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讀通佛學與心理學--人類思想的兩種偉大智慧
 
作者: 金木水 
書城編號: 1433003

原價: HK$107.00
現售: HK$101.65 節省: HK$5.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 2018/10
頁數: 256
尺寸: 17x23
ISBN: 9789571375526

商品簡介

或許你的煩惱,需要比心靈雞湯更猛的解藥

一套教你參透痛苦的生命思維,讓你找回真正的自我平靜

行為心理學家說:「把感覺、思維、情緒看作生理反應吧。」,心理學被認為不夠重視個體的差異與自我意識。比起解決心理問題,心理學更側重於解決行為上的問題。
現代社會人們大量關注心靈層面的議題,而現代心理學與佛學,都是關於心靈的智慧。作者對現代心理學進行理性的質疑,並分析了佛教思想中的理性價值;提出兩者在應對心靈問題層面上的互通和互補。
我們都會有怕自己比不上別人的時候,佛洛伊德說那是因為「潛意識」作祟;阿德勒認為這是一種「出於自卑」的心態,然而在佛學的價值觀裡,這是因為看到他人得到短暫福報時,我們的慈悲心會被嫉妒矇蔽。

這本書並非一本心理學教材,它是一本讓你通讀佛學和心理學的入門書,從其歷史中找出思想的精華,以便瞭解心理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否需要佛學補充,以及需要怎樣的補充。

這本書在心理學之上加入了佛學的宗教性思維
讓我們在許多重要時刻能夠跨越成長的難題,以及心靈的困惑。

為什麼要從佛教談心理學?必須先清楚現代心理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才能結合佛學和心理學更加完善人生的思考面向。

【本書特色】
本書提出了三個「很少問更很少答」的問題:
一、對現代心理學這門科學,我們為什麼不能預期過高?
二、拋開神祕及模糊的部分,佛學的理性價值何在?
三、佛學能否解決現代心理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好評推薦】
悉達多的心理學就是探討從整體上解決人們由心理而影響生理的健康問題。現代心理學也在吸收佛教理論,並開始用禪修的方法來應對問題。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

作者認為心理學對其「使用者」來說是「不夠」的:打著科學方法的心理治療,不足以解決現代人的煩惱;心理學的發展似乎「不願意解決現代人煩惱」。現代的面相學、星相學、屬相學都不科學,卻一直在給人以關愛。心理學一直標榜自己是科學,卻不愛人。本書把宗教還原為世俗的唯物主義的行為藝術後,卻又在世俗中保留了「愛」……
——李星良|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

前言 兩種智慧
你拿起了一本書,卻翻開了兩本書。
本書原名《悉達多的心理學》。 關於佛陀的本名「悉達多」, 我想說明的是:雖說用「佛陀」更尊重,但那樣本書似乎變成了宗教書。別誤解,本人既堅決支持宗教,也堅決支持理性。作為折中,當涉及個人時,我多用「悉達多」,而當涉及佛教時,我多用「佛陀」。為的是表明本書的主角為現身於世的人,而非升天之後的神。
關於另一個關鍵字「心理學」,我想說明的是:「不夠」不表示不敬。因為不夠有兩種:「很好而不夠」或「不好而不夠」。本書指的是前一種,即現代心理學很科學但要補充。可以說,我愛心理學,所以才批評心理學。之所以把佛教與心理學對應來寫,是因為當今所有學說都宣稱理性,本人還沒有見過那個學說宣稱自己非理性,哪怕最邪教的邪教也宣稱自己理性,那麼何為理性的基準?我以為這個基準只能是科學,暨現代心理學。
從標題中各位已經看出,本書涉及人類思想史上的兩種偉大智慧。

