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經典著作,12道步驟,回溯「高目的感」年輕世代的心路歷程,9大祕訣,啟動關鍵對話,幫助孩子邁向目的之路!
在108課綱即將上路的「後生涯探索」時代,
幫助青少年探索生涯、定錨人生的經典之作!
在世界變動愈來愈快、不確定性愈來愈高的時代,孩子的生涯路徑已很難被「被安排」,
焦慮的父母師長,如何幫助孩子勇於承擔,
成為掌握自己的生命設計師,找到人生的使命與目的?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史丹佛大學教育系教授與青少年中心主任,
是當今研究人類發展的傑出知名學者之一。
他指出:目的感,讓漂浮的青春有方向,讓卡住的人生有力量,
唯有透過深刻理解自己出發的「主動選擇」,
才是幫助孩子建立人生座標的重要關鍵。
全書立基於全美12~22歲年輕人所做的大型調查與深度訪談,精闢刻劃出年輕世代
「疏離者(the disengaged)、空想者(the dreamers)、「半吊子the dabblers」的漂浮狀態,
更細緻描繪年紀輕輕便找到內心召喚者(the purposeful),如何探索自我、定錨人生。
面對當代年輕人情願躲在學校不畢業、賴在家裡不工作、成就感低落、拒絕長大,
面對繭居族、尼特族、啃老族比例攀升,甚至懷疑「這一生所為何來」的焦慮,
比鼓勵成功更重要的事,是幫助他們「尋找並發現生命的召喚」。
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才能激發出他的企圖與動機,發現人生的使命與意義?
奠基於大型實證研究,權威學者為讀者歸納出:
12道步驟,回溯「高目的感」年輕世代的心路歷程,
9大祕訣,啟動關鍵對話,幫助孩子邁向目的之路!
作者與本書特色:
★長銷經典重新改版,收錄作者為讀者親筆書寫的手寫再版感言
★新增兩度接受《親子天下》越洋作者專訪,進一步理解作者書寫此書的初衷
★作者為領域內權威學者,前作《更高的期望》(Greater Expectations),曾贏得美國「父母最佳選擇獎」(the Parents’ Choice Award)
本書適用:
★家有青少年、長期陪伴青少年的教育工作者
★有心協助孩子,找到天賦與熱情所在的師長
★願成為孩子人生路上「不經意的貴人」的你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霍華德.迦納(全球著名心理學家,「多元智能」理論之父)
馬汀.賽利格曼(全球著名心理學家,「正向心理學」權威)
丁亞雯(前台北市教育局局長)、
白崇亮(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董事長)
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
李偉文(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崇建(作家、薩提爾推手、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
杜明翰(台灣世界展望會前會長)
侯文詠(作家、醫師)
卓火土(宏達基金會董事長)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柯華葳(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
陳安儀(親職作家)
陳偉泓(前建國中學校長)
陳鳳馨(「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張文亮(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
張碧娟(前北一女中校長)
黃迺毓(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教授)
曾志朗(前教育部長)
彭菊仙(親職作家)
楊俐容(知名親職教養專家)
詹志禹(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簡菲莉(十二年國教專案辦公室規劃委員)
作者
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院士,也是當今世界上研究人類發展最傑出的學者之一。
他是史丹佛教育系的教授,青少年中心的主任,為著名的《兒童與青少年發展新方向》系列創刊編輯,也是《兒童心理手冊》第五與第六冊的總編輯。在1997年來到史丹佛大學之前,戴蒙是布朗大學的教授,以及人類發展研究中心的主任,經常針對大眾與學術團體演講有關當今兒童發展的趨勢,也廣泛探討各年齡階段的個人發展與道德承諾等議題。
著作包括:《道德的孩子》(The Moral Child),《真心關懷》(Some Do Care),《更高的期望》(Greater Expections),《青年憲章》(The Youth Charter),以及《高尚的工作》(Good Work),現居住於北加州。
目錄
導讀 陪年輕人尋找生命的主題 詹志禹
推薦序對話式陪伴,讓內在召喚更有力量 李崇建
活出亮麗、價值的一生 張文亮
誰是解題人? 黃迺毓
年輕人生命需要引導 柯華葳
目的,激勵自我的動能 楊俐容
眼光放遠,以終為始,認清自己的志向 簡菲莉
發現召喚才能引燃熱情發揮潛能 李偉文
國內佳評
作者序啟動正向的人生
第一章漂浮的青春
年輕人的目的研究
青春期大幅延長下的寧靜革命
壯志未酬的中年
目的與承諾,攸關年輕人和社會的福祉
第二章為什麼目的對生命的成長茁壯這麼重要?
