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田野
 
作者: 馬林諾夫斯基 
譯者: 卞思梅, 何源遠, 余昕
書城編號: 1528235

原價: HK$160.00
現售: HK$152 節省: HK$8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 2019/02
頁數: 416
ISBN: 9789862139578

商品簡介


《寂寞田野: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A DIARY IN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


一位人類學家的「奧德賽之旅」,忠實袒露自己專業底下的人性弱點,與其掙扎和反思,終而寫就人類學上的經典巨著。一般讀者於今閱讀則將發現,原來文明教化並非面對異族他人的優勢,更多時候是包袱,歧視和偏見的源頭,是自身連結世界的限制。

憂鬱的熱帶 寂寞的田野
人類學家最具爭議的日記
人類學上最動人、最富人性的文獻

近代人類學開山鼻祖、「田野調查」之父馬諾夫斯基生前的一本日記,一九六七年出版後,引發近二十年的爭議,原來這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在西南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初步蘭島期間,記錄完成著名的人類學巨作同時,私下日記上卻充滿與客觀學術立場相去甚遠的心情、矛盾和偏見。 日記中,隨處可見他對當地人的鄙夷和痛恨(甚至有種族歧視的嫌疑),更不斷懷疑自己和工作的意義。日記於馬諾夫斯基逝世多年後,由其妻子交出版社出版,有人指責她摧毀了馬諾夫斯基的功業,甚至是人類學的價值,更有人批評她沽名釣譽,企圖擠進人類學的殿堂。

而五十年後今天,人類學研究者或一般讀者又該如何看待這本書呢?

王銘銘(中國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新疆師範大學天山學者特聘教授):我們翻譯和出版一位大師的「日記」,絕非是為了炒作影響過我們的「學術祖先」的「陰暗面」,也絕非是為了催發一種失望主義的知識論。如弗斯所言,對這一「陰暗面」的認識,是通向一個知識之道的途徑。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馬林諾夫斯基在田野中面對著各種誘惑、軟弱和絕望,其他的人類學研究者也必然一樣——他們需要感到解脫,由此才可以放下道貌岸然的架子,以一種更為真實、謙和、樸實的心態面對被研究者和被教導者。

雷蒙德·弗斯(英國人類學學者、倫敦大學教授):任何想要對此日記中一些章節進行諷刺挖苦的人,首先應該以同樣的坦白對待自己的思想和寫作,之後再來做評判。馬林諾夫斯基的性格是複雜的,在這本日記中,他的一些不甚令人欽佩的品性可能會比他的那些美德出現的次數多,但這也正是他的意圖所在,因為他在日記中想要理解和警戒的正是自己的缺點,而非美德。無論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否願意去效仿他的坦誠,我們至少應該承認他的勇氣。

本書是一份珍貴的歷史記錄,從中我們得以窺見紐幾內亞土著在當時的實際生活狀況;而作為一本從未打算發表的私人日記,馬林諾夫斯基如同你我較為陰暗的一面,和對於人生、事業和感情的思考,不壓抑情感、不控制筆觸,則是最真實的自省,不僅讓讀者看到一個人類學家在實際調查工作中的困惑與堅持,更將人類學家中的「人」回歸到原本的含義上,對其人生的困惑與堅持心有戚戚焉。

推薦——
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張慧慈(社會觀察之憤世青年作家)

作者介紹

馬林諾夫斯基(1884—1942)

波蘭裔英國社會人類學家,人類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社會人類學的開創者和功能學派創始人之一。 他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人類學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研究著作,其中的調查和工作方法對後世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他最大的貢獻是提出了新的民族誌寫作方法。 從馬林諾夫斯基起,幾乎所有的人類學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實地居住,並參與聚落生活等。 馬林諾夫斯基在初步蘭島上記錄的民族誌中「庫拉圈」((Kula ring,是美拉尼西亞群島居民的一種交換回報制度,主要流行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米爾恩灣省),更是成為了關於互惠和交換理論的奠基性研究。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就曾從師馬林諾夫斯基。

