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作者: 基瑪., 卡吉兒 
書城編號: 24571319

原價: HK$187.00
現售: HK$177.65 節省: HK$9.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6
頁數: 400
ISBN: 9789863847120

商品簡介


壓力大?去吃到飽!

覺得煩?來喝酒!

想減肥?晚餐改吃零脂優格!

睡不著?吞個助眠劑!

 

為什麼我們的人生,

似乎都用「吃」來解決所有問題?

 

作者基瑪‧卡吉兒跨學術研究與臨床分析,透過親自診斷的無數個案,解開我們為什麼會陷入「狂吃」的病態消費之中。

 

想減肥?一「吃」就搞定!

 

我們都知道,最簡單、最有科學根據的減重方法就是「少吃一點」,但為什麼就是做不到呢?其實我們的目光,早已被一則一則光鮮亮麗的廣告所吸引:

 

●阿金飲食、生酮飲食

●食物調理機、現榨果汁機

●能量棒、代餐、運動飲料……

 

時下最流行、噱頭性十足的商品,再加上網紅推薦文、開箱影片將我們給淹沒,於是我們藉由更多的「過度消費」來解決過重、肥胖的問題,彷彿只有砸大錢,才能得到健康和苗條。

 

花錢吃吃喝喝,成為我們不快樂時的唯一解藥

 

各大廠商業者更以此作為賺錢的武器──食品廠製造高度可口食品,讓我們變胖;標籤上的「天然」「低脂」等標語,促使我們吃更多;各種時尚飲食、減重食譜狂銷……業者的火藥庫裡,永遠都有最新的花招、力量強大的成分,我們還抵擋得住嗎?

 

問題是,當吃下肚的東西,代表了身分地位;當不購買時下的東西,就會被邊緣化;當你沮喪、焦慮、孤單的時候,沉溺於食物裡,是人生中唯一的慰藉……你還能不去消費嗎?

 

過度飲食,不僅是我們唯一負擔得起的平價奢侈,也是我們在這個變態的消費文化下,表達痛苦的極端方式。

 

消費文化、廣告媒體、成癮物質、食品廠與藥廠爭奪戰……

一堆「看不見的手」,在背後操縱著我們的生活!

名人推薦

同感推薦

 

(依姓名筆畫順序)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洪雪珍│職場專家

★鄭凱云│TVBS主播、健康2.0主持人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作家

 

作者

基瑪‧卡吉兒(Kima Cargill)

 

華盛頓塔科瑪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Tacoma)臨床心理學教授,其研究是仔細審查生活在專注於消費的富裕文化中,如何影響過度飲食的行為。卡吉兒認為,食慾不只是一種生物性的驅動力,也是一種消費物質商品、奢華體驗、食物、藥品、酒精等更廣泛的渴望。其研究一直是《食物、文化與社會》(Food, Culture and Society)、《精神分析評論》(Psychoanalytic Review)、《精神分析、文化與社會》(Psychoanalysis, Culture and Society)等學術期刊,以及《太平洋標準》(Pacific Standard)等大眾刊物的專題。

 

本書《過度飲食心理學》主張,過度飲食是貪得無厭的消費主義在邏輯上的合理結果。書中採用精神分析個案研究方法,使用食品產業白皮書與市場研究報告的質性資料分析,並運用臨床資料來顯示寂寞、憂鬱、無意義感,如何促動消費與過度飲食行為。她將這個論點架構在神經內分泌學、營養研究、成癮行為、自我調節的經驗科學上。書中聚焦在食品與製藥工業如何利用心理學,藉由扭曲的科學資訊、散播混亂的營養資訊並抗拒法規的監管,誘騙我們消費更多;並且說服我們相信,過度消費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消費更多。

 

卡吉兒的目標是推廣一個對應用科學領域有幫助的哲學論述。她發現,由經驗營養學、神經內分泌學、神經化學、消費者研究所支持的存在精神分析理論,在考慮到周遭環境與影響行為的經濟力時,就能深入而豐富地了解人類的處境。

 

譯者簡介

 

吳宜蓁

 

英國羅浮堡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所畢業,現為專職譯者,喜愛在閱讀與文字中領略世界。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愛大自然與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自由的選擇:芝加哥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演變史》、《誰買走我的個資》、《拯救水資源危機》、《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致謝

定義

 

第1章 導論──活在擋不住的肥胖潮流下,被消費文化吞噬的我們

在眾多消費研究中,卻缺席的過度飲食心理學

【案例】愛麗森──又胖又孤單的剩女?

