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死世代
 
作者: 鵜飼秀德(Ukai Hidenori) 
書城編號: 1620102

原價: HK$133.00
現售: HK$126.35 節省: HK$6.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開始
出版日期: 2019/10
頁數: 304
ISBN: 9789869426367

商品簡介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我不想被遺忘……」


這時代怎麼就成了令人徬徨的「孤死世代」?
是每個對死亡漠不關心的人,創造了無葬社會,
而我們如何面對死亡,最終反映了社會如何看待生命!

身處科技、醫學、經濟革新都不斷超出想像,似乎無所不能的時代,
有沒有可能實現不願孤單死去的生命心願?

孤獨死不是單身者的專利。即便有子嗣也不能保證老後生活條件,有配偶者亦可能在喪偶後重新建立一人生活;老後的存款和經濟能力,可能無法維繫生活品質。隨著死亡越趨真實,有人希望死後能被好好安置,考量學術單位會一併祭祀大體老師,便登記同意死後捐贈為大體。

社會條件無以讓人安心面臨老年生活,當新聞報導孤獨死的狀況總是非常悽慘,屍水穢物滲透進整間屋舍物品的紋理,然而真實現場只有更加駭人;難道生前努力過日子,死後只能成為社會棄如敝屣的孤獨死屍嗎?這股恐懼推動了大體捐贈風潮,大體數量多到學術單位來不及消化,有些大體捐贈數年後才被解剖。大體捐贈原是一種奉獻心意,卻扭曲成了交付後事的途徑。

多數人敬而遠之的無家可歸者,
你不知道他們怎麼生存,更不明白他們如何面臨死亡。

書中以援助無家可歸者的佛教團體「一匙會」為例,作者參與了一匙會每月兩次的例行援助工作,和志工一起煮飯、做飯糰,接著上街分送給無家可歸者。飯糰並非定點發送,堅持「不是請他們來拿」,而是「帶去給他們」,一位位親自送到身邊,送到他們生活的地方,便可同時獲知他們的其他需求。

一匙會也因為慢慢參與無家可歸者的生活,得知了他們對死亡的看法──如果死後仍然可以和街頭夥伴在一起,身後事會被尊重地安排,竟然提升了某些人對生活的追求力量。這是一匙會在日本的經驗。

當火葬場從未如此不敷使用,
反映著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心力好好道別?

隨著新世代的經濟能力與人際網絡改變,開始有人傾向簡化喪葬,並視之為與社會連結的終止──不造成麻煩與節省花費的乾脆作法,成了某些人選擇喪葬形式的首要條件。省略葬禮步驟讓亡者直接湧向火葬場,因為醫院也不足以容納尚未能火化的遺體。如果有親族子嗣安排後事的亡者,或許會被盡力妥善安置,然而日本也開始出現子嗣在亡者火化後,不知如何接續安排,便將骨灰罈刻意遺忘在電車置物架……

排不到火葬場、不會舉行的慎重葬禮、親族連葬禮都不會聚首討論;死亡尚且淡薄,生而在世時,又能體會到多少支持與陪伴?如此從死亡透出生存世界的不易。

遺骨從土葬轉變到靈骨塔,
現在,更多人想與樹合一,或乾脆消失在汪洋之中。

由於考量無人祭祀、不想造成麻煩或是經濟能力條件,樹葬與海葬成了新興選擇。但是,哪一片海域願意成為海葬地點呢?當地有沒有漁民,會不會影響漁獲銷售?日本當地規定不可在推廣海葬業務時,列出海域地點;然而也有社群主動成為海葬地點,藉由喪葬帶來的人潮,意圖振興沒落的濱海小鎮。

如果我們可以正面討論死亡,是不是在消除死亡代表的孤獨之餘,還可以翻轉死亡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再迴避死亡,打破禁忌疆界的社群,更有機會找到出口。

其實,死亡也許不這麼可怕,
而是在生命消逝前,有沒有人能在最後真心地陪伴。

本書特色

‧聚焦死亡與喪葬長年來被忽略的議題。比起選擇何種葬禮,這個時代更迫切的問題是──無力承接死亡!低薪時代爭取足以買房的居住正義、最低工資的漲幅……但是度過了生存還不是最後一關;多數人只規劃到退休金額,但你是否想過,有多少人即將付不出喪葬費。

‧每一個人的死亡,都是一道社會議題。遷往都市的核心家庭,如何面對久違的老家祖墳;低薪忙碌的子女,如何面對無人討論的父母身後事;單身、無子嗣或喪偶的男女,如何面對可能的老後孤獨死;靜悄求生的街友,如何面對無從盤算的死後……

‧從相關產業看見社會如何因應死亡。遺物整理業者,看見生活物件如何連結亡者和遺族的心;禮儀業者,看見如何與珍惜之人共度最後時光;遺體保存業者,看見高齡化的死亡人數逐年攀升,並且都市生活無法讓遺體返回自宅安歇的難處。

