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取向探索繪畫療癒:沉浸式自我閱讀
 
作者: 鄭憶如 
書城編號: 19970128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17 天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1/05
頁數: 164
ISBN: 9789865226404

商品簡介


探索性繪畫療癒,用於解決問題,更努力於開放內心,允許自己,看見自己,看見可能,接受自己。我們都需要以舒展的方式打開,也需要在沒有壓力下被打開,這本書展示的就是一個溫暖的打開方式。

 

後現代的合作與當下,展示了接納,賦予了能力,允諾長久被封印的情感釋放與各種可能。

 

書中的敘述簡單易懂,沒有艱深的專有名詞,搭配生活化且不留痕跡的操作方法,將當下歸零至彷若一張白紙,藉此讓來訪者內心線索在繪畫過程中自由綻放、浮現,並在接受多方療癒技巧的協助下突破與成長。

 

對於喜歡融合概念的人,這本書就像是大力丸,打開了一扇任意門,多層次思緒概念並存,並將各種方法實際融合示範,引導你活用變形,衍生出更多可能性,以輕鬆自然、積極反思、穩定又如新的態度去面對每一次療癒與來訪者。

 

作者

鄭憶如

 

1967年生,小學資優班,私立國中三年成績倒數,高雄女中4年才畢業,重考進了心理系,畢業後接觸了教育、社福及音樂、身心靈、線上諮詢,學習了許多新的療癒法以及表達性藝術療癒,以心理學的基礎,向各方開展、學習、思索。完成健康休閒研究所學業後,開始著手將過往沉澱整合。

 

經歷

角落咖啡劇場個案管理師

心路基金會休閒服務組老師

三貝德集團線上諮詢主任

上海德瑞姆講師

 

學歷

中原大學心理學系

高雄大學健康休閒研究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探索性繪畫療癒的前行之路
尋找可行之路
創作與內心
我的創作感受體驗
不同的療癒形式在我過往工作中的運用
過去經驗的回顧
理論的學習在藝術療癒上的思索
綜合整理

第二章 基礎概念
繪畫為何適用於諮商
繪畫呈現了什麼?
雙主角的動態合作
主軸與技術

第三章 怎麼進行?
親和的態度,去除專業凌駕形象
看大量示範作品去除繪畫焦慮
創造適合心流產生的環境
從選畫板、畫筆開始
開始畫畫
靜心
來訪者對畫作下標題
畫作修正、再次繪畫
反覆循環

第四章 應用範例
幼兒發展的觀察:發展與馴養
道德規範的錯誤&我太心急
職場中人際互動的改變
完整畫作中的隱含
完形的結合
NLP時間線的結合
原圖092
我企圖改變他的感受,卻發現那其實就是心底深處的他
如果他的傷慟,他不敢觸碰……
女皇,你到底多麼嚴苛的要求了自己?

第五章 來訪者的過程經歷
感受的療癒
執行的療癒
自我解讀的療癒
轉化的療癒

第六章 進階討論
專業藝術治療師之外?
探索式繪畫療癒的開放方向有哪些?
沒有開放會有什麼影響
探索性繪畫療癒和曼陀羅的比較
繪畫療癒師的直覺是什麼?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
主觀與客觀

第七章 後現代諮商師的態度
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
上醫醫未病,中醫醫欲病,下醫醫已病
無聽之以耳,無聽之以心,聽之以氣
莫比烏斯環
量子力學
不被看見的曼森女孩

序/導讀

前言

 

心理諮商從佛洛依德開始到現在仍一直在開花散葉,在藝術療癒的領域也是,有些主張對繪畫內容,進行素材規範及定義並做出解釋,有些認為只進行繪畫活動,本身便有著療癒作用而不進行解釋;在解釋與不解釋兩個相對概念之間,還存在著許許多多不一樣的繪畫療癒的型態。

 

