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史8(五代十國、宋):從外放到內向,重文輕武的時代
 
作者: 楊照 
系列: 綠蠹魚ReadIt
書城編號: 18851114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遠流
出版日期: 2021/01/01
頁數: 288
尺寸: 21/14.8/1.85
ISBN: 9789573289302

商品簡介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由唐到宋,中間有個古怪的五代十國。那是藩鎮的更高階段,是武人治國下荒唐又裂解的特殊時期。宋朝立國的「祖宗家法」,明顯是對五代亂象矯枉過正的產物,確立了「重文輕武」、「與士共治天下」的信念,繼而誕生了空前絕後的文人文化。
唐代是外放的,宋代是內向的。由唐到宋,中國正式步入「近世」。棄儒入賈的自由民崛起,高度發達的城市生活,戲文小說等活潑創造;文人、商業、都市,成為最重要的近世元素。
作為宋代文人,不可能和琴棋書畫絕緣。文人的「琴」不假設聽者,只為知音而奏;圍「棋」簡單卻高度抽象,中國遊戲遂重視大腦超過重視感官;「書」追求框架中的自由,宋人好臨帖,蘇軾卻強調以個性寫字;文人「畫」則是將現實經過減形、減色後的心象反射。
禪宗和理學是思想上的兩大異彩,彼此競爭著助人安頓身心的權威。禪宗是「破」的運動,「棒喝」教法使其風格有一種瘋狂喜劇性;理學則從儒家觀念中尋找新的存在解決,它不是文章之學,而是生命之學。
 
【突破看點】 
◆「近世」概念怎麼來的?它的最大特色?
◆深入理解宋朝的「祖宗家法」
◆琴、棋、書、畫,趣看中國的文人文化
◆什麼是機鋒、棒喝?重新認識禪宗
◆宋明理學為何是教人自由的學問? 
 
【系列特色】(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名人推薦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喆(薇閣中學教師)

作者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錢穆(賓四)先生自學出身,沒有學歷,沒有師承,很長一段時間在小學教書,然而他認真閱讀並整理了古書中幾乎所有春秋、戰國的相關史料,寫成了《先秦諸子繫年》一書。之所以寫這樣一本考據大書,很重要的刺激來自於名譟一時的《古史辨》,錢穆認為以顧頡剛為首的這群學者,「疑古太過」,帶著先入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國古代史料,處處尋覓偽造作假的痕跡,沒有平心靜氣、盡量客觀地做好查考比對文獻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這些被他們拿來「疑古辨偽」的材料究竟形成於什麼時代。他們不願做、不能做,以至於許多推論必定流於意氣、草率,於是錢穆便以一己之力從根做起,竟然將大部分史料精確排比到可以「編年」的程度。

 

很明顯地,《先秦諸子繫年》的成就直接打擊《古史辨》的可信度。當時任職燕京大學,在中國學術界意氣風發、引領風騷的顧頡剛讀了《先秦諸子繫年》,立刻理解體會了錢穆的用意。他的反應是什麼?他立刻推薦錢穆到廣州中山大學教書,也邀請錢穆為《燕京學報》寫稿。中山大學錢穆沒有去,倒是替《燕京學報》寫了〈劉向歆父子年譜〉,錢穆自己說:「此文不啻特與頡剛諍議,頡剛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薦余在燕京任教。」

 

這是個「民國傳奇」。裡面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對於知識學問的熱情執著,也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的真誠風範,還牽涉到那個時代學院重視學識高於重視學歷的開放氣氛。沒有學歷的錢穆在那樣的環境中,單純靠學問折服了潛在的論敵,因而得以進入當時的最高學府任教。

 

這傳奇還有後續。錢穆後來從燕京大學轉往北京大學,「中國通史」是當時政府規定的大學歷史系必修課,北大歷史系慣常的做法,是讓系裡每個老師輪流排課,將自己所擅長的時代或領域,濃縮在幾堂課中教授,用這種方式來構成「中國通史」課程。換句話說,大家理所當然認為

