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養信託1+2【套組】
 
作者: 李雪雯 
書城編號: 27252618

原價: HK$290.00
現售: HK$275.5 節省: HK$14.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 2023/10
頁數: 496
ISBN: 4711441070236

商品簡介


讓你安享晚年、拒當下流老人,

退休金持續放大,擁有晚美人生的必備讀物!

 

1.《安養信託:放大你的退休金,打造晚美人生》
 

讓辛苦累積的財富不會歸零,信託不全是有錢人專屬使用

把錢花在刀口上,拒當下流老人
 

一般人在進行退休規劃時,可能遇到的三大風險:

1.退休金不夠又不懂投資—退休金再投資虧損風險

2.有錢但害怕自己花不到—例如失能或失智,導致無力管理或動用資產

3.遺產分配及稅負等問題

 

如果是五十歲以上,準備退休或已退休人士。手邊應該已有部分的資產(不動產、退休金或保險),但他們,可能更在乎這些資產,未來是否能100%用在自己身上?或是預先做好規劃……

 

1.全台第一本操作「安養信託」議題的工具書,就算有,也是只描述理論的內容,不具實用性。

2.作者改從「實際操作」的角度切入,列舉各種信託模式的操作方法,保證實用。

3.對於希望更妥善規畫退休財富自主及安度晚年的一般大眾,甚至是信託業者來說,都是必買的好書。

 

2.《安養信託(實例篇):樂享晚美人生,讓親情不變調》

準備退休,但面對「躺平族」兒女不斷要錢,有苦無處訴……

單身,害怕未來退休及身後事,危機感爆棚的社會菁英

身懷大筆退休金,總覺得親友們各個口蜜腹劍,天倫之樂真奢侈

老夫妻坐擁精華區透天厝,卻只能靠老人年金過活?
 

退休金準備好了,但我要怎麼發落這筆資產?

考驗人性,如何確保口袋裡的錢花自己身上!
 

本書教你如何活到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有錢可用,邁入中高齡階段,你一定要做到的「老後財富自主」,輕鬆規畫你的長壽人生,妥善規畫退休金流,養錢防老。
 

我是老人但絕不「下流」!預約不為金錢煩惱的老後...
 

4大目標,高效規劃,將資產分配做好做滿

■特色→安養信託與一般理財投資的差異點,教你如何分散資感管理風險。

■種類→本書共規畫7種不同屬性與需求的安養信託商品,清楚講解功能與申辦流程,讓你的人生風險控管,績效滿分! 

■對象→節稅?投資?準備退休金?……不管你的需求是甚麼,本書通通滿足你。

■效用→申辦方式靈活,協助委託人規畫資金,並在未來無法處理資產時,給予協助。
 

專業推薦

 

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呂蕙容

台灣金融研訓院「高齡金融暨信託專業課程」講座|張齊家

威瑞財富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慶榮

信託公會秘書長|呂蕙容

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陳美娟

遠東商銀信託部部長|田念昕

 

作者

李雪雯

 

現職《聯合新聞網》專欄作家,專職財經與醫療保健相關寫作。曾任《錢雜誌》、《商業周刊》主編、聯合理財網eMoney製作人、《Smart智富月刊》特約資深撰述、《iThome》電腦週報「CIO觀點」專欄特約撰述、《康健雜誌》、《商周財富網》、《Yahoo奇摩》專欄作家。主跑個人投資理財新聞20幾年,路線包括:銀行往來、股票、外匯、期貨、保險、基金、房地產、節稅、個人綜合理財規劃,以及醫療保健等議題。

 

擁有壽險、信託業務、理財規劃人員、投資型保單、產險、證券高級業務員、期貨業務員、外幣保單、照顧服務員、高齡金融規劃師、不動產經紀營業員等相關證照,目前擔任多家財經雜誌的特約撰述,從事相關文章與書籍的寫作,並獨立經營「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臉書粉絲團。

 

目錄

1.《安養信託:放大你的退休金,打造晚美人生》

推薦序
自序
CH1 寫在書前
1.1 長壽風險VS.高齡者被金融剝削的原因
1.2 如何檢視並預防「失智」後的財富風險
1.3 「信託」是長壽風險的最佳解藥

CH2 信託基礎:觀念篇
2.1 有關「信託」的定義、架構與關係人
2.2 信託監察人–遭逢突發事件時的最佳救援
2.3 信託的分類
2.4 信託契約簽訂VS.承作費用
2.5 信託給付VS.稅負

