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驗哲學研究
 
作者: 黃學昇 
書城編號: 27334637

原價: HK$120.00
現售: HK$114 節省: HK$6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獵海人
出版日期: 2023/10
頁數: 264
ISBN: 9786269744541

商品簡介
▌此書是一座光譜分析儀,他新穎而深刻地透析了康德哲學的五色,並條分縷析地展現我們面前。打開書,我們就可以循序漸進地初識康德、熟知康德、深知康德。
──儒道學者嚴全成

▌本書作者在求知與認知的源起和相互效應關係,摸出箇中的通關密碼之後,恍而所悟間,回歸中華老莊古哲之道,去尋訪一勞永逸的解方,藉以恊助人類如何走出困惑真知的迷宮,以臻天地人三融合的境地。
──瑞士中德雙語作家朱文輝

作者

黃學昇

曾用筆名黃鶴昇。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詩人大會永久會員。著有短篇小說集《圈圈怪誕》,文集《談古論經話人文》,論著《老莊道無哲學探釋》、《孔孟之道判釋》、《宇宙心論》。《老莊道無哲學探釋》(原書名《通往天人合一之路》)獲得文史雜誌社《黃花崗》2008年度佳作獎第一名。三本論著均獲得中華民國僑聯總會人文科學學術論著佳作獎。作品散見大陸、港、台及東南亞等海內外中文報刊及網站。

目錄

推薦序/車慧文
 一、導言
 二、探討意識的來源
 三、康德先驗哲學給我們的啟示
 四、什麼是先驗哲學(der Transzendental-Philosophie)
 五、先驗哲學的歷史
 六、先驗哲學是如何成為可能的?
 七、康德的先驗時間、空間觀
 八、康德的先驗知性論
 九、純粹知性概念的比較分析
 十、純粹知性能力的比較分析
 十一、人類心性認識方程式的證明
 十二、認識方程式的構造
 十三、宇宙心的證明
 十四、對認識方程式的檢視
 十五、理性為什麼會出現錯誤?
 十六、意識意向性的分析
 十七、純粹理性理念探析
 十八、無驗哲學的提出及其建構
 十九、探討心靈自由之路
 二十、老莊哲學的「玄牝之門」
 二十一、亞當與夏娃能否重返伊甸園?
 二十二、老莊道無的「各復歸其根」
 二十三、老莊道無的幾點說明
參考書目

序/導讀

一、導言(節錄)

自蘇格拉底以降,辯證哲學開始風行希臘的雅典。人們以思辨為能事,相信真理會越辯越明。後經柏拉圖創立的理想國,哲學與思辨的形而上學就很難分開了。所謂的哲學思辯,其實就是形而上學的思辯。到了亞里士多德創立的邏輯學,就為哲學的思維奠定了模式。哲學家們從探索世界的本源開始,追尋人類存在的根源。於是便產生思索。但思索不可能是盲目性的,它必須有一套思維的方式。這樣,邏輯學就產生了。

自亞里士多德規劃出第一哲學的認識範疇開始,哲學家們就熱衷於主客體兩分法的「邏各斯」(roges)。從認識論到觀念論,都遺傳著蘇格拉底辯證法的基因。唯物論與唯心論的紛爭,也是建立在辯證法理論基礎之上的。因為宇宙世界的無限性,就是說,空間、時間的無限性以及物自體的不可知,哲學,這個形而上學,它關於世界觀最一般的學問,也就必然是形而上學的辯證。

有人說,唯物論是實在論,它是形而下的,並沒有上升到形而上,根本談不上什麼辯證。其實,唯物論表面上是就物質而論,看起來很實在,但其要追究物質的起源及根由,它必然要運用邏輯的三段論來推出一個結果。這個假設的命題歸根到底是形而上的,與唯心論推出最高的善的邏輯方式沒有什麼兩樣。即用一種想像意識去包羅前意識,這中間搭建一個邏輯橋樑來保證結果(目的)的正確性。

如我們講的因果律:有果必有因,有張三存在這個世界上,必然有生他的父母,張三不可能是石頭爆出來的。那麼我們根據這個因果律一直追問下去,問題就出來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就產生了。達爾文的進化論把人類的祖先推論到猿猴。可是我們再追問下去,猿猴是哪裡來的呢?推到一切都是物質演變而來的。我們再追問下去:那物質又是哪裡來的呢?最後的答案就是客觀存在。但是,如果我們再回頭來看因果律,這種絕對的無條件者,是不能給人一個確實、滿意的答复的。原來是每發生一件事情,都會有原因和條件,推論到最後,居然沒有原因和條件了。物質被推論到那個境地―「客觀存在」,可說它已無唯物的實在可言,說它是形而上學的辯證就很合邏輯了。

