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全譯本)
 
作者: 丹尼爾.笛福 
譯者: 謝濱安
書城編號: 1291345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 2017/06
頁數: 368
尺寸: 15x21
ISBN: 9789869423823

商品簡介
為什麼「魯賓遜式故事」這麼深入人心?引人關注,讓人忍不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述一次?科幻小說家艾西莫夫有一次給了一個非常動人的解釋,他說,魯賓遜故事其實是現代人的一個內在恐懼與自我叩問,這個大哉問是「如果有一天文明棄我而去,我該怎麼辦?我能生存嗎?」──詹宏志

詹宏志、南方朔、蔡適任(人類學家)、藍白拖(背包旅人)、雷克 Christoph Rehage(《徒步中國》作者)───叫好推薦

在世界的盡頭,他開始了他的旅程。
★忠於原著.全譯本翻譯

我從世間的罪惡中解脫出來了。
沒有肉慾,不求聲色,不慕虛榮,不再奢求什麼,
我是這塊土地的主人,
我高興的話,可以稱自己為帝王或君主,我在這裡沒有敵人……

英國作家笛福在1719年4月25日出版的小說。講述因一場船難而倖存漂浪到荒島的魯賓遜,如何靠著自己樂觀積極與永不放棄的精神,在極度物質匱乏的條件中重建屬於自己的文明。在孤島二十八年歲月中,他手腳並用地重新布局出自己的食衣住行,搬運船上用品、建造住所、馴養山羊、種麥植稻、烘焙麵包、打製桌椅,經歷地震淹水災……而困境每每在他化解危機時又一次降臨,魯賓遜面對恐懼與無止盡的孤寂,總是以對生命的信念與具備的科學知識,並藉由書寫,彷彿創造出對話的生活夥伴,在不斷不斷的自我詰辯中找到一條條出路。
在人心無法安靜的紛擾年代,種族宗教政治持續對立、社群高度互動氛圍之下,魯賓遜的故事使我們一方面讀見他有趣的創造性勞動,與當時野蠻文明觀念的衝突對決,可說是精采萬分的冒險傳奇,然而魯賓遜在建造外在有形事物的同時,也在試圖撫慰內心的焦慮與惶恐,他一邊著手建造,就是一邊在試圖扭轉現況,魯賓遜漂流記帶領長大後的我們逃離現實紛擾,進入孤島,展開一段與他人隔絕,完全面對自我的對話。當局勢看似天崩地滅,那被捣毀的並非表象的事物,而是我們心靈的荒蕪。59歲的笛福在三百年前,就寫出這樣一本融合文明再造與心靈重塑的超棒小說,據說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本長篇小說,笛福也因此書被譽為「英國小說之父」。

本書特色
生命密碼已經寫定──不甘平凡,淪為荒島奴?:魯賓遜一輩子懷著水手夢,胸懷勇闖天下冒險犯難之精神,不意第一次出船遇到風暴,第二次出船淪為奴隸又逃到巴西,第三次在成為實業家之前出船而於孤島生還,他被迫固著在此生活二十八年。魯賓遜的極不幸,是只要出海必遭船難,魯賓遜的極幸,是有機會完全脫離人群,真正和自己對話,並重塑自己。
自在喜悅,活在當下的精神:魯賓遜說:「從這一刻起,我知道即使自己身處孤獨的環境,也能活得比任何狀態中更幸福。如此一來,我倒要感謝上帝帶我來到這個地方了。」荒島魯賓遜從不懷憂喪志,即使身處野人、野獸、生存條件艱難的環境他依然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改變周遭一切。
小時候讀魯賓遜:一場從零到有的文明再造歷程。書中各種創造性勞動,搬運船上用品、建造住所、馴養山羊、種麥植稻、烘焙麵包、製桌椅,編織、和野獸野人智鬥,滿足讀者對冒險傳奇的閱讀樂趣,展現航海時代西方人對於拓荒與征服異域的企圖,歌頌啟蒙與浪漫主義時期鼓吹的人定勝天之理。
長大後讀魯賓遜,看見一個人在全然的孤獨中如何與心靈對話。假使人類注定脫離母體,每個人從降生一刻起,已經落入自己的荒島上,建造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文明」。
在書寫中創造一個對話的朋友:陪伴魯賓遜在荒島中的,除了上帝與聖經,還有他在日記中創造的另一個人格,讓他在與世隔絕般的孤獨中可以對話,交流。
流浪的意義、生存的極限:出發是為了找到自我生命的價值。每當魯賓遜陷於抉擇,行動最後都成為他作為的勝利方。你很難類比生活在荒島還是生活在密集的都會,哪一個較幸福?哪一個壓力更大?魯賓遜讓我們明白,無論人身歷何等險阻,堅信自己才是創造自己價值的人,便不容易因外在困境動搖其志。「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這是一部真正的實境秀。男主角叫魯賓遜。他每一集都帶給你不一樣的高潮。