 

●難道肥胖,就該處處受挫嗎? ●改變體態,還是接受肥胖? ●少吃一點,沒人做得到;想減肥,卻愈減愈胖 ●大吃大喝之後,必定伴隨而來的「抵銷」行為●現榨果汁,並不健康,反而是肥胖兇手 ●深信砸了大錢,才買得到健康和苗條●藉由消費,才能得到存在意義 ●錯綜複雜的過度飲食問題

 

第2章 消費文化的崛起──或貧或富,都捲入過度飲食的現象中

消費主義的5種形式

愈消費愈不滿足,收入增加卻並不快樂

全球性的過度消費和過度生產

 

●支撐ZARA、IKEA市場背後的真相 ●愛國,就去花錢吧! ●開發中國家也一起加入掠奪戰場

消費主義的精神病理學

●美式菁英的典型特質,其實是精神病態 ●自戀特質與消費文化

從節儉到反節儉

●從奢侈品變必需品 ●消費物慾爆炸,朝向負債看齊!

過度飲食的起因

●愈窮的人就愈胖? ●不是只有過重和肥胖,才有過度飲食的問題

花在食物上的支出

●狂吃又狂買──無限被鼓舞與煽動的消費慾

 

第3章 消費文化的心理效應──愈空虛愈消費,愈消費愈空虛

哲學視角──藉由消費來治療焦慮、喪失、虛無等各種病症

無止境的慾望

●開箱影片帶來的期待與幻滅 ●消費成為不快樂的唯一解藥 ●絕望而看不見終點的消費輪迴

貧窮、債務、消費文化

選擇多,獲得也多,卻壓力山大

【案例】愛麗森──從搖籃到墳墓的消費主義

●自掘墳墓並走向毀滅的過程 ●不是工作就是花錢,我們的生活還剩下什麼? ●凱迪克拉廣告持續推銷「美國噩夢」 ●連女童軍團都淪為銷售一堆爛東西

消費漏斗──從食品工業與全球工業飲食,到個人的過度飲食

 

第4章 食品、金錢、消費文化──iPhoen、Nike Air、垃圾食物,能讓我們看起來比較酷,重新成為社會一分子?

食品科學和過度加工食品的發展

食品、貧窮、文化歸屬感

●文化貧窮──不消費時下的東西,就會被邊緣化 ●汽水廣告鎖定貧困的黑人小孩和青少年為TA ●【案例】緬甸難民家庭──肥胖的貧困者

【案例】克蘿伊──肥胖且負債累累的19歲女性

●美國次級房貸現象──擔心負不起?之後再說,先買下去就是! ●消費次級房貸商品與高度可口食品,讓我們損失慘重 ●毀滅深淵──肥胖、負債、破產、挫敗

缺乏營養與財務知識──我們不創造、不生產,只是消費

富裕、食品、消費文化──吃下肚的東西,代表了身分地位

●全食超市,一點也不「全食」

 

第5章 食品產業如何運用心理學來哄騙我們?──我們又為什麼甘願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食品產業的計謀──可口性、多樣化、便利性

●可口性──「不敢相信我把東西全部吃完了!」 ●多樣化──各種顏色的M&M巧克力,會讓我們吃更多 ●便利性──買便利食品以解決時間的匱乏感

食品產業還有更多花招百出的心理遊戲

●健康光環?不過是披著羊皮的狼 ●高度個人化──經前症候群、客製化飲料 ●營養混淆資訊──標示「天然」,一點也不天然 ●水合作用的謊言──飲料產業散播脫水恐懼 ●被利用的媽媽和小孩

魔鬼要我做什麼?我們又為什麼讓他們如願?

藉由健康光環否認和合理化──有「健康」的杯子蛋糕嗎?

高度個人化和自戀──利用過敏、不耐症、特殊飲食展現獨特性

食品大廠,其實只是代罪羔羊

 

第6章 糖與甜味──含糖飲料文化背後的經濟力量,加速各種疾病與個人毀滅

糖類貿易──建立在剝削與利益之上

●至今仍無改變的奴隸狀態 ●背後牽扯的巨大利益

糖的生物化學

●自孩提時代,甜食便操縱著我們 ●甜食透過影視的詮釋,創造出幻想

世界飲食的甜化──主角「添加糖」

甜蜜的毒藥──癌症、阿茲海默症,以及各種慢性病

飲料文化

●喝下糖類飲料,讓我們吃得更多 ●星巴克,從賣咖啡變成賣糖

人工甜味劑──美味而低卡路里的隱形殺手

●可盡情食用而不用擔心後果?沒這麼好的事! ●減重沒有別的方法

苦樂參半的真相──咖啡加糖

【案例】麗莎和萊莉──人生中,僅剩甜食是唯一安慰的肥胖者

 

第7章 高度可口食品、荷爾蒙,以及上癮──精製過程有如提煉古柯鹼和海洛因,食品業者其實和毒販沒什麼兩樣?

