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你需要知道的101個病原體圖鑑
 
作者: 詹哲豪 
書城編號: 1586874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晨星
出版日期: 2019/08
頁數: 352
ISBN: 9789864439003

商品簡介
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結構簡單、形體微小,
在顯微鏡下呈現出多樣特性的生物,稱為微生物。
微生物無法用肉眼看到,卻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
微生物會進入我們的體內,
當我們的免疫系統低弱無法壓制蠢蠢欲動的微生物時,就容易致病,甚至致命。
本書提供101個常見的病原體圖鑑與介紹,認識病徵並做好預防,遠離流行病的威脅!

流行病,聽起來不但可怕,而且每一年都會發生,近年來常聽到的流行病除了有ABC型流感、禽流感等,相信各位讀者一定也聽過國際上聞之色變的伊波拉、非典型肺炎(SARS)等流行病。每次流行病的爆發,都會造成國家社會環境的動盪與損失,勞民傷財,甚至可能帶走幾條人命,無怪人人都害怕流行病。
但是各位讀者知道嗎?其實,流行病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我們的害怕,是因為我們對它不夠了解,只要了解它,並做好事前的預防與保護,遵循醫師的指示用藥與靜養,大多數的流行病都是可以順利康復的。
那麼我們要怎麼了解流行病呢?只要先理解它的「名字」就比較容易進入狀況。本書將各種流行病的學名與特徵陳列出來,並以主題歸類的方式,幫各位讀者將流行病整理分類成幾大項,並提供相關的醫療病例,讓各位讀者能從生活中的案例開始慢慢認識流行病,學習到「保持清潔、遠離病原、增強體力、遵從醫囑」的重要觀念,如此,流行病就不可怕了。 

本書特色

◎採文圖互相搭配的排版設計,閱讀輕鬆無負擔,適合作為健康議題推廣。
◎從病原體開始認識流行病,了解致病的原因,參考相關的病例,知道治療的方式,對流行病不再懵懵懂懂,早期發現,掌握治療的黃金時期。
◎不談過於複雜的病理學內容,而是帶入相關病例與病原體特徵,讓讀者藉由簡單以及生活化的內容,對於流行病有初步的認知,達到預防重於治療的衛教成果。

作者

詹哲豪

1963年生
中山醫學院醫事技術學系
台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碩士
陽明醫學院微免所博士班進修
陽明醫學院醫事技術學系教師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檢驗科技術主任

著作:
[健康檢查完全圖鑑]
[你必須要知道的101個健康檢查知識]
[蟲蟲危機—你需要知道的寄生蟲與枝節動物圖鑑]
[你必須要知道的101個過敏知識]
[流行病—你需要知道的101個病原體圖鑑]

目錄

全球序 從專業的微生物學角度切入淺談流行病病原體
自 序 用流行病來談微生物病原會更有趣又容易懂
導 讀 流行病簡單講

壹 病原體是什麼?
001 黴菌病—真核生物之真菌
002 細菌感染症—原核生物之細菌
003 披衣菌病;黴漿菌病—特殊病原體
004 病毒感染症—病毒
005 類病毒感染症—類病毒與感染性變性蛋白
006 寄生蟲感染症—真核生物之寄生蟲

貳 皮膚病症
007 香港腳的主要病原—絮狀表皮癬菌
008 香港腳的另一病原—小芽孢癬菌
009 灰趾甲的病原—毛癬菌
010 體癬的病原—毛癬菌和表皮癬菌
011 頭癬的病原—小芽孢癬菌和毛癬菌
012 已被人類滅絕的病毒—天花病毒
013 困擾中老年人的「皮蛇」—水痘帶狀疹病毒
014 一生總要發一次—麻疹病毒
015 德國人得的麻疹?—德國麻疹病毒
016 跟著人類走過冰河時期的寄生蟲—疥

參 上下呼吸道感染
017 常被忽略的法定傳染病病原—肺炎鏈球菌
018 喉嚨內的白色「皮革」?—白喉棒狀桿菌
019 呼吸道上的腸內桿菌—肺炎克雷白氏桿菌
020 流行性感冒的幫兇—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
021 咳了一百天就會好?—百日咳博德氏桿菌
022 只有老兵會得病?—肺炎退伍軍人病桿菌
023 沒有細胞壁的特殊細菌—肺炎黴漿菌
024 令人恐懼的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
025 較溫和的流感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026 嬰兒房的院內感染—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
027 家禽養殖業者的夢魘—禽流感病毒
028 曾讓人聞之色變的傳染病—SARS 冠狀病毒
029 吃到沒熟的毛蟹—衛氏肺吸蟲
030 愛滋病患者的伺機性感染—肺囊蟲