目的的確認
我在皮亞傑實驗室的日子
崇高的目的與卑劣的目的
哪裡可以找到目的?
召喚,將例行公事化為驕傲感來源
務實主義與更大善行
第三章誰正在成長茁壯,誰還沒找到方向?
年輕人目的的來源
疏離者、空想者、半吊子,與有目的感的一群
疏離且沒有目的的一群
空想者
半吊子
有目的感的一群
深陷麻煩的年輕人
第四章目的者側寫
堅持終究會有回報
目的可以提升並改變生命
務實才能實踐夢想
給年輕人支持和指引
第五章超越短視近利的文化
超越短視近利的思考:在學校裡
超越短視近利的文化:在社區和媒體
超越短視近利的指引:在家庭裡
深化父母指引的泉源
第六章教養出有目的感的孩子
有些孩子天生就比其他人有目的感?
秘訣1:找出火花,然後煽風點火
秘訣2:利用平常的機會展開對話
秘訣3:對子女的興趣保持開放的心胸,並且表達支持
秘訣4:傳遞你對人生目的的想法,以及從工作中獲得的意義
秘訣5:教導孩子務實的生活智慧
秘訣6:介紹孩子認識潛在的人生導師
秘訣7:鼓勵創業家精神
秘訣8:培養正向的人生觀
秘訣9: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與責任感
第七章為年輕人創造一個有目的感的文化
為了年輕人的目的進行社區營造
邁向社區發展的成功模式
打造一個自信、勇於接受挑戰的舞台
有目的感的學校
公共領域裡的正向角色典範
從短視近利的文化,超越到一個有崇高目的的文化
附錄研究問卷:年輕人的目的研究問卷
作者專訪:父母,別替孩子寫人生的劇本
序/導讀
【導讀】陪年輕人尋找生命的主題 / 詹志禹(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二十多年前,我在美國讀博士班時,就讀過本書作者威廉.戴蒙寫的大學教科書,關於社會心理與人格發展;他的作品邏輯清晰、文筆流暢、旁徵博引且有自己的主張,讓我保存到現在。
當時我觀察美國社會的年輕人,就曾經產生一個重大的疑問:他們比台灣的年輕人更富有、自由和享樂,但為什麼不見得更快樂?為什麼吸毒的人很多?為什麼抱怨的人很多? 從生命的召喚到時代的召喚
我回台後這二十多年來,觀察台灣社會的發展,再度產生一個重大的疑問:難道一個社會系統真的必循某些階段來複製演化?難道台灣年輕人的文化真的必須步入美國文化的後塵?戴蒙這本探討年輕人與目的感的作品,在台灣來的正是時候。戴蒙寫這本書,是他生命的召喚,而台灣社會出版這本書,是一個時代的召喚。
戴蒙在美國發現四類年輕人:對外在世界漠不關心的疏離者以及只有想法沒有行動的空想者,約各佔二五%,興趣短暫而浮動的半吊子約佔三一%,長期獻身投入有興趣、有意義的行動而擁有目的感的年輕人,只佔二○%。
在台灣,升學考試導向越強的中學,越是培育疏離社會與環境的青少年,因為家長與學校大多要求孩子專心讀書、應付考試,不希望孩子太關心社會、參與行動。有些家長與學校會鼓勵孩子「關心社會」,因為社會科考試也許會出「時事題」或作文題目也許用得到。有些家長與學校會安排孩子參與社會服務,只為了志工經驗的紀錄也許有助於甄選入學。工具性目的過強,恰恰摧毀了事物的內在趣味與行動的深層意義;考試或甄選一結束,行動也就消失,所以也就只能培養出空想者或半吊子。
大學雖然提供較多的探索與選擇機會,也發展通識教育處理生命的意義,但整體高教的氛圍,在市場就業導向與功利績效管理的推波助瀾之下,大部分教師仍偏重研究工作與知識講授,較少碰觸年輕人的人生意義與價值觀問題;許多單位只強調國考、高考、證照考試與就業考試等,卻忘掉知識的趣味;只追求工作的機會,卻忘掉工作的意義。所以,許多年輕人即使到了大學畢業,仍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所為何來。綜觀各階段教育系統,只有部分社區大學在社會參與和公民實踐這個層面做得較好,難怪行政院青輔會在二○○九年做了一個「青年暨少年趨勢調查」時發現:六一%的青年暨少年(一五四五歲)對社會參與「都沒興趣」,七一%的人「都沒參與」,其中對政治團體尤其避之唯恐不及,參與者只有大約一%。這個圖像和戴蒙在本書所擔心與描述的美國年輕人圖像極為相似。
