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與非典——文學世紀初
 
作者: 周芬伶 
系列: 蔚藍文學
書城編號: 19970056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 2021/05/18
頁數: 368
重量: 490 grams
ISBN: 9789865504397

商品簡介


周芬伶的經典與非典
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的臺灣文學觀察

嚴謹的論述,不嚴謹的對談
這是典律的經典式微的時代
也是孕育非典型經典的時代

因為現在是
分歧而豐富的
二○年代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周芬伶最新文學評論力作,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的臺灣文學觀察,對上一個世紀的經典多有新論,對新世紀的作家與作品投以犀利的眼光,並抱以深切的期待。

本書有嚴謹的論述,也有不嚴謹的對談,評論有輕有重,大約紀錄這二十年來的文學觀察,在學院內,也在學院外,在創作內,也在創作外,算是當代論學文集,重要的是抓住此時此刻,並望向未來。如果它們紛雜而跨度太大,正說明了我們的時代多麼分歧,也多麼豐富。

本書特色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周芬伶最新文學評論力作,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的臺灣文學觀察,對上一個世紀的經典多有新論,對新世紀的作家與作品投以犀利的眼光,並抱以深切的期待。

作者

周芬伶

臺灣屏東人,政大中文系畢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教於東海大學中文系。跨足多種藝術創作形式,散文集有《北印度書簡》、《絕美》、《熱夜》、《戀物人語》、《雜種》、《汝色》等;小說有《妹妹向左轉》、《世界是薔薇的》、《影子情人》、《粉紅樓窗》等;少年小說《藍裙子上的星星》、《醜醜》等。作品獲選國中、高中國文課本及多種文選,並曾改拍為電視連續劇。以散文集《花房之歌》榮獲中山文藝獎,《蘭花辭》榮獲首屆台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

目錄

自序    我們的世紀初

打開記憶的金盒子——琦君研究的典律化迷思
女性自傳散文的開拓者——謝冰瑩的散文研究與歷史定位
主流與離心——謝冰瑩「女兵三部曲」的非典討論
夢與地理——余光中詩文中的雨書與地圖學
後退與拾遺——小說世紀初
頑抗的告白——以二○○七年為例
太母山之子——陳冠學學
好MAN的強悍虛構——論王定國
悲傷的時鐘——記郭強生
霧中的作家風骨與作品風景——談賴香吟《天亮之前的戀愛》
鬼氣與仙筆——鍾怡雯散文的混雜風貌
細緻的瘋狂——俗辣與詩意交織的周紘立散文
加害替身的創傷迴旋曲——吳曉樂《我們沒有秘密》的複雜技藝
萬里之心——談哈金的《湖台夜話》
戀戀小說——陳芳明 VS. 周芬伶

序/導讀

自序

我們的世紀初

二十一世紀已過了二十年,二十年了,猶記得還在九二一世紀大地震醒來,一路翻滾,然後又碰上全球大疫,不平靜的年代,書寫是唯一的心靈依靠。我寫得又急又快,上世紀約兩三年出一本,這世紀前二十年,幾乎平均是一年一本或一點五本,時而創作時而論述。大約是《汝色》開始,找到新的寫作法,暖機待機時間變短,單刀直入,幾個文類一起寫,這邊阻塞,就寫另一邊,就這樣養成日寫一千的習慣,連出國也很少停筆,總在清晨時分,以文字禱告開始,一天不寫就覺缺少重心。《聖與魔——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與《花東婦好》幾乎同時開始,長篇如長跑,更需耐力,然時代在劇變中,我們以為的太平盛世原來是戰雲密佈,這是亂世,連讀者也很難在閱讀中找到安心。

每個世紀前二十年,它是世紀翻開的新頁,也是黎明來臨前的微曦,有新發現也有新幻滅,如一六二○五月花號搭載清教徒抵達美洲新大陸;一六二一年:顏思齊率鄭芝龍等二十六人在北港登岸。揭開移民新史一七一○至二○年,曹雪芹出世,巴哈盛產期,一七二○年陳文達、王禮完成《台灣縣志》︰一八一○至二○浪漫主義當道,一八一○年清政府核准設「噶瑪蘭廳」︰一九一○至二○新文學運動風起雲湧,現代主義與實驗電影興起,一九一八魯迅寫出〈狂人日記〉,一九二年在日台灣人留學生在東京成立新民會,推動政治改革運動。台灣大抵與世界潮潮流相應。到這個世紀初,我們先是被大國摔在後邊,形成一個圍籬,走不出困境。直到去年武肺封城,台灣封鎖邊境,當世界被病毒困住,台灣因防疫得當,在晶片荒中成為矽島,也因戰略地位越趨重要,受到世界矚目,人們正常生活,正常聚會,仿如回到七、八○年代的經濟奇蹟,而這波更大,竟與外面世界形成平行世界。