編輯小語
這是一本和自我心靈對話的書,魯賓遜是荒島的主人,但同時他也是自己心靈的主人,他一直抱著愈挫愈勇的生命態度前進。在這個訊息過於喧囂、人際互動過於緊張的世代,回歸到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不以他人的評價為影響,我想是《魯賓遜漂流記》最使我著迷的地方。他冷靜的推理過程、勇往直前的企業家態度,與天真爛漫的孩童般性格,為我帶來一股沉澱的力量。從外境中脫離,在自己的世界裡觀照身心,當自己的主人,也許是當下的我們最需要的能量,與能力。

書摘
第十章 馴養山羊

此後的五年,我按照相同的方式在這裡生活,沒有太大的變化。我定期耕種大麥和稻米、曬葡萄乾,提前準備好一年要吃的分量。除了這些事和每天例行的打獵之外,我又開始做獨木舟,最終也真的有完成。為了把獨木舟送到半哩外的小溪,我還挖了一條六呎寬、四呎深的小運河。第一艘獨木舟我做得太大了,而且事先沒有想好,完全沒辦法下水,最後只能讓它留在原地,提醒自己下次要聰明一點。這一次,雖然沒找到合適的木材,還必須想辦法引水進來(我說過了,至少有半哩遠),但我一直覺得行得通,也沒有放棄。最後花了兩年才完成,可是我從不偷懶,只希望能有艘可以航海的船。
獨木舟雖然完成了,尺寸卻無法達成我一開始的計畫,也就是橫渡四十哩的海面到對岸的大陸去。我的船太小了,不可能做到這件事,只能打消念頭。不過既然有了船,下一個計畫就是划船繞行小島一圈。先前曾經穿越這座島到另外一邊,那趟旅行有不少新發現,因此我一直很想看看沿岸的其他部分。現在我有船了,當然要來一趟環島航行。
我很謹慎地為這趟旅行做準備,我在船上裝了一支小桅桿,接著用我收藏的帆布做了一張帆。
安裝好桅桿和帆布後,出去試船,我發現她航行得非常穩定。接著我在兩端做了幾個可以保存糧食、必需品和火藥的櫃子和箱子,確保物品保持乾燥,不至於被海浪和雨水打濕。我還在船身內挖了一道長長的溝槽放槍,上面加做一塊蓋子,避免槍枝受潮。
我把傘架像根桅桿般立在船尾平台,傘打開時,像個棚子般罩在我的頭上,遮擋住陽光。我經常出海,但都只是小航行,不敢離岸太遠,最多只划到小溪附近。最後我實在忍不住了,很想趕快看看這座王國的疆域,便決定出航。我在船上放了兩打的大麥麵包(或許應該說是餅乾)、滿滿一陶壺的炒米(我最常吃的食物)、一小瓶萊姆酒、半隻山羊、火藥和子彈(以便路上可以繼續殺羊),以及兩件先前提過的值夜大衣(在船員的箱子裡找到的):一件用來墊著睡,一件可以蓋在身上。

