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3(春秋戰國、秦):從爭戰到霸權,信念激辯的時代
 
作者: 楊照 
系列: 綠蠹魚ReadIt
書城編號: 1675138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0/06/01
頁數: 320
尺寸: 21/14.8/2.05
ISBN: 9789573287872

商品簡介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本冊簡介】

春秋,是個人個性強烈發展的時代,服膺「賴活不如好死」的生命原則,這樣的信念何以被後世遺忘?戰國,是戰爭規模持續升級的時代,富國強兵是放不下的目標、躲不掉的日常,又如何造成歷史詮釋權爭奪的現象?

雄辯,是戰國的風格標誌。墨家以「天志」保證兼愛;孟子讓「仁義」在戰國現實中還有用武之地;荀子講「禮」的約束訓練;國際秩序則取決於縱橫家的穿梭遊說;而在南方的楚文化,神話與異界交織的環境裡,還有個書寫個人極端情緒的屈原。最後勝出的法家,靠的是現實示範,由此建立「絕對王權」的起點。

秦朝是個早熟的帝國。抗拒死亡、相信久長,是秦始皇的執念;雷厲執行一統、重今賤古,是秦始皇的野心。但法家的「輕罪重罰」,形成龐大的刑徒部隊,竟成為秦帝國快速滅亡的根本原因……

【突破看點】

從《左傳》等自殺故事,看春秋人的生命情調

戰國的主題當然是「戰」,看戰國人的動員生活

深入諸子的雄辯現場,探訪癲狂的楚文化

從兵馬俑考古,挖掘秦始皇「空前」的心事

無賴劉邦和梟雄項羽的心理戰略成敗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推薦書評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薇閣中學教師)

作者

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

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近年來累積大量評論文字,以公共態度探討公共議題,樹立公共知識份子的形象與標竿。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著有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文學文化評論集、現代經典細讀等著作數十冊。

目錄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春秋的時代精神
01我們能掌握的,只是很渺小的「歷史」
02歷史知識小於也大於歷史事實
03不一樣的視角,看到不一樣的歷史
04春秋時代為何有這麼多自殺的故事?
05春秋時代為什麼叫做「春秋」?
06為「趙氏孤兒」自殺的兩個人
07信和忠,比命更重要
08一則又一則視死如歸的故事
09公子國君亦無懼於生死關頭
10不是輕生,是貫徹信念的代價
11決定如何死、為何而死,是件自然的事
12活著沒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著

第二講 戰國的國家勢力推移
01「三家分晉」宣告戰國來臨
02從五霸到七雄,規矩不再有意義
03地域概念高漲,重農主張崛起
04鼓風爐→鑄鐵術→農具的飛躍進步
05全民動員式戰爭的背後條件
06政治的「城」變為商貿的「城市」
07布、刀、貝、錢,戰國的貨幣
08商人和地主:一國興衰的關鍵變數
09縱橫家的投機主義,法家的現實主義
10在封建廢墟上升起的大帝國

第三講 東周的戰爭變化與墨家
01戰國的主題當然是「戰」
02動員庶民、沒有終極底線的戰爭
03戰國的內地長城和邊地長城
04和公輸盤鬥智的故事來認識墨子
05從墨子出身看突破階級壁壘的現象
06墨家:揚棄封建,以夏禹為榜樣
07《墨子》直白又囉唆的行文風格
08墨子:中國大雄辯時代的先驅
09在天志之下,追求兼愛,創造非攻
10儒墨之爭和墨家的大敗冷落
11〈墨辯〉:複雜又嚴謹的邏輯學
12白馬非馬,殺盜非殺人
13脫離庶民代言角色,墨家的奇特旅程

第四講 《楚辭》與獨特的楚文化
01國:封建制度下的基本單位
02從宗法脫離的國,有了明確的個性
03楚國「我蠻夷也」的異類心態
04〈離騷〉:特殊文化與特殊人格的結晶
05〈九歌〉:熱情對待萬物神的想像
06〈天問〉:多重立體世界的大哉問
07楚狂人和孔子的思想歧異是什麼?
08屈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文學作者
09召喚極端情緒,近乎瘋狂的執迷
10屈原擁抱黑暗,儒法擁抱新時代氣氛