長期調和知、情、意三大系統發展生命主題
我和這本書的觀點產生感通,是因為我研究傑出創造性人物的觀點,頗受葛魯柏(Howard E. Gruber)的演化系統觀點所影響。葛魯柏花了很多時間研究達爾文,他發現傑出的創意作品或創造性成就,不是來自一個頓悟或神祕的繆思,而是來自經年累月的發展、進步與演化;傑出創造性人物的成功,需要長期協調自己內在的知識系統、情感系統和目的系統,才能克服內外環境的許多困難,完成傑出的成就。這三個系統和一般人所熟知的知、情、意三個概念頗為相通。
就知識系統而言,個體要長期善用一些核心概念、原則、主題、哲學或思考形式,並加以重組和轉化,例如富蘭克林長久使用的核心概念包括:守恆、均衡、循環、原子論、吸引與排斥、熱與電的物質概念、大氣組成的靜態觀等,又如達爾文在其龐大的知識系統與多領域的著作成果當中,始終採取漸進主義做為思考形式,經驗哲學家洛克經常使用「蠟版」來比喻心靈等。由於概念有複製、重組和轉化,所以,知識系統會演化,透過演化歷程的蝴蝶效應,微小的變異可以發展成巨大的概念革命。
葛魯柏對於情感系統的著墨較少,我綜合相關研究發現,對一個傑出創造性人物而言,情感系統當中最重要的是:穩定的生活情緒、正向的人際情感與忘我的工作熱情。生活情緒穩定,比較不會干擾思考與工作;人際情感積極正向,可以提供情緒充電與交互支持;工作熱情專注投入,可以忘記自我、糖衣與挫折,雖覺辛苦但又感到享受,雖無獲利卻又獲得意義感與成就感。
在目的系統方面,個體的終極關懷通常很高、很遙遠、很抽象,因此必須鋪陳許多階段性目標,並逐一加以克服;在這過程當中,困難、延遲、錯誤皆在所難免,因此必須自我管理工作方式,並維持一個方向感,例如使用初始構想,並隨著工作的發展而修改構想,但始終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命主題。
知、情、意三大系統的整合,很像一首交響曲,有音律、有調性、有主題,但卻是諧和的一體。人一生的成敗,決定於是否整合工作、生活與生命的需求,以長期調和的方式來演化。這超越了知識,成為智慧。
我觀察過許多大學生的案例,有些在校成績名列前茅,甚至課外活動表現也惹人羨慕,但是畢業之後的發展卻極為平凡;有些在校成績平凡,甚至課外活動表現也不突出,但是畢業之後的發展卻有更高成就;可見兩者的關鍵差異似乎不在於成績與課外活動,而在於誰能長期調和知、情、意三大系統,追求一個屬於自己的生命主題。成績與課外活動只能做為這個主題的一種養分或過眼雲煙。
*從年輕人到老人都「做得到」
本書所呈現的案例,不論反面或正面,都非常具有啟發性。有些學生自甘墮落,在追逐短暫狂歡和幻滅疏離之間擺盪,覺得快樂又空虛。有些案例年紀輕輕就產生職業倦怠感。但同樣年紀,有些人主動積極、低調而自信,有些人甚至從兒童期就能幫助弱勢而無所求,從利他行動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本書對於考試支配的學校文化、向下沉淪的媒體文化與急功近利的社會文化,都提出了鞭辟入裡的分析與批判,對父母也提供了具體的建議,包括:人生經驗的分享、人生意義的討論、開放的心胸、智慧的提問、引導而非指令的對話、創業家精神的鼓勵、亮點的暈染、責任與風險的提醒、社會資源的連結等等,都頗具參考價值。
本書並不落入個人主義的窠臼,除了針對年輕人、家長及教師所能努力的範圍提供有效策略之外,也針對社區發展、學校經營及社會文化形塑等層次提供良好建議。無論在何種層次,本書都特別強調如何讓年輕人發現自己可以創造改變:家長要信任孩子,堅定地傳達「你做得到」的訊息;社區要跳脫失敗主義的思維,以年輕人的正向資產為起點;學校要跳脫考試訓練的模式,把意義、道德、公民參與、社會行動、真實情境的學習以及自信心的培育擺在核心地位。