要說本書的緣由,主要是有感而發:
一是有感於知識階層的煩惱。之所以強調知識階層,倒不是因為這個人群格外優越,而是因為這個人群格外容易受害。套用一句俗話:未必「知識愈多愈反動」,但一定「知識愈多愈煩惱」。究其原因,知識讓人胡思亂想,而胡思亂想讓人抑鬱、焦慮、擔心、後悔、自責、悲傷、憤怒……
二是有感于理性資源的匱乏。之所以強調理性資源,因為現代社會中知識階層的比重愈來愈大,可適合我們的方法卻很少。何以見得?如果把心靈的道理分為信仰類與理性類,首先可以先排除前一類。不是說信仰不對,相反現代人急需信仰,可問題出在信仰要求「先信仰、後理解」,而知識階層要求「我先想清楚,再決定信還是不信」,結果彼此無緣。如何幫助這些「非想清楚不可」的大腦呢?只能靠理性。可現實情況是:成體系的理性資源很少。
我找來找去,只找出兩種:現代心理學與佛學。

至於為什麼只有這兩種,正是這本書要回答的問題。
首先,我希望講清楚現代心理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或許你會問:市場上的心理學書已經很多,本書有何不同?很簡單,心理學界雖然內部觀點各異,對外卻驚人一致地為現代心理學「歌功頌德」。我能理解對科學的歌功頌德,卻偏好以科學的精神「理性質疑」。並且不能只破不立,必須有破有立。這是本書作為心理學書的兩點不同。
接下來,我更希望講清楚佛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同樣你會問:市場上的佛學書已經很多,本書有何不同?也很簡單,我想寫的既非神秘的宗教,亦非放下、淡然、不執著的小故事,而是佛陀的理性與邏輯。並且我不準備按教義來寫,而準備按心理學來寫。這是本書作為佛學書的兩點不同。
最後,我還希望清楚地比較佛學與現代心理學。前者能否解決後者解決不了的問題?各位很想知道比較的結論吧,謹此預告比較的難度:心理學愛好者可能指責我不夠中立,而佛學愛好者又可能拒絕接受我的中立,兩邊恰恰證明「本書不能更中立」!

關於閱讀的建議,既然本來就不只一本書,那你就當兩本書讀吧。
如果對心理學感興趣,可按第一、三、二部分的順序讀;如果對佛學感興趣,可按第二、三、一部分的順序讀;即使在每一部分中,你也可以跳躍閱讀。其實這種方式我原本排斥,為什麼現在反而鼓勵呢?
因為本書信息量實在太大!想想看,人類思想史上的兩種偉大智慧,各寫出十卷八卷都不多,現在卻寫到一本書中:先是現代心理學像從一塊麵包被壓縮成一層餅乾,接著佛學像從另一塊麵包被壓縮成另一層餅乾,最後還被疊加成「雙層壓縮餅乾」。
除非你能說:智慧的營養,多多益善!
對僅僅出於好奇的朋友,我希望本書能最大限度滿足你的好奇——讓兩種偉大的人類智慧在你頭腦中碰撞,或許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吧。要知道前人的智慧固然重要,可什麼更重要呢? 唯有屬於自己的那一點點!
對有一定專業基礎的朋友,我希望本書能最大限度挑戰你的專業基礎——現代心理學是科學真的沒問題嗎?佛學不是科學還算心理學嗎?如果剛開始讀時你愈來愈困惑,那讀到最後你會愈來愈清醒。要知道,既然真智慧,就經得起理性的質疑。若問誰的理性? 唯有你我自己的理性!

金木水
2016年寫于南京紫金山

目錄
前言:兩種智慧

第一部分.對現代心理學說「不夠」——為什麼對這門科學我們不能預期過高?
1. 誰有病,誰沒病,誰治病
2. 我愛心理,所以我批評心理學
3. 理性的衝擊,上帝死了
4. 科學的衝擊,實驗活了
5. 行為的衝擊,心不見了
6. 關不上也打不開的另一扇窗:佛洛伊德
7. 加一點動機,加一點認知
8. 真科學、偽科學及中間地帶
9. 說「不夠」,以用戶的名義

