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鄭森(上卷):大明命脈的危局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
|
|
|
|
|
出版社: |
印刻
|
出版日期: |
2014/11 |
頁數: |
336 |
ISBN: |
9789865823924 |
|
商品簡介 |
崇禎十六年(1643),鄭森二十歲。
面對日漸逼近的清軍威脅,朝廷調遣廣東潮漳署總兵鄭芝龍率水軍前往遼東協助海防,但鄭芝龍抗令不出。鄭森基於忠義之心勸諫父親,鄭芝龍表示出兵遼東對大局無益。在父子一夕交心談話中,鄭芝龍提到他的夢想是能夠不必依賴荷蘭人的中轉,建立中國人自己的海上貿易體系,使百姓安樂、國富民強。
駐守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藉口糧餉不足,意欲率領大軍東下南京「自行籌餉」,一時江南震動。此舉對鄭芝龍的海外貿易貨源造成巨大威脅,遂派鄭森前往南京活動退兵。鄭森因緣際會拜大儒錢謙益為師,並認識黃宗羲、侯方域等復社文友。侯方域的父親侯恂對左良玉有恩,鄭森與其交心,促成侯方域寫信勸左退兵。經過一番冒險周折,鄭森終於將書信送到左良玉手中,並且成本〞A對方。
鄭森無意間認識閹黨人物阮大鋮,但基於公理及對復社的認同而拒絕與其來往。然而父親、老師錢謙益和阮大鋮結盟,商議共謀安定江南的政治布置,鄭芝龍並要鄭森為大局著想與其妥協。但阮為報私仇企圖陷害侯方域等人,鄭森在最後一刻決定報訊救友,因而違抗了父親。>
邱坤良(北藝大戲劇系教授)
侯季然(電影導演)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尉天驄(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
陳芳明(政大台文所講座教授)
楊澤(詩人)
同場站台,豪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