我在十一月六日出航。這是我統治孤島的第六年,或者說,我被囚禁在孤島的第六年。雖然島沒有很大,旅程卻比預期的還要長。當我來到島嶼的東部時,發現了一大片礁石,礁石往外海延伸約有兩里格遠,有一些浮出海面,另一些藏在水下;礁石之外還有一片乾燥的沙洲,約半里格長。我被迫朝著外海航行,以便繞過這片海角。
剛看到礁石的時候,我幾乎要放棄計畫往回走了。我不知道必須朝外海航行多遠,也不確定能不能回到島上,因此決定先下錨停船(我用從船上拿下來的一個破鐵鉤當作船錨)。
停好船,我帶著槍上岸,爬上一座小丘,眺望整片海角。看清楚地形的全貌後,我決定冒險繼續前進。
我站在小丘上朝海上看,發現有一道強勁的海流往東邊流去,非常靠近海角的末端。仔細觀察後,我認為進入海流很危險,我可能會被帶向外海,再也回不到島上;小島的另一邊還有一道海流,不過距離海岸較遠。同時,我也看到海岸底下有一股強勁的漩渦。說真的,要不是有先勘查地形,我一定會不小心划進海流裡面,就算僥倖躲過,也會被捲入漩渦。
我停在原地等了兩天,風勢很強,吹自東南東方,正好與海流的流向相反,在海角附近捲進大浪。在這種情況下,太靠近岸邊會碰上大浪,離岸太遠又會捲入強流,都不安全。
風勢在第二天夜晚減弱,第三天早上,海面也變得平靜,我決定冒險前進──又是一個無知魯莽的錯誤決定。當我一到海角的末端,距離礁石不過一個船身的長度,卻發現已經身處一片很深的水域,海流就像磨坊下方的水一樣,又快又猛。我沒辦法把船控制在海流的邊緣,船被帶向外海,很快就超過了在小丘上看到的那股漩渦,它從我的左手邊逐漸遠去。這時候沒有風,我只能拚命划槳,卻起不了任何作用。我開始感到絕望,因為小島另一邊那道海流,和我底下這一道,在幾里格外就要交會,到時候我就沒救了。我根本無計可施,必死無疑──海很平靜,我不會淹死,但會餓死。上岸勘查地形時,我有抓到一隻烏龜,大到我幾乎抬不起來,後來勉強把牠搬上船;我也有一罐清水,裝在自製的陶罐裡。不過假如我被海流帶到外海,這些根本不夠,因為距離任何海岸、小島或大陸,至少都要上千里格。
我現在才明白,上帝多麽容易就可以將不幸的人推向更加悲慘的處境。此時,想想那座荒涼的孤島,簡直是世界上最愉悅的樂土,能再回到那裡,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熱切地向小島伸出雙手。
「噢,我迷人的荒野!」我說,「我再也看不到你了。噢,我這個悲慘的人,又要流落到哪裡去?」
我開始責備自己不懂得感恩,不該抱怨孤獨的生活,如果能讓我再回到小島上,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人們總是要到狀況變糟了,才看得清事情的真貌,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很難想像此刻我有多著急,我被沖向外海,距離我心愛的小島(現在才這麼覺得)已經有兩里格遠,幾乎已經沒有回去的希望了。然而,我還是奮力划槳,划到筋疲力盡,仍試著讓船往北邊走,也就是產生漩渦那道海流的方向。中午時分,太陽剛過天頂,我感覺南南東方有輕風吹來,吹在我的臉上。半小時後,風勢又增大了一點,這讓我燃起一絲希望。此時,我離島的距離已經遠得讓人害怕了,只要有一點烏雲或升起薄霧,我就糟糕了。船上沒有羅盤,一旦看不見小島,我就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划船。所幸天氣持續晴朗,我豎起桅桿,展開帆,想辦法讓船離開海流,往北邊航行。
豎好桅桿和船帆後,船就開始前進了,我從海水的清澈程度判斷出附近的海流已經有所改變。海流強勁的話,海水會顯得混濁,但這時候的水很清澈,表示海流已經漸漸減退。接著,我看見東邊約半哩外有一些岩石,海水衝擊著這些岩石,造成海流分流。主流往岩石的西南方走,分流則撞擊岩石,形成一股強勁的漩渦,變成一道急流,往西北方前進。
要是有人曾在絞刑台上得到赦免,或在即將被強盜殺害時獲救,就能體會我把船划進這道回流時的驚喜之情。風持續吹著,我開心地張帆乘著急流前進。
這道回流將我往小島的方向帶回約一里格,目前我的位置大概是在第一道海流北邊約兩里格的地方。因此後來靠岸時,我是在小島的北部,也就是島的另外一端,我是從南邊出發的。
過了一里格後,這道回流的力量就用盡了,已經沒辦法再帶我往前走。然而,我發現自己正處於兩道巨大海流的中間:南邊是把我沖向外海的海流,北方的那一道還約有一里格的距離。我所處的這片海域很平靜,風向也是順的,我持續朝著小島的方向划船,已經不需要那麼拚命了。