CH3 信託基礎:業務篇
3.1 特定、指定、不指定金錢信託
3.2 員工福利信託–促進勞資雙贏的好制度
3.3 保險金信託–抱歉沒做好規劃,保障只做對一半!
3.4 有價證券信託–滿手股票之下的好選擇

CH4 進階篇:業務創新組合
4.1 安養及預開型安養信託(金錢信託)
4.2 安養信託與「投資」的結合
4.3 給「即將退休者」的投資建議……
4.4 賣房養老?以房養老?留房養老?
4.5 「不動產+信託」的三種組合
4.6 安養信託+長照服務
4.7 意定監護契約+信託–讓高齡者的後半生「所託對人」!
4.8 遺囑信託–如何把遺產,留給想要的人?

附錄 信託業者名單

2.《安養信託(實例篇):樂享晚美人生,讓親情不變調》

第一章 規劃
1.1信託規劃的流程與重點
1.2有關「信託規劃」的Q&A
1.3不能說的秘密?–有關安養信託的制式契約

第二章 業務
2.1自益或他益?–金錢型安養信託
2.2未雨綢繆才是良方–保險金信託
2.3養老就看它––不動產+信託
2.4 讓自己的錢用到人生最後一刻……–遺囑信託
2.5 人選之人,讓資產輕鬆自轉–意定監護契約+信託
2.6 一圓「行有餘力」的夢想–公益信託
2.7 確保退休金不縮水–有價證券信託

第三章 案例
3.1 案例一、準備退休,但面臨「躺平族」兒子不斷要錢–有苦無處訴的王奶奶
3.2 案例二、單身,擔心未來退休及身後事–社會菁英但卻始終危機感爆棚的郝醫師
3.3 案例三、身懷大筆退休金,但又擔心子孫口蜜腹劍–一心想要天倫之樂的王奶奶
3.4 案例四、坐擁台北市精華區透天厝,卻只能靠老人年金過活–晚景淒涼的侯姓老夫妻

試閱

    雖然個人早在20年前,就考取了信託業務人員專業證照。但這麼多年以來,我與信託的唯一連結,差不多就只有透過銀行「特定金錢信託(簡稱「特金」)業務」,投資各種國內、外共同基金。

    這期間,隨著對各種金融工具優、缺點的更深一層了解,再加上親自接觸過一些真實案例,逐漸讓我體會到信託業務,對於個人或家庭的重要性。並且開始認清一個事實:受惠於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壽命的不斷延長,「長壽風險」絕對是每一個人既逃不掉,也不容迴避的重要課題。特別是當生老病死,都不是每個人能夠決定之際,自己辛苦累積的財富,一旦沒有好好及早規劃及預做處理,極有可能會落入「下流老人」的階層之中。以上這些由長壽所引發的風險,正是我會寫這本信託專書的起心動念。

    簡而言之,想要打造一個安穩的退休生活,及早規劃是重點之一,而用對方法及工具,則是重點之二。一直到今(2022)年年初,上了「高齡金融規劃顧問師」的課程,並順利考取證照之後,我的心裡突然有了新的構想:如果每一個人,都將面臨長壽風險的退休規劃問題,而信託,又是非常好的解決工具。那麼,為何不寫一本專書,從退休規劃的角度,把可以解決長壽風險的兩大困難—退休金不足與資產保全的信託業務,做一個詳細的彙整及分析?