目錄

寂寞田野: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目錄導覽說明


前 言

序 言

補 註

第一部分 一九一四年—一九一五年

第二部分 一九一七年—一九一八年

序/導讀 《寂寞田野》

【推薦序】如何重讀馬林諾夫斯基的《日記》 / 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對於這本原本不應該被出版的《寂寞田野——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以下簡稱《日記》),王銘銘教授已經在中文版序中將馬林諾夫斯基的生平、學術成就、《日記》的出版爭議、其學生弗斯與美國人類學家格爾茲對此《日記》的評析交代得十分清楚。那我在這裡還能談些什麼呢?我想,既然如此私密的日記被公諸於大眾目光之下已是既定的事實,現在距離其初次出版也已超過五十年,其間經歷過人類學自我反省浪潮許多度向的評斷,那不如來談一下在今日私人與公眾言論的界線如此模糊的網路時代中,我們可以如何看待這部或許震撼性已沒那麼強烈的《日記》。

首先,我認為任何關於《日記》中充斥字裡行間的情欲自白的討論,對馬林諾夫斯基是相當不公允的。這是擁有天主教成長背景的他的告解室,是他紓解田野中孤寂、負面情緒與身心痛楚的所在。在這裡,他可以暫時拋開溫文儒雅波蘭裔英國學者與田野工作者的面具,恣意超脫狂想。我們甚至可以說,《日記》中某些面向並非真正的他。那是一個宛如進入空谷狂吼、刻意宣泄被壓抑的情緒的狀態,使他得以解壓後再回到田野中。《日記》中如「黑鬼」這些字眼的使用,必須放在這個脈絡下來看。

另外方面,除了那些引人議論的情欲流動外,他對田野空檔中於澳洲結識、日後成為其妻的埃希‧曼森(也就是《日記》中的E.R.M.)以及自己的母親也有非常真摯的情感表露。在田野尾聲一九一八年六月十一日,他收到信得知母親過世的消息,此自之後幾天的日記記錄宛如無意義的流水帳,並且數度提及哭泣甚至自殺,其悲痛如行屍走肉般的模樣躍然紙上。六月二十六日,他再也忍受不住,於日記中寫下:「早上散步的時候,我看到一隻蝴蝶,雙翼色彩斑斕,它的毀滅該會多麼令人悲傷。世界表面的——無用的玩物而已。母親再也不在了。我的生活被悲傷刺得千瘡百孔——一半的幸福已經毀滅。」在這當下,馬林諾夫斯基已不再是那位奠定田野工作方法基礎與提出「功能論」的人類學老祖宗了,他是眷戀著母親的兒子,也是渴望著愛情的單身漢、時而思念文明世界的田野工作者、喜愛忙裡偷閒閱讀小說的書癡、表面謙和有禮但心中不斷冒出對殖民官員、傳教士、外國居民與當地人的評語的酸民。《日記》中的他,與你我其實沒什麼太大不同。

《日記》中繽紛的田野資料

若不談《日記》中關於其情欲與情感的面向,其實還是有很多其他值得探索的事物。於六年代重返馬林諾夫斯基田野地做研究的人類學家邁可.楊(Michael W. Young)最近以〈馬林諾夫斯基在巴布亞吃了什麼?〉一文討論他在田野中的飲食習慣,而其資料主要便是來自於《日記》。在《日記》的第一部中,他很少提及自己吃了什麼。在第二部中,當他已開啟於初步蘭群島的研究時,才開始出現廣泛的飲食記錄。一九一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他這樣寫道:「現在我每天吃的東西是:早上,椰子;中午相對豐富,還總有新鮮食物。晚上吃得很少,香蕉拼盤,momyapu(木瓜)。」 他在田野中的飲食基本上很簡單,有時甚至會主動斷食進行「饑餓療法」。只有一九一八年二月十一日的時候,在從大病中逐漸恢復之際,他才提到「在村中走了一小圈,我極饑餓;眼前浮現滿桌盛宴的幻覺。蘇荷的法國餐廳,等等,它們對我的吸引力超出了哪怕最崇高的精神愉悅。」少數盛宴的記載則是在到當地西方居民家中作客時才有,如「豐盛——豬肉、馬鈴薯、卡斯達蛋奶布丁。」事實上,他自己是不煮飯的(島上的男性也大都如此),而是請了一位名喚金吉爾的當地年輕男子幫他處理,是他多名「男僕」(田野助理)的其中之一。讀者在《日記》中可以看到多處他對金吉爾的不耐:「土著仍然讓我憤怒,特別是金吉爾,真想把他宰了。我現在理解了德國和比利時殖民的一切暴行。」