「中國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斷代的中國歷史接續起來,頂多再加上一些跨時代的專史。

 

可是被派去「中國通史」課堂負責秦漢一段歷史的錢穆,不同意這項做法。他公開地對學生表達了質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師說了什麼,也不知道後面的老師要說什麼,每個老師來給學生片片斷斷的知識,怎麼可能讓學生獲得貫通的中國史理解?學生被錢穆的質疑說服了,也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學生認為既然不合理就該要求改,系裡也同意既然批評反對得有道理就該改。

 

怎麼改?那就將「中國通史」整合起來,上學期由錢穆教,下學期則由系裡的中古史大學者陳寅恪教。這樣很好吧?問了錢穆,錢穆卻說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個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個人教!

 

這是何等狂傲的態度?本來只是個小學教員,靠顧頡剛提拔才破格進到北大歷史系任職的錢穆,竟然敢排擠數不清精通多少種語言、已是中古史權威的大學者陳寅恪,自己一人獨攬教「中國通史」的工作。他憑什麼?他有資格嗎?

 

至少那個年代的北大歷史系覺得錢穆有資格,就依從他的意思,讓他自己一個人教「中國通史」。錢穆累積了在北大教「中國通史」的經驗,後來抗戰中隨「西南聯大」避居昆明時,埋首寫出了經典史著《國史大綱》。

 

 

由《國史大綱》的內容及寫法回推,我們可以明白錢穆堅持一個人教「中國通史」,以及北大歷史系接受讓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的狂傲,毋寧是他對於什麼是「通史」,提出了當時系裡其他人沒想到的深刻認識。

 

用原來的方式教的,是「簡化版中國史」,不是「中國通史」。「中國通史」的關鍵,當然是在「通」字,而這個「通」字顯然來自太史公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司馬遷的《史記》包納了上下兩千年的時代,如此漫長的時間中發生過那麼多的事,對於一個史家最大的挑戰,不在如何蒐集兩千年留下來的種種資料,而在如何從龐大的資料中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從中間選擇什麼,又放棄什麼。

 

關鍵在於「有意義」。只是將所有材料排比出來,呈現的勢必是偶然的混亂。許多發生過的事,不巧沒有留下記錄資料;留下記錄資料可供後世考索了解的,往往瑣碎零散。更重要的,這些偶然記錄下來的人與事,彼此間有什麼關聯呢?如果記錄是偶然的,人與人、事與事之間也沒有什麼關聯,那麼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要做什麼?

 

史家的根本職責就在有意識地進行選擇,並且排比、串聯所選擇的史料。最簡單、最基本的串聯是因果解釋,從過去發生的事情中去挖掘、去探索「因為/所以」:前面有了這樣的現象,以至於後來有了那樣的發展;前面做了這樣的決定,導致後來有了那樣的結果。排出「因為/所以」來,歷史就不再是一堆混亂的現象與事件,人們閱讀歷史也就能夠藉此理解時間變化的法則,學習自然或人事因果的規律。

 

「通古今之變」,也就是要從規模上將歷史的因果解釋放到最大。之所以需要像《史記》那樣從文明初始寫到當今現實,正因為這是人類經驗的最大值,也就提供了從過往經驗中尋索出意義與智慧的最大可能性。我們能從古往今來的漫長時間中,找出什麼樣的貫通原則或普遍主題呢?還是從消化漫長時間中的種種記錄,我們得以回答什麼只有放進歷史裡才能回答的關鍵大問題呢?