    當然,信託業務的範圍非常廣,有些,甚至並不是一般普羅大眾有機會或能夠使用。所以本書所列的,主要是跟銀行信託業者所推出的,與個人有關(也就是個人可以承做)的信託業務,且一定是與退休規劃這個議題緊密相扣。例如「3.1 特定、指定、不指定金錢信託」中提到的特定金錢信託、指定單獨管理運用金錢信託(指單業務)、指定集合管理運用金錢信託(集管業務)、員工福利信託(參見「3.2 員工福利信託–促進勞資雙贏的好制度」一文)、有價證券信託(參見「3.4 有價證券信託–滿手股票之下的好選擇」一文)等。儘管有財富管理的專家會說:在解決長壽風險中的「退休金不足」問題的解方非常多,信託業者所提供的一些業務,都不會是最值得民眾參考及選擇的標的。但為了避免本書重點的失焦,本書的篇幅,就只能只鎖定在以上相關的信託業務介紹上。

    至於其他非信託業中,與「積極存夠退休金」有關的方法,還請讀者另外參閱個人之前出版的《錢難賺,退休金別亂擺》、《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以及各種投資基金及購買保險的專書(特別以高齡者為例,最需要的就是年金險與各種健康險)。

    整體來看,也許解決「退休金不足」問題上,信託相關業務並不是最佳解。但在「資產保全」問題上,目前除了信託業務,恐怕也找不出其他更有效的辦法了。所以本書的架構,先是從「每一個人所面臨的長壽風險」開始談起,接著在第一篇,先介紹有關信託的小常識,讓有心想要善用信託業務,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民眾,有一個基礎的認識,以便在未來與銀行業者洽談,或是自行規劃安養信託契約時,能夠順利抓住信託業務的重點。

    至於第二及第三篇的差異是:第二大篇介紹了原本信託業務中,與個人相關的信託業務;至於第三篇,則是隨著金管會及信託公會,不斷推展「信託1.0」與「信託2.0」等各階段目標,以及對業者的各項鼓勵措施之下,由信託業者(銀行)發想出的結合安養信託的創新業務。而在這次採訪及撰寫的過程中,個人有以下幾點心得與想法,想與廣大的讀者們一同分享。舉例來說,無論是從個人的需求、想法,或是多年來接觸到的案例,現階段信託業者(銀行)所推出的,與投資相關(例如指單、集管、AI機器人理財……),或是留房養老及保險金信託業務發展,是真正能符合多數希望擁有美好退休生活民眾之所需。

    因為以上這些業務,無疑是目前金融市場中,唯一能夠結合「穩健累積退休金」及「資產保全」兩大優點,值得想要預先做好退休規劃民眾,優先參考的安養信託業務。但是,有些業務因為無法打廣告(例如指單與集管帳戶),或廣告效果有限(例如AI機器人理財);有些則因為稅負等考量(例如留房養老信託);更有一些,則是受制於其他金融機構的無法配合(例如保險金信託),目前在信託業務整體規模上,佔比都非常低。

    以下,是個人從消費者實際需求角度出發下,認為對一般大眾退休規劃最有利,且值得信託業者持續努力推廣的(安養)信託業務。

    1‧直接代客戶定期支付相關費用:如此一來,老來行動不方便的客戶,就不用拿著信託的定期支付款,再跑一趟銀行去匯款。對於正常人來說,匯款也許是件輕鬆的小事;然而,對於手腳不靈活的銀髮族來說,可是禁不起這番折騰的。

    2‧保險金信託:個人認為,現階段保險金信託最大的障礙,是在於保險公司的「不願配合」。據私下了解,保險公司(或保險業務員)不願意承做的原因,除了麻煩、錢(保險金)會跑到銀行去之外,最重要的是:沒有業績計算的獎勵,以及「客戶有可能被銀行搶去」的風險。  儘管有些保險公司,願意配合一整筆保險金的信託業務承做;但是,對於分批給付的保險金(例如年金險的年金、各種健康險的分期給付),則絕大多數是「敬謝不敏」。原因就在於:每次撥款,保險公司都要打電話到銀行確認(照會)。

    然而,當退休銀髮族越來越多,且很多人可能因為失能或失智,而無法自行管理這些保險金時,保險金信託業務就顯得格外重要。相信讀者在看了「3.3 保險金信託–抱歉沒做好規劃,保障只做對一半!」一文開頭2個案例之後,一定會更堅信「能承做分期保險金信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3‧員工福利信託:雖然台灣中小企業的佔比,高達97.5%,且多數屬於「員工數在數人到數十人」的「微型企業」,再加上推行員工福利信託,有不小的規模門檻(因為信託業者所收取的管理費不低,提撥金額未達一定門檻之上,員工累積退休金的效益並不高),所以,國內員工福利信託業務的推展相當受限。