【案例】愛麗森──出現食物成癮現象?

調節食慾的荷爾蒙,遭到破壞

葡萄糖、胰島素、升糖指數

飢餓素和瘦素,失效了

●無法回頭的肥胖

所有卡路里都一樣嗎?

獎勵的神經化學──慾望,並非渴求得到滿足,而是渴求更多慾望

食物與成癮──食物帶來的撫慰,無可取代

【案例】貝瑟妮──病態肥胖又為生育困擾的中年婦女

●因病態肥胖而遭受恥辱──胖,就不是人嗎?

食物成癮與《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成癮的重點是物質,還是行為?

 

第8章 狂食症、《DSM》、消費文化──只要吞下神奇小藥丸,生活中一切不如意都會好轉?

飲食失調症與《DSM》

●《DSM》的新診斷──狂食症

醫學化正常

●偶爾的放縱狂吃,到底是不是狂食症者? ●亞斯伯格症的編入與刪去 ●過度氾濫的診斷和過度醫療 ●憂鬱症與喪親之痛、狂食症與偶爾狂吃 ●溫和狂食、勃起障礙、禿頭、注意力不集中,都成為藥廠鎖定的對象 ●廣告利用我們對死亡、老化、孤獨的恐懼 ●百憂解、樂復得、克憂果,其實和安慰劑差不多? ●狂食症者,成為醫療瞄準的獵物

疾病製造與消費文化──「你憂鬱嗎?你寂寞嗎?你牙齒痛嗎?你得吃這種藥!」

狂食,是文化精神病理學的結晶

●狂食症,其實是消費文化下,我們表達痛苦的極端方式 ●問題都是自己,食品產業和立法者都沒有責任嗎?

囤積癖──另一種消費疾病?

●購物暴食症?

 

序/導讀

推薦序

 

貪吃的背後,是悲傷的貧窮

──洪雪珍

 

有一次搭計程車,我才說要到某某大樓,司機馬上回我,他知道,是××路三九九號!哇,這麼厲害?難不成這位司機記得了全臺北市每棟大樓的門號?他嘿嘿笑兩聲之後回答:

 

「三九九吃到飽,好記!」

 

當然,現在沒有三九九這個價碼,不少飯店老早一路衝向二千元大關。不過,吃到飽,仍然是臺灣餐飲業的傳奇!食物堆得像山一樣高,馬不停蹄地即時補滿,看起來豐盛富足,其實看穿了,就知道它是社會貧窮之後的異形。

 

每年我們公司有兩次聚餐,我已經多年不參加,為什麼?因為公司裡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同事,每次票選出來的餐廳,無一例外,就是吃到飽,像是海鮮吃到飽、燒烤吃到飽……可是我堅持拒絕吃到飽,理由有兩個:第一、我認為聚餐為的是聚會聊天,每個人走來走去拿吃的,怎麼聊天?第二、我根本吃不了那麼多,更何況我也不想吃那麼多,因為吃到飽餐廳的食材都是次等,並不好吃。

 

年輕同事感到很奇怪,忍不住來問我,怎麼捨得不吃?這可是很難得的大餐!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年兩次望眼欲穿的小確幸!聽到這裡,我心裡飄過一絲悲涼,這一代年輕人低薪,扣除房租、伙食費、交通費,手頭沒多的錢,能夠到餐廳,放眼望去,各式各樣的食物,什麼都吃得到,愛吃多少就吃多少,是一種富足,也是一種暢快!

 

聚餐之後,隔壁部門的主管見到我,笑著對我說:「妳沒來太可惜了,應該看看妳部門的同事多麼狼吞虎嚥!」嗯,我想他是要我想像一下什麼是餓鬼投胎。我沒說什麼,看了看他的同事,都是當地人,住家裡、吃家裡;而我的同事以外地來的居多。當然是這個結果,一點也不意外!