 

這是司馬遷最早提出的「通古今之變」理想,這應該也是錢穆先生堅持一個人從頭到尾教「中國通史」的根本精神價值來源。「通史」之「通」,在於建立起一個有意義的觀點,幫助學生、讀者從中國歷史中看出一些特

目錄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從中古到近世的過渡

01教歷史不該堆砌史實,要有自己的史觀

02余英時對王陽明「悟道」的突破研究

03文人、商業、都市,三項近世元素

04近世特徵:文人文化及延伸的全面生活

05朝代觀下的五代十國,看錯了歷史重點

06武人治國:五代十國最特殊的現象

07武人黥面與養子制,為社會帶來破壞

08偏離文明基本方向的荒唐、裂解時代

09上襲唐朝藩鎮,下啟宋朝對反思想

 

第二講  近世史概念的由來

01內藤湖南的〈唐宋時代概觀〉

02自由民崛起,帶動知識活潑、貨幣活躍

03上古、中古、近世,有方向性的斷代說

04歷史的內在證據呼應「唐宋變革論」

05科舉在宋代,階層流動的高度可能性

06近世社會高識字率的三重意義

07棄儒入賈的自由民,城市性格的戲文小說

08通俗文化對菁英文化的滲透

09貴族消失,士商融合的地方仕紳形成

10從佛道的入世看近世的內向化

11近世如何終結?外來衝擊抑或內部衝突

 

第三講  北宋的建立與鞏固

01周世宗壯志未酬,趙匡胤黃袍加身

02「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矣!」

03《涑水記聞》等透露的陳橋兵變真相

04擁立風盛,不得不為的「杯酒釋兵權」

05釋兵權的下一步:更戍制與將不專兵

06用文人壓制武人,以皇權弱化相權

07金匱之盟?還是「燭影斧聲」?

08兄規弟隨,皇帝主觀意識介入官僚體系

09從幾個方面看皇帝與宰相的關係

10影響千年的「重文輕武」立國精神

 

第四講  祖宗家法和崛起的文人文化

01朝代競爭:約束皇帝的重要手段

02文武分途,文官全面性壓倒武官

03從狄青到岳飛,文官集團猜忌的宿命

04祖宗家法徹底框限宗室、防堵外戚

05祖宗家法如何管束宦官?

06宋朝官員的薪俸與待遇堪稱優渥?

07進士成為文人系統的最高標準

08重文辭而輕論策,科舉不合理下的改革

09文人價值在於藉由美學態度標榜自己

10作為宋代文人,不可能和琴棋書畫絕緣

 

第五講  「琴」:中國音樂的發展

01文人文化:教養身分的副產品

02琴的古老尊崇,從考古到劉向〈琴說〉

03中國樂譜是記錄動作,而非記錄聲音

04從「八音」到「吹、打、彈、拉」

05唐玄宗時的雅樂、坐部伎、立部伎

06大曲的樂歌舞形式,中國器樂的最高峰

07旗亭畫壁,詩人和梨園伶人間的趣聞

08宮廷音樂沒落,文人和音樂的關係提升

09不為聽眾而奏,只能為知音而奏

10瓦舍、勾欄:市井音樂的興起

11雜劇到戲曲:近世社會輝煌的表演風格

 

第六講  「棋」:中國的遊戲生活

01棋:唐朝宮廷子弟教養的重要項目

02《集異記》中棋痴王積薪的一段奇遇

03何謂十訣?棋譜讓下棋超越了現實時間

04圍棋的傳說神祕感和兵法化比擬

05王安石的「道我贏」與蘇軾的「敗亦可喜」

06棋藝與人格價值,圍棋也有「九品」

07從西方美學教育看圍棋遊戲的「不可測」

08圍棋的模糊曖昧與象棋的相對具象

09遊戲的等級,重視大腦超過重視感官

10當遊戲沒那麼簡單,才進入文人文化

 

第七講  「書」:中國書法的演變

01保留圖像、數量龐大、表現美學的文字

02從篆書到隸書,從刻蝕到墨畫

03碑楷行草,字體和書寫工具的密切關係

04字如其人,學書之要在「精神」

05臨帖:近世文人生活中的新習慣

06「宋人意勝」建立在「唐人法勝」基礎上

07蘇軾與黃庭堅,作家兼書家兼理論家

08米芾得王獻之筆意,蔡京編《宣和書譜》

09徽宗的瘦金字為何是「一人字體」?