傍晚約四點鐘時,我離小島已經不到一里格,我又看到了那片造成這次災難的海角,海角向南延伸,推著一道海流也往南邊流去,同時造就了另一股向北的回流。這道回流也相當強勁,直朝北方走,不同於我向西前進的路線。後來,我順著風越過回流,朝著西北方斜行,約一個小時後距離岸邊只剩一哩,海面平順,我很快就上岸了。
一上岸,我馬上跪下來感謝上帝救了我一命,決定以後不敢再動乘船離開的念頭。我用帶在身上的東西填飽肚子,把船停在一個有樹木遮蔽的小灣裡,接著躺下來睡覺,這趟旅行把我累壞了。
此時我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把船開回家,經歷了這麼驚險的狀況,我已經不敢從原路回去。我不知道另一邊的狀況(我指的是小島的西部),也不想再冒險了。因此,隔天早上我划船沿著海岸往西邊走,在附近尋找可以停放這艘護衛艦的小溪,或許哪天有需要的時候再回來拿。沿著海岸划了約三哩,我來到一個很理想的小灣,寬度約一哩,愈往內陸愈狹窄,最後變成一條小溪。我發現這裡是一個合適的港口,簡直就是特地為我準備的碼頭。我把船划進去,停好之後上岸,看看周遭的環境,想辦法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很快我就發現自己距離上次步行到達的海岸並不遠。因為天氣非常炎熱,我只帶著槍和傘就出發了,這趟驚險的航行過後,走在陸地上感覺非常輕鬆,傍晚我就到了小茅屋。環境跟我離開時一模一樣,我說過了,我總是把鄉間小屋保持得乾淨又整齊。
我翻過圍籬,躺在陰涼處休息,因為已經非常疲憊,我馬上就睡著了。要是你繼續讀接下來的故事,肯定能了解我有多麽吃驚。當時有一個聲音不斷呼喚我的名字,把我從睡夢中叫醒。
「魯賓遜、魯賓遜、魯賓遜.克魯索,可憐的魯賓遜.克魯索!你在哪裡?魯賓遜.克魯索?你到底去了哪裡?」
那一天我先是拚命划槳,後來又走了好一段路,整個人氣力放盡,睡得很沉,我沒有馬上清醒。半夢半醒之間,我聽到有人一直跟我說話,而且重複叫著「魯賓遜.克魯索、魯賓遜.克魯索」,我這才驚醒,嚇得跳了起來。當我睜開眼,看見波兒坐在圍籬上,我就知道是牠在跟我講話。之前我常用這種悲情的語調跟他說話,並教牠怎麼說,牠也學得很好,常停在我的手指上,對著我叫喊一些我教他說的話:「可憐的魯賓遜.克魯索!你在哪裡?你到底去了哪裡?你怎麼會在這裡?」
儘管知道是鸚鵡在說話(也不可能有其他人),我的心情還是過了很久才漸漸平復。首先,牠是怎麼飛來這裡的?再者,牠怎麼會一直守在這裡,而沒有去別的地方?不過,知道是忠實的波兒在跟我說話,讓我很欣慰,我伸出手,叫了一聲牠的名字「波兒」。這隻善解人意的小鳥就跟往常一樣,飛到我的拇指上,繼續說著:「可憐的魯賓遜.克魯索!我怎麼會來到這個地方?這裡是哪裡?」好像見到我很高興似的。我便帶著牠一起回家了。
我在海上漂盪了好一段時間,回家後先休息了幾天,回想這次經歷的那些危險。我雖然想把船運回島的這一邊來,卻找不出可行的方法。我很確定不能再去小島的東部冒險(也就是我這次航行的路線),光是用想的就讓我不寒而慄。小島的另一邊,我也不確定狀況如何,如果和東邊一樣有海流經過,就會遇到相同的危機:被帶進海流,沖離這座島。幾經思考,我決定不再想那艘船,即使完成它耗費我好幾個月的心力,又花更多時間才弄到海上。
我耐著性子度過接下來的一年,生活平靜悠閒。你可以想像得到,我很滿足於自己的處境,全然接受上帝的安排,除了沒有人可以交往之外,各方面都很好。
這段時間,我製作生活必需品的技術成長不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成為很棒的木匠,尤其我手邊的工具還非常有限。另外,陶器我也意外地做得很好,我用輪子塑形,不僅工作起來輕鬆許多,形狀也好看。現在的陶器又圓又有型,不像以前那麼不堪入目。不過最讓我感到自豪的,莫過於我終於做出一支菸斗。一樣是用陶器燒成的,雖然粗糙又難看,但只要堅固耐用、可以抽菸,我就很滿意了。我一直有抽菸的習慣,船上也有一些菸斗,但我沒想到島上會有菸葉,一開始忘了帶走。後來回到船上時,卻怎麼也找不到。
編織藤器的技術我也進步不少,我花了許多心思,做出符合各種需求的筐籃。外表或許沒有非常漂亮,但方便實用,可以拿來放東西,或是把東西運回家。舉例來說,假如我在野外殺了一頭羊,我會把牠掛在樹上,剝皮,取出內臟,把肉切成小塊裝在籃子裡帶回家。烏龜也是一樣,剖開,取蛋,再割下一、兩塊肉,用籃子裝回家,其他部分就留在原地。
