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我的畫:透過41篇名畫故事,理解牽絆、鬱結、青春、怦然等生命中最複雜的幽微情緒(二版)
 
作者: 禹志賢 
譯者: 王品涵
書城編號: 1406859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6
頁數: 272
尺寸: 17x23
ISBN: 9789869581578

商品簡介
「每當想要逃離世界,我會選擇凝視畫作」

每一個人都能走進的療癒美術館
繪畫,是一份觸目可及的慰藉

▍來自韓國的暢銷療癒之書,寫給疲憊者的安慰絮語
藉由名畫中的日常,理解生命中的最複雜、也最幽微的情緒 ▍

夏卡爾用夢境般想像色彩描繪幸福的婚禮;
愛德華.霍普以火車場景刻劃現代人孤獨的內心;
芙烈達.卡蘿將肉體與精神磨難昇華為熾熱的藝術;
梵谷讓絲柏樹在畫布中傾力晃動,宣告心中的澎湃……

不同的畫,各有不同的情感表達形式。
有時內斂隱微、有時正向積極,真實反映著畫家的生命樣貌與情思。

當我們觀看畫作,我們感受到了什麼?

畫,不是學習,而是理解;不是分析,而是感受。
畫作不會告訴我們任何答案或解決的對策,它只會提問:
「你覺得呢?」
「此刻你心裡在想什麼?」
畫作拋出的問題,讓我們不得不去尋覓答案。

當我們走進畫中的世界,也正與創作者進行跨越時空的心靈交流。
透過看畫連結起自我的生命閱歷,則帶給我們深刻的情感體驗。

這本書,是畫者、寫者禹智賢的一份溫柔獻禮,她以細緻親密的文字?事,尋思生活哲理、人際關係和心理情緒的種種課題。並藉由相關主題的名家畫作,以其中的意象情境與背景故事,感性闡釋「人生如畫」的萬千景象,傳遞藝術中流動的心靈啟示與療癒力。不需具備任何知識或學問,只要靜靜凝視、用「心」體會,就可以走進畫裡,感受畫的力量,讓波動的情感重獲平靜。

好評推薦
水瓶子、江學瀅、謝哲青──感性推薦

我們常擔憂自己看畫的先備知識不足,卻遺忘了作品本身具有的述說力,需要我們用「心」去觀賞。本書除了畫作的背景故事,也分享了作者看畫時的感受與體會,無論時空更替,透過藝術連結起來的生命感動與情緒體驗,將帶領我們深刻地了解作品,也更了解自己。
——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江學瀅

藝術對我們而言,是一份觸目可及的療癒與慰藉,這也是本書所傳遞的感動——從生活日常的角度出發,透過細緻親密的文字敘事,讓我們重新與「美」相遇,從而在發現陌生自我的藝術旅程中,學習如何與世界和平共處。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以前的人們透過宗教信仰,到教堂去看聖畫,聆聽神職人員的敘述,以尋求心靈的解脫。後來,藝術普及讓人人都得以欣賞,而這本書的詮釋,進一步開拓了藝術欣賞的視野,在人生打結的時刻,若能透過畫作,以第三者的角度進行思索,說不定就能因此解開煩惱與疑惑。
——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

本書特色
結合「感性療癒散文」與「知性繪畫賞析」,風格獨特、文字動人。
收錄41幅名家畫作,全彩印刷。無需知識門檻即可親近繪畫藝術。

讀者回響
讀者迴響

▍在書中見到高更、夏卡爾、克林姆、莫內各具風格的畫作……每一幅都撫慰了我的心。即便我不曾提筆作畫,現在的生活也與繪畫毫無關連,繪畫卻切實地對我產生了療癒力。

▍作者希望我們能藉由為畫家人生代言的畫作,回頭審視自己的人生,依循著她的經驗,連結畫作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我們重新看清自己的內心世界。

▍看看畫、看看畫背後的故事;翻到最後一頁,闔上與作者不謀而合的共鳴。疲憊於日常生活、厭倦於人際關係時,翻開這本書,一邊看畫一邊冥想……這是往後也想經常再拿出來閱讀的書。

▍本書融合客觀的繪畫資訊與主觀的生活散文,無論對藝術的理解程度多寡,都能輕鬆閱讀。除了對畫作的分析,作者更聚焦於看畫時浮現的情感與意念,讀完確實讓人頓感輕盈、自在與平靜。