第二部分.悉達多的心理學——為什麼拋開神秘佛學仍有其理性價值?
10. 哪一個悉達多, 哪一個佛教
11. 以自為洲,不太像宗教的宗教
12. 以法為洲,不太夠哲學的哲學
13. 佛說心理:從苦開始
14. 佛說治療:滅苦為終
15. 一種想,思維不是「我」
16. 一種「我」,「我」也不是「我」
17. 一種覺,驗證無我
18. 悉達多的認知療法:無主亦無客
19. 悉達多的行為療法:實踐于正道

第三部分.連接生命的心理學——為什麼佛學能解決現代心理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20.有信念,有感受,才有生命
21.吾愛吾師,尤愛他對生命的專注

致謝
索引

內文摘錄
20. 有信念,有感受,才有生命——方法上多元一些

兩種智慧好說,「誰夠誰不夠」難說。因為眾所周知,比較是會惹麻煩的事。

*比較出真知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吧,一位明星在臺上很自在,兩位明星同台就較勁,甚至雙方的粉絲都各為其主捏一把汗。我以為這就是比較出來的麻煩。
之所以列舉如此不恰當的例子,因為作者也捏著一把汗,不是為明星,是為自己。如前言中所預警,現代心理學的愛好者可能認為本書不夠中立,佛學愛好者又可能拒絕接受本書的中立,雖說兩邊恰恰證明作者不能更中立,但憤怒之餘仍會遷怒作者──為何比較呢……
按說是啊,如此麻煩的比較,意義何在?
意義就在於:我們所講的兩種智慧,並非虛無縹緲的智慧,而是理性的智慧──前一種智慧太好辦了,什麼都不說、什麼都不做就辦到了,可後一種智慧不好辦。何為理性?它以懷疑為源頭,以比較為過程。
首先看看人類的三種基本邏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無不出自比較。
其次看看現代心理學這邊,大師威廉・詹姆斯將比較列為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而現代宗教學這邊, 大師麥克斯・穆勒更提出「只懂一種宗教的人,其實什麼宗教都不懂」。
那麼佛學呢?有人會說:佛教不是無分別嗎?
說實話,那是本質世界的境界,而非現象世界的境界。不信的話,就請教下某位「不分別」大師三個問題吧:第一,我們見小孩落水,該救還是不救? 第二,我們坐下,該坐火爐上還是坐凳子上?第三,我們出門, 該穿衣服還是不穿衣服?如果都「不分別」的話,大師仍然是大師,但世界就亂了。
並且那是佛陀之後的說法,而非佛陀時代的說法(因此又超出了本書的範疇)。還不信的話,請讀下佛教的原始經典《阿含經》吧:從始至終,佛陀不都在與婆羅門教、順勢派、懷疑論等外道「分別」嗎? 本書以佛陀為師,既然比較出真知,那真智慧就不怕理性的檢驗!

諸位,先別為我惹麻煩的勇氣鼓掌。因為開場白通常是柔和的:在我看來,現代心理學與佛學各有所長,甚至前者的所長更明顯──它最科學、最正統、最主流,當之無愧成為現代人解決心理問題的首選,而包括佛學在內的其他任何學說,都只能作為科學之外的補充。
但補充絕非可有可無,甚至不補充還不行,道理很簡單:生命不是為科學而活著,相反,科學是為生命而存在。之前我們提出了問題可能存在:第一,現代心理學似乎不足以解決現代人的煩惱,第二,現代心理學似乎不願意解決現代人的煩惱。之後我們證明了問題確實存在,現在需要解決問題了:第一,如何提升這種能力;第二,如何提升這種願望;前者涉及心理學的方法,後者涉及心理學的方向。
因此我準備用本書最後兩章,分別從整體方法上和整體方向上,回答本書的主題:佛學能給現代心理學提供什麼補充? 或者說得尖銳些:佛學能否解決現代心理學解決不了的問題?