肆 腸胃道病症
031 龐雜又重要的革蘭氏陰性桿菌—腸內桿菌
032 頭號致病性腸內桿菌—傷寒沙門氏桿菌
033 細菌性痢疾中最易傳播的桿菌—志賀氏桿菌
034 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大腸桿菌
035 藏在生水裡的「撇形菌」—霍亂弧菌
036 海鮮食物中毒的病原—創傷與腸炎弧菌
037 論是非聊曲折—曲狀桿菌
038 「溢赤酸」火燒心的病因—胃幽門螺旋桿菌
039 寒冬嬰幼兒感冒腹瀉的病原—輪狀病毒
040 新興的傳染病—諾羅病毒
041 最新被列入法定傳染病的主要病原菌—單核球增生性李斯特菌
042 體型最大的腸道寄生原蟲—大腸纖毛蟲
043 也是法定傳染病的病原—痢疾阿米巴
044 小時候很常見的蝒蟲—蛔蟲
045 造成小朋友夜晚臀部癢癢的原因—蟯蟲
046 我是從泥土鑽入寄生於人體腸道的鉤蟲—十二指腸鉤蟲
047 寄生於動物腸道的中大型吸蟲—布氏薑片蟲
048 穆斯林人不會大腹便便—有鉤絛蟲

伍 肝膽疾病
049 與肝病有關的疹病毒—巨細胞病毒
050 臺灣國病的兇手—B 型肝炎病毒
051 傳染性肝炎的病原—A 型肝炎病毒
052 日益受到重視的肝炎病原—C 型肝炎病毒
053 客家人愛吃魚片粥—中華肝吸蟲

陸 性接觸傳染病
054 花柳毒淋的病原—淋病雙球菌
055 生殖器糜爛性潰瘍的病原—杜克氏嗜血桿菌
056 古今中外赫赫有名的性病病原—梅毒密螺旋體
057 砂眼與第四性病竟是相同病原—砂眼披衣菌
058 「標準的」病毒顆粒—單純疹病毒
059 俗稱「菜花」的病原—人類乳頭狀瘤病毒
060 愛滋病的病原—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061 可透過體外汙染物傳播的傳染病病原—陰道滴蟲

柒 心血管及腦部疾病
062 腦脊髓膜炎的主兇—腦膜炎奈瑟氏菌
063 靠家蚊傳播的病毒—日本腦炎病毒
064 狂牛症的病原—蛋白子
065 一些奇怪的病原—類病毒
066 學名常被誤譯的人畜共通傳染病病原—剛地弓(形)蟲
067 舉世首例報告在臺灣—廣東(住)血線蟲
068 出現在血裡的線蟲幼蟲—血絲蟲

捌 全身性疾病和其他
069 皮下黴菌感染—黴樣真菌和馬杜拉氏菌
070 引起伺機性感染症的黴菌—麴菌
071 常見的伺機性感染症真菌—白色念珠菌
072 重要的伺機性感染症真菌—新型隱球菌
073 舉足輕重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074 重要的化膿球菌—A 族溶血性鏈球菌
075 可做為生化武器的最大型無運動性細菌—炭疽桿菌
076 致病性很強的產氣莢膜桿菌—魏氏桿菌
077 傷口感染的嚴重併發症—破傷風桿菌
075 最毒的神經毒素—肉毒桿菌
079 積「癆」成疾富貴病—結核分枝桿菌
080 癩病的病原—痲瘋分枝桿菌
081 造成泌尿道感染的腸內桿菌—變形桿菌
082 黑死病的病原—鼠疫桿菌
083 體蝨斑疹傷寒—普氏立克次氏菌
084 經由壁蝨傳播的斑點熱—立氏立克次氏菌
085 恙蟲病的病原—恙蟲立克次氏菌
086 戰爭的幫兇還是救援—五日熱立克次氏菌
087 常被誤解為黴菌—放線菌
088 可能與腫瘤有關的病毒—人類乳突腫瘤病毒
089 一種特殊的疹病毒—EB 病毒
090 阿嬤口中的「豬頭皮」—腮腺炎病毒
091 以紐約一個小鎮命名的典型腸病毒—克沙奇病毒
092 令家長恐慌的病毒—腸病毒 71 型
093 現在少見的跛足—小兒麻痺病毒
094 世界各國最重視的家畜惡性傳染病之一—口蹄疫病毒
095 與吸血鬼傳說有關的病毒—狂犬病病毒
096 臺灣幾乎每年都有病例通報—登革熱病毒
097「韓」流來了—漢他病毒
098 繼愛滋病後另一可怕的病毒感染病—伊波拉病毒
099 熱帶瘴癘打擺子—瘧原蟲
100 世界上分布最廣的犬科動物腸道寄生蟲—犬弓蛔蟲
101 玩水玩到掛—日本(住)血吸蟲

