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記盛(卷一)
 
作者: 陳振濂 
書城編號: 19742785


售價: $150.00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出版日期: 2021/04
頁數: 322
ISBN: 9789578697911

商品簡介


典藏在過去是怎樣的?
現階段又呈現出什麼樣式?
今後發展的可能性是什麼?
我們面對這樣一個領域,能提得出什麼樣的批判與引領?


當收藏成為一種全民的風氣時,早已不再是傳統文人士大夫的賞玩之道,而是包含著一連串行為之鏈的複合過程,具有巨大的社會性並且因大批草根愛好者的介入而煥發出強大的市場能量。從收藏到典藏,是一個從業餘愛好走向專業高端的過程。

本書聚焦話題,對「典藏研究」的價值觀、方法論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彩的論述,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系統地梳理,给予當代藝術品典藏多方位的觀照。補時議之缺失、增業界之未及,為當世典藏提出一個立足於高端、又面向普及推廣的特定的參照視點。

作者

陳振濂

著名書法家、藝術理論家和教育家。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聯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浙江大學中國藝術研究所所長等職,同時以創作、理論、教育三方面的開創性成果享譽當代。

出版學術專著六十三種,內容涉及古典詩歌、中國畫、書法、篆刻等各方面。他對書法創作與展覽實踐有著獨特的學術思考,其「學院派書法創作模式」、「閱讀書法」的理念,引領著當下書法創作與展覽觀念之建設並體現出厚重的思想支撐。他倡導「藝術.人文.高科技」三位一體的新時代的書畫文物鑑定觀,更得到藝術界、學術界的廣泛認同。

目錄

前言 提供特定的參照視點,體驗新鮮的知識譜系
「收藏」與「典藏」 010
藝術品交易的特色:「不保真」條款 012
收藏家的層次 014
文物藝術品交易與「職業操守」 016
博物館.公家收藏 018
畫廊.拍賣行的「實戰」鍛鍊 020
名人手跡的魅力 023
拍賣大廳裡的品行與規矩 025
蘇軾〈功甫帖〉之今日傳奇 028
文物考古界的「三不」傳統 031
斯坦因敦煌考古與百年「偷盜」惡名 034
贗品外流的國際尷尬 037
拍賣當代史摭談 040
收藏巨擘張伯駒 043
百年奇事「毛公鼎」 046
從美國前總統小布希辦畫展說開去 049
拍賣商業交易中的物權與人權 052
陸儼少畫與杜甫詩 055
國家收藏普查、鑑定工程與公共文化建設 058
百年古董海外收藏與「贓物」的定義 061
明星書畫收藏之玄機 064
收藏拍賣中的書、畫價格落差的潛規則 067
西山逸士舊王孫:溥心畬 070
吳昌碩市場價格的升值速度 073
沙孟海與浙博〈剩山圖〉的故事 076
收藏家的「範兒」 079
「成化鬥彩雞缸杯」話舊 082
畫家張大壯的古畫修補與「全形拓」絕藝 085
「懷袖雅物」話藏扇 088
「扇」趣 091
安思遠:美國最好的中國書法碑帖收藏 094
中國民間古玩市場成長記 097
銅墨盒絮談 100
刻帖親歷記 103
大英博物館的明朝特展——二○一四年九月 106
從古董商人到職業鑑定家 109
博物館在近代中國 112
故宮歷史上的兩件意外之事 115
「古物」、「文物」、「古器物」之特定語義指代 119
書畫鑑定中尷尬的「代筆」 122
從書畫作偽史到「蘇州造」 125
重提朱家溍 129
收藏大家的情懷與信仰 132
「圖錄費」與拍賣亂象 136
「江南第一藏」錢鏡塘 139
「天祿琳琅」與古籍之「形式鑑定」 142
書畫「牙儈」說兩宋 146
明代書畫交易收藏市場中的江南士族與徽商 149
紫檀家具巿場的大起大落 153
當鑑定家遇到「被鑑定」 156
「收藏、鑑定、市場、拍賣」高峰論壇之熱點話題 159
二十年前的兵馬俑買賣爭論風波 162
中國拍賣業起步、公物拍賣、經濟體制改革.香港樣板 165
博物館、畫廊辦展的「贗品測試」創意 168
一九一五年——狀元張謇與他的觀音畫主題性收藏與展示 171
當一代金石學領袖遇到造假與贗鼎 174
王國維、羅振玉、沈曾植——王國維與書畫買賣 177
永恆的時間——三百年蘇富比、四百年「美國身分」的中國古董拍賣 182
企業家的文物藝術品投資 185
元青花與中外文化交流 188
青銅器中的「仿」與「偽」 192
造紙術與鑑定收藏史 195
皇宮收藏之於宋徽宗 198
從石刻到木刻 201
從「漢八刀」看漢玉雄風 204
從趙之謙與吳讓之的藝術爭論看書法收藏中體現的文人個性 207
潘天壽名畫兩億七千九百萬引出的藝術品市場課題 210
《石渠寶笈》和皇帝的臨摹 212
「全形拓」道古 214
王朝的收藏 217
從書籍收藏看中國社會文明與文化形態的變遷 220
西方收藏與博物館時代的開端 223
探險,收藏與文明共享 225
古玩文物中的價值與價格 228
漆器的沿革 231
關乎文化意識與行為原則 234
御題被刮之「謎」 237
私人美術館現象 240
八大山人賣畫逸記 243
洪憲瓷、珠山八友、文革瓷——近代收藏三大瓷 246
秦磚漢瓦 249
〈清明上河圖〉與瘋狂「故宮跑」 252
班簋的身世 255
雙說「洛神賦」 258
馬踏飛燕 261
智永禪師八百本〈千字文〉今何在? 264
「東北貨」 267
「東北貨」與長春偽皇宮小白樓 270
「絲綢之路」與薩珊古幣收藏 273
文物外流之「多稜鏡」 276
中國古泉學社四君子 279
收藏界籌款募捐之法 282
民國書畫交易之行規 285
製玉但見陸子剛 288
孫位〈高逸圖〉與承名世先生 291
「傳國御璽」辨 294
水下考古與「海上絲綢之路」 297
銅鏡收藏中的罕見之品 300
「照子」:鏡與印 303
「水陸畫」 306
關於古籍收藏「善本」的定義 309
題跋之冠黃庭堅 312
書畫作品中「偽」的各種涵義 316
「犀尊」犀角杯 320