目次

推薦序
藝術作品中的溫暖生命 江學瀅
繪畫,一份觸目可及的慰藉 謝哲青
人生糾結時,走進畫中紓憂解惑 水瓶子

前言 與自己面對面的時光,看看畫

PART1 日常如畫,想要停下腳步的日子
1.在畫裡,學會與悲傷共存
2.無論悲喜,下一個清晨總會降臨
3.一直相伴左右,心靈的秘密基地
4.盡情地流淚,將內心的鬱結徹底釋放
5.近在眼前的幸福,是你該珍惜的禮物
6.啜飲一杯咖啡,人生百味盡在其中
7.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吃一口Soul Food就好
8.人生中最不凡的,正是平凡
9.慢遊美術館,在畫中找到指引
10.「閱讀讓人知道,我們從來不是只有自己」

PART2 關係你和我,以及我們
1.用關心與愛,讓彼此的孤獨更有溫度
2.看著畫,療癒內心的傷痛
3.朋友,長伴左右的穩固支柱
4.愛的顏色,是改變人生的顏色
5.真愛相伴,凡事皆能無所畏懼
6.我們都忘了,母親的另一個名字
7.父親的愛,是一道堅強後盾
8.撇開偏見,才能看見真實
9.打破界限,跳脫色彩的框框
10.記得,變成自己喜歡的大人


PART3旅行為了找尋自己,而踏上這條路
1.徬徨,青春獨有的專利
2.偶爾迷失,也能找到心裡的平靜
3.希望,就藏身在挫折背後
4.堅持下去,才能成為完整的「我」
5.夏夜,喚醒年少時光的回憶
6.害怕墜落,於是奮力飛翔
7.每次相遇,都是生命中的美妙緣分
8.選擇心之所向,走出人生之路
9.聰明地面對問題,化危機為轉機
10.啟程,向未來狂奔而去

PART4 人生無論如何,人生仍在繼續向前
1.默默耕耘,終將綻放盛開的花朵
2.實現自己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
3.沒有一種成功的速度,適合每一個人
4.擺脫完美主義,對自己寬容一些
5.走過絕望,迎來希望的微光
6.傷痛,激發出生命的熾熱篇章
7.不再徬徨,從心開始認識自己
8.設下終點的旅程,才能盡情奔跑
9.聽從心的聲音,編織獨有人生
10.唯有動盪,才能顯出生命的韌性

推薦序1

人生糾結時,走進畫中紓憂解惑
青田七六文化長
水瓶子

看畫展欣賞西洋美術作品,最常見的說法就是要了解希臘神話、基督宗教、但丁的《神曲》,並熟知歷史事件,才能看得透徹一幅畫背後的意義。這樣說起來,若要欣賞繪畫,真的非得學富五車,根本不是釋放壓力,而是增加煩惱。

經常聽到很多人會說:「一定要加油喔!」讓我們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承受更大壓力,此類適得其反的想法所在多有。到底去博物館、美術館欣賞藝術展覽,可不可以增加美學鑑賞能力,開拓更美好的人生?到底人與人難解的關係,是否真能在繪畫中尋求答案?

西方自工業革命後,鐵道的鋪設使人類藉由火車得以快速移動,繪畫上隨之而來的改革,就是描繪的主角從天上的神祇、宗教的聖人,改變為平民百姓。畫家更把畫架揹在身上,搭著火車到處取材寫生,田園風景畫於是興起。與保守學院派對抗的印象派畫家們,不只讓光影躍上了畫布,在現代化交通工具、建築與設施之外,畫作背後所刻劃的,更是工業革命後人與人之間的緊迫感。

讀完這本書,會讓你大為紓緩,原來欣賞印象派之後的作品,竟是如此地療癒。作者先是分析人生中面臨的低潮情緒,例如:孤寂、憂傷、疏離、等待、渴望等,並具體描述一幅畫的情境,帶入藝術家生活的背景、或旁徵博引當代大師的名言,默默把眾多資訊無痛地置入讀者腦中。或許這些大師的名字並非重點,重要的是這些話語和繪畫,是否能帶給我們某種啟發,讓我們的人生有所體悟與收穫。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畫作是猶太裔畫家夏卡爾的《艾菲爾鐵塔的新婚夫妻》。或許您還不太瞭解這位畫家,對猶太人來說,日落是一天的開始,婚禮往往是此時才進行,而新人則在宛如帳篷的「華蓋」內,接受大家的祝福。在夏卡爾的畫中,充滿了童年的記憶、傳統的禮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每個人都輕飄飄地飛了起來,這樣恆久的愛,一眼就能看出。

