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異社會心理學:盲從、狂熱、非理性的人群心理,只有了解,才能破解!
 
作者: 龜田達也 
書城編號: 19971092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晨星
出版日期: 2021/06
頁數: 128
ISBN: 9789865582524

商品簡介


▲▲群眾心理怎麼運作,一本就能看透!▲▲


→→為什麼網路論戰會越來越激烈?
→→喜歡逼車的人有什麼特徵?
→→發布緊急避難命令時,為何有人就是不離開?

看著新聞,你老是想,為什麼社會現象怪奇又複雜?社群中到底都是誰在帶風向的咧?
公司、學校、家庭、朋友關係……社會上、日常生活中,人們到底企求著什麼?又討厭什麼?
解決這些疑問的線索,都藏在名為社會心理學的學問裡!

「社會心理學」是解析你我在社會上走跳時的內心動向與行動法則,並且研究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受、為什麼會冒出如此舉動的理論,
你一定想知道,當身處人群之中時,是什麼讓我們變得愚蠢、盲從、狂熱又非理性?
本書帶你輕鬆理解隱藏在人們無意識行動和選擇背後的競爭、合作、攻擊、援助……等社會及職場上的各種現象與問題。

什麼都不思考,跟著大家走準沒錯?
戳破同溫層,擺脫隨波逐流的思考人生,快來讀一本助你強大理性的社會心理學!

本書特色

1.以心理學實驗搭配生活實例與圖解說明,實用易懂。
2.篇幅短小,適合想快速了解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讀者或作為該領域的入門書。
3.內含探討各種社會案例的有趣研究,日常生活中令你感到莫名的各種怪異現象都能找到心理學上的對應。
4.透過社會心理學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一定能讓你有全新的發現。

作者

龜田達也

1960年生,東京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課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並取得博士學位(心理學)。現為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室教授。著有《道德的起源──來自實驗社會科學的疑問》(暫譯,岩波書店)、《追求共識的知識──團體的決策》(暫譯,共立出版)等作品,合著有《挑戰複雜的社會心理學──身為適應中介者的人》(暫譯,有斐閣)、《「社會的規矩」是如何訂定》(暫譯,邊境實驗社會科學6,勁草書房)、《文化與實踐──探討心的社會性本質》(暫譯,新曜社)、《社會中的共存》(暫譯,岩波講座 溝通的認知科學 第4卷,岩波書店)等書。

譯者簡介

許展寧

專職日文譯者,工作領域多為書籍及影視字幕翻譯。生活以截稿日為中心,人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為自己的興趣而活。目標是成為一個懂得妥善安排工作,優雅過生活的譯者。

目錄

【第1章】社會現象與心理學
為什麼人會選擇視而不見?
助人行為的條件為何?
責任歸屬是助人的關鍵?
人容易附和多數人的意見
什麼情況容易引發從眾呢?
人會服從權威
人的殘忍從何而來?
電玩動漫會對犯罪產生影響嗎?
若手邊有武器,就會比較容易出現攻擊行為?
什麼樣的人喜歡逼車?
為什麼網路論戰會越演越烈?
人傾向站在多數那一方
澀谷的萬聖節為何會失控?
人會在什麼時候陷入恐慌?
為什麼遇到緊急情況也不避難呢?
信者得永生?
孤立感會促使犯罪嗎?
專欄  服從的心理

【第2章】團體組織的心理學
什麼是團體的專屬規範?
為什麼人會服從組織呢?
團體意見容易趨向極化
組織是如何做出錯誤決策?
該如何翻轉錯誤的判斷?
團體共同決策真的會是最理想的嗎?
為什麼會發生團體對立?
團體對立無法透過交流來化解
即使有所損失,仍會選擇維護團體的優勢
少數人該如何改變多數人的想法?
專欄  該如何避免落入團體迷思

【第3章】職場上的心理學
他人的存在會為作業績效帶來什麼影響?
觀察他人的行為結果而有所改變
人會希望自己的行為具有一致性
他人的評價會改變自己的意見和行為
人際關係對提高生產力的影響大於勞動條件
給予獎賞也有可能讓人失去幹勁?
毫無根據的預言為何會成真呢?
人會在無意之中產生歧視?
什麼才是真正優秀的領導者?
專欄  第一印象決定一切?

【第4章】個人與個人知覺的心理學
人容易以為自己具有普遍認知
人的判斷不一定合乎邏輯
決策的機制為何?
他人的行為能歸因於其自身因素?
為什麼會產生偏頗的揣測?
大家為什麼愛看高中棒球賽呢?
為什麼會有刻板印象與偏見?
追隨流行的人與特立獨行的人
保持平衡才能固守良好關係
人是如何被說服的呢?
體驗刺激的同時,對方看起來會更有魅力
專欄  素樸實在論

【第5章】理想的社會與心理學
囚犯的困境是什麼?
運用囚犯困境的電腦競賽
合作對自己比較有利?
追求個人利益有損社會全體的利益
人會經由助人行為獲得什麼?
公平分配報酬的方法
什麼是受到團體影響的種族滅絕?
文化會產生什麼差異?
徹底追求「榮譽」的文化