*信、解、行、證
既然講整體方法,當然包括並超過我們已講的──認知與行為。讀者們會問: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不會僅限於認知與行為吧?而心理學家會問: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還能超過認知與行為嗎?對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佛學就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我們還沒把它的方法串聯起來罷了。
佛學的整體方法,概括起來共四個字:信、解、行、證。
所謂信,即信仰或信念。佛學讓人不信神力、信輪回,就是信仰;佛教讓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就是信念。
所謂解,即認知。我們講了悉達多的認知療法──破法執、破我執、破執著。
所謂行,即行為。我們講了悉達多的行為療法──八正道。
所謂證,即驗證。 從感覺到覺知再到覺悟都是證悟。
回顧前面的內容,中間兩項雖是重點,但另外兩項也有提及。由此可見佛學的治療與現代心理治療最直觀的不同──數位上的不同。看看,佛學的治療包括四種方法:信仰、認知、行為、覺知。而現代心理治療少於等於兩種方法:或者認知,或者行為,或者認知加行為。
不同歸不同,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猜測:佛學增加了兩種方法,也增加了兩次成功機會吧。無獨有偶,麥克斯・穆勒將自我意識分為感性、理性、信仰三種功能。現代心理學覆蓋了中間一種,似乎遺漏了前後兩種。
不過有人質疑:未必。首先,新的方法未必有用;其次,如果確實有用,為何沒被現代心理學採納呢? 讓我們看看這兩種「可疑」的方法:信與證。

*給宗教一點空間
信,首先是信仰的信。
信仰起源於神祕,表現為宗教,可以說:神祕、宗教、信仰三者,密不可分。
《聖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從理性的眼光看,時間上不在當下的、空間上接觸不到的都值得懷疑,可信仰要我們都確信為實。於是現代人常常視為荒謬。好在荒謬到一定程度,反而成就其偉大,就像基督教歷史上德爾圖良神父論證上帝存在的名言:「因為荒謬,所以我相信。」這正是理性所沒有的魅力。
且慢,我們不是一直強調理性嗎?當介紹佛學的時候,不是說拋開宗教嗎?是的,之前是之前,現在是現在──之前拋開宗教,為的是看清理性;現在看清之後,還要把宗教找回。
並且以理性的名義。
如果我們足夠理性,就會承認人類知識的局限。由此想到羅素,這位曾經寫過巨著《邏輯原理》的大師,如此描寫生命的神祕:當青春已逝,有必要感到自己是來日無多的個體,是生命溪水的一部分,從源頭流向遙遠而未知的未來。
如果我們足夠理性,也會包容自己抗拒的內容。由此想到伏爾泰,這位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一生反對教會,卻從不反對宗教。他說:理性的真正勝利,在於我們可以與不具備它的人共處。
因為本書的讀者足夠理性,我們才能審視宗教對心理學的作用。

宗教雖然不是現代心理學的一部分,卻原本是廣義心理學的一部分。我們的祖先早就發現,與理性相比,非理性才是直通心靈的捷徑。首先是禱告,其次是經文。受科學教育長大的一代往往以為「多幼稚啊」,其實不然。
禱告和經文都很符合現代心理學的原理。禱告有助於改善潛意識。比如《聖經》中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基督教要求冥想般地禱告,佛教要求信徒每日念佛,伊斯蘭教要求信徒每日五次禮拜,都有加強潛意識的效果。而經文則有助於改善習慣,背誦經文、查閱經文、朗讀經文、執行經文,都無形中糾正著習慣。
進入科學時代,宗教的作用仍然被很多心理學家認可。比如榮格認可佛教,他用佛學的語言說:「人無法因所想的東西而解脫他的痛苦,只有憑藉比他更偉大的睿智。唯有如此,他才能超越苦。」當然榮格也推崇基督教,他認為天主教會堅持嚴格的懺悔制度起到了類似心理諮詢的作用,可謂世界上最大的心理諮詢機構。

