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個展2022
 
作者: 劉俊蘭() 
書城編號: 27334610

原價: HK$533.00
現售: HK$506.35 節省: HK$26.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北星
出版日期: 2023/10
頁數: 192
ISBN: 9789869887618

商品簡介


《考古與當代冶煉》為藝術家劉柏村自籌出版的第三本個人專輯。

 

對鋼鐵媒材的專注探索、對於物質語言與雕塑美學的持續實驗、意志堅定且深信不悔的執著投入,讓劉柏村的創作在紛繁多變的當代藝術中顯得自成脈絡。他一再嘗試推移雕塑藝術的邊界、試探其在當代的能動性,也同時由此探尋著與廣闊世界的對話和可能回應。《考古與當代冶煉》正是他植基於物質轉化的美學系譜與藝術發展的另一個新節點。

 

這本專輯,故而不只是展覽的「圖錄」,亦即不僅是用以記錄展覽的圖像集,更納入不同觀點的深入闡釋與延伸探討。除了學術論壇中種種討論的側寫、策展人的展覽論述之外,另還收錄了兩篇專文。

 

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和美學實踐,劉柏村打開了非扁平的、回應歷史脈絡又視野開闊而立體的考古想像。跨越歷史與當代、貫穿考古與藝術,此展循而在現代工業生產和史前的原始冶煉之間,闢建了一條感性而詩意的連通之道。不論就冶煉歷史或就鋼鐵雕塑創作而言,劉柏村都提供了殊異的認識觀點和感知情境。這本專輯,為此留下影像與不同視角的見證,也望能供作回訪的門徑。

 

作者

前言

 

從天外而來朝星際而去:劉柏村的冶煉、考古、當代與未來

沈伯丞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往昔賦予了現在力量,而這通往當下的壯闊足跡標誌著通往未來的道路

瑪麗・凱薩琳・貝特森(Mary Catherine Bateson)

 

用貝特森關於過往、當下與未來的詮釋,來詮釋《考古與當代冶煉》這檔在考古博物館中展覽當代藝術並探索未來的展覽,或許是一個更容易去想像與理解的視角。文明的進程的確一如貝特森的說法一般,在承繼著「過往」的積累後,從「現在」跨步向「未來」走去。

 

從貝特森的說法開始,若我們將視角朝著遠久的往昔眺望,那麼我們或將看見眺望群星的遠祖們,如何在星隕的赤焰中,點燃了文明的新篇章。星隕為鐵,從天外而來墜落於安納托利亞(Anatolia)的隕鐵2,開啟了往後四千年的鋼鐵文明。鐵的冶煉是從流星殞落開始的傳奇,是一則從天外而來的啟發,也因此,遠古的宗教聖像與聖物雕塑,會以隕鐵為材料也就不足為奇了。伴隨著冶煉技術的成長,鋼鐵構成了現代社會主要的硬體架構,一個國家的工業力量總是正比於鋼鐵的冶煉總量,與此同時「工業構成」也成為了當代雕塑創作裡重要的表現形式與構成技術,無論是里察・塞拉(Richard Serra)還是劉柏村,「工業」構成了其雕塑創作的重要技術與靈感基石。當下永遠是夢想未來的起點,而科技則提供了朝向未來的實質動力,鋼鐵冶煉伴隨著太空載具(火箭)的發射支架以及相關同樣需要鋼鐵的探索機具,朝向星際飛去。

 

《考古與當代冶煉》特展,毋寧是藝術家劉柏村以自身的藝術探索與美學思考,去回應「冶鐵」在人類文化與技術中的歷史演變,與此同時,在這個弘大的歷史脈絡中,當代藝術創作該如何想像未來的可能?

 

或許整個展覽其藝術和美學的核心構成,可以濃縮成一句:「從天外而來;朝星際而去」,藝術家通過作品的辯證,藉以探討從隕鐵到太空科技之間,冶煉其藝術、人文乃至於美學上的回應與可能性發展。

 

目錄

06 主編序劉俊蘭
14 專文
16 從天外而來朝星際而去:
劉柏村的冶煉、考古、當代與未來
沈伯丞
32 「人・物」共煉:
劉柏村《考古與當代冶煉》個展中的另類歷史敘事
劉俊蘭
56 禮讚職人和工具:
劉柏村的雕塑考古學
曾少千
70 展覽圖版
160 論壇側記
162 雕塑美學與考古場域的多重對話
《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個展》專題論壇側記
蔡伊婷
178 藝術家簡經歷

劉俊蘭() 作者作品表

考古與當代冶煉:劉柏村個展2022

書寫的景深:柯良志創作個展專輯

臺灣書藝新契機:1949渡海書家特展[線裝]

墨作‧墨像‧「非」書法:東亞書藝的當代性性

澹養天龢—黃羣英書藝紀念展[精裝]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