使用規範的定義來解釋,在臨床應用的確是非常必須的做法,因其明確的定義是專業溝通的基礎,規範的定義不只讓諮商師有遵循的方向,也可以減低諮商師個人的主觀,盡量做到不偏不倚是科學的必須。但其在科學化的數據統計的過程中,有許多值得被珍視的內心細節,因無法被觀察或控制以及數據化,而不知不覺的被捨去不加考慮,是其可惜之處。而另一種表彰繪畫本身的效用,單純藉由繪畫的筆觸動作或過程來產生療癒的方法,不強調科學統計與解釋,也不太借助諮商師的協助,只注重來訪者最大的自由展現,讓其以自然本能自我修復,有時也有著給予太少協助的遺憾。極端規範、極端自由,這兩種做法彷彿是射線的兩端,在不同的理念上運作,在不同時機上適合不同的來訪者需求。

 

不論是「規範」的做法或「自由」的做法,似乎都是在以「諮商師」的角度在談論諮商師怎麼處置來訪者而定。諮商師覺得應該對來訪者的畫給予規範解釋,或者覺得來訪者的畫不需要解釋,過程即有療效,在諮商師的角度下決定而沒有來訪者的意見參入。

 

來訪者應該是被動的嗎?什麼情況下來訪者可以主動?什麼情況下來訪者應該主動?如果來訪者可以影響諮商師給予更多自由或更多規範,會產生什麼事呢?如果有一個諮商師,可以配合不同來訪者的需求,彈性的量身打造來訪者需要的動態歸範與自由,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採用動態的合作態度,而不是諮商師一開始就決定規範或自由做法,會有什麼不同?從來訪者的角度來看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要考慮來訪者的角度,我們在思索著規範或自由藝術療癒的同時,也應該思考一下現今社會規範的浮動變化與個人自由變化,來了解來訪者的群貌變化,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心理學理論可能的變化方向。

 

過去的世界,文化界限明顯,東西方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國家的風俗與價值觀也是,城市的特色文化也是,每一個人所隸屬的不同層次的文化群體都有清楚的界線樣貌,形成每個人主要的歸屬準則與穩定的發展基礎。而現在在文化交流與開放包容中,過去顯著的文化界線漸次模糊,社會規範不再明顯。

 

資訊時代,方便遷徙的交通,以及越來越快速的網路,資訊流動快速且公開,人們可以輕易的突破自己身上的現實生活或文化標籤,隨時可以踏入不同界限的領域進行了解與接觸。一個法國人可以很簡單的透過網路了解日本文化並愛上日本動漫,成為COSPLAY的愛好者;一個菲律賓人也有可能透過遊客,認識回教並成為教徒。任何人都可以在原有文化的背景下,銜接上過去完全陌生的文化,重新融合成一個新的自己。

 

人們正在創造獨一無二的自己,自由的在資訊時代充斥著大量訊息的狀況下,依喜好對訊息進行選擇,然後在這些基礎上建立個人形象。選擇,似乎成了人們差異的主要來源,不再受限於文化與傳播管道。

 

在資訊豐富溢滿的數位時代中,選擇A訊息還是B訊息、選擇A聚會還是B聚會、選擇A城市還是B城市、選擇接受訊息還是不接受訊息,這種訊息的質與量的不同,形成了人們的差異,強化了每個人的特質,不同的看法,在細節上越來越有獨特的感受與意義。而這一切,來自選擇,不被規範的自由意志。人們外在可見的舊有社會標籤和內在的真實感受已不盡然相同,創造了更多新的樣貌。

 

世界上的人們很奇妙的在資訊的交流中逐漸相似,又在對訊息的自由選擇之後各自分歧,對彼此有些熟悉又有些陌生,準則日漸模糊,個人化漸漸明顯,產生了更多樣的人群。

 

在廣泛的選擇之中,人們看似已擁有許多自由,而規範也不再清楚的存在。但真的是這樣嗎?