以前的人們,往往透過宗教信仰尋求慰藉,到教堂去看聖畫,並由神職人員解說,以暫時尋得心靈的解脫。後來,藝術的普及讓人人都得以欣賞,無須在神話故事、宗教教義上打轉。而這本書的詮釋,進一步開拓了藝術欣賞的視野,在人生打結的時刻,若透過畫作以第三者的視角進行思索,或許就可解開惱人的鬱結與疑惑。

藝術可以不需要那麼嚴肅、專業,只要讓人看得開、放寬心,就有它的價值。請翻開這本書,放鬆、自在地讓畫裡的世界走入您的心中。


推薦序

繪畫,一份觸目可及的慰藉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畫中,有一名孱弱的女子,孤獨地坐在荒野之上。她回頭凝望,彷彿屋子裡有什麼事情在等著她回應,但是,你隱約可以感覺到,有某種不尋常發生在女子身上。没錯,她的確不良於行,幼年時期所罹患的脊髓灰質炎,剝奪了她正常行走的能力,要回到屋內,女子唯一能做的,是伸出雙手,一寸一寸地往回爬……

這幅名為《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 World)的蛋彩畫,是美國新寫實主義畫家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於一九四八年完成的創作。枯黃的大地、蒼白的天空,魏斯以出色的透視技法,鋪展出虛曠而孤寂的空間氛圍。畫家曾在一次訪談中,深刻地為我們述說他的想法:「克里斯蒂娜的身體雖然受限,但她的精神力量依舊強韌……透過她個人無比意志想征服的,不僅僅只是眼前的乾涸,更是這看似毫無希望的世界……」

看著這幅畫,不由得讓我想到歐洲啟蒙時代的荷蘭偉大哲學家——史賓諾莎(Baruch Spinoza)在《倫理學》中所言:「希望是一種不穩定的快樂,這種快樂源自於我們對未來某件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之結果,抱持想像或懷疑的觀念。」依照史賓諾莎的看法,所有的希望都是虛妄,都是建立在不穩定現實之上的樓閣,希望疊得愈高,往上爬的興奮也愈強烈;相對地,當現實發生地震時,也就摔得愈深、傷得愈重。史賓諾莎告訴我們,要降低失望所帶來的傷害,最好的方式,是減少錯誤的期待;更進一步地說,所有的希望、期待都是錯誤,唯有消除希望,才能徹底地「離厄厭苦」,獲得真正的超脫。

  回想我們年少時,所有的一切都新鮮,似乎所有的一切也都美好。我們都聽過師長的告誡:世界是殘酷、現實是冰冷,而生活是日復一日的單調無聊……但是,青春無敵,那些柴米油鹽還很遙遠,這些德慙涼薄也不存在,我們唯一擁有的,是塗抹在心中,對未來無盡的想像。

漸漸地,我們發現,大人世界的海洋,比學生時代的游泳池更加洶湧、也更加危險,我們收起張揚的羽翼,板起臉孔,學會在人群中隱藏自己……因為我們知道,太過強烈的自己,可能為身邊的人帶來困擾。「長大成人」,在某個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學會壓抑、削弱自己的感情;對遠大未來的希望,是風中搖曳的燭火,是現實祭壇上的犧牲。有些人甚至關閉自己所有的感知,不去想、也不去感受,認真地告訴自己:希望是海市蜃樓的幻覺、是天真無邪的幼稚。

「這世界是美好的所在,值得我們為它奮戰。」(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海明威在小說《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裡寫下這個擲地有聲的句子。我想,魏斯只同意海明威所言的後半部!當我們貶低希望的同時,也失去一個值得憧憬的未來,失去義無反顧的動力。

透過《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我們重拾對未來小小的心動,每一種可能的累積與實現,正是引領著我們通往幸福的青鳥。即使掙扎求生,也不能放棄希望。

這正是藝術帶給我們的療癒,一份觸目可及的慰藉。這也是作者禹智賢在本書中所傳遞的感動——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透過細緻親密的文字?事,讓我們重新與「美」相遇,從而在發現陌生自我的藝術旅程中,學習如何與世界和平共處。

