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之作……布萊森在從原子空間橫跨星際宇宙,寫下這個地球與天外世界的物理性質之後,如今所推出的新書,則將目標轉向人體內部,詳細解釋了我們的人身組成,同樣出之以明朗清晰、幽默風趣的風格……成果讓人嘆服……他援引了許多專家的說法,以及來自好幾百本書的資料,帶領讀者從頭到腳,從體外到體內,從不可思議的高效人體運作,到系統出錯引發的惡性混亂,一一探究人體的萬般奧秘……你將對你的整套人身設計,如此精密非凡卻又充滿諸多古怪之處,報以連連驚嘆。──《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妙趣橫生……該書揭露了,在我們的每日作息之中,人體所負責運作的成千上萬鮮少受到讚賞的任務……該書資訊豐富、趣味十足,而且經常讓人又噁又笑(某個研究指出,單單激情相吻,就會導致將近十億隻細菌從一張嘴轉移至另一張嘴,其中還伴隨零點二微克的食物碎屑)……文風散發出如同華特.克朗凱(Walter Cronkite)可靠氛圍的布萊森,著實精通於緩解人們的恐懼與破除無稽流言。──賈各布斯(A.J. Jacobs),《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布萊森先生的新作是一部有關人體機能運作的指南,對於我們的體內、體外進行了翔實的探索。近年來,許多作家都撰寫過如此的概覽性書籍,其中一些人也都表現不俗。然而,毫無一人所交出的成績,如同布萊森先生如此傑出;他除了文筆高人一等外,也更加幽默風趣,而對於寫作材料的純熟運用,同樣無人望其項背……他是個高明的解說家,極為擅長於使用簡潔有力的明喻與含意廣泛的隱喻……他經常毫不隱藏對於語言的熱愛,偶爾就會忍不住對醫學與解剖學的專有名詞進行詞源上的追溯與釐清……布萊森先生由於通曉醫學史,在詮釋說明上更有畫龍點睛之效……全書生氣勃勃、發人深省,而且詼諧有趣。──《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令人激賞不已……每一頁都滿載科學事實,生動鮮活一如驚悚小說,而且,諸如為何我們睡覺時不會掉出床外等等難題的解答,也讓人讀得津津有味……通篇描寫了許多出人意表的人物故事,而那已經是布萊森寫作的正字標記。──《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
在機靈詼諧的文風中,所展開的一場充滿豐富資訊的沉浸式涉獵之旅……該書帶來以趣聞推動的閱讀之樂,見證了作家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寫作企圖之一。布萊森帶領我們環遊從頭到腳的人體秘境;而其中諸多地景風貌,許多人都聞所未聞……逗趣之處所在多有,而且文字清晰易懂……不可思議的是,布萊森述說了如此含括廣泛的身體與腦部的現象與經驗。──《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
一本讓人萬分驚嘆之書……難能可貴的閱讀體驗……一場微物導覽之旅;該書在探究人體上所欲達成的目標,一如他的《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對科學的尋索一般……文章輕快地前進,經由細緻調控的筆鋒,讓玩笑、趣聞與傳記插曲輪番上場競豔……時而諷刺,時而友善,時而讓人備感親切,而行文始終簡潔明瞭……該書可以永遠當作人生中最重要的參考書。──《衛報》
1951年生於美國愛荷華州的狄蒙市(Des Moines)。他的暢銷著作包括有《比爾.布萊森的大不列顛碎碎唸》(The Road to Little Dribbling)、《哈!小不列顛》(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別跟山過不去》(A Walk in the Woods)、《那個夏天》(One Summer)、《閃電男孩的輝煌年代》(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Thunderbolt Kid),與《家居生活簡史》(At Home)。在一份全國性的民意調查中,《哈!小不列顛》被票選為最能代表英國的書籍。而備受各界讚賞的科普作品《萬物簡史》,則為他贏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Aventis Prize)和笛卡兒獎(Descartes Prize),並且在出版後的十年期間,成為英國最暢銷的非虛構類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