序/導讀

前言

提供特定的參照視點,體驗新鮮的知識譜系

《杭州日報》開闢「藝術典藏」專版,在「藝術推介」方面希望給文風頂盛的杭州文人雅士提供一個有品質的專業平台,是一件大好事。杭州有中國美術學院、有百年西泠印社,藝術創意人才薈萃;而「典藏研究」方面牽涉到收藏、鑑定、拍賣、交易市場、藝術品投資等等,別說是一個區域的杭州,即使是放眼全中國,這方面的成果積累也因為當代文物交易政策開禁時間不過十幾年、歷史較短而缺少從思想觀念到運作方式、行業規則的整體梳理,難以形成品質與規模的集聚效應與覆蓋面。鑑於此,報社希望通過我聯合正在對當代收藏鑑定拍賣市場等,從價值觀到方法論進行學科頂層研究的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鑑定研究中心的同道們,開闢一個深入淺出的閱讀性欄目,對當代藝術品典藏進行多方位的觀照,補時議之缺失、增業界之未及,這是一件有益於世的大好事。故受邀之際欣然應諾,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努力,為當世典藏提出一個立足於高端、又面向普及推廣的特定的參照視點。

據我的意願,這個欄目應當有如下一些特質。

一,應該啟人心智,生動有趣,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盡收眼底。讓從業的書畫收藏玩家覺得可讀性強,會恍然大悟自己孜孜終日的業內還有這麼多好玩又典型的史實與案例。

二,應該有系統的從觀念到方法的梳理,一段時間下來,積累的閱讀經驗能串聯成珠玉之鏈,對典藏有一個大概完整的認知。

三,應該有很好的聚焦話題,比如當代拍賣、鑑定、收藏、投資那些膾炙人口的成功事蹟和失敗案例。涉及人物、事實、物品、關係、各種顯性或隱性的遊戲規則等等。

四,應該適當體現出前沿性。典藏在過去是怎樣的?現階段又呈現出什麼樣式?今後發展的可能性?它有哪些不足?今天我們面對這樣一個領域,能提得出什麼樣的批判與倡導、引領?

每週一次的「藝術典藏」版,會有大量的藝術創作展覽、研究、拍賣交易訊息推出,也會有許多藝術大家名師接受採訪閃亮登場,但既特別提出典藏作為核心關鍵詞,當然不僅限於一般的藝術名家成就高下的評判定位,而希望能把各種要素都匯聚到典藏這個點上來——之所以還要在我們的版面上介紹名家大師的成就,不是因為他們的知名度不夠高,而是因為一般看他們多從通常習慣的創作風格、技巧成就入手,而我們現在在藝術典藏版看他們則更會關注他們的存在對拍賣交易市場與收藏界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角度完全不同,演繹出來的結論也當然不同。亦即是說,我們服務的閱讀對象,不是一般熱衷於學畫的美術實踐愛好者,而是已入行或準備入行的收藏家群體。正因如此,有一個核心的「典藏視線」欄目在專版中起到一個支撐作用,就更有必要甚至必不可少了。

我希望《杭州日報》的讀者在關心、閱讀這個欄目時,能產生與閱讀其他創作研究類藝術、報紙、雜誌時不一樣的感受與思考,能獲得另一種特殊的體驗與新鮮的知識譜系,倘若如此,這個典藏欄目在杭州和浙江、江南的地域文化建設、在收藏鑑定拍賣投資領域中就具有足夠的存在與啟迪意義。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陳振濂 作者作品表

典藏記盛

典藏記盛(卷三)

典藏記盛(卷二)

典藏記盛(卷一)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