推薦序

藝術作品中的溫暖生命
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
江學瀅
  
多年前,第一次在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看見梵谷的《星夜》(Starry Night)真跡時,我感受到一股從作品中散發出來的隱形力量。這股力量首先吸引著觀賞者向前邁步靠近作品,進而仔細觀看時,又有另一股力量從畫面中散發出來,不斷地把觀賞者往外推。在這兩股力量推拉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視覺吸引力,一直從畫中每道具有流動感的線條溢開、從每個角落竄出,讓豐富變化的色彩盈滿莫名的能量。

這份吸引力讓觀賞者駐足更久、更專注地看著作品。漸漸地,力量緩了下來,畫面上的線條隱隱地動了起來,主動引領著觀眾進入這幅畫,感受初夏夜晚的涼意。村裡的人們都回家了,只有觀眾如旅人般在村路上行走,體會這神奇的夜色。這幅作品完成於一八九○年六月,正是梵谷精神疾病發作、住在聖雷米療養院期間,他是在醫生允許下外出作畫。

梵谷畫中強大的情緒能量,透過獨特的色彩、線條、造型、形式、風格等樣貌,吸引著觀賞者。不同的藝術作品,各有不同的情感表達形式,並不一定都像梵谷般具有強大的情緒吸引力。這些創作者的內在情感,有時是內斂而隱微的、有時則滿溢正向積極的精神,真實反映了創作者的生命樣貌。這些無法言喻的感受,都以藝術的非語言形式,展現在觀賞者面前。

身為觀賞者的我們,時常擔憂自己看畫的先備知識不足,無法從認知的層面理解作品。當我們急著尋找作品說明時,可能會遺忘了作品本身具有的述說力,需要我們用「心」去觀賞。當我們如此走入創作者的心靈世界,也正與其進行著跨越時空的精神交流;透過觀賞作品而連結起自我的生命閱歷,則帶給我們深刻的情感體驗。而牽動人心的作品,不盡然是藝術評論者筆下的世界名作,也可能只是一幅名不見經傳的小品,但其所觸發的內在情感,便足以昇華成無言的淚水。

在本書中,談論的不只是畫作的背景故事,也分享了許多作者個人在看畫時同感共鳴的心靈體悟。每一幅畫在她的感受與體會下,在在皆令人動容;加以譯者王品涵優美的詮釋,相信能讓讀者更真切地體會與個人生命經驗和感受緊密連結的藝術觀賞歷程。當我們面對每一幅藝術作品時,我們的視角與藝術家創作時的視角幾乎是相同的,無論時空更替,透過藝術連結起來的生命感動與情緒體驗,將帶領我們深刻地了解作品,也更了解自己。

前言

Prologue 與自己面對面的時光,看看畫

在我們的一生中,要承受難以數計的各種苦痛。為了活得無愧於心,為了成為好人,為了看起來強悍,為了得到更多的愛……忍了又忍、捱了又捱,咬牙撐過每一天。面對著看不見盡頭的試煉過程,無論如何都必須為了保護自己,拚命掙扎。

如同世事都在冥冥中自有安排,我們總是得面對不幸一口氣襲捲而來的時刻,偶爾忘卻自己為何而活、根本不曉得該怎麼走下去的時刻,不知道還會遭遇多少傷心事、一切安慰的話語再也起不了作用的時刻……在這些時候,我會選擇投入畫裡。

世界讓眼淚聚集,而畫作讓眼淚墜落。每當想要逃離世界,我會選擇凝視畫作,以度過這段時間。既然再難過都得承受,看畫便成了我慰藉自己的方式。畫,溫暖地安慰了總是感到厭煩、疲倦的心;每次看著畫,都能從中獲得新的力量。蘊藏著許多故事的畫作,開闊了你我對世界的理解;引發共鳴的畫中故事,為你我的心注入一股暖流。
畫作不會告訴我們任何答案或提供解決的對策,它只會提問:「你覺得呢?」「你現在心裡在想什麼?」畫作拋出的問題,讓我們不得不去尋覓答案。藉由這些過程,我們得以全然地面對深藏心底的傷痛,體會跨越傷痛的出路,領悟與傷痛共存的方法;即使傷痛永遠無法消失,至少也能學會讓它伴隨自己前行。

看畫,是發現內在的自己。畫,發掘了內心深處,導領我們的心前往過去難以抵達的陌生境界。所謂的「看畫」,是令人恐懼又喜悅的冥想時間,是窺視內在世界的深呼吸,也是面對內隱自我的過程。聚精會神地凝視畫作,讓我們傾聽內心的聲音,開啟透析別人與自我的內在慧眼;最終,敲醒僵化的生活,逐漸率領我們邁向隨心所欲的人生。

本書雖以客觀事實為敘述背景,內容卻極其主觀。閱讀前,不需具備任何相關知識或學問,只要此刻感到難過、孤單、需要慰藉,便可以走進畫中的世界。畫,不是學習,而是理解;不是分析,而是感受。繪畫的根本角色,是讓人感悟生命仍有值得活下去的價值。看畫,能啟發你我對那些無甚意義、不確定卻既存的事物產生想像空間。如果藉由這樣的思考過程,能喚醒面對人生的喜樂,對我們而言,豈不是獲益良多?