我查覺火藥也大量減少了,這是沒辦法補給的東西,因此我開始認真思考火藥用完後該怎麼辦,也就是說,要怎麼不用槍來捕捉山羊。先前曾經提過,我在島上的第三年馴服了一隻小羊,我一直想找隻公羊來配種,卻始終沒抓到。後來小羊漸漸長大,我不忍心殺掉她,直到她最後老死。
現在已經是我上島的第十一年,火藥量持續減少。我開始研究用陷阱捕羊的方法,想著要活捉幾隻,尤其希望可以抓到一隻懷孕的母羊。
我做了捕獸夾當陷阱。我認為好幾次都有夾到羊,但因為沒有鐵絲可以用,夾子做得不理想。羊吃完餌,破壞捕獸夾逃走了。
最後我決定挖洞,我在山羊最常吃草的區域挖了幾個陷阱,上頭蓋幾塊自製的格子狀木條,再壓上重物。最初幾次,我在上面放了麥穗和稻米,但不設機關,可以藉由足跡知道羊有來吃掉穀物。某天晚上我設下三個機關,隔天一早去看,穀物都被吃光了,陷阱卻沒有啟動,讓我很氣餒。於是我馬上改造機關,有天早上去看,其中一個陷阱抓到一隻很大的老公羊,另一個抓到三隻小羊,一隻公的,兩隻母的。
那隻老公羊很兇猛,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我不敢靠近牠,雖然可以開槍射殺,但那不是我的本意,我希望可以活捉。我放牠走,牠嚇壞似的馬上就跑掉了。後來我才學到「飢餓可以馴服獅子」的道理,假如我先讓牠餓個三、四天,再給一點水喝,一點穀物吃,牠一定會像小羊一樣服貼。只要用對方法,山羊是十分聰慧而容易馴服的動物。
不過當時我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已經放走牠了。接著我走向那三隻小羊,一隻隻捉出來,用繩子繫在一起,花了一番工夫才帶回家裡。
牠們好一段時間不願意吃東西,直到我丟了些香甜的穀物誘惑牠們,才慢慢馴服。此時我了解到,彈藥用光後,如果還想吃山羊肉,飼養是唯一的辦法。到時候,或許我會有滿屋子的羊也說不定。
我突然想到,我必須把已經馴服的羊和野生山羊分隔開來,否則牠們長大後,也會跑出野性。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塊適合的地,用籬笆或柵欄圈起來,確保裡面的羊不會往外跑,外面的羊不會跑進來。
單就一個人來說,這是個大工程,但我認為絕對必要。首先,我得找塊適合養羊的地:要有草可以吃,有水喝,還要有陰涼處給牠們休息。
那些有圈地經驗的人,一定會覺得我計畫得不夠周到。我找到一塊三個條件都符合的空曠草原,也就是西方殖民者口中的稀樹草原。草原上有兩、三條清澈的小河,草原盡頭的樹木長得很茂密。我說過了,有經驗的人一定會取笑我的圈地方法,因為我的籬笆蓋得至少有兩哩長。不過荒謬的地方不在於草原的大小,就算有十哩,我也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重點是圍那麼大的地,羊就跟野生的沒兩樣,可以到處亂跑,到時候我根本抓不到牠們。
我動手蓋籬笆,蓋了約五十碼後才想到這件事,馬上暫停。後來我決定先圍一塊長一百五十碼、寬一百碼的地,這個大小應該足夠我用一段時間。要是羊的數量增加,還可以再擴大範圍。
這是一個比較謹慎的做法,我提起精神重新動工。蓋這圈籬笆花了大概三個月,完成後,我把那三隻小羊拴在最精華的地點,盡可能近距離餵養牠們,跟牠們培養感情。我經常直接用手餵牠們吃麥穗和稻米,因此籬笆完成後,就算我把拴繩解開,牠們仍然圍繞在我身邊,咩咩叫著討穀物吃。
目標達成了,大概一年半後,我已經擁有大大小小十二隻山羊;再過兩年,我有了四十三隻羊,這還不包括殺來吃的部分。之後,我又再圈五、六塊地,裡面蓋一些小柵欄,要捉羊時,就把牠們趕到裡面去。我也做了門,讓每塊羊圈可以互通。
令人驚喜的是,現在我不僅隨時都有羊肉吃,還有羊奶可以喝,這是我一開始沒有料想到的。我蓋了一間擠乳房,有時候一天可以擠出一到兩加侖的羊奶。大自然不僅提供萬物所需的食物,還賦予他們使用的本能。儘管我從未擠過牛奶(更別說是羊奶),也沒看過奶油和起司的製作方法,但經過不斷嘗試和幾次失敗,終於做出奶油和起司,從此之後再也不缺這些食物。
造物主對祂所創造的生靈是這麽的仁慈!即便身處絕境,祂仍然使他們在苦澀中品嘗甜美的滋味,讓他們在牢獄中也不禁要讚頌祂!在這片荒野中,祂竟賜予我如此豐盛的饗宴,一開始我還以為自己會餓死在這裡呢!