他應該很愛吃魚。他曾寫下多筆關於魚的料理的記載:「暴飲暴食了很多魚」、「我買了很多魚,中午將它們煮熟。貪婪地喝下魚湯」、「我瞅著空檔吃我的米飯和醃魚,讀我的吉普林」、「炸魚——我的烹飪發明」、「螃蟹和魚,沒有蔬菜」,「烤了鴿子和魚」。「魚和芋頭」則是最常出現的主食搭配。蛋也是他的主食之一:「兩點我點了午飯——雞蛋和可可」、「吃了一個豬油炸的煎蛋捲」、「晚餐有四個蛋」、「八點半,雞蛋和茶」。雞蛋是西方人於近代引進太平洋島嶼中的食品,而由此觀之,馬林諾夫斯基在田野中還是相當依賴西方食材,這些包括他帶來的罐頭,以及住在附近的貿易商人送來的麵包、牛奶。楊指出,《日記》中他從來沒有提到吃過以下常見的在地料理:西谷米、麵包樹、芒果、玻里尼西亞栗、甘蔗、黃蜀葵葉等等。他吃過一次檳榔、一次烤甘薯、一道towamoto(胡椒調味的辣蔬菜)、一道棕櫚捲心菜,但在地佳餚的體驗僅止於此。楊的學生、第一位來自初步蘭群島的人類學家萊納斯‧迪吉姆雷納(Linus digin’Rina)便表示:「一位自認為完全沉浸於當地人之中的民族誌學者,竟對大部分當地食物沒有一絲興趣!」

小說也是在《日記》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並且遍布於第一、二部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閱讀小說是馬林諾夫斯基田野中最主要的消遣以及「麻醉劑」,有時甚至讓他不想工作:「今天七點起床——懶散;我躺在蚊帳中,渴望看書而不是工作。」但之後又提醒自己:「我決心消滅現在生活中的懶惰和拖沓的因素(成分)。除非有必要,絕不再讀小說。努力防止忘記有創意的點子。」他的品味鮮明,時常將翻完的作品評為「垃圾小說」,並補上幾句酸味十足的評語。例如:「上午讀了莫德.代弗那小說是垃圾;不斷發現其中可怕的錯誤。但我還是讀了下去。『情節的呆板;事件前後矛盾,等等。』」大仲馬的作品也難逃他的毒舌:「幾天來我一直在讀《基度山恩仇記》我感到筋疲力盡,甚至沒有力氣欣賞景色,只能陷在這本垃圾小說中。」讀完之後,他表示「對天發誓,我再也不碰小說了」。但兩個月後他又忍不住了:「星期四我開始讀《布拉熱洛納子爵》,而且真的是一口氣讀到星期三還是星期四晚上。大仲馬,隨便你怎麼說,還是有一定魅力的。」但好景不長:「我發誓,讀完這本垃圾小說之後,我在紐幾內亞不會再碰任何閒書。」這樣的循環讓他在田野末期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二日留下這句千古名言:「我還下決心,就算要看小說,也不能挑那些最容易的看。我很滿意我並沒有撿起抽煙的老毛病。現在我必須同樣戒掉看閒書了。我可以讀詩歌或嚴肅的東西,但絕對要避開垃圾小說。我必須閱讀民族誌。」少數能讓這位嚴厲的書評欣賞的作家包括康拉德(「大概在那時候我讀了《羅曼史》。康拉德細膩的情感從字裡行間流露而出)、吉普林(「晚上接著讀吉普林。細膩的作家(自然是不能跟康拉德比),一個令人欽佩的人。他的小說讓我對印度漸漸產生了興趣」)、莫泊桑、還有夏洛蒂.勃朗特。他似乎常與田野中遇到的同伴聊小說,而小說也成為品評人物的一把尺。曾經有一位他十分厭惡的殖民官員也喜歡康拉德,他在《日記》中寫下:「他對康拉德的讚賞讓我感到羞恥。」