 

吃,是一種滿足,是口慾的滿足,也是心靈的滿足。對於有錢人來說,吃是文化,吃的是精緻。對於窮人來說,吃是忘懷,忘記生活的苦、人生的難;也是安慰,安慰疲憊的心、困頓的身,吃的是飽足。

 

中國大陸經濟還未全面起飛時,我讀他們的文學作品,談到文革時期,連篇累牘都在談一個主題──肚子有多餓!後來到大陸,看到他們吃飯,人人捧個大碗公,連女生都是,我感到很驚奇,心想怎麼吃得下?可是很快的,每個碗都吃到見底,一顆米也不剩。那時候我就懂了:

 

當一個人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只能剩下吃。掏空了,填滿它,在空與滿之間,找到一個存在感。

 

有一位女同事,也是打外地來,畢業十年,非常節省,能搭公車,絕不搭捷運。你猜她在哪裡租房子住?她從未搬過家,一直租在大學時期的雅房,頂樓加蓋,沒有浴廁。可是她每天買三杯飲料,一百五十元,每月喝掉八分之一的薪水。這種飲料就算無糖,也不是好東西,增加身體負擔。

 

不論是從金錢還是健康來看,我都不懂這個算盤是怎麼打的。然而她回答我的那一刻,我好恨自己,早知道就不問,太沈重!她說:

 

「這是我生活中,僅剩的幸福,否則我不知道生活有什麼樂趣、工作有什麼意義。」

 

喝飲料,成為日復一日、單調無聊的日子裡,唯一她負擔得起的平價奢侈,讓她有感地活下去。

 

現在年輕人都知道,貧窮只會繼續下去,難以翻身,所以不婚不生,拒絕貧窮世襲。即使如此,他們還是希望過得貧窮而充實,成為貧充族。我有一位男同事燒得一手好菜,一到假日就辦趴,死黨當中,採買的、切洗的,都窩在他的租處大快朵頤,吃得實在也便宜,再加幾手啤酒,東南西北地聊,輕鬆愜意,覺得才像在過日子!

 

本書的作者同時具有營養學與心理學的雙重背景,跨領域提出創見「過度飲食心理學」,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開始,一路談到精神醫學、心理學,剖析現代人過度飲食背後的社會結構與個人心理之間的糾結,原因錯綜複雜,論述完整,值得一讀。我無法超越,再多說什麼,因此在這裡,補上臺灣此時此刻的現況。

 

很多大人們看不懂這一代追求小確幸,每天凈是吃吃喝喝,其實真相是,貪吃的背後,是悲傷的貧窮。

 

藏在飲食、消費、快樂之中的「理所不當然」

──蘇益賢

 

在閱讀正文前,不妨誠實地回答下面幾道提問。你在此處回答的內容,將可協助你在後續閱讀時,與書本進行對話。

 

一、距離當下這個時間點,你最近吃入口的三樣東西是什麼?(不限主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你這陣子最想吃的三樣東西是什麼?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這幾天,花錢買了哪三樣東西?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這陣子最想買入手的三樣東西是什麼?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吃大喝的快樂,是快樂嗎?」

「瘋狂血拼的快樂,是快樂嗎?」

 

開始工作至今,每個學期我都會抽空到淡江大學的哲學通識課程教課,在課堂上向臺下學生丟出這樣的提問。

 

在這堂「談快樂」的講座裡,我們討論著各種快樂的可能:服用精神藥物之後的情緒紓緩是快樂嗎?金錢能帶來快樂嗎?離家外宿後,熬夜不睡是快樂嗎?飯後一根菸呢?追到喜歡的人之前和追到對方的當下,我們快樂嗎?這些快樂一樣嗎?

 

直覺地說,吃很快樂,購物當然也很快樂。但多想幾秒(或者講師稍微挑挑眉之後),你可能和臺下學生一樣,決定改變立場。大吃大喝、瘋狂血拼的當下或許快樂。但沒多久後,罪惡與悔恨,會跟著肚子逐漸滿出來的肉,還有一張張信用卡帳單一起到來,並且陰魂不散。

 

在這樣的討論中,我想引導聽眾仔細檢視各種「日常」。使用不同角度去思辨與探究後,往往會發現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日常,其實一點都不理所當然,裡頭大有文章。

 

 

而本書便是一本剖析「過度飲食」現象背後「理所不當然」的嘗試。作者藉以生物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政策、文化等層面抽絲剝繭,解構「過度飲食」現象背後盤根錯節的可能機制;並發現此現象其實與當代的過度消費、物質成癮、藥商市場等現象非常類似。讀過本書,彷彿出席了一場探討當代「過度飲食」的個案研討會,只是這位個案叫做「美國」。

 

肥胖與過度飲食息息相關。說到肥胖,你心中浮現了哪些描述?也許是「不健康」「不運動」「吃太多」,又或者是「意志力缺乏」「沒毅力」等。這些描述本身沒有絕對的對錯可言。但令人好奇的是,這些描述是怎樣進入我們的思想裡?為什麼這些描述幾乎都針對的是「個人」,而非個人之外的因素?