宗教雖然有益,卻被現代心理學排斥在外,為什麼呢?因為不符合科學的定義。結果從盲目信仰的極端走向毫無信仰的極端。心理學家弗洛姆批評道:過去的反宗教奮鬥,是為了解脫精神上的枷鎖,這是一種反對不合理信仰的奮鬥,是對人類理性信仰的表現,相信人類能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博愛原則引導的社會。今日的缺乏信仰,是極度混亂與絕望的表現。
好在情況可以改變:只要取消科學的定義,現代心理學就可以重新接納宗教。我以為這將是一種雙贏的局面。何謂雙贏?
一方面,現代心理學需要信仰,因為它的根源──人類需要信仰。
有了信仰, 很多事情才好解釋。比如,現代物理學家宣稱宇宙是大爆炸的產物,沒錯,但大爆炸本身從何而來?如果之前還有更多小爆炸的話,小爆炸又從何而來?又如,心理學家宣稱進化論已經否定了創世論, 沒錯,但生命的第一次飛躍從何而來? 人類的第一次意識又從何而來? 如此追溯下去,必然得出牛頓曾經得出結論:科學固然可以解釋自然,卻無法解釋創造自然的原動力。
有了信仰,社會道德才好實現。俄國小說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如果沒有上帝,一切都可為。」可那樣的話,人類將無敬畏、善惡將無區別。這句話不如反過來講:因為有信仰, 壞事才不可為。
有了信仰,心理學才好治療。心理學家布里爾博士說得好:「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不會患精神病。」
另一方面,現代宗教也需要理性,因為它的根源──造物主創造了人的理性。
站在宗教的角度,我們不妨這樣理解:上帝造人,不是為了讓人類崇拜,而是為了讓人類選擇。雖說自我選擇不可避免帶來懷疑,世界上沒哪門宗教喜歡懷疑,但唯有如此,才能彰顯造物主賦予人類理性的本意吧。
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本不必二選一。諸如牛頓、愛迪生、愛因斯坦等眾多科學巨匠都是虔誠信徒。牛頓說:「科學與上帝偉大的創造相比,不過如一個孩子在大海邊偶然撿到一片美麗貝殼而已。」愛迪生說:「假如我否定上帝的存在,我就等於褻瀆我的知識。」愛因斯坦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跛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瞎子。」我不是說信仰上帝才能成為科學家,只是說不矛盾──請給信仰一些空間。

*給道德一點空間
除了信仰的信,還有信念的信。
區別何在? 簡單地說,信仰帶有神祕,一般被稱為宗教;信念沒有神祕,一般被稱為道德。
作為哲學的一部分, 道德不像宗教那樣神祕,也不像科學那樣嚴謹。舉例來說, 佛教中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就談不上神學或科學——雖然理性,卻無法實證,因此只好要求各位「有信念」。類似地,大多數正義感和價值觀都屬於這種情況。
自古以來,道德就是廣義心理學的一部分, 不僅因為理性, 更因為有益。積極的效果無需多言,社會正義鼓舞過仁人志士為之獻身。但如果缺乏道德,負面的效果更需警惕,古有三字經雲:人不學、不知義,今有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寫道:把應該做好的理由堅持著念念不忘,把我們想走更繁華路程的念頭遏絕,把我們的腳毫不退縮地踏進更費力的途徑──這些是道德能力的特徵。
既理性又有益,道德卻也被現代心理學排斥在外,為什麼呢? 同樣因為不夠科學。在這點上科學家們並沒搞錯:道德完全不客觀,更談不上準確、普遍、可控的客觀。因此,儘管你預期現代心理學給你指導,可現代心理學家千方百計地拒絕給你道德指導,即使以認知命名的「認知療法」,提供的認知也非常有限,因為中立才是科學應有的態度!
「價值中立原則」被現代心理學界奉為聖經。奇怪的是,連人本心理學家都隨聲附和,卻無法解釋「以人為本」恰恰是一種正確而不中立的價值!
情況同樣可以改變:只要取消科學的定義,現代心理學就可以重新接納道德。有人會問:心理學已經有了認知, 還需要道德嗎?我以為需要。原因在於知識無法替代道德對潛意識的作用。比如我們要找仁、義、禮、智、信的道理,還真不如讀《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更靠譜些。我不想把四大名著改編為心理學的教材,只想說,根本不用改編,它們本來就是心理學──請給道德一些空間。