我不敢妄言自己能對任何人發揮慰藉的作用,然而,我們的相同之處、我們毫無差異的部分、所有人都必須各自承受傷痛而活著的事實,才是我真正想傳達的訊息。此外,我也想告訴大家,畫作是能帶領你我面對傷痛的方法之一。一如畫作撫慰了我,我只希望透過書中介紹的畫作,也能帶給任何人一點小小的慰藉。

這本書能夠順利面世,需要感謝太多、太多曾經給予幫助的人。首先,誠摯感謝事事費心、盡力協助一切事務的ENTERS KOREA代表理事James Yang和組長朴寶英;感謝Chek Poong出版社毫不猶豫採納、信任筆者企劃案的代表理事李希哲,以及細心修潤稿件的編輯部次長趙日東。感謝不吝持續鼓勵與支持不完美的我的朋友、同事、前輩、家人,也在此真心感謝一輩子愛護、相信、陪伴我的父母,並向你們致上最高的敬意。最後,謹將本書獻給所有需要慰藉的人們。

內容試閱1

我們為愛情沉醉,也因為愛情變得成熟
馬克.夏卡爾——用夢境的色彩描繪愛的人生

某些東西之所以存在,正是因為有人懇切地渴盼。簡單來說,愛情,就是為了渴望得到愛情的人而存在。愛情本身並不浪漫,而是因為憧憬浪漫愛情的人,愛情才變得浪漫,這也成了我們看愛情電影的原因。

從小我就喜歡看愛情電影。讓人深深為安妮公主著迷的《羅馬假期》(Roman Holiday),既感性又不脫現實的《秋水伊人》(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即便經過歲月洗禮,細膩的情節也未曾老去。隨口哼上一段She這首歌,就能一股腦地把潛藏在我體內,關於《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的所有浪漫細胞通通喚醒,這部電影總是讓人百看不厭。港片《甜蜜蜜》刻劃命中注定的相遇與重聚,讓我重新憶起早已模糊不清的初戀。讓人牢牢記住「Hello, stranger?」這句台詞的《偷情》(Closer),我也喜歡得看了好幾次舞台劇版本。韓片《高空彈跳》中,泰熙和仁宇在日落的海邊,隨著蕭士塔高維奇的《華爾滋第二號》起舞的模樣,至今仍像一張照片般,留存在我內心一隅。

每隔九年就會推出續集的「Before」系列,堪稱當代最具代表性的愛情電影。以《愛在黎明破曉時》(Before Sunrise) 、《愛在日落巴黎時》(Before Sunset) 、《愛在午夜希臘時》(Before Midnight)三部曲講述傑西與席琳的愛情故事,正因橋段平凡無奇,反而顯得更為獨特。因為太喜歡這系列電影,我甚至跟著《愛在黎明破曉時》兩個主角的腳步,走訪了電影拍攝地點——奧地利維也納的無人街道。火車上初次邂逅的男女,閒散地在異國巷弄間漫步聊天的畫面,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唱片行Alt & Neu、看手相的Kleines Café、藉玩笑的豔遇電話彼此告白的Café Sperl,都是值得一再回味的場景。而最令人難忘的,當屬兩人在夜店裡玩著彈珠台時的對話:「愛情,就像兩個害怕孤單的人逃避的行徑。」

經歷了做夢般的一夜後,他們在離別時相約再見。一如《愛在黎明破曉時》這個片名,假如我們的人生也有破曉之時,會不會就是在遇見愛情之前呢?他們的相處雖然短暫,卻已足夠完整地經歷愛情。

世上有許許多多的愛情電影,能在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卻是每人各有所好,正如我們都曾經歷愛情,對愛情的回憶卻大相逕庭。藉由不同電影中的主角,我們理解別人感受愛情的濃淡、方式、速度,並學著看看與自己情況相仿的角色,再以客觀的角度回頭審視自己。