序/導讀

作者序

社會心理學是解析人們在社會上的內心動向與行動法則,研究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受,為什麼會導向如此舉動的學問。

社會心理學探討的主題從「個人心理」到「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係」,甚而「團體中的個人」及「社會現象、社會問題」,涵蓋範圍相當廣泛。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歷史與成果,也是解決社會上各種現象與問題的關鍵。

比方來說,當人一走進團體,就會不由自主地做出獨處時絕不可能有的行為。在澀谷歡慶萬聖節的年輕人變成失控暴徒的事件就是其中一例,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

而牽扯到內部組織的企業違法行徑又是如何呢?儘管心裡明白這麼做不對,但是一旦成為了組織的一員,為什麼就會改而支持違法行徑呢?

解決這些疑問的線索,就藏在名為社會心理學的學問裡。其他還有像輿論是如何形成?為什麼會產生偏見及刻板印象?……等等,有許多探討各種社會相關案例的有趣研究。

學習社會心理學,並透過其中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一定能讓你有全新的發現。

試閱

第1章 社會現象與心理學

▲▲若手邊有武器,就會比較容易出現攻擊行為?▲▲

關鍵字:攻擊線索

攻擊線索的有無會影響攻擊行為

人在感到憤怒和不滿的時候,會有毆打對方的攻擊行為,這與不會出現攻擊行為之間差在哪裡呢?貝科維茲(Leonard Berkowitz)認為「攻擊線索」的有無,就是人是否會出現攻擊行為的重要關鍵。

攻擊線索指的就是促使攻擊行為發生的存在,比方來說,槍是與攻擊行為有著密切連結的工具。我們一看到槍,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攻擊。因此當人感到憤怒時,要是身邊有這種能聯想到攻擊行為的工具, 腦中便會浮現發洩怒氣的攻擊畫面,促使自己實際做出攻擊行為。

為了證明這個假設,貝科維茲進行了下述實驗。

首先,將受試者分成被同謀刻意激怒,以及沒有被激怒的類別,並讓這兩種條件不同的受試者有機會對同謀施予電擊。再來更進一步地,以電擊按鈕旁邊有無槍枝的條件分成3組,調查各組會對同謀施予多少次電擊,結果發現無論受試者是否生氣,有槍的組別都會施予較多次的電擊。

換句話說,這成功證明了槍為攻擊線索,並促使受試者產生攻擊行為,導致電擊次數變得比較多的假設。

▲▲什麼樣的人喜歡逼車?▲▲

關鍵字:敵意歸因偏誤

敵意歸因偏誤越強的人越有攻擊性

近年來,逼車已成為了社會問題。從2016年日本汽車聯盟(JAF)的交通禮儀問卷調查可得知,在是否曾被逼車過的問題中,回答「時常遇到」、「偶爾遇到」的駕駛人比例多達全體受訪者的54.5%。

一般認為逼車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引發,像是發生在駕駛人變換車道或超車的時候。然而, 即使心裡不高興,正常人都不會做出可能引發重大意外的危險行為, 那是什麼類型的人會因為小事爆發攻擊行為呢?

這種人在社會心理學上或許能稱為是「敵意歸因偏誤」(hostile attributional bias)強烈的人。敵意歸因偏誤是指將他人的行為解讀為對自己具有敵意或惡意的傾向。

比方來說, 早上通勤時段與人在月台碰撞的時候, 敵意歸因偏誤較弱的人會認為「人多時難免撞到」或「自己可能也不專心」, 但敵意歸因偏誤較強的人卻覺得「對方是故意撞上來的」,朝對方發動攻擊行為的可能性也會提高。

2021年6月中文新書 同類商品


野村雜話

野鳥完全圖鑑:詳盡比對辨識,盡覽鳥類之美

歷史裏的斷章

明月與賞月的人

臺灣珠寶藝術學院指定使用:3Design珠寶設計專用電繪軟體

素食吃得健康

興奮醫學事件簿

失去動物的森林

先左腳,再右腳(新版)

相遇之時、盛開之花【第25屆電擊小說大獎 評審委員獎勵獎】

和服:木棉、絲綢、小紋,森田元子的優雅穿搭提案

關於咖啡的一切•800年祕史與技法:窺探咖啡的起源、流佈、備製、風俗和器具發展,一本滿足嗜咖者、咖啡迷、業餘玩家、專家達人!

黃金90秒情緒更新:頂尖心理學家教你面對情緒浪潮,化不愉快為真正的自由與力量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30歲,想把溫柔留給自己(限量親簽附贈「跟自己天長地久」陪伴卡)

好好生活慢慢相遇:30歲,想把溫柔留給自己

沒有目的才有趣:非典型人生的100種可能

恐怖醫學史:愛吃睪酮的甘迺迪、雙胞胎縫成連體嬰、被毒死的莫札特?揭開那些歷史上沒人敢說出的暗黑真相

雞皮疙瘩44:小矮人的復仇

雞皮疙瘩45:木偶新娘

小黑啤玩臺灣:雲林篇-去看戲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