離世界越遠,越接近風暴︰離風暴越近,越能找到寧靜,這也許就是現下台灣的處境,文學的規律也是如此罷?!我們看戰爭時期的《卡繆扎記》中描述「最細微的碰撞,都能讓我們的存在根本產生動搖。連一道光瀑的瀉下,都可以從中看到永恒」;而維金尼亞渥爾夫寫下「要拿什麼和生活相比呢?就只能比做一個人以一小時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鐵道,從地道口出來的時候頭髮上一根髮針也不剩。光著身子射到上帝的腳下」,這些冷冽的句子,有著亂世中的靈光與頓悟。

我們的世紀初是充滿靈光或惡俗,也許兩者兼俱,形成另一種平行世界。

「世紀之交的文化」這一概念,與革命、創新、語言這些關鍵詞緊密相關,是傳說中的「白銀時代」,新穎而富足︰那麼屬於我們的世紀初則像是回到「青銅時代」,與鬼神相通的巫術與扶乩,可說是生長在電子時代的怪瘤,沿襲、懷舊、考古,一系列「後」美學當道,其時,想寫《聖與魔——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續篇,也許時機未成熟,只有一些散篇發表,一方面整理五、六零年代的文學與資料匯編,因而有琦君與謝冰瑩的論文,作為臺文館文學資料匯編的序論,以及「余光中研討會」論文,並為屏東縣政府編寫《陳冠學紀念文集》,也添一篇紀敘文,這些我喜歡且熟悉的前輩作家,樹立文學典範,在建構台灣文學史中佔據重要的地位,追蹤其後,也可見隱隱形成自己的思路。

然在同時,新世代作家湧現九零年代的酷兒到新時代的同志運動,產生「基化」的現象,我們都愛美,更愛美食美物,唱歌跳舞,所謂文青、知青、憤青就跟基化有關,他們不再信奉與追隨經典,反對父權與威權,追求政治正確,公平正義,口味較為複雜多元,弱勢不弱。因而老世代退讓給新世代,異男異女退讓給同志,在二○一年《後退與拾遺——小說世紀初》中討論到世紀初的小說現象,可視為聖與魔——戰後小說的心靈圖象》之延長,另外在《印刻文學生活誌》為幾個作家作論,寫完他們紛紛得獎,獲得廣大矚目,如王定國、郭強生,賴香吟與鍾怡雯正是鼎盛期,我雖無心錦上添花,但也躬逢其盛。

輕文學與IP小說盛行,讓台劇台影再起,從《醉.生夢死》到《陽光普照》,從《花甲男孩》到《俗女養成記》,文字族邁向影象化,我在《花東婦好》中也套用類型框架,從人走向非人,從非人走向後人類,那完全無設想,自然而然流入賽伯格。寫作者的角色更加不確定,讓書寫更加曖昧,紙本讀者大量流失,讓堅守嚴肅文學的作者束筆,非典或新典作家興起,他們從說書人與抒情傳統中走下台,進入人間煙火,變化的不只文筆,連作者也成為自己的經銷商。

上個世紀末,解構與後現代將小說支解成碎片,後設與魔幻也玩到讓大家精疲力竭,新鄉土新寫實似乎是物極必返的結果,人們想聽完整的故事,而且是完整的好故事,小說家找回說故事的能力,努力說好一個故事,然而太陽底下哪有那麼多新鮮的好故事?因此拼命在文字上加料,造成文有餘而情感/情節不足的現象,這可能是類型與網路小說盛行不衰的原因,他們會講故事且講得更輕鬆自在,情感更奔放。

我的學生輩同志作家越來越多,常幫他們寫書序站台,這部份數量很多,挑選一篇較具代表性的,另外為哈金、吳曉樂寫序或推薦,因我曾被他們的某一本作品感動,而附在最後的訪談,大約是我從世紀末到世紀初的心路歷程,作為這些論述的生活背景,讓它們更具時代感。

這本書有較嚴謹的論述,也有很不嚴謹的對談,評論有輕有重,大約紀錄這二十年來的文學觀察,在學院內,也在學院外,在創作內,也在創作外,算是當代論學文集,重要的是抓住此時此刻,並望向未來。如果它們紛雜而跨度太大,正說明了我們的時代多麼分歧,也多麼豐富。

蔚藍文學

十六歲的荒野課

越嶺紀

當我們重返書桌:當代多元散文讀本

經典與非典——文學世紀初

詩的小宇宙:和孩子玩現代詩

微塵記

凡人的山嶺

我是說在座的各位爸媽——都是作文老師!

十六歲的海洋課

寫作第一課:從閱讀起跑

彼岸過迄

周芬伶 作者作品表

隱形古物商

隱形古物商(限量作者簽名版)

情典的生成--張學與紅學

經典與非典——文學世紀初

張愛玲課

小華麗的歡樂頌套書(小華麗在華麗小鎮+叫我公主:小華麗公主華麗頌)

叫我公主:小華麗公主華麗頌

雨客與花客

小說與故事課(簽名版)

小說與故事課

花東婦好

濕地

美學課(首刷限量簽名版)

美學課

文化之旅:周芬伶散文課、創作課、美學課套書

紅咖哩黃咖哩

北印度書簡

散文課+創作課(套書)

創作課

散文課(增訂新版)

還有... [顯示所有作品]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