找不到愛情解答而徬徨的日子,我們總能透過別人的愛情,尋獲解決問題的線索,體會原本無法理清的心緒,領悟了女人與男人生而不同的本質、每個人不可能存在相同思考方式的道理。在電影角色身上,我們發現了未曾明白的分手原因,頓悟了婚姻不是愛情的完成品,離別也非愛情的失敗作。踏遍柳暗花明,我們總算學會了,如何真心去愛一個人。

愛情電影帶來的正面影響,並非讓觀眾為愛沉醉,而是釀成我們看待愛情的成熟。我們總是愛著一個人,卻又畏懼受傷,而在愛情面前躊躇猶豫,時而計算、時而計較、時而渴望擺脫以往自己走過的路……經歷無數次美妙、熾熱的愛情,在眼前一點一滴地崩塌殆盡後,我們懂得了愛情需要小心翼翼、持續不斷地呵護照拂。再怎麼珍重的愛情也不可能永保熱度,悸動後隨之而來的親密、熟悉、離別……終於讓我們學會了「愛情」,而在這其中經歷的一切,也成就了此時此刻的我們。



體驗過電影情節般愛情的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是出生於俄羅斯的法國畫家,他的創作主題永遠離不開愛情。夏卡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返回法國,並在維捷布斯克與名為貝拉的女子結婚。貝拉脫俗的外貌與氣質,立刻擄獲了夏卡爾的心,她的一生也就此成了夏卡爾畫中的主題。描繪戀人沉醉於愛河的《散步》(The Walk)、戀人飛越村莊的《城市上空》(Above the Town),以及戀人捧著花束親吻的《生日》(The Birthday)等畫作中,都能見到貝拉的身影。其中又以《艾菲爾鐵塔的新婚夫妻》(The Couple of the Eiffel Tower)最能傳達出新婚的喜悅。這幅畫後來被掛在夏卡爾晚年住所的壁爐上,可見是他十分珍愛的作品。

這幅畫以艾菲爾鐵塔為背景,描繪甫完成結婚典禮的新郎、新娘輕飄飄地浮在半空中的景象。山羊帶著祝福的心演奏優美旋律,得到捧花的朋友化身天使飛向天際,新婚夫妻乘著象徵多子多孫的紅冠公雞前往伊甸園。新娘手中拿著比喻未來的藍色扇子,看著環抱新娘腰際正在細語的新郎模樣,不難感受他彷彿贏得全世界的心滿意足。一起飄浮在空中的新婚夫妻,完整呈現兩人經由婚姻融為一體的幸福,有如夢境般美妙。

我想起初次在巴黎龐畢度中心看到這幅畫時,即深深為其華麗迷人的色調而傾倒,不由得駐足許久。夏卡爾並非將肉眼所見的顏色放進畫作,而是使用在夢境與幻想世界中所見的色彩作畫,尤其透過藍、黃、紫、紅等互補色對比的搭配,更顯色調的豐富、艷麗。

就像夏卡爾曾說過:「人的一生,只有一種真正賦予了生命與藝術的顏色,那就是愛的顏色。」看著他畫中各種色彩的融合,眼睛與心靈也隨之豁然開朗。乘載愛情的繽紛色彩,搭配明快的筆觸,令人大感暢快。

夏卡爾在自傳《我的生涯》(My Life)中如此寫道:「我感受到了,我日後要走的人生旅途,都將與貝拉一起前行。唯有她,才是我的妻子。」

一見鍾情的夏卡爾與貝拉,如膠似漆地共度了三十多年,在一九四四年的秋天,貝拉因感染了不知名的病毒驟然離世,狠狠衝擊了夏卡爾的人生。跌入絕望深淵的他,足足有九個月的時間提不起畫筆,隨後度過了數年黑暗、悲痛的歲月。

夏卡爾親手在貝拉的墓碑上做畫,並寫下這段文字:「她的一輩子,都是我的畫。」正如這獻給她的最後一句話,對夏卡爾而言,貝拉是他的藝術泉源,也是他永遠的繆思。

窮困的童年回憶、被祖國拋棄的創傷、戰爭的殘酷、猶太人所經歷的苦痛、納粹的威嚇、長年的流亡生活、對故鄉的思念……即便走過這麼多風風雨雨,「幸福」卻不曾消失在夏卡爾的作品中,正是因為有深愛的妻子貝拉常伴身邊。