近年來,臺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Taiwan)所提供的系列活動,標舉「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就是在培育孩子「我做得到」的自信,戲稱「傳遞I-can病毒」;此外,「大學小革命」的計畫也發現許多大學生對自己和環境都充滿無力感,大學生不認為自己能創造任何改變,因此,「大學小革命」計畫意在啟動大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透過關懷想像、校園實驗、社區參與、行動實踐和體驗操作等歷程,重建年輕人創造改變的信心。這兩個團隊的活動和計畫都受到教育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的支持。可見太平洋的兩岸,都有相同的關心與相似的努力。
其實,何止年輕人?多少中、老年人都還缺乏一個生命的主題?也缺乏自信長期投入一個有意義的行動來創造改變?找到一個有意義的生命主題,自信而忘我地投入,生命會變年輕,離開時會變瀟灑。
【推薦文】大標:對話式陪伴,讓內在召喚更有力量 / 李崇建(作家、薩提爾推手、曾任台灣青少年教育協進會理事長)
二十歲的女孩,來參加成長工作坊,這對我而言較少見,年輕人正充滿活力,身心都向外擴張,不易向內探索。若是想朝內探索,通常是遇到極大的困頓,或者家人邀請來參加。
當我靠近二十歲的女孩,女孩舉起了手,示意我不要靠近。我很尊重她,當眾稱讚她為自己說話,女孩眼眶紅了起來。
有幾次我和工作坊學員對話,站得離她近一點兒,她眼神一看見我,眼淚就不斷湧現了,她在人群中躲得遠遠的,我表達我的關心,但是給她空間讓她沉澱。
工作坊結束之後,我收到女孩很長的信,女孩訴說她的困難,訴說她成長的經驗,在一個嚴格管教的家庭,她也很想努力往上,看來她遇到了挫敗。她表述自己二十年來,從未與人談過這些,我是她第一個願意談的人。
這不是一個個案,我已經遇過多次,很多青少年、青年狀況如此。
在工作坊中青壯一輩,不乏名校畢業的成人,他們來參與工作坊,有些是遇到子女問題,有些是期望當更好的父母、教師,還有一些是想要找回「自己」。有人自承是醫生、教師、經理……有人生活感到茫然,不知道為何而活?
這些現象愈來愈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當我們的生活條件愈來愈好,但是心靈、人際,或者本書談的人生「目的」,為何卻成為困擾人的主題?
這三十年來時代巨變,我們處於資訊普及,什麼都迅速且擁有的年代,社會結構在無形中變化。因此學校教育轉型了,傳統方式的教學,學生提不起興趣,也缺少對權威的服從,家庭不能只用道理、命令與指責了。好友張輝誠推動學思達,推展教師與父母推動對話運動,都是一個迥異於過去的變革。
過去傳統權威的應對,在現代家庭、學校中已不適用。堅持權威的養成,會產生的問題,一則是如前述二十歲女孩的狀態,達不到社會的期待,也達不到自己的期待,無能為自己做出選擇。而經常面對失敗的孩子,比過去三十年的上一代遭受更多擠壓、也更常鑽入網路、影音、媒體之間。
現代的年輕世代,少了沉澱與生存壓力,也少了如何面對失敗的歷程;物質條件豐富了,輕易在生存上滿足了,卻也無能應對失落了。
什麼是失落呢?失落是人成長的歷程。本書提供發展心理學家的論點,提及J型曲線的位置,結果發現J型曲線的最低位置,是一些「愚笨的錯誤,卻是成長必經的錯誤,一旦學習者通過這個低點,表現就會屢創新高。
當孩子失落的時候,父母是如何應對的呢?我們不妨檢視,當孩子失敗了、失落了,沒有達成目標時,大人的應對方式如何?是安慰、說教、滿足他、指責他?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我稱之為「對話」的陪伴方式進行?