10書法像極了音樂,洞視書法的時間性

11框架中的自由,刻意的藝術行為

 

第八講  「畫」:文人畫的時代精神

01文人畫四大元素:詩、書、畫、印

02「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

03文人畫不是純粹美術,只任由畫面說話

04畫不只有「古意」,還要「追摹高古」

05院畫的「加法」vs文人畫的「減法」

06山水畫的自然,有主觀自覺的改造

07「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08文人畫經常顯現一份荒枯

09題畫詩:提示觀者如何體會畫境

10保存在畫論中的文人畫核心價值

11擔負文人間酬答到深度交流的集體成就

 

第九講  禪宗與中國本土佛教

01禪、慧合一,禪宗的核心教義

02「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03五祖弘忍為何選擇惠能接其衣缽?

04徹底「佛性之前人人平等」的觀念

05不立文字,萬法盡在自心

06不在佛經,而在人事、人性中求佛法

07「庭前柏樹子」,禪宗的「破」與機鋒

08「呵佛」、「罵祖」,禪宗的否定表達

09「棒喝」的瘋狂喜劇性精神及其隱憂

10宗杲的佛教世俗化與佛、儒交融

11禪宗沾染著濃厚的中國社會性質

 

第十講&

序/導讀

推薦序

 

我的朋友楊照,以十年時光,透過漫長的「民間講堂」,爬梳中國史的層層迷霧,最終要推出一套十三冊《不一樣的中國史》!我衷心期待,也誠心推薦。

 

楊照是臺灣典型「公共知識份子」,博雅多聞,見識恢宏,能見人所不及見,敢言人所不敢言。在「去中國化」的臺灣史論述風潮中,他標舉多角度、多面向,客觀理解中國史,才可撥雲見日,凸顯臺灣史的獨特性。這就是師承胡適之,不被人家牽著鼻子走的獨立思考,自由主義學風!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閲讀這一系列的書,也認為在此時此刻出版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記得三十年前陪伴兒子讀國中歷史時我非常焦慮,因為歷史課本中完全是刻板的,甚至帶有政治立場的中國史,臺灣幾乎是故事裡的路人甲,是不存在的。於是我決定矯正這樣的觀點,為兒子完成了一個「有臺灣」存在的歷史大表格。我本身也是在這樣的歷史敎育中長大,所以我的能力很有限,只能靠大量閲讀可以找到的臺灣史料。多年以後,我陸續讀過楊照寫的關於臺灣歷史的觀點,有很多的啓發,也更加相信,要了解臺灣的歷史,中國歷史絶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拋開所有的政治論述和目的,中國史是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的說法是我最能接受的論點。想要了解臺灣,我們得先了解中國,這並不違背臺灣的主體性和尊嚴。

 

期待這一系列書籍的出版。

 

小野(作家)

 

過去臺灣人所受的教育,總被教導「臺灣史是中國史的一部分」,近年則以「去中國化」一詞挑動眾人的敏感神經。其實「去中國化」並不是指揚棄漢字(揚棄漢字的是共產黨政權)或和中國有關的一切,「去中國化」去的是「奉中國為正朔,視臺灣為邊陲」的史觀。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則是我們無法選擇的鄰居,我們不能閃避,甚至要深入了解,如此,才能用最高明的態度尋求相處之道。

 

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

 

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歷史是一條延續的長河,知道從哪裡來,才能找到方向往哪裡去。問題在於,歷史的詮釋權往往落在政治權力擁有者手上,由此建構的史觀,不僅單一而且偏狹,淪為政治服務的工具。偏偏執政者樂此不疲,古今中外比比皆是,生長在臺灣的我們,過去教科書裡所描述的中國史,自然也不例外。

 

