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作者: 林思駿 
書城編號: 1584015


售價: $117.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田園城市
出版日期: 2019/06
頁數: 178
ISBN: 9789869739238

商品簡介


那些「既不是古蹟也不是設計師作品」的尋常住屋,是承載我們生活與記憶的容器……

在台灣常有人提倡向國外城市景觀看齊的「城市美學」,我一直想問,所謂「美學」到底是誰(定義)的美學?只有巴黎、倫敦那種西洋古典的美才可稱作美?紐約現代化高樓的群體樣貌稱作美?還是一定要高科技整齊劃一的城市樣貌才可稱作美?我並不是要鼓吹台灣城市的現況非常完美,而是希望在否定自己以前,我們可以先理解自身城市的特質和國外城市的差異,並且透過一種由內而外的方式,關懷我們自己的居住環境與這片土地。

先理解,再批評,並給予建議。

如果我們對於這片土地的現況及過往毫不關心,一味把國外優秀的案例拿來隨意挪用、拼裝甚至誤讀,當作城市改造的規劃及理論基礎,我們又怎麼能夠讓台灣的城市更加美好呢?本書作者長年以圖像記錄台灣的城市空間、街道與建築物,並不斷更新、整理自身對於台灣城市的看法與論述。他希望透過藝術創作的方式,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話,沒有艱澀理論的高牆,也沒有專業者的權威或架子,而是以繪畫和故事的形式和大家分享,讓人們對於自身所處的環境多一層認識理解。

作者

林思駿

具有建築背景的藝文工作者。喜歡旅行、閱讀與速寫,擅長以精密的建築畫探討城市空間議題。過去作品於大阪、台南、新竹、竹東、台北等地展出,並曾於札幌天神山及淡水竹圍工作室兩地駐村及發表成果。近期與張雅筑小姐共同成立「在地偏好」工作室,持續進行台灣地方風土研究與創作。

| 展覽 |
2019 「城x鎮:林思駿手繪建築展」,蕭如松藝術園區,新竹
2018 「非典型台北觀察學:為河畫」,竹圍工作室,台北
2017 「非典型台北觀察學:都市畫畫人與他們的幻覺」,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北
2016 「札幌日常生活地景之空間書寫」,天神山工作室,札幌
2015 「城市行走x速寫台南」,古都好務展演空間,台南

| 獲獎 |
2018 IJUNGLE Awards 插畫類 優等,英國
2012 YTA未來集合住宅想像競圖 首獎,台灣
2012內政部全國大學建築設計新人獎,台灣

工作室臉書:在地偏好 www.facebook.com/topophiliastudio/

目錄

*推薦序 吳光庭 / 吳秉聲 / 林芳怡 / 蕭麗虹
*如何閱讀這本書 / How to read this book
*尋常住屋的非常凝視 / Taking a special look at ordinary houses

探索台灣當代城市空間 / Exploring Taiwan's contemporary urban spaces
微小細節 / Small details matter
建立關係 / To readers
非地方 / Non-place
多樣性 / Diversity
閒逛與速寫I / Wandering and sketching I
行走於城市 / The city flaneur
速度 / Speed
閒逛與速寫II / Wandering and sketching II
不存在的街景 / The non-existent streetscape
透視的侷限 / Limitations of perspective drawing
黑暗的依戀I / The primal appeal of caves I
寶藏巖 / Treasure Hill, Taipei
生活的印記 / The trace of life
黑暗的依戀II / The primal appeal of caves II
地下商店街 / Underground shopping street
街角屋 / House on a street corner
走路 / Walking
在地生活 / To live in a place
手繪建築圖 / Freehand architectural sketching
文字遊戲 / Word game
台北河堤瘋狂史 / Taipei riverbanks in rhapsody
台北河堤瘋狂史:故事集 / Tales of the riverbank

*後記
*索引
*本書提到的書籍
*致謝

序/導讀

導讀

這本書記錄「既不是古蹟也不是設計師作品」的建築物。
因此,它並非一本傳統的建築作品指南,也不是畫冊,更不是一本以建築為主題的旅遊書。

讀到這裡可能開始有人會產生疑問,觀察台北城市中眾多不起眼甚至不甚美觀的建築物,對於我們究竟有何意義呢?事實上,關於所謂的古蹟或設計師作品等等「明星建築物」,我們已經有許多相關研究及報導,但是這些建築物畢竟僅是組成城市的一小部分。想像登上台北某處的大樓頂層,這次不仰望天際線,而是探頭往下,你會發現映入眼中是一幢幢有點年紀的公寓大廈,五顏六色的鐵皮屋頂,以及多數人習以為常的巷弄空間。

對於生活在台北的社會大眾來說,環繞於周遭的尋常公寓、加蓋建築與巷弄鄰里,是最為熟悉的日常生活景色。因此,觀察這些建築物,除了可以視為對台北常民建築及生活場所的詳實考察之外,更積極的目的在於探究人們如何認知當代台北的城市空間。我們在城市生活、工作、娛樂,且日復一日的移動,城市中大量的無名建築物,構成日常生活的背景。即使許多景色在人們眼中轉瞬即逝,那些不起眼的房舍仍是形塑城市印象之關鍵;事實上,明星建築不會是我們腦中記憶的標的物,反而那些與生活相關的各種事物,才是記憶所繫,即便我們不一定會賦予每件事物專屬的名詞或特別的意涵。換言之,欲理解當代台北城市的空間特質,必須先從研究默默無聞的建築物與環境開始著手,釐清這些房子對於大眾而言究竟有何意義。

此外,我認為書寫當代台北的城市空間,並不需要追求一種全觀式的理解。對置身其中的我們而言,在缺乏歷史學所謂的「後見之明」的條件下,或許應該從更為感性的層面出發,探索形塑城市空間印象的各種情感、經驗與故事。相較於客觀理性的論證描述,闡述個人的主觀空間體驗,反而更能「真實」呈現一座城市的結構與樣貌。如此觀點將反映在本書的書寫體裁當中:我將23篇獨立的文章依照其不同屬性,歸類為理論篇、行動篇、工具篇、地方描述以及主題實驗等六個主題,讀者可依正常順序翻看,但也可以參照本書提供的索引,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篇章閱讀。每一篇文章後面都會附上數棟台北建築的圖面,有些建築物明顯呼應文章的主題,有些則與文章保持若即若離的關係,讓讀者擁有自由詮釋的空間。我希望大家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慢慢建構一套屬於自己對於台北的空間感覺。關於這本書所有的圖片、文字以及章節安排,正呼應了我們每一個人認識與探索城市空間的過程:主觀、任性、沒有秩序,但也絕對真實合理。

林思駿 作者作品表

眷村觀察學:日常生活進行式

隱蔽的空間:寶藏巖地方故事集

台北建築觀察:當代城市的空間書寫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