幽默辛辣的「表演者」

馬林諾夫斯基這樣有些戲謔的風格,是一般人不太知道的面貌。但若對如此的性格有所明瞭,有助於釐清一些針對其田野工作的評論。例如,英文版《日記》的封面是一張他身著白色殖民風探險服裝、手持存放著用以嚼檳榔的貝殼粉的葫蘆、與幾位膚色黝黑的當地人排排坐的合照。論者認為,在民族誌中一直強調如何融入當地的他,在這張反差強烈的照片中卻漏了餡。然而人類學家邁可.陶席格(Michael Taussig)再三檢視這張照片後有了一番新的體悟,他認為這張照片中強烈反差的形象是馬林諾夫斯基故意設計的「舞臺效果」,有點「哈哈,我們是如此不同」的玩笑意味。若仔細看,甚至能看出他嘴角一抹狡黠的笑意。事實上,在其日記或書信中,他會半自嘲地說自己的服裝骯髒邋遢、充滿破洞,而相較之下當地殖民官員或傳教士的衣裳則是「潔白無瑕」。若再加入《日記》中常出現的那對英國殖民與傳教活動與其中人物的嘲諷,這張照片甚至可能是他變裝的諷刺批判之作。

我對這本《日記》的立場依然是在道德上它不應該被出版,但行文至此,我突然覺得,或許馬林諾夫斯基不會介意《日記》中絕大部分展現他鮮明價值觀與幽默感的地方被公開。正是如此,我想他若是活在今日的網路時代,依其個性,在進行田野調查、耕耘田野筆記之餘,應該還是會寫類似《日記》的網誌或臉書文章。其中私密情欲的部分以及宣泄性的歧視言詞當然會大幅刪去,但那些各種對小說作品的辛辣評論、對人物時事的幽微嘲諷,相信他是不會吝於分享的。畢竟,如同陶席格提醒的,馬林諾夫斯基在當地的綽號可是Tosemwana,也就是「表演者」的意思。若知道他有這樣的一面,或許在重讀其經典《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時,就能讀出一些不同的東西。
 

【推薦序】對文明的反躬自省 / 張慧慈(社會觀察之憤世青年作家)

我有一個朋友,善於占星。
他是在人生低潮的時候,點滿占星技能,也用以治療自己,度過低潮期。低潮谷底躍升後,他便常常用占星,來治療其他朋友,其中,也包括我。

人都是極易感到不安焦躁,環境的變動、個人身心狀況、重要他人的狀態等等,都會影響人的安定感,不安定,則許多事物無法推展
。即使有人可以因此達成創作靈感,但終究是遑遑不可終日。因此,安定感的來源之一,就是對於未來有方向。很多人是訂定不了方向的,縱然心中有底,仍舊還是希望有攻略可以看,以免行差踏錯,畢竟我們的社會對於失敗的容忍度,仍不夠成熟。

占星,是很多人對於未來答案的確信之一。
我常常在心理極度不安定的時候,以數通電話跟訊息央求朋友來跟我見面,並且要求他要帶上塔羅牌,為的就是尋求心靈安定。用少少的金錢買安定感,很值得。比起香油錢,求的是大範圍的心安,這種更聚焦、短時間的心安,更令我中毒上癮。