歷史應該是思辨的題材,是啟迪人心的寶庫。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放眼中國千古歷史,提供嶄新的視角,給讀者重新省思,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如果我們看鄰近的日本,長期以來對於中華文化的理解是相當深刻的,不管在學院或一般知識界都是如此。然而,長期以來,臺灣缺乏引路人帶我們走進中國歷史。

 

臺灣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寶庫,中華文化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對於中國是何種態度,我們都要理解這個鄰居給我們的影響,透過歷史理解中華文化是一把很好的鑰匙。

 

然而,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難懂,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的稗官野史,無法給予我們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楊照的這部通史,幫大家補了一堂不一樣的中國歷史課。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在戰後幾代人的體制教育中,我們從未好好地認識中國史,而過去三十年來,當我們(正確地)典範轉移到臺灣史視角,更不重視中國歷史了。但誠如楊照所寫,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若能認識那漫長文明所留下的遺緒,如何作為一個外在力量與內在因素,影響或形塑了當下在臺灣的文化內涵與自我認同,我們才更能建立起新的主體身分。這個工作或許沒有人比楊照更適合,一位受過專業中國史學訓練又懂得跟大眾說故事的作家與民間學者。

 

張鐵志(作家)

 

中國歷史淵遠流長、浩瀚紛繁,想要從中梳理,有時望而興嘆,不知從何讀起。楊照先生這一系列《不一樣的中國史》,則巧妙地找到了詮釋的角度與觀點,不僅思辨歷史的意義,也讓過去的歷史鮮明地活在當代。

讀歷史學智慧,歷史不是教科書上的教條文字,更需要理解與善解,挖掘它的價值。《不一樣的中國史》就是這樣的好書,值得探閱。

 

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有句話說:「歷史給人類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永遠無法從歷史當中獲得教訓。」

 

楊照老師以十年時間「說史」,匯集出百萬字篇幅的大作,訴說曾經輝煌帝王將相、熱鬧尋常百姓人家,儘管早已化為塵土,留下的典故依舊震耳欲聾。

 

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

 

無論從文化傳承、地緣關係或全球視野來看,中國歷史的重要性一直存在,可惜因為過往糾葛及現勢衝突,中國歷史的價值逐漸在臺灣遭到忽略或誤解。

 

楊照新著《不一樣的中國史》系列逆勢而起,意義何在呢?

一、從臺灣主體性出發,展現對中國歷史的重新理解及詮釋。

二、重視意義脈絡的「通」,扭轉目前簡化、割裂中國歷史的學習方式。

三、統整海峽兩岸、日本及西方學術界跨學科研究成果,非一地、一家之見。
 

要真正認識臺灣,至少得連結中國史及東亞史脈絡來理解,楊照新著做了連結中國史的部分,但還沒結束,後勢值得期待。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授課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這些年來在臺灣如火如荼地展開,然而有限的中學歷史課堂數,加上升學仍然是重要目標,歷史課的進行多半還是偏重於「歷史知識」的傳授與學習。至於課本上的「歷史知識」是如何產出的,通常也只是一句「歷史知識是史家研究的成果」簡略帶過,於是綜合各家研究成果的歷史課本內容就只是一堆看似有系統的知識堆疊。

 

讀《不一樣的中國史》,欣然看到史家梳理史料、比較推論的過程,在楊照老師的筆下生動展開,「歷史知識」有了活脫脫的生命歷程,而「製作歷史」的曲折和迷人,也讓史家們的經驗成了一部動人的精采人生。這真是一套好書!