即使置身於總把人壓得喘不過氣的現實生活,愛依然無所不在。越是背負著沉重與辛苦,越是需要愛,因為能將你我救出痛苦深淵的,終究是愛。一如夏卡爾所言,「人生和藝術一樣,只要以愛為背景,一切都可能發生。」愛擁有將不幸現實轉化成幸福人生的力量,我也深信這就是愛之所以偉大的原因。

就像夏卡爾和貝拉的愛所傳達的信念,任何人都擁有愛,只是能愛的時間並不多;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學會朝著愛的方向前行。

內容試閱2

母親和女兒,是朋友、姊妹,也像情侶
瑪麗.卡薩特——寫實中更顯真誠的親子之情

陽光燦爛的週末早晨,從窗邊溜進的和煦氣息,讓人自動自發地睜開了眼睛。我走出客廳,望見正哼著歌一邊替盆栽澆水的媽媽。一片、一片地,她摘掉枯萎的葉子,專注地拭淨花盆,讓人切實感受到她對花的疼惜。過了一會兒,媽媽捧著一盆開得燦爛的粉紅小花走了過來,以略顯激動的神情,含蓄地炫耀著。看見她快樂得像個小女孩似地,我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只是不知怎地,在我內心一隅也同時湧現了些許難過的情緒……我們總是忘卻了一件事實:媽媽也是個女人,媽媽也有她自己的需要,媽媽不會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

母親和女兒的關係,是非常特別的。因為太愛彼此,所以最常爭吵;由於極度親密,說起氣話來也毫不留情。即使最為相像,卻往往無法理解彼此;即使共享一切,卻在真正需要溝通時,無從坦露心意。這就是母女的關係。

看到成長得亭亭玉立的女兒,母親既感驕傲卻又掛慮,一面支持女兒勇敢逐夢,卻又期待她順應傳統平淡生活就好。看著為家庭犧牲奉獻的媽媽,女兒雖然暗自敬佩,但又因為母親沒了自我而生氣……時而抱怨,時而不捨,時而歉疚。母親和女兒,有時是朋友、有時是姐妹、有時是情侶,終其一生都在彼此愛恨交織的關係中來回拉扯。



美國印象派畫家瑪麗.卡薩特(Mary Cassatt, 1844-1926)描繪過許多母女相處的景象,媽媽與孩子親密相隨的溫馨畫面,是她傾盡一生心力關注的創作題材。例如,《船上聚會》(The Boating Party)刻劃母子一同乘船的祥和情景,還有媽媽帶著關愛眼神凝視懷中嬰孩的《綠色背景前的母子》(Mother And Child Against A Green Background),如實呈現家庭共聚幸福時光的《浴後》(After The Bath)等。其中尤以藉由平凡日常輝映溫暖母愛的《為孩子洗浴》(The Child's Bath),最具有代表性。瑪麗.卡薩特就如其「母愛畫家」的稱號一般,總能以溫暖色調與柔和筆觸,完美傳達親子之間的細膩情感。

在《為孩子洗浴》這幅畫裡,媽媽讓孩子安坐在自己的膝上,以左手環抱著孩子,再用另一隻手替他清洗著小腳丫。孩子低頭看著媽媽替自己洗腳,並用一手拄著媽媽的膝蓋以支撐自己的身體。媽媽對著孩子喃喃細語,孩子則乖巧坐著,專心地聆聽。

替體型嬌小、胖嘟嘟的孩子洗著腳的媽媽,舉手投足間滿是小心翼翼,掛慮著水會不會太冷?孩子會不會著涼?姿勢會不會不舒服?從孩子的目光中,不難讀出他對媽媽悉心照顧的感謝與愛意。越是微不足道的日常景象,越容易激發深層的共鳴;輕描淡寫地畫出平凡日常,反而更讓人感受到無盡的母愛。

卡薩特出生於美國賓州的富庶家庭,從小就在主張「旅行是人生必修課程」的環境中成長,遊遍巴黎、倫敦、柏林等歐洲各地,度過優渥安逸的童年。父親是不動產業者、母親來自金融世家,這樣的出身背景讓卡薩特衣食無虞,她卻嚮往著波西米亞式的生活,並以女權主義者自居。

當時的社會風氣仍認為,女性僅能待在家中操持家務、照顧孩子,男性才是社會的棟樑砥柱;卡薩特則強烈主張女性應有自主權,並積極地為爭取女性參政發聲。藝術在當時同樣也是女性難以碰觸的領域,當大多數的女人只把藝術視為在家從事的消遣興趣時,卡薩特卻選擇以藝術作為職業,不顧家人反對,堅持學習繪畫,追求成為畫家的夢想。