 

現今的社會已從農業社會轉變成需要緊密結合的共同經濟,如果個人不適應社會體制,想找個郊野遺世獨立的生活,也難以達到。所以為了在社會體制中跟隨體制運作,人們必需努力跟隨社會脈動或群體變動以求不脫鉤,但這種「跟上潮流的需求」促使很多看似自由的選擇,不再是個人內心真正的選擇,許多人將選擇當成人際交往的工具,例如:選擇迎合上司而追上司在追的劇、選擇參加不想去卻有很多人脈的聚餐、選擇自己明明不喜歡但卻是他人眼中的明星學校。在追尋社會潮流的過程中,人們容易失去自己的著力點,繞著他人與潮流進行選擇,自己的內心反而受到忽視,疲累且孤寂。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快速吞食、消化各種資訊並轉換於各種選擇之間,卻淹沒在茫茫人海裡,本該獨立的自我又被自己融入周遭群體的選擇所掩埋,失去了真正的自由,被人們內心跟隨社會脈動的需求所綁架俘虜。人們心中的準則與自由都還在,卻總被自己說服,變了樣。

 

而大眾其實也都查覺到了這樣的焦慮,所以為了解決這些精神消耗與壓力,娛樂傳媒產業興盛,人們在進行娛樂的同時,也被傳媒無聲無息的行所操控了,陷入流行的追尋。流行的跟風讓人們有機會在朋友圈大聲宣告我還存在,一波波的炒作,無窮無盡的流行風潮,長期或短期的話題,文青或不具文青特徵的話題,我們都很難逃過。每個人的關注點與想法在傳媒的影響下,不知不覺的在短時間內,隨著媒體的營造,快速的被強化或改變。人們在疲累中喪失的似乎不只是選擇,也喪失了獨立的思考,成為風向的跟隨者,成了搖擺的族群,沒有了自己的想法,快速的轉變。

 

在舊社會的文化準則變弱,自由變大的情況下,自由選擇似乎開始加入社會目的性,規範雖然不再但社會潮流卻取而代之的指揮著群眾,自由其實沒有想像中的純粹,規範也繼續約束著群眾,只是轉換成了潮流的模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新世紀文盲標準重新下了三類定義:

第一類、不能讀書識字的人,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老文盲。

第二類、不能識別現代社會符號的人。

第三類、不能使用電腦進行學習交流和管理的人。

也有人說,21世紀的文盲是不懂利用網路資源的人。

 

在擔心被甩出數位潮流,成為新文盲的恐懼下,規範在自由的選擇中不僅沒有消失,反而緊緊的在潮流中壓迫著每一個人,建立了一個新的且隨時快速更換的等級制度。大部分人都怕被落下,所以大部分的時間與注意力都用在了追逐潮流上,不再往內看向自己的內心。

 

與「自己」對話是必需且重要的,但外界的聲音太多,掩蓋了「自己」的聲音,看不見「自己」的存在。「自己」就像是稀有動物,了解他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有聽過並了解他的重要性,但卻沒有真正接近過,也不曾花時間去了解過。

 

「自己」的聲音非常的微弱,弱到有可能只要聽到任何人,當然也包括諮商師,發出任何的意見,就又會把自己遺忘到自己找不到的角落,開始搬弄腦中任何相似,但卻是過往別人曾發出而被自己儲存在腦中的想法,又開始依照被輸入的模式演出,不穩定的隨環境變動,自己彷彿不復存在。雖然這樣的自己也是自己,但個人原本的意識行為,被環境中潛在散發的意識所取代,是否會讓人們失去穩定性並更容易被操控?是否會成為法國群眾心理學家古斯塔夫.樂龐所認為的烏合之眾?這是人們想要的嗎?