附表 生物醫學名詞中英對照及簡介表
參考書籍和資料

序/導讀

作者序
微生物造成的傳染病有那麼難懂嗎?

回想在醫學院三年級時,學長曾告訴我:「基礎醫學課程的重頭戲之一即是微生物學和實驗,一年共十學分,老師當人不手軟,要好自為之。」這建議我聽進去了,認真上課不缺席,毛遂自薦(時任學藝股長)幫各系同學錄謄課程內容,製作精美的「共同筆記」。順利高分修完不必說,我還培養出對微生物學的興趣,畢業後直接挑戰更高階的微生物或微生物免疫學研究所。

幸運的!考上台大醫學院研究所,台灣大學自由開明的風氣令我眼界大開,渡過一生中最享受又愉快的時光。當時所做的研究主題是某種絛蟲幼蟲之多細胞的極低溫冷凍保存與解凍存活,其成果被指導教授發表於英國知名的學術刊物。修碩士期間,華杏護理出版機構邀約我為他們寫一些護理基礎醫學的教科書,戰戰兢兢接下重責,五年內完成「微生物學」、「簡明微生物學」、「微生物學實驗」共三本四冊,等於把多年所讀的醫學微生物及免疫學又複習了一遍。

拿到學位後前往陽明醫學院(現陽明大學)及台北榮總病毒室,從事研究及教學工作六年,大都與病毒學、組織培養技術及中藥材萃取成份抗病毒的研究有關。1988年自北榮首位愛滋病病人體內分離出來的細胞株HL-CZ(意思為陳先生的人類白血球細胞),我將之養成前單核球細胞株(promonocyte cell line)。其次分株(sub-clone)以我的姓名英文縮寫名為CCC-3、CCC-6,證實適合做為體外接種、養殖登革熱病毒及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研究model。恩師劉武哲(陽明大學名譽教授、前考試委員)把這些年的研究成果投稿於三份英美醫學期刊,及將CCC-3、CCC-6提供給國內外各學術單位研究用並永遠保存在美國的疾病管制中心CDC,讓我獲得準博士及些許殊榮。後來在二十年的臨床檢驗工作,則多著墨於細菌學、血清免疫學檢查及過敏檢驗。

二十七年來我與這些微生物「關係匪淺」,說專家不敢擔(應是什麼都懂一些皮毛的「博」達人),但透過多年的寫作經驗,自認可以把與傳染或流行病有關之微生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講得妙趣橫生!

2014年春天,新作「健檢報告完全手冊」付梓後,一向致力推廣「科學普及化」的晨星出版事業集團,接續與我商議出版傳染病或微生物病原相關的通識書。自多年前的登革熱、SARS流行到近年的禽流感、口蹄疫、狂牛症等引起一般民眾的關注,我特別留意到部份的網路文章、新聞報導、談話性節目或所謂醫藥記者名嘴,對這些流行性傳染病的評述常有疏漏或沒那麼精細之處。所以,我們有了出這本流行病簡單講「故事書」的共識。

我希望憑藉專業又正確的醫學知識,以通俗生花又淺顯的文筆、報導文學的方式,述說一則則與流行性傳染病相關的有趣情事,讓大家明白傳染病或微生物其實並非像「火星文」那麼難懂。也期望對科學有興趣的高中和大學同學,能把本書當作課外的輔助讀物(超過一半的內容是課本裡找不到的),在掩書一嘆的剎那間,台灣未來或許出現另一位國際知名的何大一教授或陳定信醫師。

最後將本書獻給在第一線從事傳染病防治的醫護及相關人員,當然你們要買書、看完書後不吝給我們指正!