作者

鵜飼秀德(Ukai Hidenori)

1974年(昭和49年)6月生於京都市右京區。

自成城大學文藝學系畢業後進入報知新聞社,分發到社會新聞部門。2005年(平成17年),轉職進入日經BP社,先後擔任經濟雜誌《日經商務週刊》記者等職務。2016年(平成28年)4月起,擔任資訊雜誌《日經休閒》副總編輯,活用曾在社會案件、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領域廣泛採訪的經驗,負責撰寫多篇企劃型報導。近年關注北方領土爭議,三度進入現場採訪。


在此同時,也擁有淨土宗僧侶的身分。1994年(平成6年)起入行淨土宗少僧都養成講座(全3期),1996年(平成8年)於淨土宗傳宗傳戒道場(加行)成滿。現為京都市嵯峨的正覺寺副住持。(譯註:入行、加行、成滿皆為淨土宗用語。)

曾於大學或宗教界舉辦多場演講。現任京都市景觀市民會議委員。

著有《寺院消滅:失落的「地方」與「宗教」》(暫譯,寺院消滅──失「地方」「宗教」)(2015年,日經BP社出版)。

譯者簡介

伊之文

翻譯生涯邁入第八年,挑戰過的領域包括親子教育、心理勵志、醫療保健、文學小說與童書,覺得自己能譯完《無葬社會》是功德一件。

工作邀約與譯文賜教:jptrans.tw@gmail.com
噗浪:www.plurk.com/inohumi(譯恐遲遲龜)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章 徬徨的遺體與遺骨
火葬得等上十天的現況
遺體旅館繁榮的時代
增加的大體捐贈與被丟棄的遺骨
超高齡社會所帶來的孤獨死悲劇
「重設」孤獨死現場的人們

第二章 逐漸變遷的喪葬
沒有喪禮的葬儀場
有著一萬具遺骨的都心大樓
浮在日本海上的散骨島
理想的墓在新潟
集結無數的遺骨做成佛像
「僧侶宅配」讓吃不飽的僧侶動起來
佛具商所看見的「寺院消滅」

第三章 締結緣份的人
預防孤獨死的緣份形式
供養街友的僧侶
在難民營興建圖書館
地域再生與寺院
連結都市與地方寺院

第四章 佛教的存在意義專訪佐佐木閑
日本佛教特殊的成立過程
為了活在現在者的佛教
作為社會收容處的佛教
以「戒律」精神來檢討現代日本
本質沒變,是型態變了

後記
相關資料
參考文獻

序/導讀

作者序

二○一五年(平成二十七年)五月,我出版了《寺院消滅:失落的「地方」與「宗教」》(暫譯,寺院消滅─失「地方」「宗教」)。在進入本書內容之前,我想先稍微回顧一下前作。

《寺院消滅》是描寫全國眾多寺院窘境的報導文學。讓寺院能繼續生存下去的環境一年比一年嚴峻,尤其地方都市(編註:指東京、大阪、名古屋以外的都市)更是如此。「離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住持高齡化的同時,也不容易找到繼承人。(譯註:離檀:此處原文為「檀家離」。當一個家庭以布施提供特定寺院經濟援助,並且請寺院負責處理該戶的喪事與法事,即成為該寺院的檀家。若解除這種寺檀關係,即為離檀。)

國學院大學副校長石井研士先生指出,現有約七萬七千家寺院,在二○四○年之前,可能會消失三十五%至四十%。同時查看各宗派每隔數年實施一次的「宗勢調查」結果,回答「沒有繼承人」的寺院高達三十至四十%。

「地域共同體解體」造成了寺院消滅的景況,當人、物和錢都流向都市,「地緣」和「血緣」開始崩壞。日本佛教一直強硬地把「家庭」和「村落」納入墓地經營的一環,從江戶時代持續至今的檀家制度成了寺院經營的基礎;一旦地緣和血緣的連結,因人口過少和高齡化而弱化,就會瓦解這樣的寺檀關係。如今,寺院正一家接一家地消失。

除了佛教界,《寺院消滅》也在各界引起很大的迴響,許多新聞媒體都報導了這個議題。相關業界(喪葬、墓石、佛壇、佛具、僧服等等)對此抱著危機感,認為「一旦寺院消失,自己也無法生存」,因此有許多業者向我諮詢或請我演講。

二○一五年十月,我有幸在東京日比谷的Foreign Press Center 舉辦以外國特派員為對象的演講。英國的《衛報》和《經濟學人》雜誌,以及美國的彭博新聞社等海外媒體,都大幅報導了日本寺院的消滅危機。「離開教會」的現象也在歐美基督教社會發生,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繼基督教會之後進入歐美社會,也是原因之一。某位外國記者有點亢奮地問我:「沒想到日本也發生了同樣的現象!日本寺院不是很有錢嗎?」