 

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將高中歷史課程從過往的編年史編排,改為主題式的探究學習,雖然能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各個面向,但也可能讓學生忽略客觀事件的細節與結果。因此在課堂學習過後,若能選擇閱讀楊照先生這套《不一樣的中國史》,必能深化學生自身的文史素養,也能對臺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更有時間縱深的理解,進而形成一套自我價值判斷的標準與主體性思考。

 

誠摯推薦給大家。

 

曾冠喆(私立薇閣中學教師)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歷史知識建立在兩項基本信念上,第一是相信人類的事物都是有來歷的,沒有什麼是天上掉下來或奇蹟所創造的;第二則是相信弄清楚事物的來歷很重要,大有助於我們分析理解現實,看清楚現實的種種糾結,進而對於未來變化能夠有所掌握,做出智慧、準確的決定。

 

歷史教育要有意義、有效果,必須回歸到這兩種信念來予以檢驗,看看是否能讓孩子體會、掌握歷史知識的作用。

 

不管當下現實的政治態度是什麼,站在歷史知識的立場上,沒有人能否認臺灣是有來歷的,不可能是開天闢地就存在,也不可能是什麼神力所創造的。因而歷史教育最根本該教的,就是「臺灣怎麼來的」。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必定預設了臺灣有其特殊性,和其他地方、其他國家不一樣,所以才需要從時間上溯源去找出之所以不一樣的理由。臺灣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文化?為什麼會有不一樣的社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治制度與政治狀態?為什麼會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同的關係?……

 

所謂以臺灣為本位的歷史教育,就是認真地、好好地回答這幾個彼此交錯纏結的大問題。那麼歷史教育的內容好不好,也就可以明確地用是否能引導孩子思考、解答這些問題來評斷了。

 

過去將臺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裡,作為中國歷史一部分的結構,從這個標準上看,有著明白而嚴重的缺失,那就是忽略了臺灣複雜的形成過程,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臺灣從十七世紀就在東亞海域衝突爭奪中有了角色,中國之外的各種力量長期影響了臺灣。只從中國的角度,不看來自荷蘭、日本、美國等政治與文化作用,絕對不可能弄清楚臺灣的來歷。

 

但是,過去的錯誤不能用相反的方式來矯正。臺灣歷史不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然而中國歷史卻仍然是臺灣歷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鍵重點在調整如此的全體與部分關係,確認不該將臺灣史視為中國史的一部分,而該翻轉過來將中國史視為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一部分。這樣調整之後,再來衡量中國史在如此新架構中該有的地位與分量。

 

不只是臺灣的社會與文化,從語言文字到親族組織原則到基本價值信念,和中國歷史有著太深、太緊密的連結;就連現實的政治與國際關係,去除了中國歷史變化因素,就無法理解了。硬是要降低中國歷史所占的比例分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歷史就失去了解釋來歷和分析現實的基本作用了。

 

從歷史上必須被正視的事實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是歷史,保存歷史、重視歷史、訴諸歷史是中國最明顯、最特殊的文化性格。因而中國文化對臺灣產生過的影響作用,非得回到中國歷史上才能看得明白。

 

不理解中國史,拿掉了這部分,就不是完整的臺灣史。東亞史的多元結構無法提供關於臺灣來歷的根本說明,諸如:臺灣人所使用的語言文字、所信奉的宗教與遵行的儀式、內在的價值判斷優先順序、對於自我身分角色選擇認定的方式、意識深層模仿學習的角色模式……

 

歷史教育需要的是更符合臺灣特殊性的多元知識,但這多元仍需依照歷史事實分配比例,一味相信降低中國史比例就是對的,違背了歷史事實,也違背了歷史知識的根本標準。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錢穆(賓四)先生自學出身,沒有學歷,沒有師承,很長一段時間在小學教書,然而他認真閱讀並整理了古書中幾乎所有春秋、戰國的相關史料,寫成了《先秦諸子繫年》一書。之所以寫這樣一本考據大書,很重要的刺激來自於名譟一時的《古史辨》,錢穆認為以顧頡剛為首的這群學者,「疑古太過」,帶著先入為主的有色眼光看中國古代史料,處處尋覓偽造作假的痕跡,沒有平心靜氣、盡量客觀地做好查考比對文獻的基本工夫。工夫中的工夫,基本中的基本,是弄清楚這些被他們拿來「疑古辨偽」的材料究竟形成於什麼時代。他們不願做、不能做,以至於許多推論必定流於意氣、草率,於是錢穆便以一己之力從根做起,竟然將大部分史料精確排比到可以「編年」的程度。