 

忽略自己容易導致茫然,失去自我。「忙」、「盲」、「茫」,眼盲、心盲的處在世界而失去方向,這不是個人的病,卻是社會的通病,讓人們越來越遠離自己的心靈。如果我們的心靈是個花園,想必在「忙」、「盲」、「茫」之中,一定是荒蕪一片。如果可以,我們是否能重新讓心靈重回「夢田」。

 

探索性繪畫療癒就是想要利用繪畫來讓人們閱讀自己,重新審閱自己,用一種輕鬆的態度與方式,讓失聯的內心得以敞開,引導人們在繪畫之中,重新看見自己,和自己對話。所以探索性繪畫療癒想要把第一主角的主導位置讓給來訪者,諮商師退居其後。

 

探索性繪畫療癒想跳開規範與自由,想跳開來訪者對訊息的接收與服從的焦慮,所以弱化了諮商師的傳統功用,讓諮商師著力在更深層的營造內涵氛圍上,繼而將主導權交還給來訪者,引發來訪者的開放並給予賦能。期待未來能成為增進大眾對自我的探索,改善大眾心理亞健康,成為促進社會心理衛生的有效工具。

 

在本書的第一、二章中,主要在敘述我本身形成探索性繪畫療癒的過程與觀點,第三、四章,則主要講述探索性繪畫療癒施行時的重點步驟與特色,第五章則以來訪者的繪畫作範例,讓大家了解探索性繪畫療癒應用的廣泛,第六章則以來訪者的角度說明在探索性繪畫療癒活動中的心理進程,第七章,講述的是宏觀下的思維與諮商師專業訓練外潛在態度的差異。

 

本書仍有許多的不足與缺陷,需要各位先進的指教,但我誠摯的希望這會是一條通往自己內心的道路,讓我們的內心都能更加安定與美好。

 

試閱

探索性繪畫療癒的前行之路

在這個章節中,敘說了關於我從不同的角度觀看藝術的作用,進而促使我使用藝術療癒來發展,做為協助來訪者進行自我探討的工具的原因。

這些角度包含了藝術本身的作用,我自己的藝術體驗以及我過去在不同環境中,對各種藝術療癒的作用觀察,以及各種理論的綜合概念。

尋找可行之路

在前言中我們有提到,世界越來越難以有清楚的界定,原本有著自由性質的選擇也逐漸失去了該有的純粹而成了工具,當世界越來越交融的時候,「自己」也日漸變的模糊。眼前出現一個新的問題,不是到底該怎麼評估人們有沒有疾病、疾病類型或者疾病的程度,也並不是能否讓人們擁有在藝術表達中的自由,而是揭開表面,裡頭真正的「自己」是否還存在?還存在多少?保持著多少的連繫?還是已經全面斷聯?我們還擁有「自己」多少?面對新的社會型態產生的新問題,也許我們該採用不同的視角去做好個人的心理保健。

生病了需要治療,但人們需要的不僅是去除病態,人們也需要心靈的潔淨與堅定,需要與自己靠近,需要了解自己的現在、過去和未來。去除內心的迷茫與慌張等情緒,給予自己包容,看見並接納真正的自己,才能面對不斷變動的世界,打造更好的自己,歡樂的前進。如果人們都可以不輕忽自己的內在感受,善待自己的心靈,便能從內在產生更多堅定的力量,去真實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節奏,而不會只是隨波逐流、迷失自我。

整體社會的心理健康,其實是要靠大眾才能支撐。雖然心理諮商師負有責任,但僅憑心理諮商師是無法負擔起拯救世界的責任,真正能對社會心理健康有重大貢獻的,是廣大群眾。如果廣大群眾都擁有良好的健康心理,整個社會都將因多數群眾,穩定的情緒與健康的自我而受惠。所以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幫助定義上有疾病的人群,更需要幫助一般人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心理衛生的範疇,去除亞健康的問題,正視自己;擁有真實的自己、才能締造健康的社會。所以我們需要開啟新的方向,正視現代社會很普遍忽視自我的現象,重新讓人們看見真實的自己。雖然群眾被認為是烏合之眾,但如果群眾的大部分人有穩定且可彼此支持的力量,那烏合之眾也會不再是烏合之眾,而是可以彼此支持療癒的群體,持續的擴散正向的影響力。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