第五講 重讀《孟子》
01楊朱為何「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02從格言式真理,到口號式論辯
03孟子:言語和信念的鬥士
04孟子的雄辯現場:王何必曰利?
05孟子的雄辯現場:賢者而後樂此
06好辯時代中不得已的大辯論家
07性善:人天生就「識好歹」
08依照直覺選擇對的、善的去做
09以「本性」作為不容質疑的前提

第六講 重讀《荀子》
01反對莊子:不求知天,應求知人
02孟子的禮:人的內在感情有所本
03孟子的禮與法:禮是根本,法是衍生
04從「處士橫議」到雄辯風潮沒落
05荀子的禮與法:禮用學習,法用逼迫
06荀子的影響作用和名聲地位的落差
07用分類論理:民、士、君子、聖人
08和齊百姓,創造人為的和平秩序

第七講 法家與秦的興起
01將問題意識從天下縮小到君王
02從現實出發,解決特定國境內的難題
03廢除世卿,所有人直接服務國君
04改革爵制,以軍功換取向上流動機會
05土地私有與信賞必罰
06如何處理國君高於法的問題?
07秦王守法,看前後期法家之別
08出土秦簡,看秦國法律的發達
09秦的國力基礎:法治信念和律令系統

第八講 大一統帝國成立的條件
01打仗打到大家都受不了
02合縱?連橫?國與國算計的種子
03「天下」觀念從未喪失效力
04三禮:封建秩序瓦解後的回憶想像
05鑄鐵與貨幣,走向一統的動力
06連坐:達到「必罰」而下的猛藥
07正行:將行為一致化的強制手段
08秦的勝利失敗,就是法家的勝利失敗
09萬世久長,秦始皇的野心與執念
10天地之間,皇帝自成一類
11專制皇權的近憂和遠慮
12早熟的帝國,拼裝的制度
13兩條沒走的路,兩個錯失的機會

第九講 秦始皇與始皇陵
01挖井挖出驚人史蹟
02兵馬俑、銅車馬橫空出世
03驪山陵地宮,全面探知要花兩百年
04「空前」自信,睥睨「過去的烏托邦」
05造陵寢、求長生,和死亡周旋
06焚書、坑儒,雷厲追求「統一」
07書同文,識字才能知法
08鑄錢幣,開馳道,以吏為師
09輕罪重罰,讓人民離開土地
10秦始皇留下的帝國危局
11雙重裂縫:外在社會動盪,內在缺乏接班

第十講 誤打誤撞的漢朝創建
01越過歷史知識黑暗期的《史記》
02亡命是刑徒受虐赴死外的唯一選擇
03項羽的自信:「彼可取而代也!」
04劉邦的感嘆:「大丈夫當如是也!」
05《史記》寫出活靈活現的劉邦
06鄉野中崛起的無賴本事
07破釜沉舟的勝利和項羽的致命傷
08韓信的一場大戲和劉邦的優勢
09項莊舞劍鴻門宴
10楚漢相爭的心理戰略

序/導讀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錢穆(賓四)先生自學出身,沒有學歷,沒有師承,很長一段時間在小學教書,然而他認真閱讀並整理了古書中幾乎所有春秋、戰國的相關史料,寫成了《先秦諸子繫年》一書。之所以寫這樣一本考據大書,很重要的刺激來自於名譟一時的《古史辨》,錢穆認為以顧頡剛為首的這群學者,「疑古太過」,帶著先入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國古代史料,處處尋覓偽造作假的痕跡,沒有平心靜氣、盡量客觀地做好查考比對文獻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這些被他們拿來「疑古辨偽」的材料究竟形成於什麼時代。他們不願做、不能做,以至於許多推論必定流於意氣、草率,於是錢穆便以一己之力從根做起,竟然將大部分史料精確排比到可以「編年」的程度。