本書最根本的主題是「多死(大量死)時代到來與喪葬變化」。

在戰後因集體就業而前往大都市的團塊世代(編註:日本二次大戰後的嬰兒潮,於人口分布曲線圖上顯著突起一塊)及其父執輩,目前正慢慢迎向死期。根據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年間推算》,二○一五年的死亡人數約為一三○萬人,這個數字會在往後二十五年繼續增加,預計在二○三○年就會突破一六○萬人,相當於每年都有一個鹿兒島縣(約一七○萬人)的人口死亡。這簡直就像是一條緩緩流出的巨大冰河,正處於朝向大海崩落的最終階段。

在接納死亡的現場,已經出現各式各樣的﹁前兆現象﹂。

都市裡,火葬場的火化爐已經客滿,等待時間長達七天至十天,甚至有新興的商業服務是幫忙保管無法火葬的遺體。「等待火葬」還算好的,多死社會帶來了「悲哀的臨終」,也就是孤獨死;在地緣和血緣關係稀薄的大都市,許多老人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孤獨死,儘管遺體在死後數天或數週會被附近居民發現,但是卻少了基於血緣或地緣關係的供養形式。二○三○年,這種孤獨死的預備軍將近有兩千七百萬人。

清理死亡現場的人,即是稱為特殊清掃的民間業者。本書介紹的特殊清掃業者說:「核心家庭化抵達的終點,就是孤獨死。」而「無緣的多死社會」也會讓人跨越身為人的界線,像是有人不知該如何處理父母或親人的遺骨,而把骨灰罈棄置在電車行李架上便離去;被視為失物的遺骨過了保管期間後,就會被放進某處的集合墓,也沒有人前來參拜……

第一章就是要探討這般「都市大量死」的現場。

至於第二章則是描寫接納多死社會的「供養現場(意即寺院)有著什麼樣的變化」。

就像前面那位外國記者想的,我也認為大都市圈的寺院很有錢,應該暫時不會消滅。寺院身為多死社會的收容處,採用「無宗教式永代供養」這種全新墓地型態的大型納骨堂接連出現,頗受歡迎。(譯註:關於永代供養在本書的定義,請見〈永代供養的起源=沒有檀家的寺院〉一節。)

據說,現在東京都內共有十棟大型納骨堂,每棟可以容納數千具遺骨,透過電腦控制自動搬運遺骨,這樣的場所據估計到了二○二○年將會倍增。來到東京的人撤除了地方菩提寺的墓,把父母和祖先的遺骨移到自己居住的都市。(譯註:「菩提寺」為安置歷代祖先的墓,並為家族舉辦喪禮或法事的佛寺。)

某位東京都內僧侶說過:「我們東京寺院的繁榮,是建立在地方寺院的犧牲上。」這句話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

這是個寺院吞食寺院的時代。東京寺院吞食地方寺院,而地方上衰退的寺院,則是由同宗派的有力寺院吸收(兼職)。現在,日本佛教界正處於格差(編註:「格差」意指差異,可能包含背景、經濟能力等因素。)與淘汰之中。

但是,逐漸肥大化的都市寺院,真的能算是安泰嗎?

那些浸透在市場經濟中的寺院,已經離「布施」這種生存手段越來越遠。雖然穩定經營,卻面臨了遠離佛教原始理念的困境。如今市民就是用這種嚴厲目光來看待日本佛教。

在第三章和第四章則是再次提問:「面臨已經到來的多死社會,寺院和僧侶應有的樣貌為何?」

我把本書取名為《無葬社會》(原文書名)。「葬」這個字有著埋葬往生者並加以供養之意,但是在逐漸都市化的現代社會中,地域、親朋好友與宗教人士認真看待「死亡」並送別往生者的時代,已經是遙遠的過去了。先是一個人死去,而後死者與生者的「往來」將會消失。

無葬社會的到來對這個社會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要如何改變日本人的態度?這是否會對社會系統造成某種負面影響?我想要透過本書提出並探討這些議題。

我還想在這裡稍微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出生於京都市內某間淨土宗寺院,大學時期結束取得僧侶資格的修行。然而,光靠寺院的收入無法填飽肚子。我祖父身為前任住持,我父親身為現任住持,他們都有別的工作,在分不清楚是主業還是副業的狀態下,維持寺院的經營;我自己也是有別的工作,現在在出版社擔任記者。

正因為我身為一介僧侶,才能採訪「死亡現場」這麼敏感的主題;但我另一方面也將記者的職責銘記在心,提醒自己要以冷靜的眼光來談論日本佛教界。

這是我第二本描寫現代社會與寺院之間關係的著作,也是對來往於世俗與宗教世界之間的自己提問。開始意識到死亡的人、活在現在的僧侶、任職於相關業界的人,或是充滿好奇心、想一窺不為人知死亡世界的人,請務必要讀讀這本書。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