試閱

【第壹篇】病原體是什麼?

001 黴菌病mycoses 真核生物之真菌
真菌是一大群形態較大、不能行光合作用(無葉綠素)的腐生性微生物,無論在大小、形態、結構、細胞核構造及化學組成上都異於細菌。
真菌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兩大類。前者是俗稱的酵母菌,為圓形或卵圓形單細胞,以母細胞產生芽孢而繁殖,並不形成有性孢子。後者具有多細胞的菌絲體,可藉由有性及無性孢子來散播,俗稱黴菌,在醫學上兩者統稱為真菌。
真菌約有五萬多種,廣存於大自然,大部份為腐生菌(自然分解者),一般以引起植物的疾病為主。大約百種的真菌與動物或人類的疾病有關,但只有念珠菌和皮癬菌可在人類間相互傳染。由真菌寄生所引起的疾病稱為黴菌病。
當真菌的孢子生長於適合的環境或人工培養基時,會長出發芽管,並形成修長又分枝的細絲,一般稱為菌絲。菌絲有分隔菌絲(大部份)和無隔菌絲(少數)兩類。當菌絲大量生長分枝而形成一叢網狀結構時稱為菌絲體,可分為兩種不同功能的生長菌絲體和空中菌絲體(能生成孢子,又稱為繁殖菌絲體)。菌絲的有無以及菌絲體外形是黴菌分類的標準之一。

002 細菌感染症bacterial infections 原核生物之細菌
除了大型寄生性蠕蟲可用肉眼或低倍數的解剖「放大鏡」來觀察外,一般「微生物」是指必須使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細菌、真菌及原蟲。蠕蟲以公厘(mm)、公分(cm)甚至公尺(m)為測量單位,細菌則是以微米(μm);病毒以微毫米(奈米,nm)為其大小的表示單位。生物小至細菌大至動植物,都是由最基本的單位細胞所組成。目前所知最小的細菌為黴漿菌,其直徑只有0.125 ~ 0.25微米。多數細菌大小約1微米,以光學顯微鏡即可清楚觀察到染色後的菌體形態。細菌以近似真核細胞(動植物細胞)的模式,維持細菌體正常的生理活性,經由染色體DNA的複製,將遺傳訊息轉錄成訊息RNA(mRNA),再將mRNA轉譯成蛋白質,這些蛋白質產物則負責執行產生能量、代謝及生化合成等生理機能。
細菌依其大小、形態及染色特徵,可大致分為球菌、桿菌及螺旋菌三類(見右頁圖),分述如下。一、球菌:單一菌體呈圓形或卵圓形,依其種類及分裂方式不同,常見的菌體排列有成雙、四聯、八聯、長鏈、不規則成叢等。二、桿菌:菌端多為圓鈍或平,菌體呈桿狀或微彎。桿菌的大小不一,因種類不同,其長度和直徑差異頗大,如球桿狀、圓端狀、鈍端狀、柵狀、雪茄狀、分叉狀、鼓棒狀等。三、螺旋菌:菌體彎曲或旋轉的統稱為螺旋菌,其彎曲程度及數目有所不同,如弧菌只有像逗點一個彎曲;螺菌菌體較硬,有兩、三個彎曲;螺旋體菌體柔軟富彈性,有兩個以上的彎曲。
由於細菌、真菌或原蟲在光學顯微鏡下幾乎為無色透明,與周圍媒劑間的對比極不明顯,因此要藉助染色將之單獨顯現。最常用的細菌鑑別染色法名為革蘭氏染色法,細菌若保留染劑的結晶紫-碘複合物(呈藍紫色),為革蘭氏陽性菌;細菌細胞壁內的物質被酒精完全脫色,再被對比染劑染成紅色,此為革蘭氏陰性菌。因此,細菌學上常有革蘭氏陽性球菌、革蘭氏陽性桿菌、革蘭氏陰性球菌、革蘭氏陰性桿菌的描述,醫學上較重要的是革蘭氏陽性球菌GPC和革蘭氏陰性桿菌GNB。
雖然細菌小到無法用肉眼觀察,但單一活菌在固態人工培養基上持續增殖分裂所形成的集團物,稱為菌落,可用肉眼或放大鏡來觀察(見右頁圖)。菌落形態因細菌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菌落的觀察包括大小、顏色、形狀、表面、高度、邊緣、黏度、透明度和氣味等,可做為菌屬種類初步鑑定及判定。除了細胞壁外,細菌(原核生物)的構造要比動植物細胞(真核生物)來得簡單。細菌的主要構造大致可分為以下兩大類。一、一般結構:如類核體、細胞質的構造及內容物、細胞膜和細胞壁。二、特殊結構:如莢膜、鞭毛、纖毛(菌毛)以及部份細菌在環境惡劣時才會形成的內孢子。
細菌在自然界中無所不在,只有少數會對宿主造成傷害。健康的人在出生前全身內外應是無菌的,出生後會接觸到各種微生物,大部份的情況,微生物能與宿主和平共存而無任何病害發生。這是因為宿主體內有足夠的天然抵抗力,而將微生物局限在能夠耐受的部位而成為正常菌叢,如皮膚和口腔、上呼吸道的葡萄球菌;腸道內的大腸桿菌、類桿菌;陰道的乳酸桿菌,絕大多數的正常菌叢分佈在大腸。
感染是指微生物進入宿主體內或體表的過程,其步驟包含;一、經由容易及適當的管道如表皮黏膜、皮膚傷口、呼吸道、腸胃道和泌尿生殖道入侵宿主,有些可穿過完整的皮膚、黏膜或藉由昆蟲的叮咬。微生物的表面組成,決定了其是否能黏附到表皮細胞。二、要在宿主體內繁殖。三、有適當的散佈管道並另覓新宿主。微生物的感染來源可分為內生性正常菌叢(也就是臨床上常說的伺機性感染)和外來性微生物。後者與疾病的傳播很有關係,常見的有空氣傳染、糞口傳染、經手傳染、直接接觸、動物傳染、靠病媒傳染和其他人為因素等。