到了十八世紀,人們已經厭倦了這種哲學的玩把。康德(Immanuel Kant, 1724_1804)將形而上學戲稱為「Hecuba」(海古拔―自艾自怨的老婦人)。可以說,到了康德那個時代,哲學這門學科已走向衰老,行動不便。她已無法應變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也無法對應神學信仰的存在。人們只有在懷疑論和獨斷論兩方面行走,漫無邊際地玄談。哲學走到那個地步,似乎已病入膏肓了。這個自艾自怨的老婦人―海古拔,還能怨誰呢?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完全是她作繭自縛。因為天是無限的高,她往上升呀升,升到形而上,則她就無所依託了,然後不免重重地墜落下來。哲學,這個曾被譽為人類最高智慧的學問,它用主、客體分立的兩分法進行辯證,不是主體決定客體,就是客體決定主體,而這種主客體在空間、時間的形式運作下,就很容易產生懷疑論和獨斷論。在兩分法的辯證作用下,一旦思維上升到觀念論,別無選擇,他要為達到目的而不惜浴血奮戰,其必然是懷疑一切或是獨斷一切。當初亞里士多德設計第一哲學這門學問時,其思維架構多指向世界是什麼這個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人們對哲學的思考,就不免落入「人與自然的關係」這個思維框架之中。這種主客體分立的哲學沉思,開啟了人類理性思維的發展,助長了各類科學的進步。各類自然科學靠理性經驗,毫無障礙、穩步地向前發展。可是哲學上昇到形而上學後,它就出現理性的二律背馳(康德的理性四大二律背馳即是)。哲學成為「海古拔」,完全是她咎由自取。她落入主客體分立的思考方式繅臼,走向衰老被人遺棄是毫無奇怪的。幸得德國出現一個康德,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有著驚人的反思能力,用孟子的話說,叫「反身而誠」,他竟將哲學這個「海古拔」煥發了青春。他打破了以往哲學慣常的思維,來個思維的革命(Revolution),得出個「先驗哲學」。如果我們以康德在其《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序言中說他的哲學是哥白尼式的革命來看他哲學的話,康德的哲學,實際上就是形而下的哲學。為區別《易經》所說的「形而下之為器」的說法,我稱康德的哲學為「形而下之下」。即人形體之下的心性學說。康德是退回到經驗發生之前(a priori),特究中國人所說的那個「心性」,即「先驗論」。無怪乎他能將「海古拔」煥發青春容貌了。自蘇格拉底以降,哲學的邏輯思維一直往上昇,昇到形而上,它再也拿不出什麼憑據作為依靠,使自己不從空中掉下來。康德的睿智,就是知道前面已無路可走,不如退下來。而康德這個退,不是退回到以前的哲學老路,甚麼唯物論、唯心論的老路,而是退到尚無人開發的新領域,即我們形體之下那個腦袋深藏的東西-心性能力。那個心是如何思維的?我們拿今天電腦技術的偉大成就來看康德的哲學,說康德的哲學是一場偉大的哲學變革就不為過。他的「我們的知識是如何成為可能的?」的論說,其實就是電腦如何可能的理論基礎。那個先驗論闡述出來的「純粹知性能力」,就是電腦之所以可能的原理。電腦能夠為我們提供知識,就是它在驗前(沒有啟動電腦工作之前)其本身必須具備一套純粹的知性能力(電腦是人裝進去的程式,人是先天就有的),保證我們輸入的東西成為知識的可能。這就是康德的「先驗論」。康德已在經驗之前,探求到人的那個純粹知性、純粹理性的概念,他已把人認識的那個「Form」(方式)和「Kategorien」(認識範疇)闡述出來,證成了一套「先驗論」。也許有人會說,康德有什麼了不起,不就說出人會思維而已,是個唯心論者。實則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康德已探索到形而下之下的那個心性本能。也就是我們形體之下那個心性能力。哲學到了康德那裡,似乎就完結了:再形而上,康德已指出不可能(宇宙無限和物自體的不可知),理性只能憑著幻相邏輯進行綜合統一,認識不可能有絕對;形而下,康德已探尋到人類心靈深處那個認識的「Form」(方式)和純粹理性的侷限性。用我們古人惠施的話說「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我們還能走出康德的哲學範疇嗎?康德哲學的革命,讓哲學闖出一條新路,可是他又提出一個「物自體不可知」的命題,這一難題擺在哲學的路上,似乎又堵死了哲學的通道?康德「物自體不可知」的哲學命題,實在令人驚嘆,「海古拔」剛煥發青春,又急促變得衰老了。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