很明顯地,《先秦諸子繫年》的成就直接打擊《古史辨》的可信度。當時任職燕京大學,在中國學術界意氣風發、引領風騷的顧頡剛讀了《先秦諸子繫年》,立刻理解體會了錢穆的用意。他的反應是什麼?他立刻推薦錢穆到廣州中山大學教書,也邀請錢穆為《燕京學報》寫稿。中山大學錢穆沒有去,倒是替《燕京學報》寫了〈劉向歆父子年譜〉,錢穆自己說:「此文不啻特與頡剛諍議,頡剛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薦余在燕京任教。」

這是個「民國傳奇」。裡面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對於知識學問的熱情執著,也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的真誠風範,還牽涉到那個時代學院重視學識高於重視學歷的開放氣氛。沒有學歷的錢穆在那樣的環境中,單純靠學問折服了潛在的論敵,因而得以進入當時的最高學府任教。

這傳奇還有後續。錢穆後來從燕京大學轉往北京大學,「中國通史」是當時政府規定的大學歷史系必修課,北大歷史系慣常的做法,是讓系裡每個老師輪流排課,將自己所擅長的時代或領域,濃縮在幾堂課中教授,用這種方式來構成「中國通史」課程。換句話說,大家理所當然認為「中國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斷代的中國歷史接續起來,頂多再加上一些跨時代的專史。

可是被派去「中國通史」課堂負責秦漢一段歷史的錢穆,不同意這項做法。他公開地對學生表達了質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師說了什麼,也不知道後面的老師要說什麼,每個老師來給學生片片斷斷的知識,怎麼可能讓學生獲得貫通的中國史理解?學生被錢穆的質疑說服了,也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學生認為既然不合理就該要求改,系裡也同意既然批評反對得有道理就該改。

怎麼改?那就將「中國通史」整合起來,上學期由錢穆教,下學期則由系裡的中古史大學者陳寅恪教。這樣很好吧?問了錢穆,錢穆卻說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個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個人教!

這是何等狂傲的態度?本來只是個小學教員,靠顧頡剛提拔才破格進到北大歷史系任職的錢穆,竟然敢排擠數不清精通多少種語言、已是中古史權威的大學者陳寅恪,自己一人獨攬教「中國通史」的工作。他憑什麼?他有資格嗎?

至少那個年代的北大歷史系覺得錢穆有資格,就依從他的意思,讓他自己一個人教「中國通史」。錢穆累積了在北大教「中國通史」的經驗,後來抗戰中隨「西南聯大」避居昆明時,埋首寫出了經典史著《國史大綱》。

由《國史大綱》的內容及寫法回推,我們可以明白錢穆堅持一個人教「中國通史」,以及北大歷史系接受讓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的狂傲,毋寧是他對於什麼是「通史」,提出了當時系裡其他人沒想到的深刻認識。

用原來的方式教的,是「簡化版中國史」,不是「中國通史」。「中國通史」的關鍵,當然是在「通」字,而這個「通」字顯然來自太史公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司馬遷的《史記》包納了上下兩千年的時代,如此漫長的時間中發生過那麼多的事,對於一個史家最大的挑戰,不在如何蒐集兩千年留下來的種種資料,而在如何從龐大的資料中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從中間選擇什麼,又放棄什麼。

關鍵在於「有意義」。只是將所有材料排比出來,呈現的勢必是偶然的混亂。許多發生過的事,不巧沒有留下記錄資料;留下記錄資料可供後世考索了解的,往往瑣碎零散。更重要的,這些偶然記錄下來的人與事,彼此間有什麼關聯呢?如果記錄是偶然的,人與人、事與事之間也沒有什麼關聯,那麼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要做什麼?

