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文化大論辯
 
作者: 杰夫瑞.C.亞歷山大, 史蒂芬.謝德門() 
譯者: 吳潛誠
系列: 新世紀叢書
書城編號: 1528228

原價: HK$150.00
現售: HK$142.5 節省: HK$7.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立緒
出版日期: 2019/03/11
頁數: 488
重量: 602 grams
ISBN: 9789863601302

商品簡介


《當代文化大論辯》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


當代文化分析經典,集結大師論述於一帙。
長銷不輟,橫跨多種學科領域,觀點多樣,由理論、意識形態、方法論到實質議題的論辯彙編完整,分析詳實,為極具價值的文化研究選集。

當代文化分析大師的智慧
傅科|羅蘭.巴特|阿多諾|葛蘭西 哈伯瑪斯|馬庫色|李歐塔|狄爾泰 高夫曼|李塞特|吉爾茲|丹尼爾.貝爾 湯普森|沙林斯|帕森斯|皮耶.波赫居 胡森|席爾斯|索緒爾|彼得.柏格



本書輯當代文化分析大師的主要論述於一帙。

第一部分縱覽目前盛行的文化析辯。撰述者咸以象徵符號與社會結構的互動關係為探討焦點,透過通暢可讀的個案研究,使抽象理論得以落實。選文包括:韋伯、涂爾幹、馬克斯學派分析等新古典範例以及功能論、符號學、後結構主義分析的原型論述。

第一部分所輯各篇論文對於文化╱社會關係的瞭解容或截然有別,但全都服膺文化的相對自主性,並以象徵符號之分析為主。

本書第二部分轉入實質辯論,遍及宗教、世俗意識型態、大眾文化所扮演的功能等議題,最後並引入有關現代主義之意涵的爭議。

(原書名:文化與社會)

耶魯大學╱Paul DiMaggio, Yale University:
本書為我們這些教授文化社會學人士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資源。重要性見諸本書的視域和範疇:理論方面,包含功能論、新馬克思主義、戲劇學分析以及後現代主義:學科方面,概括人類學者、歷史家、社會學者以及其他領域的專家:實質方面,涵蓋政治、宗教和科學。本書鞏固了社會科學對文化的最新認識,但並未忽略過去那些合當產生影響的思想觀念。

賓州大學╱Lynn Hun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這裡所呈現的論文提供了一個紮實的基礎,讓我們瞭解當代一些不同學科中關於文化和文化批評的論辯。本書囊括所有主要的理論流派,交置並陳,得以讓學生和專家縱觀此一快速發展的知識領域的當前趨勢問題和潛力。

加州柏克萊大學╱Robert N. Bella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這本精彩的論文集闡釋了當前社會分析中關於文化之重要性的關鍵爭論。大多數論文本身即是典範作品。本書對教學和研究有重大貢獻。

作者介紹
杰夫瑞.C.亞歷山大(Jeffery C. Alexander)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社會學系教授。專研社會理論、文化研究、民主與公民社會。

史蒂芬.謝德門(Steven Seidman)

紐約州立大學Albany分校社會學系教授。專研社會理論、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男女同性戀。

總編校
吳潛誠

美國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台大外文系副教授、《中外文學》總編輯、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系主任。譯著包括《草葉集》、《聖女貞德》、《美國短篇小說》、《中英翻譯;對比分析法》、《詩人不撒謊》、《靠岸航行》、《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感性定位》、《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等。一九九九年逝世。 譯者介紹 譯者(以下簡介皆為民國86年初版翻譯時資料)

古佳艷,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班研究生;台灣大學外文系講師。
李紀舍,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李家沂,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班研究生;台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
呂健忠,東吳大學英文系兼任講師。
邵毓娟,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班研究生;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
林明澤,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候選人;台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
邱彥彬,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班研究生;台灣大學外文系兼任講師。
陳志清,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班研究生。
黃宗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黃宗慧,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班研究生;台大外文系中外文學月刊社執行編輯。
黃涵榆,台灣大學外文所博士班研究生。
郭菀玲,台灣大學外文所碩士;現任電視新聞編譯。
曾麗玲,台灣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台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楊麗中,華梵大學外文系講師。

目錄

當代文化大論辯-目錄導覽說明


〈原文版序〉文化與社會◎杰夫瑞.C.亞歷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史蒂芬.謝德門(Steven Seidman)

編校說明◎吳潛誠

第一部分 分析性的爭辯:了解文化相對的自主性

1文化案例
狄爾泰(Wilhelm Dithey):人文研究
帕森斯、席爾斯(Talcott Parsons and Edward Shils):價值觀與社會體系
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文化與意識形態霸權
索緒爾(Ferdinand Saussure): 符號與語言

2文化研究途徑:功能論
羅勃.莫頓(Robert K. Merton)科學之規範結構
李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價值體系與民主制度

3文化研究途徑:符號學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摔角的世界
沙林斯(Marshall Sahlins)食物作為象徵符碼

4文化研究途徑:戲劇學
厄爾維恩.高夫曼(Erving Goffman)框框外的活動
吉爾茲(Clifford Geertz)巴里島鬥雞賽之為戲劇活動

5文化研究途徑:涂爾幹理論
維多.透納(Victor Tuner)過渡儀式興社群
瑪麗.道格拉斯(Mary Douglas)污染象徵秩序
凱羅.史密斯.羅森伯格(Carroll Smith-Rosenberg)維多利亞時期純潔觀裏性的象徵意義

6文化研究途徑:馬克思主義
湯普森(E. P. Thompson)互助共生的儀式
保羅.威利斯(Paul Willis)男子氣概與工廠勞動的關係

7文化研究途徑:後結構主義
米歇.傅科(Michel Foucault)性論述與權力
皮耶.波赫居(Pierre Bourdieu)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