這個現象,也發生在有著眾多名校畢業生的中產階級。當社經條件已經達到過去衣食無虞的穩固目的,反而內在缺少一股「召喚」力量,亦即本書提及的「年輕人很少被鼓勵去發現他們內心的召喚……我們經常勸告年輕人去尋找對未來生活比較有保障的職業。」在本書第一章,便引用了兩位青少年訪談,青少年表現出一種疏離感,拒絕承認有任何長期的目標。因為在成長期間,他們未曾有好的連結經驗,未曾有機會為自己負責,內心無法體驗「召喚」的力量。
本書提及「目的者側寫」,提到成立「萊恩的井基金會」的少年萊恩,則是相反的例子。他並非有高度自信,多愁善感且有口吃,從沒想過成為領導者。我很好奇他的家庭,但合理想像,他的家庭可能擁有良性的互動系統,為他提供了協助與支持,讓他能發展出內在力量,並且透過與外界接觸,發展出同理心。他能實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不僅需要「召喚」,更需要在失落時能被支持。
另一個哈佛女孩妮娜亦然,她的同理心發展於五歲,她與癌症患者的接觸是一次重要經驗,讓她毅然投入防癌、抗癌奮鬥。我們不妨想像,若是有一個五歲女兒妮娜,我們是否願意讓她跟癌友接觸?當她遇見癌友,可能會驚恐、害怕、難過或憐憫,父母如何應對她的內在?若是妮娜不斷陳述這事件,父母如何提供陪伴,發展她的同理心,並且允許她被「召喚」?
這讓我想起一個小故事。
我在二○○一年帶學生登山,當時攀登南華山的路斷了,登山老師帶著孩子找路,選擇以繩索高繞的方式,在三百公尺長的斷崖間行走。那天颳風下雨,我們帶著一群十到十八歲的孩子,走了十四個小時山路。孩子們在山屋煮熱食,暫時安頓了身心,經過風雨旅途,他們彼此照顧,隔日朝向登頂之路邁進。
隨行的公視記者訪問創辦人老鬍子,大意是:登山的路這麼困難,路又斷了,你會不會害怕?
老鬍子說:我當然害怕!我怕死了,一個孩子出意外,我們要負擔責任,學校也要關門了。
記者再問,那為何還要讓他們登山呢?
老鬍子的話語我動容,至今在教育的路上,不斷在我心中迴盪,我引用來做這篇文章的結尾:
「因為我們有專業的訓練,也接受專業的評估,適不適合走下去,我們相信專業判斷。我相信我們的孩子,更相信要給孩子『責任』,他們才會站得起來!」
給他責任,允許失敗,懂得應對,那麼孩子內在的「召喚」將顯得更有力量,並帶領著他們勇敢邁向人生的目的之路。
【推薦文】活出亮麗、價值的一生 / 張文亮(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
對於一個不甘心於平凡,期待勇於開拓未來,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年輕人,這本書是為你們寫的。對一個迫切想幫助自己孩子的父母,使他們不至於過於得過且過地生活,不斷能重新振作再出發,這本書是個好輔助。對一個思索近代學生問題的教育者,使學生主動奮發,出發尋找人生的標竿,這本書是很好的輔助教材。
二○○九年,台灣大學請我擔任大學一年級新生專題(大學一○一)的老師,我開了「人生意義的追尋」的課,每星期與三十位同學分享,互相討論。我深知許多學生仍然秉持熱情,帶著夢想,如同求學的雙翼,飛進校園。他們何等期待找到人生的意義,那是超乎成績,高於一時成敗,而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回應。我一直在尋找好的教材,啟迪年輕人走過這段摸索探知的路,這是我看到此書興奮的原因。
這個時代已經給年輕人太多負面的標籤,但是誰來挪出這些標籤;給年輕人太多不必要的壓力,但是誰來化壓力為助力;給年輕人看不到未來的要求,但是誰來重提生命有的標竿;給太多年輕人破碎、不完整的家,但是誰來重訴這些缺憾仍有意義。這本書在解析年輕人的失落,重構散落的價值,給予有意義的重塑。
我們的生命只活一次,不要輕忽而過,要能活出亮麗、價值的一生,請將本書當成良師好友,這書的價值遠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