 

很明顯地,《先秦諸子繫年》的成就直接打擊《古史辨》的可信度。當時任職燕京大學,在中國學術界意氣風發、引領風騷的顧頡剛讀了《先秦諸子繫年》,立刻理解體會了錢穆的用意。他的反應是什麼?他立刻推薦錢穆到廣州中山大學教書,也邀請錢穆為《燕京學報》寫稿。中山大學錢穆沒有去,倒是替《燕京學報》寫了〈劉向歆父子年譜〉,錢穆自己說:「此文不啻特與頡剛諍議,頡剛不介意,既刊余文,又特推薦余在燕京任教。」

 

這是個「民國傳奇」。裡面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對於知識學問的熱情執著,也牽涉到那個時代學者的真誠風範,還牽涉到那個時代學院重視學識高於重視學歷的開放氣氛。沒有學歷的錢穆在那樣的環境中,單純靠學問折服了潛在的論敵,因而得以進入當時的最高學府任教。

 

這傳奇還有後續。錢穆後來從燕京大學轉往北京大學,「中國通史」是當時政府規定的大學歷史系必修課,北大歷史系慣常的做法,是讓系裡每個老師輪流排課,將自己所擅長的時代或領域,濃縮在幾堂課中教授,用這種方式來構成「中國通史」課程。換句話說,大家理所當然認為

「中國通史」就是由古至今不同斷代的中國歷史接續起來,頂多再加上一些跨時代的專史。

 

可是被派去「中國通史」課堂負責秦漢一段歷史的錢穆,不同意這項做法。他公開地對學生表達了質疑:不知道前面的老師說了什麼,也不知道後面的老師要說什麼,每個老師來給學生片片斷斷的知識,怎麼可能讓學生獲得貫通的中國史理解?學生被錢穆的質疑說服了,也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學生認為既然不合理就該要求改,系裡也同意既然批評反對得有道理就該改。

 

怎麼改?那就將「中國通史」整合起來,上學期由錢穆教,下學期則由系裡的中古史大學者陳寅恪教。這樣很好吧?問了錢穆,錢穆卻說不好,而且明白表示,他希望自己一個人教,而且有把握可以自己一個人教!

 

這是何等狂傲的態度?本來只是個小學教員,靠顧頡剛提拔才破格進到北大歷史系任職的錢穆,竟然敢排擠數不清精通多少種語言、已是中古史權威的大學者陳寅恪,自己一人獨攬教「中國通史」的工作。他憑什麼?他有資格嗎?

 

至少那個年代的北大歷史系覺得錢穆有資格,就依從他的意思,讓他自己一個人教「中國通史」。錢穆累積了在北大教「中國通史」的經驗,後來抗戰中隨「西南聯大」避居昆明時,埋首寫出了經典史著《國史大綱》。

 

 

由《國史大綱》的內容及寫法回推,我們可以明白錢穆堅持一個人教「中國通史」,以及北大歷史系接受讓他教的理由。那不是他的狂傲,毋寧是他對於什麼是「通史」,提出了當時系裡其他人沒想到的深刻認識。

 

用原來的方式教的,是「簡化版中國史」,不是「中國通史」。「中國通史」的關鍵,當然是在「通」字,而這個「通」字顯然來自太史公司馬遷的「通古今之變」。司馬遷的《史記》包納了上下兩千年的時代,如此漫長的時間中發生過那麼多的事,對於一個史家最大的挑戰,不在如何蒐集兩千年留下來的種種資料,而在如何從龐大的資料中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從中間選擇什麼,又放棄什麼。

 

關鍵在於「有意義」。只是將所有材料排比出來,呈現的勢必是偶然的混亂。許多發生過的事,不巧沒有留下記錄資料;留下記錄資料可供後世考索了解的,往往瑣碎零散。更重要的,這些偶然記錄下來的人與事,彼此間有什麼關聯呢?如果記錄是偶然的,人與人、事與事之間也沒有什麼關聯,那麼知道過去發生了什麼事要做什麼?