    只不過,現階段就算是大型企業,也還有許多並未推出員工福利信託(包括員工持股信託及員工儲蓄信託)業務。因為據銀行局的統計,到今(2022)年6月底為止,國內16家金控中,只有11家的子銀行有員工福利信託(即台銀、合庫、一銀、北富銀、兆豐銀、新光銀、元大銀、永豐銀、玉山銀、台新銀跟中信銀),且只有富邦、元大、玉山、台新及中信是全金控集團,都在員工福利信託的涵蓋範圍之內。例如某大金控,是在金管會擴大推出「信託2.0第二階段計畫」,讓企業(特別是金控業者)辦理員工福利信託,做為加強員工未來退休準備的第三支柱之後,宣布將立刻啟動「員工持股信託」計畫,未來將開放金控及所有子公司內勤符合資格的員工、及外勤一定職級以上業務員參加,依標準每月提撥固定金額,同時企業將100%相對提撥金額,在公開市場買入該金控公司股票。

    事實上,在長期低薪趨勢,以及各大退休金有破產危機之下,國內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員工,也許更加需要員工福利信託這一塊,幫他們補足「退休金有可能不足」的缺口。但這方面要怎麼做,恐怕也有勞監理單位、信託公會及信託業者,一起動動腦、集思廣議了。

    4‧有價證券信託:根據業者的說法,國內有價證券信託佔全體信託業務比重極低。其中的「運用型」,也就是所謂的「借券」業務,多半是證券商在做,銀行所獲得的業務量極少。至於另外兩種「有價證券信託」—管理型及處分型,幾乎都是相當有錢大客戶的「專用」,一般普羅大眾極少會有此需求。然而在近起年,國內投資市場吹起一波「存股風潮」,也就是投資人買進配息穩定的高殖利率個股、長期持有、不賣出,以便獲取每年穩定的現金流收益之際,個人倒是認為,不論是「運用型(借券)」或「本金他益(股票留給子女)、孳息自益(父母每年收取股息)」的有價證券信託業務,應該是大有可為才是。

    5‧與長期積極、穩健投資理財結合:在採訪過程中,許多信託業者都不斷地「糾正」我道:安養信託對於退休族來說,最大的功能及優點,就是「定期而穩定的支付」。且「凡投資,必有風險」,一旦虧損產生、不足以定期支付給受益人時,受託銀行所擔負的責任過於重大。因此,信託業者並不贊成將信託資產,做投資等運用,只願意(建議)放在銀行存款上。更有不少銀行解釋:之所以目前以銀行上架的投資標的為限,主要是依照《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信託業營運範圍受益權轉讓限制風險揭露及行銷訂約管理辦法》等法規的規定,銀行對於客戶可投資標的,都必須辦理商品審查及後續的風險適配的審核。

    但事實上,就有銀行私下表示,安養信託連結任何投資標的(基金、ETF或債券),都需要進行電腦系統的變更,且系統就算只增加一個小小的功能,其費用動輒就是數百萬元起跳。在銀行看不到太多獲利的前景之前,並不是每一家銀行都敢先花錢修改軟體!

    所以個人認為,既然(安養)信託的所有優點,不是只有「已退休者」才適用;那麼,準備退休者,也一樣值得善加利用。一旦把安養信託的族群,擴大到「準備退休者」,民眾既能因此得到信託規劃的好處,信託業者也可以因為信託資產規模的增長,而產生規模經濟的效果。如此一來,也才更能創造出「雙贏」或「三贏」的局面。

    個人向來認為,在自由市場經濟之下,唯有企業有利潤(非指暴利),且消費者能獲利的「雙贏」局面下,市場才會更趨於健康,也才更能因此而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既然信託有其不可取代的優勢,也能助高齡退休族一臂之力,若能把市場的餅做大,就能有更多人的因此而受益、受惠。再說了,只要當事人能做好個人投資理財中,最重要的「資產配置」動作。也就是將「退休後固定生活費」交付信託,或是擺在銀行存款上,而只是將額外的資產,進行穩健的投資。如此,誰曰不宜呢?