忘記是哪一次了,可能是我的需索無度,兩三個月內,尋求太多次安定感。一次,跟朋友聚會時,我邊吃飯邊跟他抱怨最近遇到的人、事、物,都在在讓我傷心欲絕。朋友突然拿出塔羅牌說:
「我幫你算算吧?」
「好啊!!」
除去第一次外,這是朋友主動幫我算塔羅的第二次,我當然欣喜若狂的答應下來了。
問題當然是那些困擾我的,剛剛跟他抱怨的人事物。算完後,一如往常的跟朋友說:
「真的好準啊,你真的不考慮擺攤嗎?」
朋友把牌收好,誠心的謝了謝塔羅牌後,跟我說:
「其實,我剛剛根本沒有照牌面解釋,我是照著你在吃飯時跟我抱怨的東西,用一個朋友的角度,來跟你說應該怎麼做。而且,你應該早就知道要怎麼做。因為我們常常見面聊天,所以在解牌時,我沒辦法完全客觀的照著牌面解釋,或者說,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照著牌面解釋。所以啊,我幫你算塔羅,或許只是附和你的內心狀態而已。」

在當代,占星學從偽科學,逐漸經過證實,具有科學根據。這些具有科學根據的事項,通過占星師的客觀解釋,被人們相信著。但這樣的解釋,不是絕對的客觀。從你的性別、外型、穿著、談吐、問題等等,占星師就會有初步的判斷,或許占星師本人也沒有發現,他已經在心中知道,要偏向哪些方向解釋牌組了。

如果這還不夠,光是粒子還是波,這個科學界數百年來討論的現象,夠科學吧?但在數百年來的討論中,卻因為當時強勢的科學家信奉哪一個,導致哪一個占上風。雖然到了現在,我們知道光同時具備波粒二象性,但科學總是難免得渡過人這一關。

社會科學,聚焦在研究人,以及人和社會的互動,所形成的知識、規則、規範、儀式性行為等等,藉以提出解釋,為大眾社會釋疑。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不說量化研究,光質化研究,就足以出一書櫃的研究方法,開設一整學期的方法論。但對於自身經驗的研究,總是不外乎幾個層次。
當提出一個立基於自身經驗的問題時,首先第一步要做的,是要將主觀經驗客觀化。也就是說,今天我想要研究為什麼我的媽媽、姑姑、朋友的媽媽、姑姑,還有很多人的媽媽、姑姑,相較於其他兄弟姊妹,取得的學歷跟工作待遇較低?她們之間的共通點除了都是女性,出身工人階級家庭外,她們也都是家裡最大的「女生」,也就是「長女」。因此,我把自身經驗客觀化,提出了「工人階級家庭中的長女,較不容易取得教育機會,進而影響求職條件,不易達成階級翻身、階級複製」。

接著,我可能透過田野調查、訪談、敘事分析等方式,將從被研究者(這些身為長女的工人階級女性)所取得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出數項影響她們複製階級的原因後,可能取得這樣的小結:

「在工人階級家庭中的長女,在傳統父權體制(重男輕女等)下,常被要求提早進入勞動市場,犧牲教育機會來賺取收入供應家中兄長或是弟妹的教育支出。因為犧牲教育機會,因此能進入的勞動市場也多半以低薪體力勞動市場為主,在達成家中所需後,又必須立即達成父權體制對於女性的婚嫁要求,進入婚配市場,重新複製相同的階級處境」。

取得結論後,下一步,我必須要再把這樣的客觀結論,放回自身經驗中,繼續追問:同樣身為工人階級家庭的女性,即使到了我這一代,仍舊還會有相關的現象。因此,我和我身邊的朋友,其實都有收到來自家中家父長類似的要求。只是,為什麼最後,我並不像其他朋友一樣,犧牲教育機會來供應其他弟妹?

在第二步,我繼續去分析兩種類型的長女。一種是像我其他朋友一樣,延續母親的處境,成為階級複製一分子的長女。以及像我一樣,同樣收到要求,卻沒有延續母親處境的長女。因此,我又再度重複上述的步驟,並且再度將自身主觀經驗客觀化後,找出可能的因素:
「在工人階級家庭中,若母親較為公平重視子女的教育,對於女性取得教育機會的成功率,有正向效果」。

