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會醫療化:論人類境況如何轉為可治之症
售價:
$150.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
|
|
|
|
|
出版社: |
巨流圖書公司
|
出版日期: |
2015/08 |
ISBN: |
9789577325075 |
|
商品簡介 |
本書是醫療社會學的議題專著,不是艱澀抽象的理論書,更不像一般科普書為了通俗犧牲知識承載度;適當的「概念化」不只提供了有關世界的新知識,更提供了認識世界的新角度,為認識當代醫學發展的社會研究,提供一個或有偏頗但瑕不掩瑜的完整圖像。對來自醫學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自學或教學的讀者來說,都是不錯的入門書。
***推薦***
《社會醫療化》這本書讓我們瞭解醫療權威對文化、專業自身的影響及所提供對民眾的照護。醫學常自認為是客觀的知識,隨著醫療科學的擴展,更多人類的行為和狀態被定義為醫療問題,且需要以醫療方式來解決。例如,產科醫學知識形成了婦女生產的醫療照護模式,將生產看成一個病理現象,常增加不必要的醫療干預,婦女的生產醫療化,影響婦女對生產的認知,也使得婦女與自己的生產經驗疏離。同時,醫學強調危機處理是成功醫學的關鍵;生產的醫療化,誇大婦女生產的危險性,使婦女相信男性出現的接生是必要的,助產士被邊緣化。
這本書的案例及分析,說明了社會與醫療的變遷可能對醫療化產生新的影響,一旦某些醫學分類被接受並用來解決問題時,社會的一些制度也會受這種觀念的制約,例如,保險公司的給付治療會增強其醫療化,這可能影響醫療化的程度。在婦女的生產方面,最明顯的是保險公司的給付剖腹產,婦女會因為有保險公司的額外給付,在沒有醫療適應症下,因為心理或社會因素,也助長了婦女採取選擇性的剖腹產,而能領取保險費。
探索醫療化的某些轉變並評估其後續發展,是這本書的特色,它拓展了我們對醫療化及其伴隨的社會歷程的理解及認識世界的新角度。在想要更深入瞭解醫療化發展的形式與樣貌時,《社會醫療化》是相當值得閱讀的書籍。
(郭素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學院榮譽教授)
無論是女性或男性更年期,兒童或成年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的醫療化,還是同性戀的去醫療化,本書案例各個讀來興味盎然,一點兒也不艱澀。更重要的是,能擴大心理衛生與相關醫療工作者視野,加深各種人類境況的理解。
(吳佳璇/遠東聯合診所身心科醫師)
台灣基層護理工會從基層護理人員的勞動處境,看到全民健康被醫療財團、健保給付制度與國家政策所瓦解,而醫護專業在雇傭關係下變成醫療化與商品化的推手。因此基護工會先在2014年提出「反對醫療商品化」,2015年與校護協進會提出「反對健康醫療化、反對醫療商品化」的訴求,正與本書相呼應,推荐臨床工作者省思自身在社會結構與醫療專業之間的位置。
(王云緒/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