丹尼爾.笛福 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9月13日-1731年4月24日)
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小冊子作者。英國啟蒙時期小說奠基人。生於英國倫敦,本姓foe。笛福後來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聽起來如同貴族的「de」,形成笛福──defoe這一筆名。笛福的父親詹姆斯.福從事屠宰業,雙親都是長老會教徒,不信仰英國國教,笛福自己在長老會的學校接受中等教育,沒有上過大學。
笛福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他一生的經歷與冒險,比起小說中主人翁也毫不遜色。他沒有遵從父願當牧師,而是當了内衣經銷商,也經營煙酒和羊毛批發,他因商務到過西班牙、法國、荷蘭、意大利。在商務成功的同時,他對政治也很感興趣。1685年,他參加了試圖將蒙茅茨公爵推上王位的活動。1688年,他加入了威廉三世的軍隊。3年後,他經商破產,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謀生。他為政府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事業。他還從事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698年他發表了《論開發》,建議修築公路,開辦銀行,徵收所得税,舉辦水火保險,設立精神病院,創辦女學等。笛福不信仰英國國教,這使得他在政治上擁護信仰新教的威廉三世。1702年他在政論文《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中用反語諷刺政府的宗教歧視政策,猛烈抨擊托利黨當局迫害不同教派,由於文筆巧妙,開始未被識破,被發現後被捕入獄6個月,並受枷刑示眾遊行三天。笛福則在獄中寫了詩歌《枷刑頌》,諷刺法律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把他奉爲英雄。向他投來的不是石塊而是鮮花,並爲他的健康乾杯。輝格黨首領羅伯特.哈利非常欣賞笛福的才華,在他干涉下,笛福獲得釋放。哈利希望笛福辦雜誌以爭取民眾對自己的蘇格蘭─英格蘭聯合政策的支持。笛福在哈利支持下於1704年創辦了《法國時事評論》。1708年哈利失勢,笛福繼續支持其繼任者戈多爾芬直到1713年雜誌中斷。
1719年笛福根據水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一部分經歷和自己構思,完成了自己最著名的作品《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小說講述一個在海難中逃生的水手在一個荒島上通過自己智慧與勇氣,戰勝險惡的自然環境,終於獲救回到英國的故事。小說大受歡迎,一年之內竟然出了四版,至今仍在世界各地流傳閱讀。魯賓遜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譯者
謝濱安
台大經濟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歡迎來信賜教:pinhsieh05@gmail.com


丹尼爾.笛福 作者作品表

魯賓遜漂流記

魯賓遜漂流記

魯賓遜漂流記【經典全譯本】: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二版)

魯賓遜漂流記(精裝版)

魯賓遜漂流記(全譯本)

魯賓遜漂流記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