最後,我的研究將會得出「在工人階級家庭中的長女,在傳統父權體制下,較容易成為被犧牲教育機會的族群,並被要求提早進入勞動市場,供應家中男性手足或是幼子幼女的教育支出。在供應完畢後,也再度受制傳統父權體制,進入婚姻,延續母親處境。然而,當家中母親較為公平重視子女教育時,家中的女性較容易取得教育機會,也有助於達到工人階級家庭內女性的階級翻身」。

在《寂寞田野——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一書面世後,引起軒然大波。多數的批評,都是來自於馬林諾夫斯基對於被研究者的真實想法,展現出歧視、不滿,以及性衝動。馬林諾夫斯基是開啟人類學民族誌研究的開基祖,在他之前許多學者,常常僅訪問數位報導人,到當地走馬看花後,就寫出一篇篇研究論文。這其中充斥著研究者的成見、報導人的歧視等等偏誤。馬林諾夫斯基深入田野,學習當地語言,描繪族譜、系譜,觀察其中的儀式,以及一些顯微的部分,來書寫民族誌,讓研究變得更生動且減少偏誤跟歧視。

因此,當他的日記中,仍舊展現了他對於被研究者的歧視,以及對文明社會的推崇後,才會招致批評。

然而,研究者也是人,沒有人不帶著意識形態在看世界。所有說自己不具有意識形態的,僅是因為其沒有中心思想,且自詡為客觀而已。學術專業的訓練,就是讓所有研究者意識到「自己是帶有成見的」,時時警惕自己,並且盡可能降低因成見帶來的偏誤。

而從這本日記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成見,也看到研究者仍舊受制於自身狀態的不安定所帶來的波動。這本日記跨越的時期,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身為波蘭裔的人類學者,也深陷戰爭所帶來的緊張、身分權波動等問題,心繫家國以及國內的親人。因此,在書中他也在在用負面的形容詞來描述德國籍的人。而他也在書中披露人類學者對於文明侵入傳統社會的反躬自省,所以馬林諾夫斯基形容傳教士的字句,讀來也令人會心一笑。

因此,通過此本日記,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讀起來可能覺得零碎,但整本閱讀完畢後,其實對於暸解馬林諾夫斯基的相關研究,以及研究者如何進行研究,其心理狀態等,能夠有更多層次的暸解。最重要的是,也讓我們更加警覺,所有的書寫都帶有作者的主觀在其中,千萬不可將其視之為完全的客觀。

就像是我對於長女的研究,一定還有更多影響長女之所以複製/不複製階級的因素,這其中的主觀經驗所導致的研究偏誤,無論再怎麼努力,也不能否認其中仍舊含有不客觀因素。

回到一開始的占星,其實我朋友解析我的牌組時,雖然成功的自我覺察到不客觀,但他仍舊沒有察覺到,他對於擺攤來算牌的客人,也存在著不客觀的解牌因素。

試閱

九月二十七日,星期日

截止到昨天已經到此地兩周了,但我不敢說生理上已經完全地適應了這裡。上周六和阿休亞的遠足讓我過度勞累,到現在還沒完全恢復。失眠(不是很嚴重)、心臟負荷過重、精神緊張(這點尤甚),到目前為止似乎只有這些症狀。我感覺這個狀況的根本原因是極易疲倦的心臟導致的缺乏鍛鍊,加之大量密集的腦力勞動。我必須多做運動,特別是在涼爽的早晨和傍晚。砷化物是不可缺少的,但我絕對不能加大奎寧的用量,每九天服用十五粒應該就足夠了。至於我正在做的事情,我的民族學探索強烈地吸引著我。但是目前存在兩大缺陷:(1)我現在和當地的野蠻人接觸太少,對他們的觀察還不夠充分;(2)我不會他們的語言。關於第二條,雖然我現在正盡全力學習莫圖語,但語言的困難將非常難以克服。這裡極致的美景對我並沒有太大影響。事實上,我發現莫爾斯比港的周圍地區甚至可謂荒涼。我的陽臺被藤條纏繞,擋住了五分之四的視線,所以我只能從它的兩端欣賞海景。地面布滿石子,凹凸不平,各種垃圾散落四周,看上去就像一個一直堆到大海的垃圾場。這裡房子的四周都被格子棚架的走廊環繞,走廊到處都是開口。儘管如此,周圍的大海和丘陵都美麗非凡。這種景象獨一無二,特別是從通往村子的那條路的方向看去,風景被幾株棕櫚樹和紅樹框了起來。清晨,所有的一切都被一層薄霧包裹。大山在霧裡時隱時現,淡粉色的影子映襯在藍色的天幕上。海面微波蕩漾,漣漪絲絲,斑斕的波光伴隨著海面的不斷移動更加熠熠生輝;海水稍淺處,在綠松石般的植物之間,你甚至能看到深紫色的礁石上長滿了水草。當海浪平靜,微風撫平海面時,海水倒映著天空和陸地,它們的色彩可以從寶石的深藍色變幻成煙霧彌漫的群山才有的柔和粉色。而起風的時候,風將大海表面的平靜打破,把海底的景致、群山和天空的倒影攪渾在一起,海面泛著獨特的碧綠色,偶爾點綴著幾點深藍。過了一會兒,不知是太陽還是微風把迷霧驅散了,群山的輪廓便清晰可見起來;此時海灣深處的海水泛出深藍色,淺灘處則是藍綠色。