史家的根本職責就在有意識地進行選擇,並且排比、串聯所選擇的史料。最簡單、最基本的串聯是因果解釋,從過去發生的事情中去挖掘、去探索「因為/所以」:前面有了這樣的現象,以至於後來有了那樣的發展;前面做了這樣的決定,導致後來有了那樣的結果。排出「因為/所以」來,歷史就不再是一堆混亂的現象與事件,人們閱讀歷史也就能夠藉此理解時間變化的法則,學習自然或人事因果的規律。

「通古今之變」,也就是要從規模上將歷史的因果解釋放到最大。之所以需要像《史記》那樣從文明初始寫到當今現實,正因為這是人類經驗的最大值,也就提供了從過往經驗中尋索出意義與智慧的最大可能性。我們能從古往今來的漫長時間中,找出什麼樣的貫通原則或普遍主題呢?還是從消化漫長時間中的種種記錄,我們得以回答什麼只有放進歷史裡才能回答的關鍵大問題呢?

這是司馬遷最早提出的「通古今之變」理想,這應該也是錢穆先生堅持一個人從頭到尾教「中國通史」的根本精神價值來源。「通史」之「通」,在於建立起一個有意義的觀點,幫助學生、讀者從中國歷史中看出一些特殊的貫通變化。這是眾多可能觀點的其中一個,藉由歷史的敘述與分析能夠盡量表達清楚,因而也必然是「一家之言」。不一樣的人研究歷史會看到、凸顯不同的重點,提出不同的解釋。如果是因不同時代、不同主題就換不同人從不同觀點來講,那麼追求一貫「通古今之變」的理想與精神就無處著落了。

這也是我明顯自不量力一個人講述、寫作一部中國歷史的勇氣來源。我要說的,是我所見到的中國歷史,從接近無窮多的歷史材料中,有意識、有原則地選擇出其中的一部分,講述如何認識中國歷史的一個故事。我說的,只是眾多中國歷史可能說法中的一個,有我如此訴說、如此建立「通古今之變」因果模式的道理。

這道理一言以蔽之,是「重新認識」。意思是我自覺針對已經有過中國歷史一定認識的讀者,透過學校教育、普遍閱讀甚至大眾傳媒,有了對中國歷史的一些基本常識、一些刻板印象。我試圖要做的,是邀請這樣的讀者來「重新認識」中國歷史,來檢驗一下你以為的中國歷史,和事實史料及史學研究所呈現的,中間有多大的差距。

也就是在選擇中國史敘述重點時,我會優先考慮那些史料或史學研究上相當扎實可信,卻和一般常識、刻板印象不相合甚至相違背的部分。這個立場所根據的,是過去百年來,「新史學」、西方史學諸方法被引進運用在研究中國歷史所累積的豐富成果。但很奇怪的,也很不幸的,這些精采、有趣、突破性的歷史知識與看法,卻遲遲沒有進入教育體系,沒有進入一般人的歷史常識中,以至於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大部分人對中國歷史的認識,竟然都還依循著一百多年前流通的傳統說法。「重新認識」的一個目的,就是用這些新發現、新研究成果,來修正、挑戰、取代傳統舊說法。

「重新認識」的另一個目的,是回到「為什麼學歷史」的態度問題上,提供不同的思考。學歷史到底在學什麼?是學一大堆人名、地名、年代,背誦下來在考試時答題用?這樣的歷史知識,一來根本隨時在網路上都能查得到,二來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什麼關聯?不然,是學用現代想法改編的古裝歷史故事、歷史戲劇嗎?這樣的歷史,固然有現實連結,方便我們投射感情入戲,然而對於我們了解過去、體會不同時代的特殊性,有什麼幫助呢?

在這套書中,我的一貫信念是,學歷史最重要的不是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而是更要探究How and Why──去了解這些事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沒有What當然無從解釋How and Why,歷史不可能離開事實敘述只存在理論;然而歷史也不可以、不應該只停留在事實敘述上。只敘述事實,不解釋如何與為什麼,無論將事實說得再怎麼生動,畢竟無助於我們從歷史而認識人的行為多樣性,以及個體或集體的行為邏輯。