*給感覺一些空間
除了「信」,還有「證」,即覺知。
我們前面簡單提到,覺知是身心連接的關鍵──「覺」連接身體、「知」連接心靈──可意義何在?
首先,身心連接讓人更健康,生理上讓身體更健康,心理上讓心靈更健康。自古以來,東西方都認為這一目標很重要,只不過比較而言,西方強調理論,東方則強調方法。佛家講覺知、道家講養生,都在尋求實修的方法。
其次,身心連接還讓人更感性。對現代人來講不太好的消息是,各項身心的機能都在退化;而好的消息是,動物般的感性特質始終在我們體內,等待覺知重啟。
更感性與更健康,都是為了回歸生命的本性。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誇張呢?其實像作者這般理性的人是很難誇張的。我只想說:生命有理性與感性的兩面,無論偏離了哪一面,都將失去平衡。
這也是心理學家羅傑斯一直追問的問題:如何成為完整的人?因此毫不奇怪,他痛批現有的體系:通過割裂思想與感覺──思想是被認可的,感覺被認為是動物性的──而導致可怕的非人性化。
羅傑斯提出的問題無法被現代心理學回答(也無法被他本人回答),原因在於感覺並不科學。別誤解,現代心理學中有測量感覺,可那與覺知練習是兩碼事。前者目的在於科學研究,後者目的在於身心健康。如果你問:現代心理學不需要感性的力量嗎? 說實話真不需要,只要現代心理學是科學的,它就不需要是感性的!
同樣只要取消科學的定義,現代心理學就可以接納覺知,從而把佛學實修的方法改造為心理健康的流程,甚至改造得更現代、更系統、更標準。我不想向心理學家強行推薦來自東方的方法,只希望給覺知一些空間。由於覺知開始於感覺,也不妨說:請給感覺一些空間。

總結佛學的整體方法:
在「信」上,請給宗教、道德一些空間;
在「證」上,請給感覺一些空間;
在「解」上,請給虛無一些空間;
在「行」上,請給清靜一些空間。
看來,佛學能給現代心理學的第一條補充就是:方法上,更多元一些。而要做到這點,就要先修改現代心理學的定義!
關於「佛學為什麼能解決現代心理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我們找到了部分答案,還不是全部答案。

名人推薦語
慰籍現代人心靈的大骨頭湯
李星良|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

  作者畢業於名校,受過系統的科學教育,熟讀佛學、哲學、心理學經典。由他來解釋悉達多的心理學,有其合理性。
  在本書即將完成的時候,我通讀了此書,當時認為這本著作堪稱偉大作品。著作出版後,再讀此書後,為了不刺激以寫書為生的某些學者,認為此書堪稱現代心理學、宗教學的重要作品。更明白些,即說此書堪稱慰籍現代人的大骨頭湯。稱此書為大骨頭湯,一是說難啃,沒有好的思想牙齒或許不好啃;二是說有營養。說它是大骨頭湯,也是針對心靈的雞湯。
  這裡有必要簡要回顧心靈雞湯的發展史。若干年前,某位思想家為了保護一些知識者脆弱的神經,為了回避偉大思想利刃給公眾帶來的不適,弄出了一本《心靈雞湯》。這鍋心靈雞湯剛剛熬制出來時,人們發現雞湯中的雞肉來自放養的走地雞,這種雞不吃工廠產出的雞飼料,不打抗生素不打藥。很快,這種新鮮的雞湯引起大量的知識商販的模仿,無數的熬制雞湯的店鋪出現,知識的海洋變成了雞湯的海洋。結果是,為數不多的偉大思想被雞湯的海洋淹沒,而這些“知識商鋪”的經營者自己都對這些充滿添加劑、散發著腐味的雞湯都感到噁心。心理雞湯如何煮沸佛學,只舉一個例子就夠了:一個畢業於另一所名校的大學教師在闡釋佛學智慧時說,飛船之所以能上天,是因為天空是空的。
  本書之所以是大骨頭湯而不是雞湯,主要在於其中沒有過多的廉價的甚至是有害的添加劑。其突出的成就,表現為思想方法上的「三個還原」。