 

在心理學中,這種思考傾向被稱為「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指的是我們在評估人類行為時,傾向於高估「內在/個人」因素、低估「外在/環境」因素。因此,我們會說:

 

「你胖是因為你不運動、缺乏意志力,提什麼國家政策、媒體文化影響?扯太遠了吧!」

 

若非刻意培養更宏觀、系統的思維,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發現,將肥胖視為「個人的罪」其實很不公平。一旦我們理解物質主義、消費文化、食品產業、廣告媒體等宏觀力量,能對人類行為造成瀰漫又深遠的影響後,便能理解這種「只怪罪受害者」的現象有多麼不適切。

 

身而為人,一個演化型塑之下的物種,老天爺在我們身體裡內建了許多生存守則,這些守則往往在無意識中運作,不受我們意識覺察或控制。舉例來說,天然的東西是安全的、是好的。因此,許多人會覺得果汁是好東西。不過,它其實不是。少了果肉裡的纖維緩衝消化時間,大量糖分一下進入身體,對身體並不好。聰明的商人藉由這些「思考弱點」,創造了更多「投演化大腦所好」的商品。

 

不管你的飲食或消費是否過度,我們每天都還是得跟這兩件事打交道。在你理解「過度」行為背後的來龍去脈之後,各種或大或小的「理所不當然」將成為你腦中知識的一部分。在未來要吃東西、買東西之前,這些知識將協助你做出更好的選擇。你不但知道,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還知道「裡面」可能藏著哪些微觀或者宏觀的祕密。

 

在看完本書之後,回頭翻閱你一開始寫下的答案。帶著本書給你的新觀點,重新檢視一番。問問自己,哪些答案背後,其實有著「看不見的手」在影響你的決定?

 

前言

 

我成長於美國南方,從小是被極甜、極縱容的飲食方式餵大的。父親每個工作日早晨的早餐,都是到奧克拉荷馬市(Oklahoma City)的牧場主人咖啡館(Cattlemen’s Cafe),吃一份有蛋、培根、厚煎鬆餅、楓糖漿,還有薯餅的「牧場主人早餐」,五十年如一日。

 

小時候,每個星期六早晨我們起床後,就和許多美國孩童一樣,一邊看著卡通一邊吃營養穀片。父親會快速為我們調製好一大碗的彩色水果味穀片,加入一半一半混合奶(half and half)(註1)。最近我為了好玩,計算了一下我們這份星期六早餐的營養含量:二大碗水果味穀片的熱量約是五百五十卡,一杯混合奶的熱量是三百一十五卡(上述的營養資訊以湯匙來計算,反正也不是要拿來用的)。我估計,這份星期六早餐的整體熱量將近九百卡,含有四十五克的糖與二十八克的脂肪。而那時,我們還不到十歲。

 

像果仁糖、乳脂軟糖、神力軟糖、堅果脆糖,還有奧克拉荷馬的一種特產「比爾阿姨」(Aunt Bill’s),這種糖漬甜點,是我小時候非常愛吃的甜食。或許你沒有吃過,但它們其實都是以焦糖和奶油為主要成分的各種變化,而且是我們的主食。這些年來,我聽過為數不少的人吃了某些東西後會說「太甜了!」但是我從來沒有。我從來不曾對任何東西有過「太甜了」的想法。

 

我試著去理解、控制我對於甜食的強烈喜好,後來因此開始研究營養和過度飲食。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很驚訝地發現,如果要解開過度飲食的決定因素之謎,就必須把心理、哲學、經濟、神經內分泌、歷史、勞工、政府法規等因素都考慮進來。因此,我在本書中與你分享的,是結合了我近二十年的研究、臨床實務、長期思考的成果。

 

註1 一半一半混合奶(half and half):鮮奶油和全脂牛奶各半。

 

香港書展2022新書巡禮 同類商品


小手指學堂(新版)

晚期癌症康復記實

Me Time

D糸列典藏套裝版

技術分析—專業版Vol.1【第5版】

刷牙神探的推理解謎遊戲10︰推理力UP!學習邏輯來推論

林作保險日記──一個Tops Sales的殘忍成長告白

電影療傷誌2:儘管世界動盪,你依舊是最好的日常

想像‧記憶‧集合體:關於我聽的、我寫的本地音樂作品

愛的小語‧每月篇

就係香港 BeingHongKong 015

古卷首部曲:巴別人

夏蕙回憶錄(增訂版)

娛樂我地

我被寄宿到糖果女孩的家中完全版

我被陽光照耀的日子 完全版 (新版)

童話夢工場 解答成長疑問的心理測試(上)

童話夢工場 解答成長疑問的心理測試(下)

《日和年間》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經》第三輯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