藉由訴說漫長的中國歷史,藉由同時探究歷史中的如何與為什麼,我希望一方面能幫助讀者梳理、思考今日當下這個文明、這個社會是如何形成的;另一方面能讓讀者確切感受到中國文明內在的多元樣貌。在時間之流裡,中國絕對不是單一不變的一塊,中國人、中國社會、中國文明曾經有過太多不一樣的變化。這些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種種變貌,總和加起來才是中國。在沒有如實認識中國歷史的豐富變化之前,讓我們先別將任何關於中國的看法或說法視為理所當然。

這是一套一邊說中國歷史,一邊解釋歷史知識如何可能的書。我的用心是希望讀者不要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訊息,當作是斬釘截鐵的事實;而是能夠在閱讀中主動地參與,去好奇、去思考:我們怎麼能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又如何去評斷該相信什麼、懷疑什麼?歷史知識的來歷常常和歷史本身同樣曲折複雜,甚至更加曲折複雜。

這套書一共分成十三冊,能夠成書最主要是有「敏隆講堂」和「趨勢講堂」,讓我能夠兩度完整地講授中國通史課程,每一次的課程都前後橫跨五個年頭。換句話說,從二○○七年第一講開講算起,花了超過十年時間。十年備課、授課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用於消化各式各樣的論文、專書,也就是關於中國歷史的研究,並努力吸收這些研究的發現與論點,盡量有機地編組進我的歷史敘述與討論中。明白地說,我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一個勤勞、忠實、不輕信、不妥協的二手研究整合者,而不是進入原始一手材料提出獨特成果的人。也只有放棄自己的原創研究衝動,虛心地站在前輩及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才有可能處理中國通史題材,也才能找出一點點「通」的心得。

將近兩百萬字的篇幅,涵蓋從新石器時代到辛亥革命的時間範圍,這樣一套書,一定不可避免地含夾了許多錯誤。我只能期望能夠將單純知識事實上的「硬傷」降到最低,至於論理與解釋帶有疑義的部分就當作是「拋磚引玉」,請專家讀者不吝提出指正意見,得以將中國歷史的認識推到更廣且更深的境界。

推薦序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

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讀可以找到的臺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

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

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

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節錄)

 
你可能也會喜歡
不一樣的中國史6(魏晉南北朝):從世族到外族,華麗虛無的時代
 
不一樣的中國史2(周):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
綠蠹魚ReadIt

愛自己的小日子雙書組合:內向小日子+愛書小日子

內向小日子:害羞、古怪、尷尬,這樣的我其實再正常不過了

愛書小日子:快樂、感性、做自己,還有什麼比看書更美妙的事?

作弊─安德魯.克萊門斯6

人類大宇宙:抬頭望向天空尋找答案的人們,以及隱藏在星空中的歷史

午餐錢大計畫─安德魯.克萊門斯4

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

不服從的藝術:有效的心理策略使你順利反抗主流,提出優質異議,與眾不同

勝出99%人的成癮式學習法:同步提升邏輯思維、記憶力和專注力,輕鬆成為「會學習的人」

剛剛好的優雅【最美好禮物‧限量璀璨書衣版】(加贈「手寫美字手帳貼」)

穿西裝的蛇

海權經濟大未來:國旗跟著貿易前進,掌控貨櫃運輸,軍備戰略,電纜數據及海底能源才能成為世界霸權

有溫度的溝通課:透過聲音理解對方的思維慣性,使你的表達真誠有力量

心態致瘦:諮商心理師的21堂身心減重課

火柴人圖解大全:超有梗、好簡單、最靈活的視覺溝通工具,盡情享受表達的樂趣

天生就是超級咖:這些動物的驚人祕密—我很奇怪但很可愛2

練習不聽話:30代女子的心靈獨立之旅,成就自己,也找回剛剛好的母女關係

妻妾成群

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

善良是一種選擇:只想做有意義的事,不活在別人眼光中

... [顯示此系列所有商品]

楊照 作者作品表

曾經江湖: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金庸的武林1

解讀蔣夢麟

解讀王國維

解讀呂思勉

解讀陳垣

唱了三千年的民歌:詩經

解讀章太炎

解讀梁啟超

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

您好,馬克思先生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楊照談馬奎斯百年孤寂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還有... [顯示所有作品]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