然愈來愈遙遠時,我們似乎就和「美好生活」更靠近了一點。然而汽車、爐子、抽水馬桶和購物街固然可以讓生活更為便捷,但同時也使得土壤、風、火這些農民們知之甚詳的自然資源日漸遠離人類的生活。一個社會愈是高度發展,生活便愈便利,國家GNP也會逐步攀升,而人們也就愈不需要去思考生活基本所需究竟從何而來。然而如果事實果真這樣簡單就好了,可惜不是!
  我們或許不用每天想到種田這回事,但最好也不要昧於現實──其實所有的財富和舒適的生活都得自於自然資源(土壤、水、空氣、森林、海洋、礦藏和氣候等),和我們運用、管理這些資源的技術和巧思。如果我們輕忽或濫用這些自然資源,那麼我們等於是在破壞繁榮的基礎。
  大多數的主流經濟學家都承認,將財富與GNP劃上等號實在是一種過於簡化的思維,然而學者在坦承GNP無法精確計量國家財富、繁榮與富裕之餘,卻還是繼續如法炮製。這些主流經濟學家同時也忽略了那些無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在作為國家繁榮基石時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當然我們並不需要重返農業生活,以感念我們所賴以維生的自然資源的重要性,也不必忽視GNP和其他有關現代經濟繁榮的測量指標,但我們確實應該暫緩腳步,提醒自己現在所享受的現代化高科技經濟,仍是立基於自然資源的基礎之上。很不幸的是,當前主流經濟學所主張的三個謬誤不但繼續盛行,而且還誤導許多人的想法,認為我們無須去承擔善用天然資源的責任。

當前主流經濟學與科技模型的三大謬誤

謬誤一:瑪麗皇后式的經濟學

  第一個謬誤,是出自那些以市場和貨幣交換來解釋世界如何運作的經濟學家之口。當論及全球暖化現象時(參見第五章),一名經濟學家竟然辯稱,我們無須為全球暖化現象將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感到過於憂慮,因為經濟體系中唯一會受到此氣候異常現象影響的只有農業部門,而該部門又只佔美國GNP區區百分之三的比重。這種闡述世界如何運作的觀點,簡直和瑪麗皇后建議法國農民如果沒有麵包啃,何不吃蛋糕一樣,意謂著如果所有農作物均告毀壞,人們還是可以仰賴剩餘的百分之九十七的GNP來維生。糧食生產乃是說明GNP無法精確測量財富的最佳例證之一,因為即便農業僅佔了GNP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我們都知道食物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多重要。至於森林可以為動植物提供乾淨水源、棲息地,以及調節氣候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則是GNP無法計算自然資源真正價值的又一明證。
  當前的經濟學主流觀點,大多不願承認人類的經濟活動究竟依賴生物及物理環境到什麼程度。一直到最近,現代經濟學和生態學還是各自為政,鮮少進行跨領域的建設性交流,然而,地球上的經濟制度和生物物理生態體系卻又不可分割地交纏在一起。本書的前提是:若未能妥善管理生態系統,則經濟體系將告崩解;相反地,如果經濟體系瓦解,則窮途末路的人類也會開始摧毀生態系統。

謬誤二:愚蠢的卡斯特將軍

  有關經濟學的第二個謬誤則是作了如下假設:當人類身陷生態災難時,科技大軍將會及時拯救我們。雖然在好萊塢的西部片中,救兵往往會在千鈞一髮之際趕到,但在真實世界?,他們總是來得太遲,致使卡斯特將軍(General George Custer)因孤立無援而戰敗身亡。科技真的能及時將內燃機淘汰掉,以挽救我們因燃燒煤礦與石油所導致的全球暖化效應嗎?我們已經對大氣層造成如此巨大的傷害,以致於往後幾代的子孫必須去適應一個氣溫更高、更不適宜人居的世界。當代農業科技發展確實已解決了大量饑饉,然而待人口數再進一步攀升到八十億乃至於百億,當土壤已遭侵蝕殆盡,而地下水也被抽乾或污染時,科技發展真的能讓我們在自然資源愈來愈少的情況下,還能享用愈來愈多的食物和乾淨水源嗎?
  我們固然需要科技所提供的一切美好事物,但為了避免重蹈卡斯特將軍的覆轍,我們最好不要單單寄望於未來的科技創新,一定可以為我們現在養成的壞習慣收拾殘局。為求慎重,我們最好從現在就開始減緩人口成長率、防止土壤侵蝕、保存地下水並停止污染大氣層,如此一來,無論未來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我們的子孫都將持續受惠於這些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
  第二個謬誤,乃是出自於經濟學中普遍可見的錯誤假設,亦即當所有資源用磬時,新科技發展必定能夠找到自然資源的替代品。雖然這樣的假定可適用於某些自然資源,但對於其他資源來說卻不適用。當石油和煤礦耗盡時,我們的確可以用太陽能、核能或其他能源來作為替代,而聰明的工程師或許也能在銅、鈷或其他工業用礦枯竭之時,發明出科技代用品來拯救蒼生。然而這些抱持科技樂觀主義的經濟學家,卻未能仔細區分各種資源之間的差異,因為有些資源固然可以被替代,但有些人類一直持續需要的資源(至少在未來幾個世代仍舊如此)卻是無可替代的,也就是土壤、空氣、淨水、海洋和森林。
  農作物或許可以水耕法栽種(浸泡在營養溶液而非插植在土壤?)、海水可大規模地加以去鹽或淨化、空氣也可被過濾,而森林的氣候調節作用,也可藉由在地球上空軌道架設防護罩和反射鏡的作法來替代。全然捨棄上述科技美夢的想法或許愚蠢,但如果我們就此認為這些所費不貲的點子,將在往後數十年普遍可行的話,那就更荒謬了。因為為了維持生計,我們還是需要土壤、空氣、水和森林,而科技雖然可以幫助或阻礙我們對於資源進行有效利用,但終究還是無法完全替代自然資源。
  