    6‧留房養老信託:我在「4.3 賣房養老?以房養老?留房養老?」一文中曾經提及:儘管留房養老信託的立意不錯,但多數客戶只願從「不動產保全」及「租金」信託業務中「二選一」,除了修繕成本,以及租金收益可能不穩定的因素外,最大的關鍵就是在於「稅負」的問題無法搞定。正因為如此,就使得許多透過「包租代管」方式養老的民眾,多半只與銀行簽立安養信託契約,而不願意將不動產進行「不動產保全信託」。但這種做法,將更容易讓這些屋主,面臨不動產可能被有心人惡意遺轉的風險。

    根據《人口及住宅普查》的內容,以及《家庭收支調查》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住宅自有率分別為78.6%及84.68%,代表國人持有不動產的比率相當高。另以台北市之前曾做過的調查發現:60歲至69歲房屋持有者比例最高(佔27.12%)。也就是說,大約4棟房屋中,就有1棟房屋是由60歲至69歲的所有權人持有。

    再以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之前,所公佈的「僅老年人口居住宅數」資料指出,2021年第2季全戶都為65歲以上老人的住宅數,已達62.7萬宅,比10年前的33萬宅,幾乎是翻倍成長。其中,只有1名老人獨居的宅數,也從10年前的22.6萬宅,增加到47.7萬宅(增加一倍),且全國獨居老人宅數,佔只屬於老人宅數的比例,也高達76%。

    以上的訊息,其實透露出一個極大的重點是:超過65歲高齡者持有不動產宅數大幅增加,且更有近8成是獨居老人持有。但就如同個人在本書前言—「長壽風險」篇中所言—高齡者是最容易受到金融剝削的一群。

    當不動產的價值,動輒上百、上千萬元,且不動產又是國人,最重要的資產項目(因為依據行政院主計處所公佈的2020年「國富統計調查」結果顯示,不動產佔了家庭部門資產的33.76%)之際,萬一高齡者手中握有的不動產「滅失」了,這將會如何嚴重影響其安穩退休的目標的?由此,更突顯出留房養老信託業務中,有關稅負方面問題非常需要儘快解決,才能更加保障有房產的高齡者。

    最後,我想藉此機會,感謝信託公會呂蕙容秘書長、三信銀行張齊家副總經理,以及威瑞財富管理顧問(股)公司董事長陳慶榮這三位信託業的專家與前輩。他們不但在我寫書過程中,提供非常好的方向建議、幫本書撰寫推薦序,更是義務幫忙進行審稿及除錯的工作。

李雪雯 作者作品表

安養信託1+2【套組】

安養信託(實例篇):樂享晚美人生,讓親情不變調

安養信託:放大你的退休金,打造晚美人生

想賺錢,要買對投資型保單

空巢的勇氣:人生下半場的35個必修學分

錢難賺,退休金別亂擺

聰明買對健康險

保險業務員不告訴你的50件事

超圖解投資型保單60個該懂的問題

好險 - 你一定要知道的保險知識,讓你用小錢買到高保障

理財專員不告訴你的40件事

健康險,買對不買貴

Win上網理財賺錢(精)(書連CD-ROM)**特價**

購買共同基金Step by Step-實踐小額致富的行動網領

聰明使用信用卡Q&A

2023年10月中文新書 同類商品


色鉛筆的練習帖365新裝版

西遊世界歷史大冒險Ⅱ

Q小子笑話大全38

養成守護靈(2)拐個幻靈寶寶當萌寵

創投老園丁的私房札記:人生是一場發明

別告訴孩子月亮會來割耳朵:戲劇治療師的育兒心語

眷村觀察學:日常生活進行式

臺北告別

花落春猶在:懷念趙復三教授

麵包小偷4:出發吧!飯糰男孩

未成形的王座 1 帝王之刃 下

未成形的王座 1 帝王之刃 上

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39-52

黑麥滿口袋(克莉絲蒂繁體中文版20週年紀念珍藏46)

好茶千年秘密:三大茶書之一,看各國喝茶風俗、禮儀到製作工藝,解鎖全球茶樹栽種、採摘、揉捻到烘焙的製茶工法奧秘!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新版

不老思維:只要你願意,就可以越活越年輕

瘋神祭

安心國小8:又不是我的錯!

安心國小7:我就是想贏!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