在費城的美術學校上課時,她因女學生不得畫裸體畫的性別歧視待遇,對惡劣的教育環境深感失望,於是決定離校,動身前往巴黎潛心學習繪畫。然而,即使是在巴黎,對女性的態度也極不友善。當時的巴黎又被稱為「畫家的夢工場」,有著多不勝數的畫家駐留此地,創造出許多藝術作品,卻仍是女性可望而不可及的禁地。除了父親的反對從未停歇,連法國美術學院也僅僅因為她的「女性」身分,就拒絕讓卡薩特入學。

因此,卡薩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羅浮宮臨摹歷代大師們的傑作。她在羅浮宮裡練就了紮實的繪畫技巧,在學習古典藝術之餘,不忘追求革新的技法,拒絕拘泥於傳統形式,致力創作出符合時代潮流的藝術人生。

即使在現代,想要兼顧家庭與事業也還是十分困難,在卡薩特的年代,這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卡薩特於是選擇以事業、而非婚姻,來定義自己的成功,宛如拋棄了生為女人的宿命,終生不婚。根據法國社會學家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所言,即可得知那是一個多麼不利於女性生存的時代,當時的女性又必須承受多少壓迫。他曾以這段話形容一八四年代的美國:

「美國女性一旦步入婚姻,就無法再享有婚前的自由。美國人要求已婚女性拋棄女人的身分,全心全意享受自己的義務。基於這種詭論,已婚女性的人生被囚禁在名為『家庭義務』的狹窄空間中,寸步難離。」

即使卡薩特終生未婚,卻經常與已婚、有孩子的摯友們交遊,這些「母親與孩子」也成為時常現身在她作品裡的角色。卡薩特勾勒女人獨有的柔和與溫暖情感,透過畫筆呈現男性無從仿效的女性世界。她善用自己對色彩與生俱來的敏銳度,佐以細膩的技法,將親子相處的模樣盡收畫裡;相較於以理想中的設定來描繪母子關係,卡薩特筆下的親子之情顯得更加寫實與真誠。

或許,卡薩特是藉著畫布裡的母親與孩子,描繪自己渴望卻不得不放棄的家庭生活,以此宣洩無處釋放的母愛。她的畫作,優美卻也透著憂傷、開朗但也顯得黯淡。

看著卡薩特的畫,令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親;洋溢溫潤母愛的親子互動畫面,每每讓人憶起心中珍藏的童年記憶,細細回味自己與母親的難捨情感。就像在一次又一次被挫折絆倒的疲憊生活中,只要一被媽媽擁進懷裡,頓時便能得到慰藉、甚而產生力量,在精疲力竭時,看看卡薩特的畫,心情也能立刻豁然開朗。

在辛苦操持的漫長歲月中,一個無怨無悔愛著孩子的女人,徹底忘卻自己的名字,選擇了「母親」這個稱謂,奉獻一切卻不求任何回報,本能而始終如一地扮演付出的角色……正因為有了母親這個推手,你我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昂首闊步。



禹志賢

禹智賢(Woo Jihyun)
畫者、寫者,自慶熙大學視覺設計系畢業後,除了鍥而不捨致力於個人創作,也從事繪畫教育與賞析介紹的工作,並為各平面與網路媒體撰寫相關文章。每當疲憊憂傷時,總能在畫中獲得慰藉的她,深信繪畫具有賦予生命希望的深刻意義和療癒力量,為了與更多人分享這股溫暖的支持,因而寫下了這本書。

譯者
王品涵
專職翻譯,相信文字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現居台北。
 

生死命題 同類商品


宗教的死亡藝術

超自然經驗與靈魂不滅

生與死的雙重變奏

無生死之道

美國人與自殺

輪迴與轉生

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在時光靜止的孤獨死模型屋裡,一位遺物整理師重現「死亡終將造訪」的生命場景

18種微型死亡:建立美國現代法醫制度的幕後推手與鮮為人知的故事

命案現場清潔師:跨越生與死的斷捨離.清掃死亡最前線的真實記錄

死亡與生命手記

死亡是什麼?給孩子的生命教育課

死亡解剖檯

死亡九分鐘

死亡教育

死亡學

死亡與喪慟-青少年輔導手冊

死亡的禮物---有關復活及傷慟的探討

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

如果死亡靠近你

媽媽,死亡是什麼?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