謬誤三:對於一時成功的錯誤自滿(或者「不像以前那麼常打老婆了?」)

  在一九六○年代,環境問題在美國政治議題?一向處於邊陲地帶,待時序轉進二十一世紀,卻搖身一變成為民調專家與政治人物非常嚴肅看待的主流議題。一九七○年代所通過的淨水法案(Clean Water Act)與空氣清新法案(Clean Air Act),不但大幅改善了美國境內的地表水質和空氣品質,有些在過去曾被嚴重污染到可以點火的河流和湖泊,現在則是乾淨到可以在其中游泳。至於無鉛汽油的使用,則使得有毒的含鉛氣體排放量得以降低。雖然許多作家均曾引用這些成功範例來證明環境污染已不再是一個嚴重問題,但如果一個男人說他不像以前那麼常打他老婆(或是大地之母)了,你會尊重他嗎?身處在一個森林已被用作經營牧場與農場、土地遭棄置速度驚人、動植物多樣性陡降、物種以空前速度滅絕、漁業即將瓦解、土壤侵蝕比再生速度要快、大氣中積滿廢氣以及地下水日益乾涸與飽受污染的世界?,實在不容我們對於任何一點點的進展感到自滿。

生態學、經濟學和科技的攜手並進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細察土壤(第二章)、空氣(第五章)、水源(第六章)、森林(第八章)等環境惡化問題,清楚揭露上述三種經濟學謬誤──狹隘的經濟學觀點、假設科技將可替代重要自然資源、對於一時的成功毫無根據的自滿──是如何導致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然而除了預言環境的陰暗面之外,我相信這些錯誤的經濟學假設還是有可能被推翻,而經濟學和生態學終將能夠攜手合作。對於每一個環境問題,我們都已清楚知道或大致知道該如何去避免或解決,就像我們停用有鉛汽油以遏止污染一樣。然而光是從生態學觀點得知我們必須做些什麼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許多適切的經濟分析和政策,來為諸多解決方案的規畫和執行提供獎勵性誘因,凡此均需結合科技專家、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的巧思才得以完成。
  重返自然狀態的作法並不可行,因為我們當中有太多人曾經嘗試過;至於那些被迫與大自然相依為命的農夫,就像我那些薩伊友人,確實是過著非常艱困的生活。為尋求解決之道,我們必須摒除單憑市場經濟便可讓世界運轉的錯誤幻覺;也不要以為科技將會及時解決環境亂象且防災避難;同時也不可誤以為我們已有長足的進展而自滿。
  我們必須抱持謙卑的態度,了解無論科技發展如何精密、國際經濟制度如何複雜,我們還是得吃東西、喝水和呼吸,還是要仰賴自然資源提供食物、水源、空氣和氣候來維生。雖然這樣的事實對許多讀者而言一點都不稀奇,但在報紙社論、新聞雜誌和電視脫口秀中,這類議題卻嚴重缺席。甚至我們還愈來愈常聽到一些有關「環保過頭」──林姆鮑(Rush Limbaugh)稱之為「生態恐怖主義」(ecoterrorism)──以及環保將會有害經濟和GNP的論調。
  這種普遍可見的短視觀點大多認為經濟學與生態學無法相容,然而事實卻是,唯有這兩門學科同心合力,人類社會才可能持續維持繁榮。雖然主流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第三章)、貼現(discounting,第四章)和忽略外部性(externalities),這些工具或慣例經常被誤用,但相信上述工具還是可以轉化為有助於環境管理的正面力量。
  





艾瑞克.戴維森Eric A. Davidson

姓名:艾瑞克‧戴維森Eric A. Davidson
現任美國馬里蘭大學環境科學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主任。他曾長期擔任美國麻州的林洞研究中心(Woods Hole Research Center)資深科學家,其田野工作足跡遍及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以及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復育森林(regrowing forests)。

戴維森是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森林學博士,曾隨美國海外和平工作團遠赴薩伊,並曾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美國航太總署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主持土壤微生物學和生物地球化學的研究。他的著作範圍廣及生態學及其他相關科學。

譯者
姓名:齊立文

台大社會學系畢業。曾任《明日報》國際新聞中心編譯、《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譯有《從創業家到執行長》、《這小子,讓川普讚嘆!》、《最重要的工作書》、《百辯經濟學》。現任職於商管雜誌。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