第二部份實質的論爭:道德秩序與社會危機——透視現代文化

8宗教的地位:現代性是世俗或神聖秩序
彼得.柏格(Peter Berger):世俗化過程的社會起源

9論「意識形態之終結」:世俗理性可以創造文化秩序嗎?
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文化工業再探
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從共識形態到工具性控制
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西方世界意識形態之終結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超越壓迫與危機:迎接一個自由意志的新社會
艾爾文.古德奈(Alvin Gouldner):論意識形態、文化機器與新興的視聽感官工業

10現代主義或後現代主義:道德秩序之瓦解或重建?
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道德秩序的傾頹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後現代狀況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現代與後現代之爭
胡森(Andreas Huyssen):後現代導圖

序/導讀 《當代文化大論辯》

【原文版序】文化與社會╱杰夫瑞.C.亞歷山大(Jeffrey C. AleXander)、史蒂芬.謝德門(Steven Seidman)

過去幾年來,出現了一股新而強烈的文化研究興趣,這種興趣在人文和社會科學各領域蘊育了不少重要著作。新的文化研究十分豐沛而多樣,不免衍生一些教學上的困難。新材料橫跨許多不同的學科訓練,而且涉及令人歎為觀止的一系列理論、意識形態、方法論之觀點的運作。因此迄今猶不見任何單獨一本教科書彙編羅列主要的著作,倒不足為奇。

編者在籌劃這本選集時,不僅留心觀點的紛歧多樣,同時也注意當代文化研究劃分為兩種顯著不同的關切有其意義。關切之一的分析焦距集中在文化的詮釋或解說:另一種關切則以實質為焦距,探討現代和後現代社會中的文化命運。編者的興趣在於搜找那些透過生動的實証來明觀點的選文,不論其焦距屬分析或實質性質。除了導論性文章,我們不收錄任何純粹理論性的陳述。諸如此類的編選策劃,取捨抉擇匪易,不在話下。這樣的篇幅結果竟能容納這麼多東西,令我們既驚且喜。

【編校說明】吳潛誠

文化的概念十ㄉ複雜,至今猶找不出一個「沒有問題的」(unproblematic)定義,反而一直是各種關注和研究興趣交會的場域。自從英國「伯明罕(Birmingham)當代文化研究中心」於一九六四年創立以來,文化研究的風尚便愈來愈熱絡,降及九○年代,關切的目標已經擴充到性別、種族、階級、性偏好等議題——更不用提大眾╱通俗文化和當代文化中遭人忽略的層面。流風所及,文學工作者也紛紛跨出「本行」,介入文化評論的領域。筆者自己也丞思在文化研究方面多下功夫,俾便對當前的文化現象提出針,能不流於浮泛。答應編校《文化與社會》一書,多少可以說是基於這樣的用心吧。

《文化與社會》書中各篇論文的重要概念及其代表意義或價值,原編者撰有兩大長篇導論,詳實分析綜述,這裡不再覆述。擬定翻譯計劃當初,揣想西方的宗教信仰不為本地讀者所熟悉,恐怕不太切合國社會狀況,遂決定刪去不譯。校閱全書時,發覺遺漏了如此重要的一環,終屬憾事。可惜,欲行補救,已經來不及了。謹將漏譯的有關宗教信仰的論文列舉如下,以供有興趣的讀者自行閱讀原著:

Michael Walzer, “Puritanism and Revolutionary Ideology”
Jesse R. Pitts, “French Catholicism and Secular Grace”
Wolfgang Schluchter, “The Future of Religion”
Robert Bellah,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

校譯這樣一部橫跨不同學科領域的論文集,耗時費力,不在話下。由於筆者在主編《中外文學》期間,曾經譯刊本書所選的論文數篇,立文化公司來洽談翻譯事宜時,以為有幾篇現成的稿子可用,乃勉強答應。後來——後來,只好硬著頭皮完成了。

擔任本書各篇論文的翻譯者,英文造詣和基本文學/文化學識都有可觀之處,譯文大體上還算信實可靠。由於作業時間不夠充足,翻譯未必盡如人意,甚至有不太流暢易讀的句子,這除了怪罪翻譯者和校譯者力有未逮之外,恐怕要歸咎於下列因素:一、某些觀念或學理原本艱深難懂;二、法文、德文和義大利文原著的英文翻譯自然會有一些彆扭、突兀而費解的措詞和構句;三、企圖仿倣╱傳達複雜而密的分析論辯,譯文不免落得冗長甚至於拮屈聱牙——這其實未必就是缺點,還請讀者諒解。

本書終於得以出版,承蒙所有翻譯者忙中抽空,鼎力支持,每一位並校閱別人翻譯的論文一篇以上;黃宗慧小姐負責聯絡譯者並校讀十來篇論文;黃臨甄小姐、廖勇超先生提供一些修訂意見;以及立編輯同仁的辛勞;謹此一併致謝。

※本文為初版時撰述,初版書名為「文化與社會」

新世紀叢書

耶穌行蹤成謎的歲月(2022年版)

真理的意義(2022年版)

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2022年版)

宗教經驗之種種(2022年版)

文化與抵抗(2022年版)

向法西斯靠攏(2022年版)

好的哲學會咬人(2022年版)

邊陲日本

日本的森林哲學(2022年版)

閃亮歲月:當代華文老年書寫文選

榮格.占星學(2021年版)

逃避主義(2021年版)

反美學(2021年版)

生命的學問十二講(2021年版)

活的佛陀,活的基督(2021年版)

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2021年版)

達賴喇嘛說喜樂與開悟(2021年版)

青春:年齡的文化史(二版)

魯米詩篇:在春天走進果園(2021年版)

製造快樂公民:快樂產業如何控制我們的生活

... [顯示此系列所有商品]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