  一是把當今充滿雞湯味道的佛教思想還原為悉達多的思想,即還原為當年創建佛學的那個國王、貴族的覺悟思想。這個年輕的王公貴族的偉大在於內心的不安,在於他從自己奢華的生活看到對立面的貧困,從自己安逸的生活看到對立面的躁動,從生看到死,從甜蜜看到苦澀。於是,至少他在思想上實現了人類生命的輪回,經歷了人類極不相同的人生,成就了偉大的人文主義思想。這種還原的方法論意義在於,悉達多個人的經歷和思想,或許可以作為當代正在湧現的無數衣食無憂、思想空虛的權貴富豪的導師,成為他們覺悟的引領者。
  二是把當今充滿雞湯味道的佛學思想還原為心理學。佛學作為宗教思想,信仰仍是核心概念。信仰意味著心靈的探索,意味著個性的約束,意味著生命的犧牲。無論是讓追逐享樂的現代人接受宗教信仰還是政治信仰,都無異於酷刑或坐牢。於是,用一種柔和的生活方式替代信仰的生活方式,大概是對現代人最大的民主或心靈慰籍。書中為這種替代提供了方法。因此,現代人,無論是哪一種宗教信徒,無論是哪一種政治信徒,都可以選擇一種「心理的生活」。作者要做的,是告訴大家選擇從悉達多的生活和思想中演繹出來的心理生活。這個還原的意義在於,在現代這種文化民主的氛圍中,個人完全可以拋棄掉宗教的或者政治的包袱,去過自己滿意的心理生活,造成適合自己的心理狀態。這種宗教解放──繼而是政治解放的偉大思想,在一百多年前已經被黑格爾、馬克思等偉大的思想家提出並解釋了,只不過今天的民眾更願意接受另一種解釋方式。
  三是把心理學還原為對心理病症來說或許無用的一種現代社會交往方式。作者在行文間回顧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指出了心理學不是科學,因為心理學「配不上」生命,因為把心理過程分解為身體器官的功能,就取消了生命的「愛」!作者對心理學大師說抱歉,因為馮特、詹姆斯、華生都對心理學做出了充滿矛盾的定義。作者認為心理學對其「使用者」來說是「不夠」的:打著科學方法的心理治療,不足以解決現代人的煩惱;心理學的發展似乎「不願意解決現代人煩惱」。現代的面相學、星相學、屬相學都不科學,卻一直在給人以關愛。心理學一直標榜自己是科學,卻不愛人。本書把宗教還原為世俗的唯物主義的行為藝術後,卻又在世俗中保留了「愛」,而愛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從哪裡尋找呢?作者闡釋了悉達多的人生和思想。同時,作者在闡述著述緣由是也沒忘記「自嘲」:
  「沒錯,我在批評別人的同時,並沒忘記表揚自己。坦然地講,第一,本書的目標,與心理學家的長遠目標高度一致:不是為了辯論,而是為了改進;第二,本書的精神,也與心理學的批判精神高度一致:我愛心理學,所以批評現代心理學。」
  以上對此書的「讀感」肯定是「不夠」的。如果讀者厭倦了雞湯,那就請去啃這塊大骨頭吧。



金木水

作者│金木水
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芝加哥大學理學碩士及紐澤西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現旅居海外。他自幼愛好中西方文化,視野開闊、文筆輕鬆,通讀佛學、哲學、心理學等,且擅於有條理地分析佛學的原理與方法。
另著有《當勵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靜的五步鍛煉》,該書側重佛陀的方法,而本書側重佛陀的原理。

金木水 作者作品表

一本讀通佛學與心理學--人類思想的兩種偉大智慧

當勵志不再有效:自我平靜的五步修煉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