003 披衣菌病chlamydiasis;黴漿菌病mycoplasmiasis 特殊病原體
披衣菌是一大群性質類似、無運動性、最簡單的小型特殊細菌,僅能生存於活細胞內,曾被誤認為最大的不像病毒之病毒,故過去有「衣原體」之稱。對人類有致病性的披衣菌共有三種,分別是砂眼披衣菌、鸚鵡披衣菌及肺炎披衣菌。
由於披衣菌有下列不同於病毒的特性,故在分類上仍屬於細菌。一、不像病毒只有DNA或RNA其一,而是如細菌一般具有DNA和RNA。二、以二分裂法增殖。三、具有與細菌相似成份的細胞壁。四、具有多種新陳代謝活性酵素(病毒沒有)。五、能被多種抗菌藥物所抑制(病毒不會)。至於披衣菌也有一些特性又與細菌不同,例如:一、細胞壁對革蘭氏染色的反應不同於細菌,通常是用金沙氏染色法來染色,初體被染成藍色,而基體被染成紫色。二、無法用人工培養基來培養,屬於絕對細胞內寄生。四、與一般的細菌不同,對溫度及化學藥劑的抵抗力較弱。五、與細菌有完全不同又特殊的生殖循環,基本上是經由初體、基體兩種不同菌形體互換所構成。在宿主體內的生殖循環與感染及致病性有關。
黴漿菌是一群小型、有細菌特性但沒有細胞壁的特殊細菌,廣泛存於自然界,在人類、哺乳動物及鳥類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處均可發現,只有少數菌種是致病菌。尿漿菌與黴漿菌同為黴漿菌科,其中只有一菌種與人類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有關。
黴漿菌的大小約0.125 ~ 0.25微米,能通過一般濾除細菌的濾膜(孔徑0.2 ~ 0.45微米),是最小且有增殖能力的自由營生微生物。缺乏堅硬的細胞壁(所以抑制細菌細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黴素對其無效),必須要以金沙氏染色法來染色。可在人工培養基內生長,在液態培養液內呈細長狀;固態培養基則常見氣球狀或圓盤狀。大部份的黴漿菌無法運動。典型的菌落為圓形、粒狀表面、中央為暗黑色突起且下層又陷入瓊脂表面的特性,看起來像是「荷包蛋」。

詹哲豪 作者作品表

過敏知多少:你需要知道的101個過敏知識 (新修訂版)

流行病:你需要知道的101個病原體圖鑑

你需要知道的101個健康檢查知識

你需要知道的101個過敏知識

健檢報告完全手冊:居家自我健康管理手冊

微生物學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