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
 
作者: 梅家玲(Chia-Ling Mei) 
系列: 麥田人文
書城編號: 682642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12/11/16
頁數: 320
ISBN: 9789861738291

商品簡介
以二十世紀的中文小說為中心,探討其所體現出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以及相關的文化政治議題。

本書以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為起點,結合其自撰小說,討論所關涉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論題,為全書張目;繼以包天笑、葉聖陶、以及臺灣日據時期以來的重要小說為代表性個案,就「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展開系列論析。

整體而言,它的目的並不在於作為完整的文學史論述,卻意圖以文學/文化史的視野,凸顯此一世紀小說書寫的內在特質與美學實踐,並開展它與啟蒙教育、出版文化、身體論述、性別研究、情慾故事等不同論域的對話思辨。

【本書特色】
全書共六章,分為三部分討論

發現少年與小說教育
「青春」伴隨著「少年」成為近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的重要主題並非偶然;它所關涉的,更不只是文學書寫中的修辭喻託而已。無論是文化傳譯,文學想像,抑是啟蒙實踐,近現代的青春憧憬無所不在。而它的端緒,自當歸諸於梁啟超所倡議的「少年中國說」,以及相應而生的種種革新作為。因此,本書第一部分以「梁啟超」與「包天笑」為代表性個案,就二十世紀初,「發現少年」與「小說教育」的相關論題進行探討。

艱難的青春,困頓的啟蒙
經由<孩童,還是青年?>梳理了來自社會現實、敘事話語與「青年」、「孩童」等文化符號的錯綜糾結及多方對話。利用<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探討「身體與空間/認同政治」及「從台灣身體到皇民身體」兩大主題。

從中國到台灣:孤兒?孽子?野孩子?
戰後台灣小說,著墨於「父子」關係者,比比皆是。<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率先將《臺北人》與《孽子》視為具有內在齊源的小說文本、對照嬝炕C<孤兒?孽子?野孩子?>類二是將四○至九○年代的相關台灣小說,置於「父子家國」的述脈絡中,一併進行歷時性考察。

【目錄】
◎【導論】
◎「青春」的文化政治學
◎輯一、發現少年與小說教育
.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
.小說教育:包天笑與清末民初的教育小說

◎輯二、艱難的青春,困頓的啟蒙
.孩童,還是青年?──葉聖陶教育小說與二○年代青春/啟蒙論述的折變
.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
輯三、從中國到台灣:孤兒?孽子?野孩子?
.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臺北想像──從《臺北人》到《孽子》
.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臺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

◎重要參考文獻
◎論文出處
◎後記
麥田人文

游擊造屋:參與謝英俊512四川震災重建紀錄

班托的素描簿

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

歷史之名

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

張愛玲學續篇

文化研究關鍵詞

斷臂上的花朵

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新版)

傅柯:危險哲學家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

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

馬華文學與中國性

班托的素描簿

所述之言:布赫迪厄反思社會學文集

髒話文化史

臺灣研究新視界:青年學者觀點

西洋情色文學史

知識分子論

... [顯示此系列所有商品]

梅家玲(Chia-Ling Mei) 作者作品表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台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新版)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