 

史家的根本職責就在有意識地進行選擇,並且排比、串聯所選擇的史料。最簡單、最基本的串聯是因果解釋,從過去發生的事情中去挖掘、去探索「因為/所以」:前面有了這樣的現象,以至於後來有了那樣的發展;前面做了這樣的決定,導致後來有了那樣的結果。排出「因為/所以」來,歷史就不再是一堆混亂的現象與事件,人們閱讀歷史也就能夠藉此理解時間變化的法則,學習自然或人事因果的規律。

 

「通古今之變」,也就是要從規模上將歷史的因果解釋放到最大。之所以需要像《史記》那樣從文明初始寫到當今現實,正因為這是人類經驗的最大值,也就提供了從過往經驗中尋索出意義與智慧的最大可能性。我們能從古往今來的漫長時間中,找出什麼樣的貫通原則或普遍主題呢?還是從消化漫長時間中的種種記錄,我們得以回答什麼只有放進歷史裡才能回答的關鍵大問題呢?

(節錄)

綠蠹魚ReadIt

愛自己的小日子雙書組合:內向小日子+愛書小日子

內向小日子:害羞、古怪、尷尬,這樣的我其實再正常不過了

愛書小日子:快樂、感性、做自己,還有什麼比看書更美妙的事?

作弊─安德魯.克萊門斯6

人類大宇宙:抬頭望向天空尋找答案的人們,以及隱藏在星空中的歷史

午餐錢大計畫─安德魯.克萊門斯4

去你的博士學位:文憑掰掰,我要重新拿回人生主導權

不服從的藝術:有效的心理策略使你順利反抗主流,提出優質異議,與眾不同

勝出99%人的成癮式學習法:同步提升邏輯思維、記憶力和專注力,輕鬆成為「會學習的人」

剛剛好的優雅【最美好禮物‧限量璀璨書衣版】(加贈「手寫美字手帳貼」)

穿西裝的蛇

海權經濟大未來:國旗跟著貿易前進,掌控貨櫃運輸,軍備戰略,電纜數據及海底能源才能成為世界霸權

有溫度的溝通課:透過聲音理解對方的思維慣性,使你的表達真誠有力量

心態致瘦:諮商心理師的21堂身心減重課

火柴人圖解大全:超有梗、好簡單、最靈活的視覺溝通工具,盡情享受表達的樂趣

天生就是超級咖:這些動物的驚人祕密—我很奇怪但很可愛2

練習不聽話:30代女子的心靈獨立之旅,成就自己,也找回剛剛好的母女關係

妻妾成群

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

善良是一種選擇:只想做有意義的事,不活在別人眼光中

... [顯示此系列所有商品]

楊照 作者作品表

曾經江湖: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金庸的武林1

解讀蔣夢麟

解讀王國維

解讀呂思勉

解讀陳垣

唱了三千年的民歌:詩經

解讀章太炎

解讀梁啟超

最親近的陌生人:楊照談宮本輝(日本文學名家十講9)

以愛與責任重建世界:楊照談村上春樹(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0)

您好,馬克思先生

曖昧才是真理:楊照談大江健三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8)

如何成為真正的信仰者:楊照談遠藤周作(日本文學名家十講7)

活著是為了說故事:楊照談馬奎斯百年孤寂

追求終極青春:楊照談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名家十講6)

走在人生的懸崖邊上:楊照談太宰治(日本文學名家十講5)

壯美的餘生:楊照談川端康成(日本文學名家十講4)

小說裡的人性羅生門:楊照談芥川龍之介(日本文學名家十講3)

理想的藝術家生活:楊照談夏目漱石(日本文學名家十講1)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還有... [顯示所有作品]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