天空向萬物灑下一片蔚藍。但群山的美妙剪影繼續在這片純淨的藍色中閃耀,如同在碧海晴天中沐浴一般。直到下午,迷霧才完全散去。山體上的影子變成更深的藍色;群山呈現出一種奇怪的鬼魅感,彷彿某種黑暗的力量統治著它們,和永遠沉靜安然的大海與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傍晚,天空又被一片薄霧遮蓋,夕陽紫色的光芒渲染著各種形狀柔如羽毛的雲朵,雲層排列得異常美麗。某一天中午,一些遠處火堆的濃煙飄入空中使得萬物都蒙上了一層輕柔的陰影。我當時因為太累而不能盡情享受這視覺的盛宴,但這些景色絕對獨一無二。總之,這裡的風景比其他地方更像沙漠,容易讓人想起蘇伊士地峽(IsthmusofSuez)的景觀。各種最熱烈的顏色,帶著一種我尚不能言明的某種節日的特質,一種過分精鍊的純粹和奇異的特質在這裡肆意狂歡——那是一種類似于寶石在陽光下閃爍出的瑰麗色彩。

過去幾天的日子異常單調乏味。二十一日,星期二原文如此

阿休亞在法院忙了一天。於是找來伊古阿(Igua)幫我整理行李。周二晚上,感覺虛弱不堪,根本不想去找辛普森博士。周三早晨,阿休亞從十一點就開始忙碌。下午去拜訪了奧馬利,他也沒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對我講。我見到了漂亮的科瑞(Kori),她皮膚光滑,文身精美;儘管藏在古銅色肌膚下,這種desewigWeiblichen永恆的女人味依然迷人。周四早晨和阿休亞待在一起;下午去了趟村子;很累。晚上貝爾來找我,我們討論了當地的土著。周五早上遇見漢特先生,和他共進午餐,下午我們閒聊了一陣;我累得嚇人,什麼也做不了。哦,對了,前幾天晚上我還洗了一些照片;今天,即使是洗照片也讓我疲憊。周六早晨,漢特來訪;他這次又起了很大的作用;之後和阿休亞待了一小時;接著去見了貝爾,不請自來地到長官那裡吃了午餐。午餐後,我讀了點滕內爾(Tunnell)和莫圖語語法。晚上在帕戈山(PagoHill)散步——感覺恢復了點體力;和斯坦福·史密斯聊天。很早入睡……政治事件並沒有影響到我;我盡力不去想它們。我有一個夙願,希望波蘭的命運能夠有所改善。至於鄉愁,我很少為之所困,在這點上我感到很驕傲。我仍然愛著……——但不太自覺,也不甚明確。我對她所知甚少。但在生理上——我的身體又很渴望她。我會想念母親……有時……。

邁魯(Mailu),一九一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原文如此

種植園,河邊。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